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裴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蘊(6世紀?—618年4月11日),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隋煬帝的重臣,後在宇文化及之亂中被殺。

生平

[編輯]

裴蘊的祖父是右衛將軍裴之平,父親裴忌南陳都官尚書,吳明徹呂梁北周作戰失敗,裴忌被北朝囚禁,賜爵江夏郡公。裴蘊繼續在陳為官,有才幹,歷任直閣將軍、興寧縣令。裴蘊因父在北朝,送密信給隋文帝,願為內應。隋滅陳,文帝在投降的南朝人士中,稱讚裴蘊自動歸順,授儀同三司、許開府。歷任洋州、直州、棣州刺史,在地方有能幹的名聲。

隋煬帝繼位聽聞裴蘊的名聲,召他任太常少卿。裴蘊上奏煬帝,建議召集北周北齊、梁、陳的樂士子弟和民間有歌舞音曲才能者歸屬太常,宮中樂人從此增加至3萬人以上。煬帝大喜,任命他為民部侍郎。當時、天下雖然統一,但戶籍遺漏嚴重,民眾中很多隱瞞年齡,來取得租稅、賦役的免除。609年,裴蘊上奏請將虛造戶籍的負連帯責任,奨勵密告,於是全國成人男子的戶數大幅上升。煬帝讚賞裴蘊,更加親任。裴蘊作為御史大夫,與蘇威宇文述裴矩虞世基共掌朝政,人稱五貴

裴蘊很能體察煬帝心中的意向,煬帝討厭的人,他枉法治其罪;煬帝喜歡的人,他枉法加以赦免。以得煬帝歡心。以後刑罰無論大小都由他經手,刑部、大理不敢違逆。薛道衡批判煬帝誅殺高熲,而被陷害而死。蘇威進言中止高句麗遠征,而被剝奪官位,都有裴蘊讒言的作用。楊玄感之亂後,煬帝受意裴蘊,將參加反亂者數萬人處死。

618年,在揚州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策劃對煬帝的宮廷政變,江陽縣長張惠紹報告裴蘊。裴蘊便假造詔勅命來護兒率兵,在城外捕宇文化及同黨。同時,計劃派遣范富婁閉宮門,以救煬帝。

裴蘊將這個計劃報告虞世基,虞世基不信宇文化及會反亂,裴蘊計劃不得實行。宇文化及作亂,裴蘊與煬帝、虞世基同時被殺害。

子孫

[編輯]
  • 子:裴愔,尚輦直長,一同遇害
  • 子:裴爽,太中大夫、禮部員外郎、婺州長史
    • 孫:裴承嗣,梓州通泉縣令、懷州武德縣令
      • 曾孫:裴仲將(646—719年),字亘,裴承嗣第二子。尚紀王李慎第三女東光縣主,官至沁州、貝州刺史、聞喜縣公。生十子:裴翁慶等。

傳記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74》,出自李延壽北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隋書·卷67》,出自魏徵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