2010—2011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外觀
2010—2011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
---|---|
氣旋季長度 | |
首個系統形成 | 2010年11月24日 |
末個系統消散 | 2011年5月11日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Wilma |
• 最高風速 | 215 km/h(130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935 hPa(mbar) |
氣旋季統計 | |
熱帶擾動數 | 17 |
熱帶低氣壓數 | 14 |
熱帶氣旋數 | 8 |
強烈熱帶氣旋數 | 5 |
死亡人數 | 直接造成3人死亡,間接1人死亡 |
財產損失 | $2500萬(2010年美元) |
相關條目 | |
斐濟氣象局熱帶氣旋等級 | ||||||
---|---|---|---|---|---|---|
等級 | 風速 | |||||
5級 強烈熱帶氣旋 | ≥108節 ≥199公里每小時 | |||||
4級 強烈熱帶氣旋 | 86–107節 158–198公里每小時 | |||||
3級 強烈熱帶氣旋 | 64–85節 118–157公里每小時 | |||||
2級 熱帶氣旋 | 48–63節 88–117公里每小時 | |||||
1級 熱帶氣旋 | 34–47節 63–87公里每小時 | |||||
熱帶低氣壓 | 0–33節 0–62公里每小時 |
2010-11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泛指在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內的任何時間,於南太平洋所產生的熱帶氣旋。大部份於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11月至4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南,東經160度以東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是由斐濟和新西蘭命名,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P字母作結。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熱帶氣旋
[編輯]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25度,東經160度至西經120度之間增強為熱帶氣旋的話,Nadi颱風中心就會為它命名。如果一個罕有熱帶低氣壓在南緯25-40度,東經160度至西經120度之間增強為熱帶氣旋的話,威靈頓熱帶氣旋警報中心應從斐濟名字列表取名。
熱帶氣旋瓦尼亞(Vania)
[編輯]2級 熱帶氣旋(FMS)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1月5日-2011年1月15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73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澤里亞(Zelia)
[編輯]4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 |
2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1月16日 (進入南太平洋)-2011年1月17日 |
---|---|
強度 | 165 km/h(105 mph)(十分鐘) 957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威爾瑪(Wilma)
[編輯]4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 |
4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1月19日-2011年1月29日 |
---|---|
強度 | 185 km/h(115 mph)(十分鐘) 935 hPa(mbar) |
熱帶低氣壓安東尼(Anthony)
[編輯]熱帶低氣壓(FMS)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1月24日-2011年1月25日 |
---|---|
強度 | 45 km/h(30 mph)(十分鐘) 998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雅思(Yasi)
[編輯]3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 |
2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1月26日-2011年1月31日 (離開南太平洋) |
---|---|
強度 | 150 km/h(90 mph)(十分鐘) 957 hPa(mbar) |
熱帶氣旋扎卡(Zaka)
[編輯]2級 熱帶氣旋(FMS)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2月5日-2011年2月7日 |
---|---|
強度 | 95 km/h(60 mph)(十分鐘) 985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雅圖(Atu)
[編輯]4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 |
4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2月3日-2011年2月24日 |
---|---|
強度 | 165 km/h(105 mph)(十分鐘) 940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布尼(Bune)
[編輯]3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 |
1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3月22日-2011年3月29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十分鐘) 967 hPa(mbar) |
其他熱帶氣旋
[編輯]除了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和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是熱帶風暴的熱帶氣旋。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低氣壓 01F
[編輯]熱帶低氣壓(FM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11月24日-2010年11月30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十分鐘) 999 hPa(mbar) |
熱帶擾動 02F
[編輯]熱帶擾動(FM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2日 |
---|---|
強度 | 35 km/h(25 mph)(十分鐘) 1004 hPa(mbar) |
熱帶擾動 04F
[編輯]熱帶擾動(FM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1月5日-2011年1月7日 |
---|---|
強度 | 35 km/h(25 mph)(十分鐘) 1002 hPa(mbar) |
熱帶低氣壓 07F
[編輯]熱帶低氣壓(FM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1月20日-2011年1月22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十分鐘) 996 hPa(mbar) |
熱帶低氣壓 12F (21U)
[編輯]熱帶低氣壓(FMS) | |
持續日期 | 2011年3月8日 (進入南太平洋)-2011年3月19日 |
---|---|
強度 | 45 km/h(30 mph)(十分鐘) 1000 hPa(mbar) |
內部連結
[編輯]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2010—2011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
- 2010年太平洋颶風季
- 2010年大西洋颶風季
- 2010年北印度洋氣旋季
- 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
- 2011年太平洋颶風季
- 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
- 2011年北印度洋氣旋季
- 2010-2011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 2010-2011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