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
煙臺市 | |
---|---|
地級市 | |
綽號:港城 | |
![]() 煙臺市在山東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標:37°27′52″N 121°26′52″E / 37.4644°N 121.4478°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省 | 山東省 |
設立 | 1398年11月30日 奇山所設立
1860年6月8日 法佔煙臺 1861年8月22日 煙臺開埠 1877年4月15日 煙臺租界劃界 1910年1月1日 煙臺租界中外共管 1911年11月12日 辛亥革命,煙臺宣佈獨立 1930年1月1日 煙臺租界時期結束 1934年1月1日 煙臺特別行政區 1938年1月19日 日佔煙臺,煙臺第一次建市 1983年8月30日 撤地區設市 |
語源 | 因煙臺山而得名 |
政府駐地 | 萊山區 |
下級行政區 | 5市轄區、6縣級市 |
政府 | |
• 市委書記 | 江成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朱秀香(女) |
• 市長 | 鄭德雁 |
• 政協主席 | 於永信 |
面積 | |
• 地級市 | 36,352 平方公里(14,036 平方哩) |
• 陸地 | 13,852 平方公里(5,348 平方哩) |
• 水域 | 22,500 平方公里(8,700 平方哩) |
• 市區 | 3,850.8 平方公里(1,486.8 平方哩) |
• 都會區 | 401.49 平方公里(155.02 平方哩) |
面積排名 | 全省第3位(佔全山東省8.77%) |
• 建成區 | 411 平方公里(159 平方哩) |
最高海拔 | 814 米(2,671 呎) |
人口(2020) | |
• 常住 | 710.21萬人 |
• 排名 | 全省第7位(佔全山東省7.12%) |
• 密度 | 506.4人/平方公里(1,312人/平方哩) |
• 都會區 | 226.4554萬人 |
• 都會區密度 | 5,640.38人/平方公里(14,608.5人/平方哩) |
• 城鎮(2015) | 423.31萬人 |
語言 | |
• 官方語言 | 普通話 |
• 方言 | 膠遼官話登連片、青萊片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264000 |
電話區號 | 535 |
車輛號牌 | 魯F、魯Y |
氣候 | 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 年均溫 | 11.8 ℃ |
• 年降水 | 651.9毫米 |
行政區劃代碼 | 370600 |
舊稱 | 芝罘、之罘、登州、東萊 |
城市定位 | 沿海開放城市 |
本地生產總值(2023) | ¥10162.46億(全省第3位) 1471.76億美元(匯率) 3300億國際元(平價) |
• 人均 | ¥143971(全省第3位) 20252.54美元(匯率) 32589國際元(平價) |
• 市區 | ¥5264.46億 |
• 都會區 | ¥4900億 740.56億美元(匯率) 1900億國際元(平價) |
• 都會區人均 | ¥23.1640萬 |
HDI(2023) | 0.932 極高 [1] |
網站 | 中國煙臺政府入門網站 |
市象徵 | |
花 | 紫薇 |
樹 | 蘋果樹 |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山東統計年鑑-2016》 |
煙臺市 | |||||||||
![]() | |||||||||
繁體字 | 煙臺 / 煙台 | ||||||||
---|---|---|---|---|---|---|---|---|---|
簡化字 | 烟台 | ||||||||
|
煙臺市,簡稱煙,古稱芝罘,別稱港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確定的沿海開放城市,位於山東省東部。市境東鄰威海市,西南界青島市,西接濰坊市、北瀕渤海,南濱黃海,與遼東半島、北韓、南韓隔海相望。地處膠東半島中北部,市境南北臨海,東西聯陸,地形可分為低山、丘陵、平原、海岸四個區域,有大小島嶼63個。西部有大澤山,中部有艾山,東部有崑嵛山。主要河流有五龍河、辛安河、大沽夾河、黃水河、界河、王河、大沽河等。市人民政府駐萊山區芙蓉路6號。煙臺是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心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煙臺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是煙臺市內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展示了煙臺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展示了煙臺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軌跡
地名由來
[編輯]煙臺舊稱「芝
「煙臺」之名,源於煙臺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襲擾,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戶所城。同時,在「北山」設熨斗墩,亦稱狼煙墩台,簡稱煙臺,發現敵情時,晝則升煙,夜則舉火,以為警報。煙臺山由此得名,煙臺市也因煙臺山而得此名。
歷史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b/CHEFOO%2C_John_Thomson.jpg/220px-CHEFOO%2C_John_Thomson.jpg)
古代
[編輯]- 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居住,發現有多處貝丘遺址,如位於芝罘區的白石文化遺址,距今有7000年的歷史,是山東膠東半島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遺址。
- 古為東夷族地。夏朝時,東夷族曾在此建國。
- 商朝、西周、春秋時為萊國地,其都城可能為位於龍口的歸城城址。
- 戰國屬齊國,齊國置夜邑,一說位於龍口市。
- 約前1036年,芝罘島陽主廟始建,為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最為古老的廟宇。經後世多次擴建,規模宏大。但從1960年代開始逐漸被解放軍部隊拆除,現僅留存戲台等少量建築。
- 秦朝屬齊郡。
- 前218年,秦始皇東巡芝罘島,留下《芝罘刻石》,始建東巡宮。芝罘刻石後落入海中,下落不明,今猶有拓片14字留存。東巡宮於1966年被拆毀。
- 漢朝為東萊郡。
- 晉朝為東萊國。
- 南北朝為東萊、長廣郡。
- 隋朝為萊州。
- 唐朝、宋朝、元朝置登州、萊州。
- 1061年,開始建造蓬萊閣,為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經歷代修葺,並未重建,至今保存完好。
- 約1293年,煙臺三合塔落成。後經歷1923年等等多次重建。
- 明朝、清朝為登州府、萊州府。明朝時期,為防止倭寇侵襲,在今蓬萊區設有登州衛。
- 1398年,煙臺奇山所城開始建設,其被稱為現代煙臺市的雛形。
- 1684年,煙臺東山魁星樓落成。
- 1810年,煙臺大廟建立,為煙臺本土海神信仰的標誌性建築物。經1966年和1974年兩次毀壞,如今只剩大廟戲台。
開埠與租界時期
[編輯]- 1858年6月,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辟登州等10處為通商口岸。
- 1860年6月8日,法國軍隊3000餘人佔領煙臺山,法佔煙臺時期開始。
- 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改定煙臺為通商口岸,8月22日直隸候補知府王啟曾主持煙臺正式對外開辦儀式,同時宣佈籌建東海關。此後,英、法、美等17個國家陸續在煙臺設領事館。
- 1862年2月14日,登萊青兵備道由萊州府移駐煙臺,道台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1904年改稱登萊青膠道,轄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和膠州。
- 1864年,北美長老會在登州府創辦蒙養學堂,後改名登州文會館 (Tengchow College), 是中國第一所近代大學。
- 1865年,煙臺道署街上開辦第一所近代博物館。
- 1871年,蘋果,洋梨,葡萄從美國紐約州經傳教士約翰·倪維思帶入煙臺,並開始廣泛種植。毓璜頂公園中的廣興果園是煙臺第一棵蘋果樹的種植地點。同樣倪維思逝世後葬於毓璜頂公園的萬國墓園。
- 1876年,北洋大臣李鴻章與英國公使威妥瑪在煙臺就馬嘉理事件談判,同年簽訂不平等條約《煙臺條約》。
- 1877年,東海關道張蔭桓與英國領事會正式劃定煙臺租界範圍。煙臺租界時期開始。[2]
- 1880年,中國內地會在煙臺創辦芝罘學校,是一所傳教士子弟英國式學校,曾被譽為「蘇彝士運河以東最好的英語學校」。6月,芝罘測候所在葡萄山上設立。
- 1895年5月,中日《馬關條約》在中國芝罘換約。期間共舉辦五場會議,前兩場於5月7日在登萊青道道署(今煙臺市政府舊址)舉行,後三場在海濱飯店(Beach Hotel)舉行。
- 1909年12月,煙臺華洋工部局成立,共同商議決定正式將煙臺商埠劃定為華洋共管的公共租界。
- 1911年2月13日,煙臺鼠疫爆發,煙臺山下法國天主堂醫院的法國修女參與了主要的救治工作。煙臺瑪麗亞進教之佑聖母堂和其他眾多教堂一起用作患者收治的病房。到1913年,鼠疫基本結束。1914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授予山東東界教區主教常明德三級嘉禾勳章。授予 韓瑞威爾 (Henri Vielle), 莫道原, 馬若望等傳教士六級嘉禾勳章。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編輯]- 1911年11月12日,同盟會山東分部在煙臺舉義,煙臺宣佈獨立。13日成立山東軍政府(次日改為山東煙臺軍政分府)。
- 1913年1月,撤銷府、州。1月5日,山東煙臺駐軍因編遣問題而爆發兵變[3]。
- 1914年5月,撤銷登萊青膠道,改設膠東道,治所福山縣(今芝罘區),轄區約為今山東省煙臺市全境、威海市大部、青島市大部、濰坊市全境,及日照市區、五蓮縣、廣饒縣、淄博市臨淄區。
- 1925年10月,廢除膠東道,析置為東海道,治所福山縣(今芝罘區),轄境相當今山東煙臺市、威海市(除英租威海衛)。
- 1928年5月,張宗昌被北伐軍逐出山東,東海道遭到廢除。
- 1930年1月,煙臺華洋工部局解散,煙臺租界時期結束。省政府決議析福山縣置煙臺市,9月,行政院議決不符合法律要求,未予核准。[4]
- 1931年,北韓發生萬寶山排華暴動,煙臺利通輪船公司以煙臺市的名義獨立撤僑。
- 1932年,煙臺特別行政區直隸省民政廳。
- 1935年,徐明娥事件發生,引發大規模學生遊行。同年11月29日,中共膠東特委發動一一·四暴動,遭到鎮壓。
- 1938年2月3日,日軍佔領煙臺。煙臺第一次獲得城市的行政區劃。
- 1945年8月24日,八路軍佔領煙臺,同年設膠東行政區。
- 1946年2月,析福山、牟平二縣置煙臺市。
- 1947年9月以來,國共兩軍在膠東半島爆發一系列戰役,史稱膠東戰役,10月,共軍控制煙臺市,同年,煙臺設為省轄市。
- 1948年10月,解放軍佔領煙臺市,仍歸膠東行政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煙臺Chefoo 1965年10月4日衛星圖畫](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0/CHEFOO_Satellite_imagery_Nov._4%2C_1965.jpg/220px-CHEFOO_Satellite_imagery_Nov._4%2C_1965.jpg)
- 1950年設文登專區、萊陽專區和煙臺市。1956年文登、萊陽專區合併為萊陽專區。
- 1958年萊陽專區、煙臺市並為煙臺地區。
- 1983年11月成立地級煙臺市。
- 1987年10月,組建威海地級市,轄環翠區和榮成、文登、乳山3縣,從煙臺析出。煙臺轄2區、6縣,代管3個縣級市。
- 1998年,煙臺市轄4區、1縣,代管7個縣級市。
- 1998年6月9日至15日,第二屆APEC國際貿易博覽會在煙臺市芝罘區煙臺商城舉辦。
- 2012年6月16日至23日,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在煙臺海陽市舉行。
- 2020年6月5日,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煙臺市轄5區,代管6個縣級市。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a/1998%E5%B9%B4%E7%AC%AC%E4%BA%8C%E5%B1%8AAPEC%E5%9B%BD%E9%99%85%E8%B4%B8%E6%98%93%E5%8D%9A%E8%A7%88%E4%BC%9A%E5%9C%A8%E7%83%9F%E5%8F%B0%E5%BC%80%E5%B9%95.jpg/220px-1998%E5%B9%B4%E7%AC%AC%E4%BA%8C%E5%B1%8AAPEC%E5%9B%BD%E9%99%85%E8%B4%B8%E6%98%93%E5%8D%9A%E8%A7%88%E4%BC%9A%E5%9C%A8%E7%83%9F%E5%8F%B0%E5%BC%80%E5%B9%95.jpg)
地理
[編輯]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
地形
[編輯]煙臺市地形為低山丘陵。最大橫距214公里,最大縱距130公里,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643.6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線曲長702.5公里,海島曲長206.62公里。
地形組成如下:
山脈平均高度為500米,其中最高點為崑嵛山922.8,丘陵高度約100米到300米。
水文
[編輯]市域內,河網較發達,中小河流眾多,長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條,其中流域面積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大沽夾河、五龍河、大沽河、王河、界河、黃水河、辛安河。
主要河流以綿亙東西的崑嵛山、牙山、艾山、羅山、大澤山所形成的「膠東屋脊」為分水嶺,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黃海的有五龍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黃海的有大沽夾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黃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點,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屬季風雨源型河流。其沖積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層厚而肥沃,盛產蘋果、大櫻桃、梨和葡萄。
海域海島
[編輯]煙臺市海域有大小基岩島嶼63個,面積較大的有芝罘島、南長山島、養馬島。有居民的島15個,分別為長島縣的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廟島、砣磯島、大欽島、小欽島、南隍城島、北隍城島,龍口市的桑島,芝罘區的崆峒島,牟平區的養馬島,海陽市的麻姑島、魯島。
海岸地貌主要分岩岸和砂岸兩種,西起萊州市虎頭崖,東至牟平東山北頭,是曲折的岩岸,其餘多為砂岸。
氣候
[編輯]煙臺市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無嚴寒酷暑,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651.9毫米,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相對濕度68%,年平均日照時數2698.4小時,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風速內陸地區3~4米/秒,沿海地區4~6米/秒,全市平均無霜期210天。煙臺依山傍海,氣候宜人,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避暑和休閒度假勝地。
關於煙臺氣候,各區間的差異較大,如冬季降雪時,福山區、芝罘區和萊山區的雪情往往較大(時有暴風雪情況),而縣級市萊陽等地卻無雪。煙臺的降雪多屬於冷流雪,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名揚四海。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進士孔平仲作《聞登萊大雪》,這幾乎是煙臺大雪最早的紀錄。
煙臺市氣象觀測開始時間較早,1886年,英國傳教士於芝罘葡萄山上設立氣象站,用於觀測芝罘商埠區域內的氣溫與降水量,這是山東最早的氣象站。後來,此氣象站併入煙臺天文台。
煙臺氣象數據(1886年至1924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12.9 (0.51) |
10.5 (0.41) |
16.5 (0.65) |
25.8 (1.02) |
33.4 (1.31) |
60.4 (2.38) |
169.7 (6.68) |
155.8 (6.13) |
64.1 (2.52) |
25.0 (0.98) |
28.6 (1.13) |
17.1 (0.67) |
619.8 (24.40)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3.9 | 2.2 | 3.0 | 3.8 | 4.2 | 5.1 | 9.0 | 9.1 | 4.8 | 3.6 | 4.1 | 4.6 | 57.4 |
數據來源1:1935年中國重要城市雨量表[5] | |||||||||||||
數據來源2:1935年中國重要城市降雨日數表[6] |
煙臺市氣象數據,1981年~2021年正常值,1886年至今極端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2.3 (54.1) |
20.1 (68.2) |
25.2 (77.4) |
31 (88) |
37.5 (99.5) |
35 (95) |
38.3 (100.9) |
35.1 (95.2) |
33.0 (91.4) |
30.1 (86.2) |
29.4 (84.9) |
19.2 (66.6) |
38.3 (100.9) |
平均高溫 °C(°F) | 2.0 (35.6) |
3.9 (39.0) |
9.6 (49.3) |
17.5 (63.5) |
22.9 (73.2) |
26.7 (80.1) |
28.6 (83.5) |
27.9 (82.2) |
24.7 (76.5) |
19.3 (66.7) |
11.7 (53.1) |
5.0 (41.0) |
16.7 (62.0) |
日均氣溫 °C(°F) | −0.9 (30.4) |
0.6 (33.1) |
5.5 (41.9) |
12.7 (54.9) |
18.3 (64.9) |
22.5 (72.5) |
25.1 (77.2) |
25.1 (77.2) |
21.7 (71.1) |
15.9 (60.6) |
8.5 (47.3) |
2.1 (35.8) |
13.1 (55.6) |
平均低溫 °C(°F) | −3.2 (26.2) |
−1.9 (28.6) |
2.3 (36.1) |
8.9 (48.0) |
14.4 (57.9) |
19.0 (66.2) |
22.4 (72.3) |
22.6 (72.7) |
19.1 (66.4) |
13.1 (55.6) |
5.8 (42.4) |
−0.2 (31.6) |
10.2 (50.3) |
歷史最低溫 °C(°F) | −16.3 (2.7) |
−14.1 (6.6) |
−12.0 (10.4) |
−2.0 (28.4) |
6.1 (43.0) |
10.7 (51.3) |
16.3 (61.3) |
18.0 (64.4) |
9.9 (49.8) |
3.2 (37.8) |
−5.1 (22.8) |
−12.4 (9.7) |
−16.3 (2.7)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22.1 (0.87) |
21.0 (0.83) |
25.7 (1.01) |
47.7 (1.88) |
58.1 (2.29) |
88.4 (3.48) |
178.9 (7.04) |
163.3 (6.43) |
78.6 (3.09) |
39.6 (1.56) |
40.3 (1.59) |
28.0 (1.10) |
791.7 (31.17) |
平均降雪量 cm(吋) | 14.80 (5.83) |
11.81 (4.65) |
5.04 (1.98) |
0.264 (0.10) |
0.0055 (0.00) |
0.0022 (0.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4.79 (1.89) |
19.70 (7.76) |
56.41 (22.21)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6.4 | 5.0 | 4.7 | 6.2 | 6.2 | 8.5 | 11.7 | 10.3 | 7.1 | 6.2 | 6.2 | 7.5 | 86.0 |
平均降雪天數 | 15.2 | 11.5 | 4.6 | 0.9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1.8 | 8.0 | 42 |
平均相對濕度(%) | 59 | 58 | 54 | 51 | 59 | 65 | 78 | 79 | 67 | 59 | 59 | 59 | 62 |
月均日照時數 | 148.9 | 173.0 | 243.8 | 260.8 | 290.0 | 276.9 | 261.7 | 259.7 | 243.3 | 222.7 | 173.8 | 143.7 | 2,698.3 |
可照百分比 | 48 | 57 | 65.5 | 66 | 66 | 63 | 59 | 62 | 65 | 64 | 57 | 49 | 60.1 |
數據來源1:中國氣象局[7]中國天氣網(1971–2000年間的降水天數)[8] | |||||||||||||
數據來源2:煙臺氣象觀測站,1886年設立於煙臺東山區葡萄山 1950年起觀測地位於岱王山山頂,1886年4月23日開始首次觀測. 平均降雪量按雪深統計 |
政治
[編輯]現任領導
[編輯]機構 | ![]() 中國共產黨 煙臺市委員會 |
![]() 煙臺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
![]() 煙臺市人民政府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煙臺市委員會 |
![]() 煙臺市監察委員會 |
---|---|---|---|---|---|
職務 | 書記 | 主任 | 市長 | 主席 | 主任 |
姓名 | 江成[9] | 朱秀香(女)[10] | 鄭德雁[11] | 於永信[12] | 任敬喜[13] |
民族 | 漢族 | 漢族 | 漢族 | 漢族 | |
籍貫 | 山東省沂源縣 | 山東省莒縣 | 山東省五蓮縣 | 山東省壽光市 | |
出生日期 | 1965年11月(59歲) | 1965年6月(59歲) | 1969年9月(55歲) | 1966年12月(58歲) | |
就任日期 | 2022年9月 | 2022年2月 | 2021年4月 | 2022年2月 | 2022年2月 |
歷任領導
[編輯]
|
|
行政區劃
[編輯]此外,煙臺市還設立以下經濟功能區:國家級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煙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崑嵛山自然保護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
煙臺市行政區劃圖 | |||||||||
---|---|---|---|---|---|---|---|---|---|
區劃代碼[14] | 區劃名稱 | 漢語拼音 | 面積[註 1][15]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16] (2020年普查) |
政府駐地 | 郵政編碼 | 鄉級行政區劃[17] | ||
街道 辦事處 |
鎮 | 鄉 | |||||||
370600 | 煙臺市 | Yāntái Shì | 13,851.50 | 7,102,116 | 萊山區 | 264010 | 66 | 82 | 6 |
370602 | 芝罘區 | Zhīfú Qū | 179.18 | 877,237 | 向陽街道 | 264001 | 12 | ||
370611 | 福山區 | Fúshān Qū | 933.81 | 905,839 | 清洋街道 | 265500 | 8 | 3 | |
370612 | 牟平區 | Mùpíng Qū | 1,519.75 | 454,186 | 寧海街道 | 264100 | 5 | 8 | |
370613 | 萊山區 | Láishān Qū | 328.40 | 481,478 | 黃海路街道 | 264600 | 7 | ||
370614 | 蓬萊區 | Pénglái Qū | 1,195.51 | 472,559 | 登州街道 | 265600 | 6 | 8 | 6 |
370681 | 龍口市 | Lóngkǒu Shì | 901.05 | 729,880 | 新嘉街道 | 265700 | 5 | 8 | |
370682 | 萊陽市 | Láiyáng Shì | 1,730.54 | 794,986 | 城廂街道 | 265200 | 5 | 13 | |
370683 | 萊州市 | Láizhōu Shì | 1,928.03 | 824,708 | 文昌路街道 | 261400 | 6 | 11 | |
370685 | 招遠市 | Zhāoyuǎn Shì | 1,432.32 | 543,127 | 羅峰街道 | 265400 | 5 | 9 | |
370686 | 棲霞市 | Qīxiá Shì | 1,793.20 | 435,405 | 莊園街道 | 265300 | 3 | 12 | |
370687 | 海陽市 | Hǎiyáng Shì | 1,909.69 | 582,711 | 東村街道 | 265100 | 4 | 10 | |
註:福山區數字包含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4街道;牟平區數字包含崑嵛山自然保護區所轄崑嵛鎮;萊山區數字包含煙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轄馬山街道;蓬萊區數字包含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所轄1街道、1鎮、6鄉。 | |||||||||
人口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E7%85%99%E5%8F%B0%E5%B8%82%E6%AF%93%E7%92%9C%E9%A0%82%E9%86%AB%E9%99%A2.jpg/220px-%E7%85%99%E5%8F%B0%E5%B8%82%E6%AF%93%E7%92%9C%E9%A0%82%E9%86%AB%E9%99%A2.jpg)
2022年末常住人口705.87萬人[1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8.23%,比上年末提高0.42個百分點。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7,102,116人[19]。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6,968,20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33,914人,增長1.92%,年平均增長率為0.19%。其中,男性人口為3,596,295人,佔總人口的50.64%;女性人口為3,505,821人,佔總人口的49.3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58。0-14歲的人口為859,498人,佔總人口的12.1%;15-59歲的人口為4,419,131人,佔總人口的62.22%;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23,487人,佔總人口的25.68%,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87,136人,佔總人口的18.12%。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780,207人,佔總人口的67.3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321,909人,佔總人口的32.69%。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696.82萬人[20],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3.25萬人,增長5.01%,年平均增長0.49%。其中,男性人口為352.25萬人,佔50.55%;女性人口為344.57萬人,佔49.45%。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23。0-14歲的人口為76.47萬人,佔10.97%,15-64歲的人口為540.53萬人,佔77.57%;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9.82萬人,佔11.46%。
民族
[編輯]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7,057,589人,佔99.3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44,527人,佔0.6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12,853人,增長1.63%,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29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1,061人,增長89.75%,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29個百分點。
煙臺市有可識別民族48個,除漢族外有47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約12736人。其中,朝鮮族3164人,滿族3113人,佤族1282人,蒙古族1009人,回族889人,苗族414人,土家族358人,布依族352人,壯族352人,拉祜族266人,白族210人,彝族193人,傣族168人,哈尼族163人,藏族133人,傈僳族106人,畲族103人,其他的30個少數民族人口均不滿百人。
經濟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0/%E8%8A%9D%E7%BD%98%E5%8C%97%E9%A9%AC%E8%B7%AF1.jpg/220px-%E8%8A%9D%E7%BD%98%E5%8C%97%E9%A9%AC%E8%B7%AF1.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6/Penglai%2C_Yantai%2C_Shandong%2C_China_-_panoramio_%284%29.jpg/220px-Penglai%2C_Yantai%2C_Shandong%2C_China_-_panoramio_%284%29.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c/TAISUN_at_work.jpg/220px-TAISUN_at_work.jpg)
2012年,煙臺國內生產總值5281.38億元,列全國第21,位居省內第二位,僅次於青島。煙臺經濟實力居全國地級市前五位。2014年,煙臺全市完成生產總值6002億元,同比增長9.1%。2018年,煙臺國內生產總值為7832.58億元,增速6.4%,位居省內第三位,僅次於青島和濟南。2023年,煙臺經濟總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
產業結構
[編輯]煙臺擁有良好的產業優勢。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87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5萬億元,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現代化工等產業具備較強競爭優勢,並呈現出加快對外轉移的新態勢。新材料、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能夠更好地承接相關產業轉移和投資合作。商貿商務、交通運輸、文化旅遊等生活性服務業比較發達,金融服務、科技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外向型農業走在全國前列,農產品出口到85個國家和地區。 第一產業增加值377.31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2985.09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1918.98億元,增長11.6%。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6.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3%。人均生產總值75672元,增長10.2%。
財政收支
[編輯]2012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7.36億元,比上年增加54.17億元,增長17.9%。其中稅收收入262.83億元,增長14.5%。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76.87億元,全年完成國地稅收入748.80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國稅收入(含海關代征)完成464.54億元,地稅收入完成284.26億元,分別增長4.5%和29.1%。[10] 2014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0.2億元,增長12.1%,高於全省1.9個百分點。[9]
發展前景
[編輯]「十二五」時期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建設現代化國際性港口城市為目標,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社會建設整體性推進、體制改革實質性突破、開放水平全方位提升,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努力建設藍色經濟強市、創新活力城市、特色文化名城、和諧幸福家園。
城鄉建設
[編輯]城市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全年累計完成建築面積審批36467平方米,市區建成區控規覆蓋率達到95%。 城市管理 高標準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中心區實現數碼化城市管理五區連接,覆蓋城區面積130平方公里。市區新增供熱併網面積238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達到71.4%,燃氣普及率達到99.3%。新增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的村(居)1778個,市區垃圾清運、處理及時率保持在98%以上。市區公交線路73條,公交車輛1742台,營運線路1854公里。 住房建設 2010年,煙臺市新開工經濟適用住房6280套、46.4萬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項目1213套、6.7萬平方米,籌集公共租賃住房420套。全年供應經濟適用住房5594套,廉租住房811套。煙臺市房屋施工面積3921.7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691.3萬平方米。
藍色經濟
[編輯]2014年,全力推進藍黃「兩區」建設,加快構建「一極領先、多極崛起」的發展格局,全市在建藍色經濟重點項目總投資達到8000多億元。東部海洋經濟新區實現領先發展,110多個基礎設施和公益類項目快速推進。
- 海洋經濟發展中心全面完工,煙臺海洋產權交易中心經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成為國內首家省級海洋產權交易平台。
- 海德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10個過億元產業項目啟動建設,未來5年將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0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投入2000億元以上。
- 西部增長極萊州已建和在建過億元項目達到71個、總投資894億元
- 南部增長極中的海陽亞沙新城和萊陽南海新區
- 北部增長極龍口人工島群主體完工,招遠濱海科技產業園開工建設過億元項目30個、總投資270多億元,蓬萊西海岸文化新區入駐項目16個、總投資近300億元;
- 海島增長極的長島連島大橋建成通車、蓬長實現跨海供水,旅遊門票收入首次突破億元。
農村經濟
[編輯]煙臺有91個鎮、6個鄉、53個街道辦事處,585個居民委員會、6199個村民委員會、6864個自然村。
農業生產: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增 加值377.31億元,增長4.6%。其中,農業增加值186.94億元,增長4.6%;林業增加值8.10億元,增長9.3%;牧業增加值62.81億元,增長6.8%;漁業增加值107.71億元,增長2.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1.75億元,增長6.0%。
農業產業化:年主營業務收入過500萬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00家,其中過億元龍頭企業110家,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55家。2010年,全市農業百強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54.9億元,增長18.9%,實現納稅額26.2億元,增長15.1%。龍頭企業帶動市內外農戶300萬戶,建設基地650萬畝。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40家。
農業標準化: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450萬畝。新認證「三品」188個,總量達到578個。繼萊陽等5市區後,牟平、萊州、招遠等3市區新增為國家級綠色農業示範區,煙臺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農業示範地區。
新農村建設
[編輯]2011年,全市6423個村通電和電話,6422個村通汽車,自來水受益村5969個;新開工林區危舊房改造項目6個、240戶、改造面積1.47萬平方米。
2014年,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全市4038個村完成登記頒證,占應確權總村數的72%。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組建了108個鄉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流轉土地62.7萬畝,涉及農戶17.9萬戶。截止2014年12月,全市合作社發展到8112家,入社率達到51%,居全省第二位。
開放優勢
[編輯]煙臺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開放優勢。「引進來」成效顯著,截至2014年末,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81億美元,9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進駐。「走出去」日趨活躍,萬華、玲瓏、傑瑞等30多家骨幹企業跨出國門,與歐美、東南亞等地域的優勢產業、企業合作。截至2014年底,全市境外投資企業(機構)達到337家,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隨着煙臺企業實力的壯大,對外投資領域已經由傳統產業拓展到金融、航運、旅遊等新興產業。如中韓輪渡公司在香港設立國際海運公司,經營國際船舶客貨運輸和港口服務。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完成投資項目113個、中方協議投資額4.9億美元,覆蓋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等27個國家和地區,涉及資源開採、加工製造、航運物流、濱海旅遊等諸多領域。對外承包工程項目14個,合同總額10.1億美元,覆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老撾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旅遊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a/Yantai_Golden_Beach_Seaside_Park.jpg/220px-Yantai_Golden_Beach_Seaside_Park.jpg)
旅遊度假區
[編輯]風景區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2/MoonBay.jpg/220px-MoonBay.jpg)
自然景觀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e/%E7%85%99%E5%8F%B0%E6%B2%99%E7%81%98.jpg/220px-%E7%85%99%E5%8F%B0%E6%B2%99%E7%81%98.jpg)
主題景點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f/MoonBay2.jpg/220px-MoonBay2.jpg)
- 秦始皇東巡旅遊線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4/%E5%A4%A9%E9%A9%AC%E6%A0%88%E6%A1%A5%E5%92%8C%E9%99%84%E8%BF%91%E7%9A%84%E9%87%91%E6%B2%99%E6%BB%A9_%289%29.jpg/220px-%E5%A4%A9%E9%A9%AC%E6%A0%88%E6%A1%A5%E5%92%8C%E9%99%84%E8%BF%91%E7%9A%84%E9%87%91%E6%B2%99%E6%BB%A9_%289%29.jpg)
名勝古跡
[編輯]博物館
[編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文化
[編輯]- 福山是中國魯菜發祥地之一。
- 煙臺的海陽、萊陽,是螳螂拳發源地。
- 張裕釀酒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葡萄酒公司,由華僑張弼士於1892年投資創建。
- 「八仙過海」的傳說發源地。
- 傳說中徐福從這裏東渡日本。
- 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1868年,煙臺海關即設郵務辦事處,兼辦郵遞外使文件,為近代郵政的萌芽;而在1879年,清政府議決在北京、天津、煙臺、牛莊(營口)、上海五處試辦郵政,乃中國近代郵政之先聲。
- 芝罘學校(Chefoo Schools)是中國內地會在山東煙臺創辦的一組著名的傳教士子弟寄宿學校。
- 《時代》雜誌創始人亨利·路思義出生於煙臺。
傳媒
[編輯]交通
[編輯]鐵路:青榮城際鐵路、藍煙鐵路、龍煙鐵路、桃威鐵路及煙大鐵路輪渡。
國際機場:煙臺蓬萊國際機場
教育
[編輯]大學
[編輯]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辦學層次 |
---|---|---|---|
1 | 煙臺大學 | 山東省 | 普通公立本科 |
2 | 魯東大學(前煙臺師範學院) | 山東省 | 普通公立本科 |
3 | 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 | 山東省 | 普通公立本科 |
4 | 山東工商學院 | 山東省 | 普通公立本科 |
5 | 煙臺南山學院 | 山東省 | 民辦本科 |
6 |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 | 教育部 | 985/211 |
7 | 煙臺理工學院 | 山東省 | 獨立學院 |
8 | 濟南大學泉城學院 | 山東省 | 獨立學院 |
9 | 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 | 山東省 | 獨立學院 |
10 |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山東省 | 公立高職 |
11 | 煙臺職業學院 | 山東省 | 公立高職 |
12 | 山東商務職業學院 | 山東省 | 公立高職 |
13 | 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山東省 | 公立高職 |
14 |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 山東省 | 公立高職 |
15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 高等軍事院校 |
中學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d/%E5%B1%B1%E6%9D%B1%E7%9C%81%E7%85%99%E5%8F%B0%E5%B8%82%E7%AC%AC%E4%B8%80%E4%B8%AD%E5%AD%B8.jpg/220px-%E5%B1%B1%E6%9D%B1%E7%9C%81%E7%85%99%E5%8F%B0%E5%B8%82%E7%AC%AC%E4%B8%80%E4%B8%AD%E5%AD%B8.jpg)
- 煙臺一中
- 煙臺二中
- 煙臺三中
- 煙臺四中
- 煙臺五中
- 煙臺六中
- 煙臺七中
- 煙臺九中
- 煙臺十中
- 煙臺十一中
- 煙臺十二中
- 煙臺十三中
- 煙臺十四中
- 煙臺十五中
- 煙臺十六中
- 煙臺青華中學(原煙臺二中南校區)
- 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
- 煙臺大學附屬中學
- 山東省牟平第一中學
- 煙臺福山一中
-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名人
[編輯]國際展會
[編輯]煙臺天際線圖片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2/1860%E5%B9%B46%E6%9C%8812%E6%97%A5%E4%BB%8E%E7%83%9F%E5%8F%B0%E5%B1%B1%E4%BF%AF%E7%9E%B0%E7%83%9F%E5%8F%B0%E6%B5%B7%E6%B9%BE%E5%9B%BE%E7%94%BB.png/550px-1860%E5%B9%B46%E6%9C%8812%E6%97%A5%E4%BB%8E%E7%83%9F%E5%8F%B0%E5%B1%B1%E4%BF%AF%E7%9E%B0%E7%83%9F%E5%8F%B0%E6%B5%B7%E6%B9%BE%E5%9B%BE%E7%94%BB.png)
![2017年煙臺](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5/Yantai2017.jpg/400px-Yantai2017.jpg)
友好城市
[編輯]截至2015年底,煙臺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與14個國家和地區的24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合作)城市。目前煙臺正在搭建與絲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平台。按照「友城跟着項目走」的原則,重點在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西線國家尋結新友城,發揮友好城市「渠道穩定」、「交往靈活」的特點,把友城關係和民間關係做實、做牢。[22][23]
美國 聖地亞哥(1985.07.25)
日本 別府市(1985.07.26)
紐西蘭 陶朗加(1986.09.18)
日本 宮古市(1993.10.26)
俄羅斯 海參崴(1994.07.29)
南韓 群山市(1994.11.04)
泰國 布吉府(1997.11.03)
英國 安格斯(1999.01.27)
南韓 原州市(2000.10.24)
南韓 蔚山市(2001.11.08)
瑞典 厄勒布魯(2002.10.21)
保加利亞 布爾加斯(2004.10.07)
法國 坎佩爾(2005.05.15)
法國 昂熱(2006.11.28)
南韓 仁川市(2007.03.28)
匈牙利 松博特海伊(2007.10.08)
南韓 安山市(2009.07.22)
美國 奧馬哈 (2010.05.31)
澳洲 麥凱-伊薩克-惠森迪地區 (2012.11.15)
西班牙 埃納雷斯堡 (2013.06.14)
巴基斯坦 拉合爾(2015.09.11)
匈牙利 米什科爾茨(2015.09.18)
澳洲 查爾斯特(2016.09.08)
俄羅斯 頓河畔羅斯托夫(2017.06.22)
馬來西亞 巴達旺(2017.10.18)
挪威 斯塔萬格(2018.09.22)[24]
南韓 扶餘郡(2019.10.16)
牙買加 京士頓(2019.11.08)[25]
南韓 平澤市(2020.12.17)
希臘 希俄斯(2021.05.19)
塞爾維亞 茲雷尼亞寧(2021.12.06)
此外,煙臺市下轄各縣市區也與國際許多城市達成了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城市關係。
- 芝罘區 與
南韓釜山廣域市東區(1996)
- 萊州市 與
南韓北濟州郡(1995)
- 海陽市 與
南韓釜山廣域市江西區(1996)
- 招遠市 與
南韓首爾市江西區(1998)
- 芝罘區 與
南韓蔚山廣域市中區(2006)
- 蓬萊市 與
法國索米爾(2007)
- 蓬萊市 與
美國索諾馬(2010)
- 蓬萊市 與
葡萄牙萊里亞(2014)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楊永恆等 (編).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发展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 北京: 中譯出版社. : 206 [2019]. ISBN 9787500161387.
- ^ 山東巡撫李元華轉奏張蔭桓有關煙臺租界的奏文, English: Chefoo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oundary Document, 1877-04-15 [2025-01-10]
- ^ 王新生,孫啟泰著,1992年4月第1版,《中國軍閥史詞典》,國防大學出版社。
- ^ 錢端升等:《民國政制史》下冊,第425頁。又,《內政年鑒》,第(B)138頁。
- ^ 中华民国24年各气象站统计数据.
- ^ 中华民国24年各气象站统计数据.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中國氣象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 ^ ,烟台 - 气象数据. 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6).
- ^ 江成任烟台市委书记. 中國經濟網.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1).
- ^ 烟台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 朱秀香当选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 ^ 郑德雁任烟台市代市长 陈飞辞去市长职务. 中國經濟網. [2021-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
- ^ 烟台市新一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 于永信当选主席. 中國經濟網.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 ^ 任敬喜当选烟台市监委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 ^ 《烟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煙臺市國土資源局. [2018-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6).
- ^ 烟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煙臺市人民政府. [202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6).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 ^ 煙台市2022年常住人口http://www.tjcn.org/tjgb/15sd/37494.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煙臺市統計局、煙臺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烟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23-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6).
- ^ 煙臺市統計局. 《烟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 中集来福士公司简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存档副本.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4).
- ^ 存档副本.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2).
- ^ 烟台市外事办公室 友城信息 挪威斯塔万格市. wqb.yantai.gov.cn. [2022-07-27].[失效連結]
- ^ 烟台市外事办公室 友城信息 牙买加金斯敦市. wqb.yantai.gov.cn.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