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肢端肥大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肢端肥大症
患者的面部特徵包括面顴骨突出、前額凸起、下額較大,面部有稜有角。
症狀Enlargement of the hands, feet, forehead, jaw, and nose, thicker skin, deepening of the voice[1]
併發症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高血壓[1]
起病年齡中年[1]
類型hyperpituitarism[*]疾病
病因生長激素過量[1]
診斷方法血液檢查、醫學影像[1]
鑑別診斷Pachydermoperiostosis英語Pachydermoperiostosis[2]
治療外科手術、藥物、放射線療法[1]
藥物體抑素生長激素受體拮抗劑[1]
預後通常正常、若無治療預期壽命縮短10年[3]
盛行率10萬人中6人[1]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內分泌學
ICD-115A60.0
ICD-10E22.0
OMIM102200
DiseasesDB114
MedlinePlus000321
eMedicine116366、​1095619
Orphanet963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肢端肥大症(英語:Acromegaly)是肇因於人體的生長板關閉後生長激素(GH)仍過度分泌所引起的疾病。 最初的症狀通常是手部和足部腫大,前額、下巴和鼻子也可能會變大。其他症狀可能包括關節疼痛、皮膚增厚、聲音變低沉、頭痛以及視力變差。此症有可能併發第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高血壓[1]

此類患者的腦下垂體會分泌出過量的生長激素,超過95%的病例是因為腦部生有良性腫瘤,稱為垂體腺瘤英語Pituitary adenoma。此症不是從上一代遺傳得來。除垂體腺瘤外,此症甚少肇因於身體其他部位發生的腫瘤。診斷時可先讓受測者喝下葡萄糖後測量生長激素的變化,或是直接測量受測者血液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若有異常,可再就腦部進行醫學造影以尋找垂體處有無腺瘤。若生長激素分泌過量是自患者童年時期就已經開始,則會罹患巨人症[1]

此症的治療選項包括手術切除腫瘤、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治療。手術通常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尤其在腫瘤尚小時就切除預後最佳。而對於已接受手術但未改善病情的患者,可嘗試服用體抑素GH受體拮抗劑等藥物,放射線治療的療效則較手術或藥物緩慢[1]。患者若未接受治療,平均餘命只有約10年;不過若能接受治療,則患者的預期壽命就會與常人無異[3]

在美國,每10萬人中約有6人會罹患此症,最常於中年時確診[1]。男女罹病的概率相同[4]。法國外科醫生Nicolas Saucerotte在1772年的記錄是第一次對此症所作的醫學描述[5][6]。「Acromegaly」這個單字源自希臘語「ἄκρον」(akron)和「μέγα」(mega),意思分別為「極端」和「大」[1]

病徵

[編輯]

檢查

[編輯]
正常受試者(圖左)密集血清GH測量顯示:GH在檢測不到的數值(大多數時間)與高達30μg/L(90mIU/L)峰值(點綴其間)之間波動;肢端肥大症受試者(圖右)則呈現:GH 分泌過多且連續,並無檢測不到的水平。
垂體大腺瘤的磁共振圖像,此瘤導致肢端肥大症並因鞍上擴展而壓迫視交叉。
  • 有研究者採用超聲波剪切波彈性成像(ultrasound shear wave elastography)技術評價肌肉的厚度和硬度[7]

原因

[編輯]

超過90%的患者是由於腦下垂體腫瘤。腫瘤不但會令患者頭痛、視力減弱,更可能影響其他荷爾蒙的生產。

有些患者是由於其他腺有腫瘤,而這些腺體又生產刺激生長激素生產的GHRH,因而有陰莖勃起

治療

[編輯]
  • 手術:移除腫瘤。
  • 藥物:這些藥物同時減少生長激素生產和腫瘤的大小。第一種藥物是溴隱亭,副作用包括嘔吐、鼻塞、站立時輕微頭痛,但它在部分病人上的效果較不彰顯。第二種藥物是奧曲肽(善寧)和蘭瑞肽(索馬杜林)配合使用,但由於前者會影響胰臟功能,服者較易患上膽石症糖尿病)。
  • 放射治療:用於接受過其他手術後體內乃有腫瘤的病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Acromegaly. NIDDK. April 2012 [20 August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7). 
  2. ^ Guglielmi, Giuseppe; Kuijk, Cornelis Van. Fundamentals of Hand and Wrist Imaging.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1: 205. ISBN 97835406785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8) (英語). 
  3. ^ 3.0 3.1 Ho, Ken. Growth Hormone Related Diseases and Therapy: A Molecular and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Clinicia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1: 400. ISBN 97816076131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5) (英語). 
  4. ^ Pack, Allan I. Sleep Apnea: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 CRC Press. 2016: 291. ISBN 97814200208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5) (英語). 
  5. ^ Pearce, John M. S. Fragments of Neurological History. World Scientific. 2003: 501. ISBN 978178326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5) (英語). 
  6. ^ Pearce, J. M. S. Nicolas Saucerotte: Acromegaly before Pierre Mari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Neurosciences. 2006-09, 15 (3): 269–275 [2020-12-16]. ISSN 0964-704X. PMID 16887764. doi:10.1080/096470405004717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7. ^ Coskun, Meric; Sendur, Halit Nahit; Cerit, Mahi Nur; Babayeva, Afruz; Cerit, Ethem Turgay; Yalcin, Mehmet Muhittin; Altinova, Alev Eroglu; Akturk, Mujde; Karakoc, Mehmet Ayhan; Toruner, Fusun Balos. Assessment of forearm muscles with ultrasound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romegaly. Pituitary. 2023-12, 26 (6). ISSN 1386-341X. doi:10.1007/s11102-023-01352-1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