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瓦茨拉夫廣場

座標50°04′53″N 14°25′39″E / 50.08139°N 14.42750°E / 50.08139; 14.4275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瓦茨拉夫廣場
廣場與國家博物館夜景,2005年
瓦茨拉夫紀念碑和國家博物館
歐洲大飯店

瓦茨拉夫廣場 (捷克語:Václavské náměstí)是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的主要廣場之一,布拉格新城的商業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在此曾經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這也是示威、慶典和其他公共集會的傳統地點。這個廣場得名於波希米亞的主保聖人聖瓦茨拉夫。

瓦茨拉夫廣場原名馬市廣場(捷克語:Koňský trh),在中世紀,此處曾是馬匹市場,1848年由於Karel Havlíček Borovský的提議而更名為聖瓦茨拉夫廣場( Svatováclavské náměstí)。

概況

[編輯]

瓦茨拉夫廣場不太像一個廣場,而是更像一條大道,其形狀是一個極為狹長的長方形,長750米,寬只有60米,總面積45,000平方米,呈西北–東南走向。廣場的東南方地勢較高,末端是雄偉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捷克國家博物館。其西北端則延伸到新城與舊城的邊界。

瓦茨拉夫廣場上集中了旅館、寫字樓、零售商店、貨幣兌換攤位和快餐店。讓當地人和政府感到尷尬的是,在晚上這裏也是妓女拉客的重要地點。廣場周邊有許多脫衣舞夜總會,使得布拉格成為單身漢聚會的熱門地點。

歷史

[編輯]

1348年,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四世創建了布拉格新城,開闢了幾個露天市場,其中第二大的是馬市(Koňský trh),市場的東南是馬門,新城的城牆上的一個城門。19世紀捷克民族復興運動期間,廣場採用了較為高貴的名稱,並且修建了雕像。

1918年10月28日,阿洛依斯·伊拉塞克(Alois Jirásek)在聖瓦茨拉夫雕像前宣讀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宣言。

納粹也使用這裏進行大型遊行。在1945年布拉格起義期間,國家博物館附近的幾座建築被毀壞,後來改建為百貨公司。

1969年1月16日,一名學生楊帕拉(Jan Palach)在瓦茨拉夫廣場自焚,抗議蘇聯在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3月28日,在世界冰球錦標賽上,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冰球隊第二次擊敗了蘇聯隊。當時該國還在蘇聯佔領之下,這一勝利引發了大型慶祝活動。大約有15萬人聚集在瓦茨拉夫廣場,與警察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一群密探激起群眾襲擊了廣場上蘇聯民航的布拉格辦事處。

在1989年的天鵝絨革命期間,數十萬群眾在此舉行盛大的示威活動。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50°04′53″N 14°25′39″E / 50.08139°N 14.42750°E / 50.08139; 14.4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