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費里尼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德里柯·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導演
出生1920年1月20日
逝世1993年10月21日(1993歲—10—21)(73歲)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
配偶茱麗葉塔·瑪西納
(1943年-1993年)
活躍年代1945年-1990年
網站felliniitalia.com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獎
1956年《大路
1957年《花街春夢
1963年《
1974年《阿瑪珂德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93年
康城影展
金棕櫚獎
1960年《露滴牡丹開
終身成就獎
1974年
40週年特別獎
1987年《費里尼的剪貼簿英語Intervista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藝術指導
1978年《卡薩諾瓦英語Il Casanova di Federico Fellini
學院院士
1987年
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
1965年《鬼迷茱麗葉英語Juliet of the Spirits
其他獎項
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1953年《小牛英語I Vitelloni
1954年《大路
威尼斯影展帕西內蒂獎
1969年《愛情神話英語Fellini Satyricon
1970年《小丑英語I Clowns
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
1985年
莫斯科影展評審團大獎
1963年《
莫斯科影展金獎
1987年《費里尼的剪貼簿英語Intervista

費德里柯·費里尼意大利語Federico Fellini,1920年1月20日—1993年10月31日),意大利藝術電影導演,同時也是演員及作家。費德里柯·費里尼出生於意大利的里米尼市,並在意大利電影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幫助下,開始參與電影製作。費德里柯·費里尼曾先後5次摘取奧斯卡金像獎

費德里柯·費里尼以獨特的風格聞名於世,特別是混合夢境巴洛克式華麗影像的電影作品。他被認為是20世紀影響最廣泛的導演之一[1]

生平

[編輯]

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黨統治意大利期間,他與弟弟里卡多都參加一個名為Avanguardista的青年法西斯團體,當時意大利的年輕男子都被迫參加這個團體。費里尼在1939年春天搬到羅馬,並且在《Marc』Aurelio》這本非常受到歡迎的週刊寫文章。他也在這段時間認識阿爾多·法布里齊(Aldo Fabrizi),開啟後來合作電影演出的契機。

費里尼在1942年認識了茱麗葉塔·瑪西納(Giulietta Masina),並在1年之後(1943年10月30日)結為夫妻。費德里柯·費里尼與茱麗葉塔·瑪西納於是開始他們在電影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關係。在結婚幾個月後,瑪西納從樓梯上摔倒,並因此而流產。在1945年3月22日,他們的孩子Pierfederico出生,但是在同年的4月24日就夭折了。這些悲慘的事件深刻影響到費里尼與瑪西納,尤其顯露在費里尼的代表作-《大路》當中[2]。法西斯政府在1943年7月25日下台,而羅馬則在1944年6月4日被盟軍所佔領。同時,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與費里尼碰面,商討拍攝電影《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的計劃。後來羅西里尼同意採用艾多·費布里茲當主角,費里尼則撰寫劇本。

費里尼在1993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同年10月31日,他因心臟衰竭和呼吸系統功能性障礙不治,在羅馬的翁貝托一世醫院逝世,當天正是他與瑪西納結婚50周年的隔天。意大利政府後來為他舉行國葬,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鑄造了費里尼勳章。瑪西納也在6個月後因肺癌(1994年3月23日)而去世。費里尼、瑪西納與他們的兒子都葬在由雕刻家波莫多羅(Arnaldo Pomodoro)所雕塑的墓地中,這座墓地則位於里米尼公墓的主要入口上。

電影生涯

[編輯]
1956年,費里尼在《花街春夢》攝製現場
1990年第47屆威尼斯影展,費里尼為與其多次合作的影星馬斯杜安尼頒發榮譽金獅獎

費里尼執導的首部電影是1950年的《賣藝春秋英語Variety Lights》,並藉着阿爾貝托·拉圖阿達(Alberto Lattuada)這位經驗豐富的導演的協助。當《賣藝春秋》上映時,費里尼剛年滿30歲,但是最後這部作品票房不佳,且得到較多負面的評價。《賣藝春秋》的製片公司後來因此而倒閉,導致費里尼與拉陶達負債累累,並且直到10多年後才還清負債[3]

白酋長英語The White Sheik》(1952年)是費里尼首部單獨執導的電影,由阿爾貝托·索爾迪(Alberto Sordi)所主演。這部電影是根據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於1949年所編寫的劇本所修飾的。安東尼奧尼原先提供這部劇本給亞伯托‧拉陶達,但是拉陶達因為不滿意劇本而作罷。費里尼後來在卡洛·蓬蒂(Carlo Ponti)的支持下,將它搬上大螢幕。

費里尼後來開始與作曲家尼諾·羅塔(Nino Rota)合作,他們在1945年的羅馬互相認識。費里尼與尼諾.羅塔的合作相當成功,並且持續到1979年的《樂團綵排》為止(尼諾.羅塔於1979年去世)。

在費里尼意大利新寫實主義時期(1950年-1959年)結束後,影響他最大的是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費里尼在1961年首次接觸到卡爾·榮格的思想。他後來將此思想融入作品《》、《鬼迷茱麗葉英語Giulietta degli spiriti》、《愛情神話》、《卡薩諾瓦英語Fellini's Casanova》與《女人城英語La città delle donne》(1980年)當中[4]

費里尼的電影受到廣泛的讚譽,並且贏得4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大路》(1954年)、《花街春夢》(1957年)、《》(1963年)與《想當年》(1973年)。《露滴牡丹開》(由馬斯杜安尼所主演)則獲得康城影展金棕櫚獎,並且被認為是1960年代的縮影。這部電影也產生狙殺狗仔隊這個新的名詞,是由Paparazzo這個字所發展出來的,他是電影劇情中專門挖掘私隱的記者[5]

雖然費里尼聲稱一些電影作品是根據過去的回憶來拍攝的,不過費里尼的親密好友,包括編劇圖利奧·皮內利(Tullio Pinelli)、貝納迪諾·扎波尼(Bernardino Zapponi)、攝影師約瑟·萊東諾(Giuseppe Rotunno)與設計師丹特·費雷蒂(Dante Ferretti)則堅持費里尼會捏造自己的回憶並加入電影的劇情當中[6]

影響

[編輯]

費里尼的電影融合了回憶、夢境、幻想和慾望,展現了一幅高度個人化的社會圖景。費里尼的電影成為奢靡、奇特、華麗的藝術形式的代名詞[7]

費里尼的電影影響許多同時代或是後來的電影導演,包括活地·亞倫大衛·連治格里什·卡薩拉瓦利英語Girish Kasaravalli大衛·哥連堡史丹利·寇比力克馬田·史高西斯[8]添·布頓[9]貝德羅·艾慕杜華泰瑞·吉廉[10]艾米爾·富斯杜利加[11]等知名導演都表示費里尼影響了他們的作品。其中活地·亞倫特別使用了費里尼的主題來拍攝幾部電影,《星塵回憶錄》仿照《》、《那個時代英語Radio Days》則是《想當年》的回憶。

波蘭導演沃伊切赫·哈斯英語Wojciech Has兩部重要的作品:《薩拉戈薩的手稿波蘭語Rękopis znaleziony w Saragossie (film)》與《砂制時鏡下的療養院波蘭語Sanatorium pod Klepsydrą (film)》是現代主義幻想的出色作品,而且因為「華麗的幻想」而被拿來與費里尼的電影比較[12]

榮譽

[編輯]

費里尼的作品獲獎無數,包括奧斯卡獎、2座銀獅獎、1座金棕櫚獎莫斯科電影節首獎。費里尼在1990年獲得日本美術協會頒發的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總共包括繪畫雕刻建築音樂電影5個方面的獎項)。

里米尼費德里柯·費里尼機場則是為了紀念費里尼的貢獻而命名的。

作品年表(含編劇作品)

[編輯]
  • 1989 《月亮的聲音》/《月吟》(La voce della luna)
  • 1987 《費里尼的剪貼簿》/《訪談錄》(Intervista)
  • 1986 《金格和弗萊德》或譯《舞國》(Ginger and Fred)
  • 1983 《大海航行》或譯《揚帆》(E la nave va)
  • 1980 《女人城》(La città delle donne))
  • 1978 《樂隊排演》(Prova d'orchestra)
  • 1976 《卡薩諾瓦》(Il Casanova di Federico Fellini)
  • 1973 《想當年》(Amarcord)
  • 1972 《羅馬風情畫》/《羅馬》(Roma)
  • 1970 《小丑》(I clowns)
  • 1969 《愛情神話》(Fellini-Satyricon)
  • 1969 《導演筆記》(Block-notes di un regista)
  • 1968 《死亡精靈》/《勾魂攝魄》(Tre passi nel delirio)中的一段《該死的托比》(Toby Dammit)
  • 1965 《鬼迷茱麗葉》/《茱麗葉與魔鬼》/《鬼迷茱麗》(Giulietta degli spiriti)
  • 1963 《八部半》《》(Otto e Mezzo)
  • 1962 《三艷嬉春》(Boccaccio'70)中的一段《安東尼博士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Dr. Antonio)
  • 1960 《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 1957 《花街春夢》(Le notti di Cabiria/The nights of Cabiria)
  • 1955 《騙子》(Il Bidone)
  • 1954 《大路》(La Strada)
  • 1953 《小牛》/《浪蕩兒》/《流浪漢》(I Vitelloni)
  • 1951 《白酋長》(The White Sheik)
  • 1950 《雜技之光》或譯《賣藝春秋》(Variety Lights)與Alberto Lattuada合導
  • 1950 Francis, God's Jester 編劇兼副導
  • 1948 The Miracle 編劇
  • 1948 L'Amore 編劇
  • 1946 《老鄉》(Paisan)編劇兼副導
  • 1945 《不設防城市》(Rome, Open City)編劇兼副導

獲獎記錄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Burke and Waller, 12
  2. ^ 參見Kezich的《Fellini: His Life and Work》, p.157 及Luigi Titta Benzi在《Fellini: I'm a Born Liar》 (2003)中的電影訪談.
  3. ^ 這些資料是來自Tullio Kezich所著《的Federico Fellini: His Life and Work》(New York: Faber & Faber), 2006, p.114.
  4. ^ The influence of Jung and Italian popular culture such as the Corriere dei Piccoli on Fellini's style are closely examined in Peter Bondanella, The Cinema of Federico Fellini,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 Fellini scholar Peter Bondanella argues that although "it is indeed an Italian family name, the word paparazzo is probably a corruption of the word papataceo, a large and bothersome mosquito. Ennio Flaiano, the film's co-screenwriter and creator of Paparazzo, reports that he took the name from a character in a novel by George Gissing." Cited in Bondanella, Peter, The Cinema of Federico Fellini,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36. The title of Gissing's novel is By the Ionian Sea (1901).
  6. ^ 參見Bernardino Zapponi所著的傳記《Il mio Fellini》 (Roma:Marsilio Editori, 1995)與《I'm a Born Liar: A Fellini Lexicon》中相關的章節, ed. Damian Pettigrew (New York: Abrams, 2003).
  7. ^ Bondanella 2002,第8頁.
  8. ^ 參見 City of Absurdity Quote Colle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Sept 17 2008
  9. ^ 參見 Tim Burton Collect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8年9月17日查閱
  10. ^ 參見Gilliam at Senses of Cinem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8年9月17日查閱
  11. ^ 參見 Kusturica Interview at BN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8年9月17日查閱
  12. ^ 參見Gilbert Guez在費加羅報中的電影訪談-《The Saragossa Manuscript》, 1966.

參考資料

[編輯]
  • Alpert, Hollis (1988). Fellini: A Life. New York: Paragon House. ISBN 1-55778-000-5
  • Bondanella, Peter (1992). The Cinema of Federico Fellin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91-00875-2
  • — (2002). The Films of Federico Fellin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urke, Frank, and M. R. Waller (2003). Federico Fellini: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SBN 0-8020-7647-5
  • Kezich, Tullio (2006). Federico Fellini: His Life and Work. New York: Faber and Faber, 2006. ISBN 978-0-571-21168-5
  • Miller, D. A. (2008). 8 1/2.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延伸閱讀

[編輯]
  • Betti, Liliana (1979). Fellini: An Intimate Portrait.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 Bondanella, Peter (ed.)(1978). Federico Fellini: Essays in Criti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ellini, Federico (2008). Fellini's Book of Dreams. New York: Rizzoli.
  • Panicelli, Ida, and Antonella Soldaini (ed.)(1995). Fellini: Costumes and Fashion. Milan: Edizioni Charta. ISBN 88-86158-82-3
  • Rohdie, Sam (2002). Fellini Lexicon. London: BFI Publishing.
  • Tornabuoni, Lietta (1995). Federico Fellini. Preface Martin Scorsese. New York: Rizzoli.
  • Walter, Eugene (2002). Milking the Moon: A Southerner's Story of Life on This Planet. Ed. Katherine Clark.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ISBN 0-609-80965-2

外部連結

[編輯]

Template: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得主 Template:英國電影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Template: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