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經濟結構調整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經濟結構調整(英語:economic restructuring),又稱經濟轉型,廣義上可用於指經濟體中產業組成部分的轉變[1],在西方通常指城市地區的經濟基礎從製造業服務業轉移的現象。它對城市和地區的生產能力和競爭力具有深遠的影響。[2]這種轉變影響的範圍有:人口特徵,包括收入分配、就業社會階層;體制安排,包括法人團體的成長、專業生產者服務、資本流動、非正規經濟、非標準工作和公共支出;以及地理間隔,包括世界城市的興起、空間錯位英語Spatial mismatch以及大城市增長差異。[3]

人口影響

[編輯]

社會學家薩斯基雅·薩森認為,隨着城市製造業工作機會喪失、服務業的增長,當服務業中高層次、高收入專業工作崗位增加,同時低工資崗位也增加(低技能工作,通常由移民和少數族裔擔任),社會階層分化程度就會擴大。[4]工資結構最終發展為「中部缺失」。[5]這種社會兩極分化的影響包括美國大城市中貧困的日益集中、美國大城市中黑人西班牙裔人口的日益集中,以及獨特的社會形式,如下層階級非正規經濟和企業家移民社區。此外,製造業的衰落還導致了藍領工人的緊張情況,他們承受着長期失業、經濟不穩定以及全球經濟的資本外逃導致的經濟停滯局面。[6] 製造業工作的工資和工會化率也下降了。另一個定性層面涉及就業供應的女性化,越來越多的婦女通常從服務業部門進入勞動力大軍。[7]

成本和收益都與經濟結構調整有關。更高的效率、就業機會的創造、士紳化和國家競爭力的增強與社會排斥和包容有關。[需要解釋][6]低技能、低收入人口可能喪失機會、充分的社會參與,缺少進入勞動力市場和學校的機會,在住房市場中處於劣勢,政治參與有限,文化融合受限。相反,高技能、高收入的專業人員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便利設施、社會參與和公共資源,享受到社會包容。[5]

此外,社會學家威廉·朱利葉斯·威爾遜(William Julius Wilson)認為,製造業就業的去工業化加劇了貧窮的非裔美國人群體的失業,這與單身母親家庭的增加、高過早死亡率以及非裔美國男性的監禁率增加有關。隨着一些非裔美國人通過平權行動以及對教育僱傭機會平等制裁來獲得職業的向上流動,而沒有這種機會的非裔美國人會被遺落。由於全球經濟結構調整,而政府未對弱勢群體作出回應,這在非裔美國人中造成了越來越大的經濟階級分化。此外,威爾遜認為,隨着黑人中產階級離開以黑人為主的內城英語Inner city社區,非正式的就業信息網絡受到侵蝕。這使貧困的內城居民與勞動力市場被隔離開來,加劇了這些地區的貧困、福利依賴英語welfare dependency、失業率上升和人身隔離。[8][9]

城市青年也受到了影響,例如在紐約市。教育、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的衰退,以及受教育和受到培訓不足的人的工作匱乏,加上戶外活動和娛樂的公共環境的衰落,都導致自主戶外活動、供年輕人逛街的場所減少。而這會反過來影響他們的整體運動能力發展、文化積累和身份建構。兒童成為依賴電視和其他媒體陪伴的家庭囚徒。當代的城市環境限制了兒童在同伴文化中結識、協商或獲得必要社交技能的機會。總體而言,近年來,由於全球重構,其生態受到了侵蝕。[10]

制度安排

[編輯]

1973年石油危機撼動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時,經濟結構調整被用來在地理上重新分佈生產、消費和居住,以糾正這種情況。全球的城市經濟已從商品生產轉移到服務生產。運輸和通信方面的突破使工業資本的流動性大大提高。不久後,生產者服務業成為第四基本經濟部門,常規的低薪服務就業轉移到低成本地點,而先進的公司服務則集中在城市。[6]這些技術劇變引起了制度安排變化,特別是在大公司、相關的商業和金融服務、非營利和公共部門企業。紐約和倫敦等全球城市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這些全球城市提供外匯兌換服務以及外國銀行業務和貿易。其他城市成為低工資製造業的地區總部中心。在所有這些城市地區,企業綜合體都在增長,提供銀行、保險、廣告,法律委員會和其他服務功能。經濟結構調整可以使市場的規模和能力從區域範圍擴大到國家,再到國際範圍。[11]

總而言之,這些由改進技術支撐的制度安排反映了企業和經濟過程的相互聯繫和國際化。其結果是,資本、商品和人員迅速跨境流動。[5]管制模式從工業時代英語Industrial Age福特主義泰勒化開始,然後發展為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的大眾消費,再通過國際競爭演變為差異化和專業化的消費。[6]此外,在勞動力市場中,非標準工作安排以兼職、臨時代理和合同公司僱用、短期僱用、臨時工作和獨立簽約的形式發展。全球經濟變化以及通信和信息系統的技術進步鼓勵有競爭力的組織專業化生產,並為特定項目迅速組建臨時工團隊。因此,標準、穩定的就業規範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瓦解。[12][13]

制度安排的另一個轉變涉及公共資源。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鼓勵高科技服務和知識型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公共撤資產生了一些後果。美國許多地區和工業化的西方國家中,住房、學校、社會福利、教育、職業培訓、就業崗位創造、育兒、娛樂和開放空間方面的公共支出急劇下降。為了彌補這些不足,私有化被用作一種合適的措施。儘管私有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服務生產,但卻會減少公共責任,並增加資源分配的不平衡性。[14]隨着公共服務私有化的改革,新自由主義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意識形態平台。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瓦解了凱恩斯主義和集體主義者的戰略,並促成了1980年代的里根戴卓爾政治。從華盛頓特區到倫敦再到莫斯科,自由貿易、勞動力彈性化和資本外逃很快發生。[15]此外,經濟結構調整需要分權,州政府將權力下放至地方政府。聯邦政府主要關注戰爭、福利等問題,而地方政府則關注生產力。城市政策反映了這種市場導向的轉變,即從曾經支持政府職能轉變為現在為企業背書。[16][17]

地理影響

[編輯]

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城市景觀,尤其是美國的城市景觀,發生了巨大變化。巴爾的摩底特律聖路易斯等城市面臨人口流失,導致成千上萬的房屋、空置建築物的廢棄和地塊空置,導致都市衰退。這種轉變阻礙了城市規劃和振興,加劇了毒品活動和流浪等不良現象。[18] 美國的舊式、緊湊型工業城市被認為已過時。城市空間成為城市貴族們的遊樂場,成為低薪服務工人的荒地,並成為地下經濟的場所。在某些地區,士紳化項目導致貧困居民流離失所。[6]太陽帶城市(例如邁阿密亞特蘭大)成為主要的商業中心,而冰雪帶城市(例如水牛城揚斯敦)則衰落。 [19]甚至住房市場也對經濟結構作出了反應,住房存量下降,房價上漲,稅基耗盡,融資變化,聯邦政府對住房的支持減少。不久後,富人和窮人家庭之間的空間分化加劇。[4]此外,伴隨中心城市藍領工作的轉移、地理上根深蒂固的住房歧視以及郊區土地使用政策的影響,內城的非洲裔美國年輕人成為空間錯位英語Spatial mismatch的受害者,那裏的住所只能提供較弱和甚至負的就業增長,而且他們通常缺乏在大城市內部流動的機會。[20]高階服務是工業化世界中不斷擴展的部門,其空間集中在相對少數的大都市地區,尤其是在郊區辦公區。[21][22][23]

含義

[編輯]

從文化上講,經濟結構調整常被與後現代性相提並論,作為後者的關於彈性積累(flexible accumulation)的另一方面。此外,該術語還帶有三個核心主題:歷史性、激進地進入後工業經濟秩序過程中的撕裂;經濟力量高於社會/政治力量;流程獨立於人的意志、結構高於代理,因為其發生遵循的是經濟邏輯(Logan&Swanstrom,1990)。此外,經濟結構調整表現出西方國家日益複雜和人力資本密集的現代社會。[19]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teven Pinc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Geographic Aspect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Second Edition). 2015: 61-66. doi:10.1016/B978-0-08-097086-8.72015-0. 
  2. ^ Caves, R. W. Encyclopedia of the City. Routledge. 2004: 206. 
  3. ^ Sassen 1990, Noyelle & Stanback 1984, Logan & Swanstrom 1990, Musterd & Ostendorf 1998, Kalleberg 2000 and Katz 1997
  4. ^ 4.0 4.1 Sassen 1990
  5. ^ 5.0 5.1 5.2 Musterd & Ostendorf 1998
  6. ^ 6.0 6.1 6.2 6.3 6.4 Logan & Swanstrom 1990
  7. ^ Sassen, Saskia,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American C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0 
  8. ^ Wilson, William J., 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Race: Blacks and Changing American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9. ^ Wilson, William J.,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the Inner City, 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10. ^ Katz, indi, Disintegrating Developments: Glob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Eroding of Ecologies of Youth, Routledge, 1997 
  11. ^ Noyelle, Thierry J.; Stanback, Thomas M., J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ities, Rowman & Allanheld Publishers, 1984 
  12. ^ Musterd, Sako; Ostendorf, Wim, Urban Segreg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Inequality and Exclusion in Western Cities, Routledge, 1998 
  13. ^ Kalleberg, Arne L.,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 Part-time, 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0 
  14. ^ Katz 1997
  15. ^ Peck & Tickell 2002
  16. ^ Peck, Jamie; Tickell, Adam, The Urbanization of Neoliberalism: Theoretical Debates Neoliberalizing Space, Antipode, 2002 
  17. ^ Logan, John R.; Swanstrom, Todd, Beyond City Limits: Urban Policy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8. ^ Cohen 2001
  19. ^ 19.0 19.1 Noyelle & Stanback 1984
  20. ^ Raphael 1998
  21. ^ Cohen, James R., Abandoned Housing: Exploring Lessons from Baltimore, Housing Policy Debate, 2001 
  22. ^ Raphael, Steven,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and Black Youth Joblessnes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8 
  23. ^ Coffey, William J.; Drolet, Rejean; Polese, Mario, The Intrametropolitan Location of High Order Service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