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之劫 (410年)
外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羅馬之劫 | |||||
---|---|---|---|---|---|
羅馬帝國的衰落的一部分 | |||||
![]() 1890年由Joseph-Noël Sylvestre創作的以410年羅馬陷落為內容的繪畫 | |||||
| |||||
參戰方 | |||||
西哥德人 |
![]()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亞拉里克一世 阿陶爾夫 | 弗拉維烏斯·奧古斯都·霍諾留 | ||||
兵力 | |||||
大約40,000士兵[1] 未知平民追隨者 | 未知 | ||||
傷亡與損失 | |||||
未知 | 未知 |
公元410年8月24日,西哥德人在其國王亞拉里克一世的帶領下洗劫了羅馬。當時,羅馬不再是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帝國早在286年就已遷都至梅蒂奧拉努,402年又遷都至拉文納。然而,羅馬城仍然保持着「永恆之城」和帝國精神中心的至高地位。此次洗劫是近800年來羅馬第一次落入外敵之手。410年羅馬洗劫被看作是羅馬帝國的衰落的一個重要標誌。[2]
參考文獻
[編輯]- ^ Peter Heather,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A New History of Rome and the Barbari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224.
- ^ St Jerome, Letter CXXVII. To Principia, s: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Series II/Volume VI/The Letters of St. Jerome/Letter 127 paragraph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