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綮
鄭綮 | |
---|---|
出生 | 9世紀 唐朝 |
逝世 | 899年 唐朝 |
職業 | 唐朝官員 |
鄭綮(9世紀—899年),字蘊武,中國唐朝官員,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短暫拜為宰相。他以作歇後語詩諷刺政局打動唐昭宗聞名,這導致他即使憂慮不安仍被短期拜為宰相。
家世
[編輯]鄭綮家世不詳,未被列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1]中進士後,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倉部員外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六月改為戶部員外郎,[2]又歷任金部郎中、刑部郎中、右司郎中。[3][4]
雖然這些朝廷官職都能帶來聲望,卻沒有足夠的薪水。鄭綮因家貧,請求離開京城長安去做地方官,於是被出為廬州刺史。乾符年間,他捕獲為盜的楊行愍,認為其相貌異於常人,說:「你將要富貴,為何做賊?」鬆綁放了他,[5][6]後又用為本州步奏官,也曾因其有過失而笞責他。[7]廣明元年(880年),大規模農民變軍黃巢北進,[8][9]鄭綮給黃巢寫文牒,請求不犯自己地界。黃巢笑而從之,於是唯獨沒有冒犯廬州。唐僖宗嘉獎他,賜他緋魚袋。離任時,他積蓄了錢一千緡,寄放在廬州庫內。後來廬州數次失陷,亂軍也不劫掠這筆錢。楊行愍任刺史後,將這筆錢送到京師還給了鄭綮。[3][4]
鄭綮善於寫詩,多諷刺時事,不着格調,被時人號為「鄭五歇後體」。[4]剛從廬州離任時,他和廬州人告別,說:「唯有兩行公廨淚,一時灑向渡頭風。」他的滑稽大概如此。[3]
王徽任御史大夫時,[10]奏鄭綮為兵部郎中、知御史台雜事,遷給事中,賜金紫。僖宗任宰相杜讓能弟杜弘徽為中書舍人。鄭綮封還詔書,稱兄弟互相監督是不妥的。僖宗無視其反對,於是鄭綮稱病辭職。[3]
不久,鄭綮被召還為右散騎常侍。[11]他每看到朝政有問題,就上表章理論。他的建議雖然多不被受理,但流傳京城。執政官員厭惡他,改任他為國子祭酒。時人以為他因進諫而被遷散官,執政官員害怕議論,又復任他為右散騎常侍。[3][4]
拜相及之後
[編輯]唐昭宗大順後,皇權不振。當時鄭綮作詩諷刺朝政,有宦官在昭宗面前背誦,昭宗因而注意到鄭綮的詩,讀到詩中攻擊朝政的內容,認為有未盡的內涵。當時楊行愍已改名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也盛稱鄭綮之德。昭宗就於乾寧元年二月趁有司獻上朝官名冊時,在名冊之側寫下任當時為朝議大夫、守右散騎常侍、上柱國、滎陽縣男的鄭綮為禮部侍郎,加宰相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2][13]中書省胥吏去鄭綮家參謁,鄭綮不以為然,笑着說:「諸君大誤,就算天下人都不識字,宰相也輪不到鄭五來做。」胥吏說:「出自聖旨特恩,明天詔書就下達了。」鄭綮抵住胥吏的手說:「萬一如此,會笑死人的。」次日詔書果然下達,親朋賓客來道賀,鄭綮搔着頭說:「寫歇後語的鄭五做宰相,可知時事如何了。」屢次上表辭讓,不獲准,於是不得不上任宰相。[3][4][14]內外都震驚了。[15]
鄭綮拜相後,剛直履職,不再作詼諧語。但他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大眾所期望的宰相,仍然請求引退。曾有人問他是否有新的詩作,他答:「詩思在灞橋風雪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7]拜相三月有餘,稱病請求致仕,於是在七月獲詔以太子少保致仕。[4][12][14][16]光化二年(899年)卒。[3]
評價
[編輯]當時的議論認為昭宗任命的宰相中,對張濬、朱朴、鄭綮的任命是尤其錯誤的。
註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 《新唐書》卷七十五
- ^ 《舊唐書》卷一十九下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九
- ^ 4.0 4.1 4.2 4.3 4.4 4.5 4.6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三
-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八
- ^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
- ^ 7.0 7.1 《北夢瑣言》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三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
- ^ 王徽顯然僅在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從鳳翔重返長安期間短暫擔任御史大夫,因《舊唐書·王徽傳》稱他在鳳翔受任但在僖宗回京後辭職。故此事發生在888年。見《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和《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七。
- ^ 《舊唐書》作左散騎常侍。
- ^ 12.0 12.1 《新唐書》卷一十
- ^ 《舊唐書·昭宗紀》作乾寧四年(897年)二月事。
- ^ 14.0 14.1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
- ^ 《十國春秋·備考》
- ^ 《舊唐書·昭宗紀》作乾寧四年(897年)四月事。
- ^ 《舊五代史》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