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連救母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目連救母是一則佛經故事,有諸多版本,在中國流傳最廣的變文版本,是釋迦牟尼佛的神通第一弟子目犍連(簡稱目連、目蓮,梵語:Maudgalyayana;巴利語:Moggallāna)以神通能力到達餓鬼道,見母親身受餓鬼之苦,最終借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使母親解脫。但最初故事原型是目連請佛陀為其母說法,讓他已經成為天人的母親修成果位,解脫輪迴,因說法布施是大功德,而非儒教影響下轉變的忠孝故事。
簡介
[編輯]《盂蘭經》稱目犍連得道後,想報父母養育之恩,以神通力見亡母生餓鬼道中,感到悲傷的目犍連用鉢盛飯,為母供食。然而,飯未入口,就化為火炭,目犍連向釋迦牟尼佛陳說此事。佛說光憑一人之力無法解救,須仰賴供養眾僧功德的威神之力乃得解脫,要目犍連於七月十五日(佛教結夏安居最後一日),備好麨飯、五果、瓫罐、香油、燈燭、床榻、臥具,供養眾僧。當此之日,眾佛教聖者,皆示現僧人之身,一同受鉢,自恣懺悔,具清淨戒。供養此等之眾,則其過世先祖、親屬,得出三惡道,應時解脫,衣食自然。最後,目犍連之母於是日得脫餓鬼之苦。經文最後說一切大眾皆可依照此法供養僧團,救度先亡。
變文
[編輯]漢傳《目連救母》故事最早起源於《盂蘭盆經》,張祜曾對白居易說:「明公亦有《目連經》。《長恨詞》云:『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此不是目連訪母耶?」[1]。敦煌變文寫本有《大目犍連變文》、《大目連變文》和《大目連緣起》,元代末年有《目蓮救母出離地獄昇天》。明代戲曲作家鄭之珍著有傳奇《目連救母》,全名《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乾隆年間,張照參考鄭之珍《目連救母》,編撰《勸善金科》二百四十集。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目連救母》故事被改編,不再是透過供養佛僧以救母,而是自己持着佛祖的禪杖,打破地獄之門,救出母親。
發展
[編輯]最初盂蘭盆節中,佛教僧眾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的是釋迦佛、眾阿羅漢、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2]。
目蓮救母的故事,也成為戲曲演出的重要題材,被稱作目蓮戲,目蓮戲常與鄉民的宗教儀式相結合,尤其中元節的酬神者,神功戲更是必邀目蓮戲。
福建的拗九節相傳源於目連救母的典故。福州人傳說佛陀弟子目連的母親平素蠻橫,死後靈魂禁錮於地獄,罰做沒有飯喫的餓鬼。目連是個羅漢,能看到母親的慘狀,這位目連孝子於是每天用神通到地府幫母親送飯,卻都被陰間的無常鬼卒喫掉。直到農曆正月廿九,目連送一碗黑芝麻、糯米、花生、紅棗、桂圓等等加紅糖煮成的黑色甜粥,鬼卒以為這粥裏都是「垢」,不肯拿。目連母親才得以飽餐一頓。後世為了紀念目連孝心,一定要在正月廿九這一天煮放了紅糖的熬九粥給父母、長輩食用。因福州話中「垢」、「九」同音,此粥又被稱為「拗九粥」,正月廿九日則成為了「拗九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