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縣
福海縣 哈薩克語:بۋرىلتوعاي اۋدانى 維吾爾語:بۇرۇلتوقاي ناھىيىسى | |
---|---|
縣 | |
![]() | |
![]() 福海縣的地理位置 | |
坐標:47°06′44″N 87°29′33″E / 47.11214°N 87.49238°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 |
政府駐地 | 福海鎮 |
下級行政區 | |
面積 | |
• 總計 | 33,261.3 平方公里(12,842.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75,537人 |
• 密度 | 2.27人/平方公里(5.88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30,941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新疆時間(UTC+6) | |
郵政編碼 | 836400 |
電話區號 | 906 |
車輛號牌 | 新H |
行政區劃代碼 | 654323 |
網站 | 福海縣政府網 |
福海縣(哈薩克語:بۋرىلتوعاي اۋدانى,羅馬化:Bwrıltoğay awdan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下轄的縣,面積32442平方千米。
歷史
[編輯]福海縣縣境始設治於清代,原以烏倫古河為界分屬伊犁將軍府和烏里雅蘇台定邊左副將軍治下科布多參贊大臣,同治六年(1867年)始置布倫托海辦事大臣,光緒二年(1876)改布倫托海辦事大臣公署,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置布倫托海屯局。光緒三十年(1904年)科布多和阿爾泰分治,縣境歸阿勒泰辦事大臣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改阿爾泰辦事大臣為阿爾泰行政長官公署。民國3年(1914年)設布倫托海民政分局。民國8年(1919年)阿爾泰特別行政區改為阿山道劃歸新疆省,同年設布倫托海縣佐。民國10年(1921年)升格為布倫托海縣,隸阿山行政公署。民國31年(1942年),改名福海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隸屬新疆省阿山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福海縣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改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2][3]
地理
[編輯]福海縣面積32442平方千米,縣域輪廓南北狹長,地勢北高南低,從北到南依次為山地、丘陵、戈壁、平原和沙漠。境內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湖兩大水系,年平均氣溫8.4°C,平均年降水量108.9毫米,無霜期147天。福海縣境內分佈有15種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包括野驢、賽加羚羊、雪豹、河狸、丹頂鶴、蒙新野馬,二級保護動物有馬鹿、盤羊、猞猁、天鵝、北山羊等20種,野生藥用植物有甘草、黨參、肉蓯蓉、貝母、黃連、冬蟲夏草、阿魏等。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有西伯利亞冷杉、雲杉、胡楊、雪蓮花等[3]。198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福海縣金塔斯山地草地保護區,保護對象為草原及草原動物,地處阿爾泰山中段南坡[4]。
福海縣可利用耕地超過120萬畝、天然草場3535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2300餘萬畝,水產養殖面積達170萬畝,佔全新疆六分之一,盛產白斑狗魚、梭鱸等23種冷水魚,黃金海岸景區是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海上魔鬼城景區是中國國家3A級旅遊景區,境內交通幹線有奎阿鐵路、奎阿高速、烏福高速,國道576號、國道216號,特產旺源駝奶、阿勒泰羊等畜產品,量產瓜子、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和中草藥[5],頂山食葵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6][7]。福海縣已探明32種礦產資源,包括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17種,主要礦產有黃金、鹽、綠柱石、石灰岩、稀土、石英砂等[3]。探明天然氣儲量1053億方、石油儲量1100萬噸以上[5]。
行政區劃
[編輯]1953年,福海縣人民政府廢除封爵制度,全縣設二區五鄉。1958年4月,撤銷二區機構,所轄兩鄉分別改稱直屬二鄉(四克阿尕什)、直屬三鄉(齊干吉選),原直屬鄉改稱直屬一鄉。1958年底,撒銷區鄉建制,組建人民公社,在原直屬鄉、一區、二區基礎上分別組建成東風、躍進、燈塔三個人民公社。1959年6月,齊干吉迭鄉成立公私合營大尾羊種羊場。12月,阿勒泰專署搖海漁場移交福海縣,稱福海縣地方漁場。1966年,燈塔人民公社與大尾羊種羊場合併稱福海牧場。1970年,專署一農場劃歸福海縣,稱福海縣國營農場。1972年,批銷福海縣牧場,恢復燈塔人民公社、種羊場建制。1974年,福海國營農場收歸專署管理,改稱地區一農場。1976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一八二團劃歸福海縣,稱福海縣第二農場,農十師漁場劃歸福海縣,與地方漁場合併,稱福海漁場[8]。1979年,福海第二農場重歸農十師,恢復一八二團名稱。1981年,農十師漁場從福海漁場中析出,重歸農十師管理,稱兵團漁場。1984年,撒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建立鄉政權,將原東風、燈塔、躍進三個人民公社分別改建成解特阿熱勒鄉、闊克阿尕什鄉、喀拉瑪蓋鄉。同年底,增設福海鎮、齊干吉迭鄉、阿爾達鄉。1999年底,福海縣直轄五鄉一鎮,即:解特阿熱勒鄉、闊克阿雜什鄉、齊干吉迭鄉、喀拉瑪蓋鄉、阿爾達鄉、福海鎮,轄域內駐縣單位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一八二團、一八三團、一八七團、一八八團、一九〇團,自治區司法廳福海監獄,地區一農場、兵團非金屬二礦[9]。
目前福海縣下轄3個鎮、3個鄉: 福海鎮、喀拉瑪蓋鎮、解特阿熱勒鎮、闊克阿尕什鄉、齊干吉迭鄉、阿爾達鄉、阿勒泰地區一農場和福海監獄。
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福海縣人民政府史志辦. 历史沿革. 福海縣人民政府. 2024-04-26 [2025-02-22].
- ^ 3.0 3.1 3.2 雷軍; 李建剛. 福海县.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 [2025-02-22].
- ^ 李德洙,畢樳主編.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14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卷. 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2015.12: 97. ISBN 978-7-5192-1141-7.
- ^ 5.0 5.1 福海县基本情况. 福海縣人民政府. 2024-04-26 [2025-02-2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45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21-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 ^ 本書編委會著.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西北地区篇.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08: 568. ISBN 978-7-5116-3118-3.
- ^ 王天麗編. 新疆方志书目提要.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5.06: 314. ISBN 7-5469-6194-7.
- ^ 崔先立主編;福海縣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 福海年鉴 2002 总第2部.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12: 31. ISBN 7-228-07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