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可可
賴可可 | |
---|---|
浙江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11年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楓朗鎮 |
逝世 | 1987年3月9日 杭州 |
政黨 |
賴可可(1911年—1987年3月9日),曾用名賴哥、羽鴻、夢凡,男,廣東大埔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民國時期
[編輯]1911年生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楓朗鎮上山下村。1925年,在高陂仰文學校讀書,時值國民革命軍東征,受革命思潮影響,開始關心時局。翌年,考取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學校農林部。1927年,擔任學生會主席,帶領學生舉行罷課,散發宣傳單頁,自行創辦刊物,因此被學校開除。同年秋,返回學校繼續學習。1928年6月,加入中國共青團。次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8月,奉派任中共福建省漳州農民運動特派員,他深入龍海縣石馬、烏石等農村地區,組織開展農會及農民運動。1930年,赴上海就讀群治大學文學系,加入反帝大同盟,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其組織關係轉至上海市滬西區委,後任中共閘北區委書記。8月,參加中共中央在上海市法租界醫院舉辦的學習班,結業後被派往江西瑞金中央蘇區[1]。
1930年冬,由蔡樹藩帶隊,他跟隨葉劍英、蕭勁光等人來到香港,由中共廣東省委地下交通員引領至汕頭,途經澄海、饒平黃岡、大埔雙溪、福建省平和,於11月抵達閩西虎崗村。到蘇區後,他先後任中共閩粵贛特委文教部幹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三十四師政治部組織和宣傳幹事、科長,永定獨立團政治委員、第十二軍三十六師政治部宣傳科長。1933年,在江西中央蘇區的肅反運動中,他被誣陷為「托派分子」,因此被開除黨籍,並調任紅十二軍部參謀處文書。1934年10月,任紅一軍團紅一師參謀處文書,參加長征;次年冬,在陝北甘泉攻城作戰時頭部受傷。期間,他向總政治部提交申訴,被批准恢復黨籍與黨齡。1936年,復任第一師政治部宣傳科長,並隨軍東渡黃河,隨後參加西征[2]。
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調任第一軍團直屬隊政治處俱樂部主任、第一軍團政治部宣傳科長、八路軍115師宣傳部副部長、山東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參加了山西省臨汾、離石等戰役[3]。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調任山東濱海軍區政治部主任,與張仁初等率前線指揮部,在日照縣北部諸城東南攻佔泊克鎮。1946年8月起,先後任膠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委,膠東區黨委副書記、書記,率部活動了二膠濟沿線,指揮獨立團配合主力部隊解放煙臺市[4]。
共和國時期
[編輯]1949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市長,中共青島市委書記,擔任修復鐵路、恢復工農業生產、建立新秩序等工作。1953年2月,任中共山東東分局副書記兼組織部長、青島海軍基地政委;1957年,任山東省政府工業交通部部長。1961年7月,調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秘書長[5]。1965年,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處書記、省委書記[6]。
文化大革命期間,任浙江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書記,攻擊江華等人。1987年2月,賴可可病故於杭州市,終年77歲。1987年3月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第十二屆第三百二十次會議決定,鑑於賴可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嚴重錯誤,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7]。
參考
[編輯]-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大埔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大埔文史 第23辑 名人 名史 名居 名寺专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2005年9月: 113.
- ^ 大埔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大埔县志 1979-2000.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1年9月: 1055. ISBN 978-7-218-06895-4.
- ^ 丁守和,馬勇,左玉河等主編. 抗战时期期刊介绍.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年6月: 391. ISBN 978-7-5097-0757-9.
- ^ 李盛平主編.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9年4月: 704. ISBN 7-80035-227-7.
- ^ 《浙江省中國共產黨志》編纂委員會編.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5月: 99. ISBN 978-7-213-03500-5.
- ^ 陳介成編著. 大埔客家人物.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8年10月: 179. ISBN 978-7-218-05943-3.
- ^ 何展瓊編. 大埔风华 何展琼文选. 2009年10月: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