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渾
陸渾,又稱陸渾之戎、賁渾戎[註 1],中國古代部落,為允姓之戎的分支。陸渾在春秋時,原在秦國活動,後其領土遷至河南一帶,居住於陸渾,成為晉國附庸。在晉楚爭霸的過程中,被晉國消滅,其部落成員分散在楚國及河南,之後消失。
歷史
[編輯]陸渾,源出允姓之戎,居住在陸渾,以此得名。在秦國、晉國的西北一帶活動[1][2]。
前666年,晉獻公自戎娶二女,小戎子生夷吾,為日後的晉惠公[3]。小戎子為允姓[4],晉惠公之母可能出於陸渾。晉惠公曾因驪姬之亂出亡秦國,回國即位後,開始將陸渾部落帶往晉國[1][2]。
前649年,周襄王時代,發生王子帶之亂,陸渾部落也曾參加[5][6]。
前638年,秦國與晉國將他們遷到河南伊川[7][8][9]。
前606年,楚莊王征伐陸渾,至洛陽。周定王派王孫滿前往慰問,楚莊王問九鼎輕重[10]。
前587年,晉國率陸渾等侵宋[11]。
前534年,晉國率陰戎伐周[12]。周景王派詹桓伯責備晉平公,提到陰戎是由晉惠公引進中原[1]。杜預認為,陰戎即陸渾[2]。
晉楚爭霸期間,晉國懷疑陸渾與楚國勾結。前525年八月,晉國荀吳率軍消滅陸渾,其國君(陸渾子)出奔至楚國,其部落逃至甘鹿(今河南嵩縣)[13]。此後對陸渾的記載消失,河南的陸渾縣與陸渾山等等地名源自這個部落[14],為陸姓的其中一個來源[15][16]。
活動地區
[編輯]在春秋時期,陸渾戎原居於陸渾,因此得名。其地在秦晉的西北方[8],約當河套地區,顧頡剛考證約在渭水之南,終南山一帶。晉惠公時代將他們帶往晉國。前638年,秦國與晉國將陸渾部落遷至河南伊川,此地後來也被改稱為陸渾[9]。
在被晉國擊敗之後,其國君出逃至楚國,剩下餘部逃往甘鹿。顧祖禹《方輿紀要》認為甘鹿在今河南宜陽縣東南。據《水經注》,甘水出自鹿蹄山,附近為陸渾舊城[17],在今河南嵩縣西北。因此甘鹿應是指今河南宜陽、嵩縣一帶[18][19]。
漢朝初年的陸賈,唐司馬貞引《陳留風俗傳》,認為其先祖可能是陸渾國君[15]。
相關人群
[編輯]伊雒之戎與陸渾
[編輯]當時居住在伊水、洛水一帶的部落被統稱為伊雒之戎。據史記,陸渾也是其中之一。
陰戎與陸渾
[編輯]杜預認為,陰戎即陸渾之戎。晉國將此地帶稱為陰地,因此地居河南山北,故稱陰地[20][21]。陸渾被稱為陰戎,可能是因為遷至伊川之後,居在陰地,故稱。但在史書記載中,陰戎與陸渾併稱,因此可能是不同的部落。陳槃認為,陸渾戎與陰戎的先祖相同,但因居地不同,而有不同稱呼[22]。
九州之戎
[編輯]杜預認為,九州之戎,即陸渾戎,即陰戎。
學者陳槃與余太山認為在陸渾國被滅之後,一部份部眾被編入九州之戎中,所以九州之戎也被稱為陸渾。陳炫瑋認為,九州之戎為陸渾戎、揚戎、拒戎、泉戎、皋戎、伊雒之戎、姜戎、茅戎與陰戎,九個族群的合稱[23]。
族源考證
[編輯]若據杜預說法,陸渾起源於敦煌,則陸渾可能是月氏的後代。
據東漢荀濟引用《漢書》記載,稱塞種與陸渾皆為允姓之戎後代[24]。學者楊憲益與饒宗頤等主張陸渾戎為塞種。余太山認為允姓之戎為少昊後裔,後西遷發展為塞種,塞種建立了月氏與貴霜王朝,由於塞種人與吐火羅人同樣皆源自原始印歐人[25][26]。余太山進一步推測,與允姓之戎相同,其他源自黃帝的氏族,可能皆帶有原始印歐人血統[27]。
中華民國學者劉節考證,允字古字與羌、姜相近,因此允姓之戎即姜姓之戎,皆源於羌族。陸渾雖有源自姜姓與允姓兩種不同說法,但不衝突[28]。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冉光榮等人[29],認為伊洛之戎與陸渾戎等,皆為姜姓之戎,與允姓之戎,皆源自羌族。黃烈等人支持這個說法。
學者何光岳主張陸渾等部落源自東夷。學者林澐認為,西戎人群是由華夏人群分裂出來[30][31]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左傳》〈昭公九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先王居檮杌於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姦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偪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
- ^ 2.0 2.1 2.2 杜預註:「允姓,陰戎之祖,與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
- ^ 《左傳》〈僖公28年〉:「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預註:「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
- ^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疏:「昭九年傳稱,晉率陰戎伐潁。王使辭於晉,曰:『先王居檮杌於四裔,故允姓之奸居於瓜州。』知戎為允姓也。」
- ^ 《左傳》〈僖公11年〉:「夏、揚拒、泉皐、伊雒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秦晉伐戎以救周,秋,晉侯平戎於王。」
- ^ 《史記》〈匈奴列傳〉:「初,周襄王欲伐鄭,故娶戎狄女為後,與戎狄兵共伐鄭。已而黜狄後,狄後怨,而襄王後母曰惠後,有子子帶,欲立之,於是惠後與狄後、子帶為內應,開戎狄,戎狄以故得入,破逐周襄王,而立子帶為天子。於是戎狄或居於陸渾,東至於衛,侵盜暴虐中國。中國疾之,故詩人歌之曰:『戎狄是應』,『薄伐獫狁,至於大原』,『出輿彭彭,城彼朔方』」。
- ^ 《左傳》〈僖公22年〉:「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適伊川,見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
- ^ 8.0 8.1 杜預註:「允姓之戎,居陸渾,在秦、晉西北。二國誘而徙之伊川,遂從戎號,至今為陸渾縣也。計此去辛有過百年,而雲不及百年,傳舉其事驗,不必其年信。」
- ^ 9.0 9.1 孔穎達《正義》疏:「昭九年傳曰:『先王居檮杌於四裔,故允姓之奸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是此戎為允姓也。彼注云:『瓜州,今敦煌。』則陸渾是敦煌之地名也。徙之伊川,復以陸渾為名,故至今為陸渾縣。十一年傳稱:『伊、洛之戎同伐京師』。則伊、洛先有戎矣。而以今始遷戎為辛有言驗者,蓋今之遷戎,始居被髮祭野之處故耳。」
- ^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 ^ 《左傳》〈成公六年〉:「三月.晉伯宗、夏陽說、衛孫良夫、甯相、鄭人、伊雒之戎、陸渾、蠻氏,侵宋。以其辭會也,師於鍼。」
- ^ 《左傳》〈昭公九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杜預註:「陰戎,陸渾之戎。穎,周邑。」
- ^ 《左傳》〈昭公十七年〉:「八月,晉荀吳帥師滅陸渾之戎。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雒,與三塗,萇弘謂劉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陸渾氏甚睦於楚,必是故也,君其備之。』乃警戎備,九月,丁卯,晉荀吳帥師,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於雒,陸渾人弗知,師從之,庚午,遂滅陸渾,數之以其貳於楚也,陸渾子奔楚,其眾奔甘鹿,周大獲,宣子夢文公攜荀吳,而授之陸渾,故使穆子帥師,獻俘於文宮。」
- ^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48〈河南府〉,其下有陸渾城、陸渾山、陸渾關、陸渾縣等。
- ^ 15.0 15.1 《史記索隱·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陳留風俗傳》云:『陸氏,春秋時陸渾國之後。晉侯伐之,故陸渾子奔楚,賈其後。』
- ^ 《康熙字典》〈陸〉:「又春秋陸渾之戎,後亦爲陸氏。」
- ^ 《水經》〈甘水注〉:「甘水,出弘農宜陽縣鹿蹄山,山在河南陸渾故城西北,俗謂之縱山。」
-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顧祖禹《方輿紀要》及《彙纂》謂甘鹿在今河南宜陽縣東南五十里。《水經》〈甘水注〉謂,鹿蹏山在河南陸渾故城西北,則甘鹿在今河南嵩縣西北,江永《考實》謂『以傳證之,似亦可據。』其實兩者相距不遠。」
- ^ 楊伯峻《春秋左傳詞典》:「甘鹿,地名,在今河南嵩縣西北。」
- ^ 《左傳》〈宣公二年〉:「秦師伐晉,以報崇也,遂圍焦、夏。晉趙盾救焦,遂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以報大棘之役。」杜預註:「陰地,晉河南山北,自上洛以東,至陸渾。」
- ^ 21.0 21.1 《後漢書》〈西羌傳〉:「後九年,陸渾戎自瓜州遷於伊川,允姓戎遷於渭汭,東及轘轅。在河南山北者號曰陰戎,陰戎之種遂以滋廣。」
- ^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然陸渾戎與陰戎,種姓雖同,居住地則有別。陸渾城在今河南嵩縣北三十里,陰戎則在晉國陰地。」
- ^ 陳炫瑋《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其中九州之戎,過去或以為僅為陸渾戎一族,筆者考證其族群共包括了陸渾戎、揚戎、拒戎、泉戎、皋戎、伊雒之戎、姜戎、茅戎、陰戎等九族。」
- ^ 荀濟〈論佛教表〉:「案釋氏源流,本中國所斥,投之荒裔,以御魑魅者也。乃至舜時,竄檮機於三危。《左傳》:『允(音捐)姓之姦,居於瓜州。』是也。杜預以允姓,陰戎之別祖,與三苗俱放於三危。《漢書》〈西域傳〉:『塞種本允姓之戎,世居燉煌。為月氏迫逐,遂住蔥嶺南奔。』又謂:『懸度、賢豆、身毒、天毒,仍訛轉以塞種為釋種,其實一也。』允姓與三苗比居,教跡和洽。其釋種不行忠孝仁義,貪詐甚者,號之為佛。」,收入《廣弘明集》卷7。
- ^ 余太山,〈貴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屬〉,發表於《文史》第38輯,1994年。
- ^ 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頁138-141。
- ^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出版。
- ^ 劉節《中國古代宗族移殖史論》,台灣正忠書局,1948年出版。
- ^ 冉光榮、李紹明、周錫銀等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
- ^ 《農業類型的演變與戎狄族群的興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區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所謂『戎狄』族群應當是下一歷史階段里從華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在血緣上本亦同源。」
- ^ 林沄《戎狄非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