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終極動員令:將軍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終極動員令:將軍
類型即時戰略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Apple Macintosh
開發商EA Pacific (PC)
Aspyr Media (Mac OS)
發行商美商藝電 (PC)
MacSoft (Mac OS)
音樂Bill Brown 編輯維基數據
系列終極動員令系列 編輯維基數據
引擎SAGE引擎
模式單人遊戲多人遊戲模式
發行日
  • 北美:2003年2月10日
  • 歐洲:2003年2月14日

終極動員令:將軍(英語:Command and Conquer: Generals,中國大陸譯作「命令與征服:將軍」),於2003年2月10日發行。藝電從本遊戲開拓了一條新系列,劇情與泰伯倫系列紅色警戒系列毫無關聯。遊戲使用SAGE引擎,為終極動員令系列中首套具備三維畫面的即時戰略遊戲

概略

[編輯]

劇情

[編輯]

終極動員令:將軍的故事發生在近未來(一說為遊戲發售後10年的2013年),玩家可以選擇三個陣營:美國、中國、和全球解放軍,依照遊戲劇情發展,適當的順序應該是中國、全球解放軍,最後是美國。在遊戲中,美國和中國是全球兩大強權,並且是由塔利班基地組織等伊斯蘭極端組織發展而來的「全球解放軍」(Global Liberation Army, GLA)的目標。事件從全球解放軍以核武攻擊北京天安門開始,行動中為了摧毀全球解放軍的勢力而炸毀了中國的三峽大壩,最後中國成功地粉碎了全球解放軍攻擊環太平洋區域的野心。接着全球解放軍的任務開始,嘗試要從之前攻擊中國的失敗中復甦,開始在各地引發暴動並且攻擊美國和中國,最後控制了位在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並發射了一枚帶有生化分導式多彈頭聯合號運載火箭攻擊城市。接着美國的戰役開始,美國在不同區域,例如巴格達裏海,攻擊全球解放軍,最後打敗了一名支援全球解放軍的中國將軍,並攻入了他們位在哈薩克阿斯塔納的基地。

音樂

[編輯]

《將軍》的配樂作曲是Bill Brown和Mikael Sandgrenn,三方的背景音樂風格各異。美國音樂多半是現代軍樂 - 進行曲風格;中國音樂則大量借鑑中國古典民謠,並混有來自其他遊戲的背景音樂甚至效果音。全球解放軍的音樂則有着濃厚的中東伊斯蘭和印度斯坦音樂風格。

陣營

[編輯]

美國

[編輯]

美國是最先進的陣營,具有強大的地面部隊和空軍。戰鬥中,美軍車輛廣泛使用雷射技術導引武器和抵擋攻擊。

美國步兵常態下戰鬥力與其它兩方區別不大,但特殊武器和能力非常實用,遊騎兵可以裝備清除建築的閃光雷,而導彈兵可以通過雷射鎖定快速癱瘓地方裝甲和飛機。尖兵(Pathfinder)能夠瞬間擊殺敵方步兵,英雄「貝頓上校」(Col.Burton)則具有安裝炸彈和隱形的功能。美國空軍機種多樣而專業性高,搭配得當能取得難以破解的空中優勢。美國地面車輛平庸而基礎素質強,另可搭配無人機偵查,維修載具或是攻擊敵軍步兵。

美軍單位的平均價格都比較高,因此相當仰賴金錢的調度。

中國

[編輯]

中國主要依賴大量且具有破壞力的重型武器,強調正面的攻擊作戰,以及由俄製米格機組成的單一但有效的空中能力。戰術很大程度依靠部隊數量優勢,部分步兵和普通坦克單位在5人以上互相靠近時可獲得「人海戰術」加成。中國擅長使用凝固汽油,蓋特機砲和戰術核武器,也有強大的黑客技術,黑客和英雄單位黑蓮花可用來竊取金錢或癱瘓敵方建築。中國的單位因為配有厚重的裝甲,因此移動速度相對緩慢,比較懼怕高機動性的攻擊,往往需要指揮官親手調動空軍來應對襲擾威脅。

中國方面攻擊性的將軍技能主要有炮擊,效果類似於美國的A-10打擊,優點是完全無法攔截而缺點是散佈更大,還有能大面積癱瘓車輛和建築的電磁脈衝炸彈。單位價格方面中國呈現兩級分化的趨勢,基礎步兵和車輛很多是三方中最便宜或性價比最好的,而高級單位比如全副武裝後的炎黃坦克和核子炮,則是單價最昂貴的。

全球解放軍

[編輯]

全球解放軍(Global Liberation Army,GLA)由於科技上的劣勢,令全球解放軍的單位相對弱勢,而且沒有空中武力,但具有極高的機動性,對於游擊戰術非常有利,例如自殺式炸彈劫持、埋伏等。通過地道系統,GLA可以遠距離瞬間調動大量部隊。全球解放軍常用的武器為生化武器,也有許多爆炸性的設施。由於火力的不足和較低的耐用度,全球解放軍不適合正面對戰。

全球解放軍擁有大量的步兵以及載具,不少單位也有隱匿的功能。他們的車輛裝甲達不到其它兩方的軍用標準,正面戰中堪稱一觸即潰,往往要靠「田忌賽馬」式的跨級打擊來維持優勢,因此算是入門較難的陣營。

全球解放軍的另一大優勢,就是他們不需要電力來維持基地建築物的運作,相較於美國和中國只要缺乏電力便會使防禦武器全數停擺的缺點,全球解放軍可快速建立起一個密集的防禦陣地;也因為缺乏電力,全球解放軍建築的速度相對較慢,惟有通過繳獲敵軍的電站可適當提高建築速度。全球解放軍的英雄賈曼卡爾(Jarmen Kell)可以殺死敵方載具的駕駛員,然後讓任何士兵佔領它。

真實武器的比較

[編輯]

終極動員令:將軍裏許多單位是在現實世界中存在的,不過多數單位為了提高遊戲性都經過了修改。例如中國的戰神坦克是以59式坦克為藍本。而美國的帕拉丁坦克在遊戲中是坦克但現實中卻屬自走炮(M109自走砲),遊戲中的帕拉丁坦克具備以雷射抵擋敵方飛彈的功能,現實中有類似的Trophy主動防護系統(Trophy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而將軍的特殊能力,像A-10攻擊機跟投擲氣油彈的B-52悍馬車也都是來自現實世界中的產物。戰斧飛彈現實中目前只有陸基和艦載發射的版本,而遊戲中以車載發射。

全球解放軍的戰鬥車輛往往是來自作坊拼裝,或者由民用車輛(比如皮卡、重型卡車和巴士)改造而來,車載武器則通常是拆自冷戰時期蘇聯的軍用車輛,造成奇特的組合,比如用卡車牽引的ZSU-23-4高射機炮。這種現象和全球解放軍中心位於原蘇聯勢力範圍的中亞地區有關。極少數情況下他們能獲得來自蘇聯的整套裝備,比如使用MAZ-543載具的飛毛腿飛彈,但由於來源稀少僅能供給授權的將軍使用。

某些武器則是完全虛構的,中國的炎黃坦克、美軍的微波坦克等。其它的單位,例如RAH-66卡曼契曙光轟炸機則是在現實中已停止開發的武器。

中國的超級武器核彈和全球解放軍的生化死雨風暴(裝載了炭疽/高爆混合彈頭的飛毛腿飛彈齊射)在遊戲中因為平衡因素分別被削弱和加強了攻擊力,而美國的離子砲(Particle Uplink Cannon)則是純虛構的,概念來自於泰伯倫系列中的離子炮。

模組

[編輯]

網絡上流傳着許多玩家做出的模組。

評價

[編輯]

此遊戲獲得了很高的技術評價,包括Gamespot的8.9分(10分滿分),評分匯總(Metacritic)一直維持在9分左右,不僅在系列中名列前茅,在所有遊戲中也屬上游。評論者大多認為該作的平衡性相較系列前作大為增強。批評意見主要包括,取消了前作風趣而備受好評的真人過場動畫(FMV),相較前作緩慢不少的遊戲節奏,和偏簡短的單人戰役。

另一方面的評價在於政治方面,本作因為涉及現實世界地緣政治,主題比較敏感,因而導致此遊戲曾經在中國德國禁止發售。[1]

中國禁售

[編輯]

中國大陸對於境外輸入文化作品的管控歷來嚴格,對虛構作品中涉及中國的情節更是敏感。因此《將軍》顯然在多方面觸碰了文化作品管制的紅線,而成為歷史上少數被文化部以檔案形式禁止銷售的電子遊戲之一。

通過分析當年的相關新聞,可得知《將軍》被中國大陸視為冒犯的主要原因有:

  • 涉嫌破壞中國形象。特別是天安門在恐怖襲擊中被毀,以及解放軍涉嫌使用焦土政策,摧毀境內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三峽大壩以拖延全球解放軍攻勢。
  • 涉嫌「中國威脅論」。把中國塑造成擴張型的「超級大國」式強權。遊戲中中國的戰術實施也多採用有爭議手段,比如頻繁使用凝固汽油彈核武器等「非人道」高殺傷性武器消滅敵軍,「中國黑客」使用網銀盜竊等不道德手段為軍隊提供資金,以及使用政治宣傳(洗腦),人海戰術等爭議手段謀取勝利。
  • 涉嫌對中國科技和文化水平的不實描述。比如,中國軍隊的基本步兵單位被稱為「紅衛兵」,穿着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三點紅」軍裝並裝備較落後的半自動步槍。中國的老百姓則留有清朝式的豬尾辮並帶着斗笠,把中國描述為與時代脫節的國家。
  • 涉嫌政治爭議問題。比如,遊戲中的中國地圖不包括台灣島,發生在中亞的部分任務影射現實的民族矛盾等。

在被列為被禁出版物後,銷售《將軍》遊戲的盜版產品(註:因從未正式引進,本來也不存在正版產品)的商販會面臨沒收、罰款,甚至拘留15天的刑罰。實際上,對此遊戲感興趣的中國大陸玩家仍能在私底下透過互聯網渠道從境外網站獲得《將軍》的遊戲資源拷貝;另外,資料片《絕命時刻》因任務內容不涉及中國境內的情節,管制比原版就鬆散許多,在2000年代很多中國大陸網吧都是允許安裝執行的。

在90年代,同一遊戲工作室的作品《紅色警戒》就因涉嫌醜化中國曾經的盟友蘇聯和五大共運政治偶像之一的史太林,而遭到過類似的封殺待遇。

德國禁售

[編輯]

由於美國有意攻打伊拉克,遊戲被禁止發行。後來EA改以《Command & Conquer: Generäle》名義在德國發售,部份部隊的名稱被更變。自殺部隊被更改成為機械部隊。

來自伊斯蘭國家的批評

[編輯]

許多伊斯蘭國家認為該作對「全球解放軍」的彩現是不當的,會在玩家中下意識強化伊斯蘭教支援恐怖主義的負面刻板印象。

資料片

[編輯]

《終極動員令:將軍》有一個資料片終極動員令:將軍 絕命時刻》。

逸事

[編輯]
  • 《將軍》的專案構想始於2001年。早期構想後逐漸流出。最初版本之世界觀和正式發售版本相比,情節更加離奇,具有後啟示錄風格。三方分別是「美國」,「新匈奴」(對應正式版本的中國)和「非洲帝國」(對應正式版本的全球解放軍)。
  • 此作的開發主要由西木工作室完成,是西木工作室被收購前最後的獨立專案。2002年間流出的單位概念手稿(接近定稿)皆有西木工作室的標記,證明EALA只在開發的末期才有介入。
  • 儘管此作品被中國大陸封禁,其中的配樂卻廣為大陸的各種影視節目在無授權狀態下使用至今,最知名的例子可能是2007年熱播軍旅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

相關條目

[編輯]

戰地風雲系列》 - 同為EA發售的戰爭題材電子遊戲作品,從《戰地風雲2》(2005)開始,部分作品採用和《將軍》極其類似的三方勢力設定。值得一提的是,《戰地風雲4》也因情節涉及中國遭到了與《將軍》相似的封禁。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