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羅爾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1月13日) |
Tyrol | |
---|---|
國旗 | |
格言:Land im Gebirge(德語) Terra inter montes(Ladin) Terra fra i monti(意大利語) "山中之國" | |
首都 | 蒂羅爾洛 (1027–1418) 梅拉諾 (1418–1848) 因斯布魯克 (1848 –1918) 因斯布魯克(1918年至今) |
官方語言 | 奧地利德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辛布里亞語和莫切諾語 |
面積 | |
• 總計 | 26,674平方公里 |
人口 | |
• 2017年估計 | 1,813,400 |
• 密度 | 68/平方公里 |
貨幣 | 歐元 (€)(EUR) |
蒂羅爾(德語:Tirol;意大利語:Tirolo),歐洲中部的一個地區。目前分屬奧地利和意大利兩國。從12世紀形成到1919年,該地區歷來是蒂羅爾伯國的核心,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一部分。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奧匈帝國解體後,通過《聖日耳曼昂萊條約》分為兩個現代行政部分:
- 奧地利的蒂羅爾州:由北蒂羅爾和東蒂羅爾合併而成,是奧地利的一部分
- 意大利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當時仍包括蘇拉蒙(科爾蒂納丹佩佐、利維納隆戈德爾科爾迪拉納和科萊聖盧西亞)以及瓦爾斯蒂諾、馬加薩和佩德蒙特等城市,這些城市於1918年被意大利王國佔領,因此自1946年起屬於意大利共和國的一部分。
隨着歐洲蒂羅爾-南蒂羅爾-特倫蒂諾地區的成立,該地區自2011年起以歐洲領土合作集團的形式擁有自己的法律實體。
名稱
[編輯]根據埃貢·居厄巴赫爾的觀點,蒂羅爾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詞根,意思是地形(即面積、地面或土壤;比較拉丁語:terra和古愛爾蘭語:tir);首先從蒂羅洛及其城堡出發;蒂羅爾伯國就是從這裏發展起來的。[1]:470-471一些消息來源表明,它來自斯拉夫語「ta rola」,意思是「這片土地,耕種的地形/農田」。據卡爾·芬斯特瓦爾德(Karl Finsterwalder)介紹,蒂羅爾這個名字來源於Teriolis,一座位於齊爾的羅馬晚期堡壘和旅館。學術界尚未達成共識。
地理
[編輯]蒂羅爾面積26,673平方公里。該地區由蒂羅爾州、南蒂羅爾省和特倫托省組成。除該地區外,還有威尼托地區的科爾蒂納丹佩佐、利維納隆戈-德爾科爾迪拉納、科萊聖盧恰和佩德蒙泰,以及倫巴第地區的瓦爾韋斯蒂諾和馬加薩。蒂羅爾州最大的城市是因斯布魯克、特倫托和博爾扎諾。
蒂羅爾的整個地區都位於阿爾卑斯山區。蒂羅爾北部與巴伐利亞州接壤,東部與克恩頓州和薩爾茨堡州接壤。蒂羅爾西部是福拉爾貝格州和格勞賓登州。在蒂羅爾南側的土地與威尼托和倫巴第地區接壤。
蒂羅爾州的重要河流是阿迪傑河、因河和德勞河。該地區以許多河谷為特徵。其中一些河谷今天仍然很難到達。最重要的山谷是因河谷和阿迪傑河谷。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這兩個河谷中,蒂羅爾州的五個最大城市(因斯布魯克、博爾扎諾、特倫托、梅拉諾和羅韋雷托)也位於這些河谷中。幾個世紀以來,該地區一直以過境貿易而聞名。橫跨阿爾卑斯山最重要的貿易路線,即布倫納山口,橫跨整個蒂羅爾地區,被視為意大利語和德語地區之間的連接紐帶。
山脈
[編輯]由於蒂羅爾地區位於阿爾卑斯山,其景觀深受山脈的影響。蒂羅爾州的最高峰包括:
橫跨蒂羅爾地區,在北蒂羅爾和南蒂羅爾的邊界上,有阿爾卑斯山脈的主鏈。[2]阿爾卑斯山脈的主鏈在地理上將阿爾卑斯山脈分為南半部和北半部。
大型市鎮
[編輯]蒂羅爾地區人口較多的市鎮包括:
語言
[編輯]蒂羅爾可分為5個不同的語言群。除了德語和意大利語等通用語言外,拉定語、辛布里語和莫凱諾語也被使用。後三種語言被確認為少數民族語言。這些語言群體大多位於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地區,因此受到該地區的推廣和保護。拉定語也在索拉蒙特(貝盧諾省)地區外使用。拉定語認為是一種雷蒂亞-羅曼語支的語言。辛布里語也用於特倫蒂諾-南蒂羅爾地區以外的各種方言島(七市鎮)。辛布里語和莫凱諾語被認為是上巴伐利亞方言。特倫蒂諾的大多數人使用兩種羅曼語言:西部山谷的倫巴底語和東部的威尼斯語,特倫蒂諾中部使用倫巴底語與威尼斯語之間的過渡方言。
在奧地利蒂羅爾州,絕大多數人使用德語。與德語國家的許多其他地區一樣,蒂羅爾州也有自己的德語方言。蒂羅爾方言來自巴伐利亞語。在南蒂羅爾州,蒂羅爾方言與一些單獨的意大利語單詞混合在一起。由於早年難以進入山谷,許多其他山谷與蒂羅爾人相比發展出了略有差異的方言。拉定語也沒有統一的語言,所以拉迪尼亞每個山谷也略有不同。
紋章
[編輯]儘管蒂羅爾州的徽章細節幾個世紀以來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有一個特徵或多或少保持不變:銀色,以及一隻紅色的鷹,它有時佩戴王冠。自1983年起,南蒂羅爾省就有了自己的徽章。它與蒂羅爾州的徽章非常相似。該省希望強調這些國家的歷史共性。特倫托於1340年擁有紋章,使用的是特倫托親王主教的紋章。
-
蒂羅爾州的紋章
-
南蒂羅爾的紋章
-
特倫頓的紋章
-
特倫蒂諾-上阿迪傑的紋章
-
蒂羅爾伯國的紋章
歷史
[編輯]史前時代
[編輯]蒂羅爾地區人類定居的最早考古記錄是在蒂朔夫洞穴發現的。它們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8,000-27,000年。同一洞穴還發現了青銅時代(大約公元前4000-3000年)人類居住的證據。
1991年,在厄茨塔爾山的一座冰川中發現了一名死於公元前3300-3100年左右的男子的木乃伊遺骸。研究人員稱他為奧茨(還有其他名字,包括「冰人」)。他生活在銅器時代,在人類學會開採銅之後和學會製造青銅之前。他的屍體和物品保存完好,並經過了詳細的科學研究。它們保存在意大利南蒂羅爾州博爾扎諾的南蒂羅爾考古學博物館。
有證據表明,蒂羅爾是公元前四千年銅礦開採的中心;例如在布里克斯萊格。還有骨灰瓮文化的證據(大約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750年)。
當地還發現了拉坦諾文化(大約公元前450-100年,鐵器時代)的證據;大約同一時期的弗里岑斯-桑澤諾文化的證據也是如此。在那個時代末期,蒂羅爾開始在羅馬的書面記錄中被提及。當地居民可能是伊利里亞人,正在被凱爾特人流離失所(也許他們自己也被原始斯拉夫人從諾里庫姆驅趕出來)。還有跡象表明,亞得里亞-威尼蒂人可能存在於該地區的南部。羅馬人稱他們為雷蒂亞人;儘管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意味着一個特定的部落或部落聯盟,或者是該地區居民的更廣泛術語。他們製作酒桶(羅馬人從他們那裏繼承了這一想法),並有自己的字母表。
羅馬時代
[編輯]公元前15年,蒂羅爾被德魯蘇斯和提貝里烏斯指揮的羅馬軍隊征服。羅馬人將雷蒂亞和諾里庫姆確立為羅馬帝國的行省。雷蒂亞包括芬施高、伯格拉芬納特、艾薩克河谷、維普河谷、上因河谷和部分下因河谷。諾里庫姆包括普斯特河谷、德弗雷根和齊勒河和因河右側的下因河谷部分地區。博爾扎諾和蒂羅爾州的最南端屬於威尼斯和伊斯特里亞省。
居民們採用了被稱為通俗拉丁語的拉丁語或日常口語版本,而不是標準化的書面形式,並將其與自己的語言相結合。其結果是羅曼什語,至今仍在使用,是瑞士的官方語言之一。
羅馬人在蒂羅爾建造了由堡壘守衛的金屬道路,連接意大利半島和偏遠的土地;特別是克勞狄亞·奧古斯塔大道和雷蒂亞大道。羅馬人似乎並不認為蒂羅爾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地區來建造新城鎮,因此那裏的城鎮很少。他們建造的一個城鎮是阿貢圖姆,靠近現代的利恩茨。
在古代晚期(公元476年),蒂羅爾被東哥特人控制,並被納入東哥特王國。534年,東哥特人將梅蘭、芬施高和帕瑟爾割讓給法蘭克人。東哥特王國在553年被來自北方的巴伐利亞人和來自南方的倫巴第人佔領後崩潰。倫巴第人建立了特里登圖姆公國(大致對應於現代的特倫蒂諾)和南蒂羅爾州的低地部分。斯拉夫人則從巴伐利亞人手中奪取了克恩頓州,定居在東蒂羅爾。
中世紀
[編輯]蒂羅爾的大部分地區由巴伐利亞公國(約555年建立)控制。南部地區,包括博爾扎諾、薩洛爾諾和阿迪傑河右岸(包括埃潘和卡爾滕)仍由倫巴第人統治。蒂羅爾通過布雷薩諾和特倫托的主教區被基督教化。經歷了加洛林王朝和奧托王朝時期,邊境仍然保持不變。該地區受Stammesrechte(古日耳曼法律)的管轄,如庫爾羅馬法、阿拉曼尼法、巴伐利亞法和羅薩里敕令等。[3]
1027年,康拉德二世皇帝為了確保通過布倫納山口的重要路線,將阿迪傑河左岸(從拉納到梅佐科羅納)分配給巴伐利亞公國。在12世紀,當地貴族更進一步:他們在南蒂羅爾的蒂羅洛建造了蒂羅洛城堡,靠近現代的梅拉諾;1140年左右,蒂羅爾伯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邦國。
蒂羅爾伯國起初是隸屬於布雷薩諾和特倫托主教區的下級貴族;但他們另有想法。他們以犧牲主教的利益為代價擴大了他們的財產。他們取代了像埃潘家族這樣的競爭對手,並宣佈從巴伐利亞公國獨立;儘管並非沒有爭議。1228年,他們將薩爾弗爾斯特割讓給巴伐利亞統治者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因此,該地區至今仍是巴伐利亞州的一部分。
1253年,該伯國的統治權通過繼承傳給了邁恩哈德納(戈里齊亞)家族。1335年,邁恩哈德納家族的最後一位男性繼承人,波希米亞的亨利去世。他的女兒瑪格麗特隨即成為蒂羅爾女伯爵;但由於不同國家對女性可以繼承或不可以繼承的財產有不同的法律,她的頭銜受到了質疑。1342年,她嫁給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路易五世,在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盧森堡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競爭主張之間遊刃有餘。路易死於1361年。瑪格麗特於1369年去世,並將蒂羅爾遺贈給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同年,各種家族爭端通過《謝爾丁條約》得到解決,根據該條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同意放棄對蒂羅爾的要求,轉而支持哈布斯堡家族。
當哈布斯堡家族控制蒂羅爾時,它的規模大致相當於現代規模。不過施瓦茨下游的下因河谷仍屬於巴伐利亞;齊勒河谷和布里克森河谷屬於薩爾茨堡;布里克森和普斯特河谷是主教領地,或戈里齊亞伯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蒙塔豐河谷和下恩加丁地區屬於蒂羅爾。
蒂羅爾對哈布斯堡王朝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控制着幾個重要的阿爾卑斯山口並連接他們在前奧地利的領地。1406年,隨着哈布斯堡家族的土地被繼承分割,蒂羅爾再次成為一個獨立的實體(Landstand),大地主有權在其中進行協商(Mitspracherecht)。在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事件中,1420年,奧地利公爵腓特烈四世將蒂羅爾的首都從梅拉諾遷至因斯布魯克,令前者失去了早期的重要性。
現代蒂羅爾
[編輯]蒂羅爾對哈布斯堡王朝的重要性在蒂羅爾首都因斯布魯克成為歐洲政治和文化中心時得到了強調,因為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居住在那裏。從16世紀中葉開始,蒂羅爾由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小兒子統治,但在1665年,所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再次由利奧波德一世皇帝統一統治。從瑪麗亞·特蕾莎時代(1740-1780)開始,蒂羅爾在所有重大事務上都由位於維也納的哈布斯堡王朝中央政府統治。1803年,特倫特和布雷薩諾內主教區的土地被世俗化並併入該伯國。
19世紀,蒂羅爾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成為拿破崙戰爭的早期棋子。1805年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被拿破崙擊敗後,奧地利被迫將蒂羅爾割讓給巴伐利亞王國,作為巴伐利亞的一部分,蒂羅爾於次年成為萊茵邦聯的成員。蒂羅爾叛亂是一場反對巴伐利亞統治的民眾起義,始於1809年,在整個蒂羅爾地區,巴伐利亞軍隊要麼被殺,要麼被趕走。由安德烈亞斯·霍弗領導的蒂羅爾人主要以游擊神槍手的身份作戰,但儘管他們取得了成功,奧地利在更廣闊的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中的失敗確立了巴伐利亞對蒂羅爾的統治,但蒂羅爾南部(大致是博爾扎諾和特倫蒂諾對應的腹地)被移交給了拿破崙的意大利王國。
在拿破崙倒台和1814年維也納會議作出決定後,蒂羅爾統一併回歸哈布斯堡王朝。從1867年起,它被併入奧地利帝國,是奧匈帝國西半部內萊塔尼亞(即王室土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勝利的協約國於1919年裁定,奧地利王室領地蒂羅爾的南部將割讓給意大利王國,包括前特倫托主教區的領土,大致相當於現代的特倫蒂諾,以及中世紀蒂羅爾伯國的南部,即今天的南蒂羅爾。因此,意大利控制了布倫納山口和蒂羅爾南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阿爾卑斯分水嶺,這個地區德語人口佔多數。蒂羅爾州剩下的北部和東部地區成為了新成立的奧地利共和國的蒂羅爾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5年,奧地利試圖借南蒂羅爾的請願書將南蒂羅爾地區與奧地利重新統一,但均未成功,但從1972年起,意大利共和國給予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南蒂羅爾地區進一步的自主權。
政治
[編輯]蒂羅爾-南蒂羅爾-特倫蒂諾歐洲區
[編輯]蒂羅爾州-南蒂羅爾-特倫蒂諾歐洲區成立於1998年。目的是加強分離國家(奧地利、意大利)之間的合作。[4]在流動性、農業、教育和文化等幾個領域,將努力促進交流,提高人們對蒂羅爾地區文化和歷史遺產的認識。將啟動跨境項目,以改善不同語言群體之間的關係。為了代表歐洲的共同理念和價值觀,歐洲區自1995年以來在布魯塞爾設有聯合辦事處。該辦事處的總部設在博爾扎諾。聯合決策由有組織的三地區議會(德語:Dreier Landtag)做出,自1991年以來,這個三地區議會主要每兩到三年舉行一次,分別是特倫托(特倫蒂諾省)議會、博爾扎諾議會(南蒂羅爾省議會)和因斯布魯克議會(蒂羅爾州議會)。2011年,該地區實現了制度化,自此擁有了自己的法人實體。
政黨
[編輯]蒂羅爾的意大利部分(博爾扎諾省和特倫蒂諾省)的政黨包括:
蒂羅爾州的奧地利部分同樣包含於奧地利政黨制度:
政黨的多樣性是由於蒂羅爾橫跨兩個不同的民族國家,因此在政治上彼此獨立。政黨數量眾多的另一個原因是博爾扎諾省和特倫蒂諾省的高度獨立。根據1972年的第二個自治法,博爾扎諾省獲得了該地區的大部分管轄權,此後基本上獨立於特倫蒂諾省。第二項自治法規使語言少數群體得到了更好的保護。[5] 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委員會由博爾扎諾和特倫蒂諾兩個省議會組成,其影響力和職權較小。因此,許多政黨將重點放在各省。特倫蒂諾-南蒂羅爾的其他政黨,特別是南蒂羅爾州的政黨,都是以奧地利政黨為榜樣建立的,與奧地利政黨有很多相似之處。
經濟
[編輯]經濟部門的統計數據主要基於蒂羅爾-南蒂羅爾-特倫蒂諾歐洲區的數字和數據。它缺乏歐洲區以外的個人社區。由於這些社區合計也不到10,000名居民,因此統計數據幾乎不會扭曲蒂羅爾州的領土和剩餘的180萬居民。
蒂羅爾州201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676億歐元。按國家劃分,蒂羅爾州產生了288億歐元,南蒂羅爾省產生了206億歐元,特倫蒂諾省產生了182億歐元。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5年)計算,蒂羅爾州為39,300歐元/人,南蒂羅爾為42,400歐元/人均,特倫蒂諾為35,500歐元/人。蒂羅爾州的失業率為3.2%(2014),南蒂羅爾為3.4%(2017),特倫蒂諾為4.6%(2017)。蒂羅爾州是歐洲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就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而言,高於歐盟平均水平,2015年歐盟平均水平為28,900歐元/人。按人均GDP計算,特倫蒂諾-南蒂羅爾大區是意大利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人均收入為37,813歐元。[6]
第一產業
[編輯]農業和林業在蒂羅爾佔有特殊地位。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中小型農場塑造了蒂羅爾的景觀和文化。為了與蒂羅爾以外的大型農場競爭,蒂羅爾有一個強大的合作社體系。在蒂羅爾南部的特倫蒂諾-南蒂羅爾地區,蘋果和葡萄酒的種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歐洲每十個蘋果中就有一個來自南蒂羅爾州。特倫蒂諾-南蒂羅爾大區的知名葡萄酒有Vernatch(脫羅林格)、Lagrein(勒格瑞)、Gewürztraminer(瓊瑤漿)和Weißburgunder(白勃艮第,或白皮諾)。畜牧業、放牧和林業在高海拔和更北部地區很重要。主要飼養牛、綿羊、山羊和豬。因此,在農場生產牛奶和蒂羅爾斑點火腿非常重要。馬在畜牧業、馬術運動和農場度假中也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哈福林格馬在蒂羅爾地區是眾所周知的,起源於梅拉諾附近的哈福林格。[7]
第二產業
[編輯]第一次工業化於19世紀末到達蒂羅爾。其中大多數是只在當地很重要的小企業。第二次工業化浪潮發生在20世紀初。當時特別受影響的是20世紀20年代法西斯統治下的意大利化政策的博爾扎諾市。[8]
2011年,全國各地約10%的工作場所活躍在製造業。因此,蒂羅爾在歐盟平均水平中為10.3%(2011年)。蒂羅爾州的重要工業部門是食品工業、木材加工和機械工程。蒂羅爾的工業主要由中小型公司組成。手工藝品在整個地區仍然發揮着特殊的作用。這些手工藝品企業中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小型結構企業和家族企業。從經濟角度來看,能源部門在第二產業中很重要。大部分電力是由水力發電產生的。
第三產業
[編輯]蒂羅爾州最重要的部門是第三產業。尤其是旅遊業在這個地區有着特殊的地位。由於19世紀鐵路將這些地區連接起來,蒂羅爾的許多村莊發展成為受歡迎的旅遊景點。20世紀60年代,布倫納高速公路的建設使該地區的旅遊業在20世紀再次蓬勃發展。如今,梅拉諾、基茨比厄爾、科爾蒂納丹佩佐或里瓦-德爾加爾達是阿爾卑斯地區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2013年,在蒂羅爾歐洲區的過夜人數超過8000萬(相比之下,2011年羅馬省的過夜人數為2580萬)。[9]
對蒂羅爾來說,貿易也很重要。除此之外,博爾扎諾展會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意大利和德國經濟的交匯點。作為一個過境路線國家,超過225萬輛卡車(2017年)駛過布倫納山口。這意味着布倫納公路上行駛的卡車是瑞士所有四條阿爾卑斯山穿越公路的兩倍。[10]
文化
[編輯]蒂羅爾文化已經培育了幾個世紀,並傳給了後代。南蒂羅爾和北蒂羅爾之間的邊界更多的是政治邊界,而不是文化邊界。蒂羅爾州各地都有許多傳統,幾乎沒有差異。在所有文化領域,如食物、服裝或習俗,都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各個語言群體,特別是少數民族語言,試圖保持和促進自己的語言身份。
飲食
[編輯]蒂羅爾美食與奧地利美食有相似之處,其特點是受阿爾卑斯山的影響。此外,在蒂羅爾菜餚中也可以找到前奧匈帝國政體的歷史影響。這些菜餚包括匈牙利湯、皇帝煎餅和維也納蘋果卷,這些菜餚在哈布斯堡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食用,包括蒂羅爾。由於該地區今天仍然擁有相對強大的農業和農民,農場也提供了許多農民菜餚。半月面餃、馬鈴薯丸子或培根冷盤(德語:Speck)或灰奶酪可以在農場裏吃。[11]
蒂羅爾的菜餚在蒂羅爾地區僅顯示出輕微的差異。由於蒂羅爾州南部的地中海條件,種植了大量的葡萄酒,因此也是蒂羅爾菜餚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南蒂羅爾和特倫蒂諾。該地區著名的葡萄酒有瓊瑤漿、白皮諾、灰皮諾和莎當妮。此外,特倫蒂諾-南蒂羅爾地區種植了很多蘋果。在這個地區,意大利和蒂羅爾特色菜的混合也培養了一種飲食文化。[12]
蒂羅爾步槍隊
[編輯]蒂羅爾步槍隊是一支民兵組織,在王室土地遭到襲擊時組織起來保衛領土。民兵主要由市民和農民組成,他們只負責保衛自己的土地,沒有義務代表哈布斯堡王朝參戰。它們是由馬克西米連一世皇帝於1511年簽署的一項命令授權的,該命令一直有效到1918年。蒂羅爾步槍隊於1809年為人所知,當時蒂羅爾斯農民奮起反抗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巴伐利亞聯合佔領。隨後的四場貝吉塞爾戰役由安德烈亞斯·霍弗領導。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奧軍在多洛米蒂山前線也使用了步槍隊。蒂羅爾獨立和君主制垮台後,這些組織也失去了保衛國家的任務。然而,他們仍然是一個非政府組織。今天,步槍隊作為一個負責保護蒂羅爾文化的組織,並始終出席蒂羅爾地區的重要政治活動。[13]
習俗
[編輯]許多蒂羅爾習俗是幾個世紀前創造的,並由人口傳承到下一代。阿爾卑斯地區的典型特徵是山谷中的許多獨特習俗。由於山谷的與世隔絕,當地人形成了自己的習俗。許多習俗是由傳說和敘事創造的,另一些則是由與教會的密切聯繫創造的。蒂羅爾各地也有一些傳統,與其他山谷和村莊沒有區別。這些習俗賦予了當地人一種身份,從而使社區更加緊密相連。[14]
體育
[編輯]蒂羅爾州傳統上是一個冬季運動國家。許多運動員,如古斯塔夫·特尼、本亞明·賴希、卡羅琳娜·科斯特內爾、格雷戈爾·施利倫曹爾、托尼·賽勒和阿明·策格勒,已經贏得了世界總冠軍、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獎牌。即使在夏季運動中,蒂羅爾州的幾名運動員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員之一。在跳水比賽中,塔尼婭·卡尼奧托和克勞斯·迪比亞西獲得了幾枚獎牌。在自行車賽中,弗朗西斯科·莫斯贏得了環意自行車賽。安德烈亞斯·塞皮多年來一直與世界上最好的網球運動員比賽。在抱石運動中,安娜·施特爾是世界上最佳選手之一。許多蒂羅爾的登山者,如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和漢斯·卡默蘭德爾,都對登山運動產生了影響。
足球
[編輯]瓦克爾因斯布魯克足球俱樂部是奧地利最傳統、最成功的俱樂部之一。自1915年成立並多次更名以來,該足球俱樂部已十次贏得奧地利聯賽冠軍,七次贏得奧地利杯冠軍。1987年,它進入了歐洲聯盟杯的半決賽。1970年,該隊在馬德里擊敗了皇家馬德里隊。目前(2024年),瓦克爾因斯布魯克隊參加蒂羅爾地區聯賽(第三級別)。
在特倫蒂諾-南蒂羅爾地區,南蒂羅爾足球俱樂部和AC特倫托足球俱樂部是兩個最重要的俱樂部。這兩支球隊的大部分歷史都在意大利足球丙級聯賽(第三級別聯賽)和以下的丁級聯賽之間度過,儘管前者在2023年首次進入乙級聯賽。AC特倫托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21年,歷史悠久,而南蒂羅爾足球俱樂部則成立於1995年。[15]
冰球
[編輯]冰球在蒂羅爾地區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重要的俱樂部是HC博爾扎諾和HC因斯布魯克。兩隊都在ICE冰球聯賽(前EBEL)比賽。HC因斯布魯克,前身為EV因斯布魯克,七次贏得奧地利冰球聯賽冠軍。憑藉19次獲得意大利聯賽冠軍,博爾扎諾是意大利的記錄冠軍。俱樂部在亞羅米爾·亞格爾帶領下贏得了阿爾卑斯聯賽、EBEL和六國錦標賽,慶祝國際賽事的最大成功[16]。意大利冰球聯盟主要由南蒂羅爾地區的球隊組成。阿爾卑斯冰球聯盟的8支意大利球隊中有5支來自南蒂羅爾州(HC諾伊馬克-埃尼亞、HC普斯泰里亞、里滕體育、HC加爾德納和WSV 施泰青野馬)。在這個聯盟中,還有三支蒂羅爾球隊參賽(SG科爾蒂納、HC法薩和EC基茨比厄爾)。
2005年,世界冰球錦標賽在因斯布魯克和維也納舉行。1994年世界冰球錦標賽在博爾扎諾、卡納澤伊和米蘭舉行。
排球
[編輯]在排球方面,特倫蒂諾排球隊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隊之一。三次歐洲冠軍聯賽冠軍,四次世界俱樂部錦標賽冠軍頭銜和四次意大利排球聯賽頭銜都是這家俱樂部的榮譽。該俱樂部成立於2000年,很快就在聯賽中名列前茅。2011年,特倫蒂諾排球隊在博爾扎諾的PalaOnda球場贏得了歐洲冠軍聯賽。[17]
下蒂羅爾因斯布魯克10次奪得奧地利冠軍。在過去的13個賽季中,該隊贏得了10次奧地利冠軍。自2017/18賽季以來,該俱樂部以「哈興下蒂羅爾阿爾卑斯排球隊」的名義參加德國排球聯賽。俱樂部與德國隊TSV下哈興合作。[18]
體育賽事
[編輯]到目前為止,蒂羅爾已經舉辦了三屆冬季奧運會。1964年和1976年,在因斯布魯克舉行,1956年在科爾蒂納舉行。蒂羅爾的大多數大型年度體育賽事都在冬季舉行。高山滑雪世界盃在基茨比厄爾、加爾代納山谷、科爾蒂納和馬東納迪坎皮利奧舉行。這些比賽是滑雪世界盃的經典,有着悠久的傳統。一個著名的冬季兩項比賽地點在安泰塞爾瓦。冬季兩項世界錦標賽經常舉行。在費耶梅山谷舉辦了幾次北歐混合式世界錦標賽。四站錦標賽的一部分是在因斯布魯克的伯吉瑟爾滑雪台。多比亞科也有一個滑雪巡迴賽的跳台。
一些夏季體育賽事也在蒂羅爾州舉行。環阿爾卑斯自行車賽每年在蒂羅爾州舉行。這個自行車賽事由蒂羅爾-南蒂羅爾·特倫蒂諾歐洲區發起。它是已經存在了40多年的環特倫蒂諾車賽的繼任者。2017年,UCI速降世界錦標賽在特倫蒂諾附近的索萊山谷舉行。博爾扎諾的BOclassic跑步賽在除夕舉行,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除夕跑步賽之一[19]。每年,ATP國際系列賽都會在基茨比厄爾舉行。
交通
[編輯]蒂羅爾被稱為過境路線。歐洲北部和南部之間最重要的路線——布倫納路線橫跨整個地區。布倫納山口位於亞得里亞海上空1370米處,是阿爾卑斯山脈主鏈上最低的山口。由於語言的多樣性和從溫帶氣候(高山氣候)到地中海氣候的氣候過渡,該地區被視為意大利語和德語國家之間的橋樑。
航空
[編輯]蒂羅爾地區最重要的機場是因斯布魯克機場。它承載超過100萬名乘客,是奧地利第三大機場。該地區的其他機場位於博爾扎諾和特倫蒂諾。這些機場不提供定期航班,博爾扎諾機場目前提供包機。多比亞科、庫夫施泰因、蒂羅爾州聖約翰、羅伊特和科爾蒂納還有其他小型機場。科爾蒂納的機場於1976年因墜機而關閉。
公路
[編輯]蒂羅爾的高速公路是布倫納高速公路和因河谷高速公路。布倫納高速公路從因斯布魯克(奧地利A13)到摩德納(意大利A22)。從因斯布魯克到庫夫施泰因的因河谷高速公路是歐洲E45公路的一部分。從梅拉諾到博爾扎諾(MeBo)的雙車道在布倫納高速公路的博爾扎諾-南結束。特倫蒂諾省的重要路段位於布倫納高速公路旁,是SS 47(47號國道),該路通過特倫蒂諾的瓦爾蘇加納與帕多瓦相連。這條路線的大部分是雙車道,流入布倫納州公路(12號國道)。由於阿爾卑斯山,有許多山口連接山谷。過境貿易最重要的通道是雷西亞山口和布倫納山口。受歡迎的通道包括斯泰爾維奧山口、阿爾貝格山口、卡雷爾山口、門德爾山口和加爾代納山口。特倫蒂諾省和博爾扎諾省自1998年以來一直負責保護和管理其省份的國道。[20]
鐵路
[編輯]蒂羅爾州最重要的鐵路線是通過布倫納山口的布倫納鐵路。布倫納鐵路於1867年開通,從因斯布魯克經博爾扎諾和特倫蒂諾通往維羅納。這段線路與北蒂羅爾的下因河谷鐵路一起,是重要的歐洲鐵路軸線柏林-巴勒莫的一部分,該軸線跨越阿爾卑斯山將北歐與南歐連接起來。隨着布倫納基線隧道的建設及其將於2027年完工,鐵路上的過境交通將得到促進和重新安置。完工後,布倫納基線隧道和因斯布魯克旁路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隧道,全長64公里,將博爾扎諾和因斯布魯克之間的旅行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45分鐘。[21]
蒂羅爾州的其他重要鐵路線包括阿爾貝格鐵路、齊勒河谷鐵路、薩爾茨堡—蒂羅爾鐵路、普斯特河谷鐵路(與德勞河谷鐵路相連),博爾扎諾-梅拉諾鐵路和芬施高鐵路的延續、特羅蒂諾-馬萊-梅扎納鐵路和瓦爾蘇加納鐵路,該鐵路從特倫蒂諾經蘇加納山谷通往威尼斯。僅提供少數跨境連接。ÖBB乘坐歐城列車穿越布倫納山口,幾列區域列車將南蒂羅爾與北蒂羅爾和東蒂羅爾連接起來。蒂羅爾-南蒂羅爾-特倫蒂諾歐洲區為自己設定了促進和擴大跨境聯繫的目標。其目的是將穿越阿爾卑斯山的交通轉向可持續的交通方式,從而保護阿爾卑斯山的環境。[22]
當地交通
[編輯]由於海拔差異很大,許多村莊和社區很難到達,因此該地區對索道概念有很大的了解。雖然大多數纜車都位於滑雪勝地,但它們也用於當地的公共交通。蒂羅爾州已知的纜車有博爾扎諾的里滕纜車、特倫蒂諾的薩爾達尼亞纜車和因斯布魯克的諾德凱特纜車。此外,正在修建纜車,以更快地應對海拔差異。著名的纜車包括因斯布魯克的洪格堡鐵路纜車和卡爾滕的門德爾纜車。
當地公共交通通常提供城際巴士或城市巴士。因斯布魯克市有自己的有軌電車網絡。另一輛有軌電車位於里滕。博爾扎諾、梅拉諾和特倫蒂諾以前都有自己的有軌電車網絡,但在50年代和60年代,這些網絡被城市公共汽車和私人交通所取代。
教育
[編輯]大學
[編輯]- 因斯布魯克大學
- 特倫托大學
- 波岑·博爾扎諾自由大學
- UMIT-私立健康科學、醫學信息與技術大學
- 因斯布魯克醫科大學
學院
[編輯]- 布里克森哲學神學學院
- 克勞迪奧·蒙泰韋爾迪音樂學院
- 蒂羅爾州立音樂學院
- 庫夫施泰因應用科學大學
- 蒂羅爾應用科學健康大學
- 因斯布魯克MCI管理中心
獨立研究機構
[編輯]- 奧地利科學院跨學科山地研究所
- Eurac研究機構
- NOI科技園
- 布魯諾·凱斯勒基金會
- 埃德蒙·馬赫基金會
參考來源
[編輯]- ^ Kühebacher, Egon. Die Ortsnamen Südtirols und ihre Geschichte. Die geschichtlich gewachsenen Namen der Gemeinden, Fraktionen und Weiler. Bolzano: Athesia. 1991. ISBN 88-7014-634-0 (德語).
- ^ Coolidge, William Augustus Brevoort. Tirol.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2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1010.
- ^ Hannes Obermair. Das Recht der tirolisch-trientinischen ‚Regio‘ zwischen Spätantike und Frühmittelalter (PDF). Concilium Medii Aevi. 2006, 9: 141–158. doi:10.2364/1437905809107.
- ^ Willkommen. Euroregion Tyrol-South Tyrol-Trentino. 201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2).
- ^ Das Autonomiestatut. Province of South Tyrol. 2018-01-20.
- ^ 2015 GDP per capita in 276 EU regions Four regions over double the EU average… …and still nineteen regions below half of the average (PDF). European Union. 2018-02-03.
- ^ Pferde in Tirol:Das Glück der Erde steht auf vier Beinen. Tiroler Tageszeitung. 2018-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1) (德語).
- ^ ECONOMIC HISTORY (PDF). Handelskammer Bozen. 2018-02-04.
- ^ Dati Provinciali sul Turismo: deludono Roma e Firenze, eccellenti Bolzano, Venezia e Rimini. scenarieconimici.it. 2013-10-22 (意大利語).
- ^ Mehr Transit-Lkws über den Brenner als in Schweiz. tirol.orf.at. 2014-12-02 (德語).
- ^ Essen und trinken in Tirol. Tirol Marketing. 2018-01-21.
- ^ Essen und trinken. trentino.com. 2018-01-21.
- ^ Über uns. Südtiroler Schützenbund. 2018-01-21.
- ^ Brauchtum. Tirol Marketing. 2018-01-21.
- ^ Geschichte. FC Südtirol. 2018-01-28.
- ^ Hall of fame. HC Bozen. 2018-01-28.
- ^ Anche il Kazan si arrende, Trentino BetClic Campione d'Europa per la terza volta consecutiva!. Trentino Volley. 201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8).
- ^ Evers: "Die Wildcard ist eine echte Alternative". Volleyball Bundesliga. 2018-01-28.
- ^ Silvesterlauf BOclassic. südtirol.com. 2018-01-28.
- ^ ANAS-Immobilien gehen an das Land über – Vertrag nun unterzeichnet. Provinz Bozen. 2018-01-30.
- ^ Tirol und Südtirol feierten 150 Jahre Brennerbahn mit Railjet. Tiroler Tageszeitung. 201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德語).
- ^ MOBILITÄT UND VERKEHR. Europaregion Tirol-Südtirol-Trentino. 201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6)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