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茲衝鋒槍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茲衝鋒槍
Uzi
עוזי
烏茲衝鋒槍
類型衝鋒槍衝鋒手槍
原產地 以色列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54年—
使用方使用國
參與戰爭/衝突多次中東戰爭
緬甸內戰
贖罪日戰爭
越南戰爭
斯里蘭卡內戰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1979年阿富汗戰爭
福克蘭戰爭
南非邊境戰爭
1982年黎巴嫩戰爭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索馬里內戰
伊拉克戰爭
2011年敘利亞內戰
墨西哥毒品戰爭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於哥倫比亞及菲律賓的反游擊隊軍事行動
生產歷史
研發者烏茲·蓋爾
研發日期1948年
生產商以色列軍事工業(IMI)、
FN Herstal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
Lyttleton Engineering Works(Vektor Arms子公司)、
RH-ALAN、Ka Pa Sa State Factories
生產日期1950年—
製造數量1千萬支
衍生型標準型烏茲、微型烏茲、
迷你烏茲、烏茲手槍(半自動)、烏茲專業型
基本規格 (標準型)
重量3.5公斤(7.7磅)
長度縮起槍托:470毫米(18.5吋)
展開槍托:650毫米(25.6吋)
槍管長度260毫米(10.24吋)

子彈9×19毫米帕拉貝倫彈
.22 LR
.45 ACP
.41 AE英語.41 Action Express
槍機反衝作用開放式槍栓
發射模式半自動、全自動,可選射
射速600發/分鐘(標準型)
800發/分鐘(迷你烏茲)
1,250發/分鐘(微型烏茲)
槍口初速約400米/秒(約1,310尺/秒)
有效射程120米
最大射程約200米
供彈方式.22及.41 AE:10發彈匣
.45 ACP:16發彈匣
9×19毫米:15、20、32、40及50發彈匣
C-Mag彈鼓
瞄具機械瞄具

烏茲衝鋒槍(英語:Uzi submachine gunUzi希伯來語עוזי‎),又稱烏齊衝鋒槍[1]、烏奇衝鋒槍[2](Uzi 的常見中文稱呼源自於不同地區的民間音譯結果)。烏茲是以色列軍事工業的一種輕型衝鋒槍,由烏茲·蓋爾上尉於1948年設計。

歷史[編輯]

烏茲衝鋒槍由以色列國防軍上尉(後升至少校烏茲·蓋爾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的1948年設計,1951年由以色列軍事工業作批量生產,並在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中開始有限地裝備以色列國防軍,以軍士兵都普遍地對烏茲的表現表示滿意,其後開始量產

當時的烏茲衝鋒槍是軍官車組成員及炮兵部隊的自衛武器,亦是精英部隊的前線武器,六日戰爭時的以色列士兵認為烏茲衝鋒槍的緊湊外型及火力十分適合於清除敘利亞約旦士兵所建的碉堡。另外,由於在雷根遇刺案當中,美國特勤局特工羅伯特·旺科(Robert Wanko)拔出一把烏茲進行戒備,使烏茲的名聲大振。

烏茲是一款結構簡單及易於生產的衝鋒槍,該武器以其設計者烏茲·蓋爾的名稱來命名,雖然當時他表明並不希望以其名字作武器名稱,但這請求被以色列政府駁回。

採用[編輯]

烏茲衝鋒槍獲全世界武裝單位廣泛使用。由於有着比起早期衝鋒槍短小和輕便、操作簡易及成本低廉等優點,烏茲衝鋒槍成為一種十分有效的近戰武器,尤其是用於清除室內、碉堡戰壕裏的敵人。同時也由於該槍體積小巧及容易維護,所以亦常見於機械化部隊,作為他們的自衛武器使用。

以色列國防軍的常規部隊雖然已將烏茲衝鋒槍除役,但其特種部隊單位至今仍然採用微型烏茲作為近身距離作戰武器之一,同時以色列武器工業(IWI)也持續生產烏茲的改進版和部件供外銷用途。

烏茲衝鋒槍在部分國家及一些軍火商均獲授權生產或非法仿製使用,取得合法生產的國家包括比利時(由FN生產)、西德日本(由美蓓亞公司生產改良版「美蓓亞PM-9」)及前羅德西亞(名為「Rhuzi」)等,其他未獲授權下在本土生產烏茲仿製版的國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北方工業生產的「320型衝鋒槍」)和伊朗等。其中伊朗在巴列維政權時期曾直接向以色列購買烏茲,但這個渠道隨着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後因以伊兩國交惡而中斷。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後來以逆向工程方式仿製了烏茲,至今仍是其特種部隊的主要武器之一。有部份廠商更為其仿製的烏茲重新命名(但槍枝本身沒有改變),但這些非法仿製的山寨品通常都比不上原裝或授權生產的產品。

除以色列外,多個國家,包括美國的一些聯邦(如美國特勤局)及地方層級執法部門、特警隊、私人保安部隊,以至美軍都曾經裝備過烏茲,但現在則已普遍被HK MP5和其他更先進的衝鋒槍所取代。

除標準型烏茲衝鋒槍外,烏茲亦有多種不同長度及半自動的衍生型,這些衍生型現在仍是部份國家的特種部隊及執法部門的常用武器[3]

德國聯邦國防軍在1959年起裝備在西德合法生產的烏茲衝鋒槍,命名為「MP2」,直至2010年代才逐漸被MP7取代。斯里蘭卡在1990年代進口了數百把迷你烏茲及烏茲卡賓槍,現在仍是斯里蘭卡陸軍特種部隊及特警的武器。

由於各國的反恐部隊或特警隊於人質營救行動時會為了避免傷及無辜而傾向使用精度更高的武器,而烏茲衝鋒槍本身又是為純軍事用途而設計,其採用的開放式槍栓設計並不利於精準射擊,所以現在於大多數發達國家中的反恐部隊已經逐漸以HK MP5系列等重視精度的高性能衝鋒槍取代烏茲系列。踏入21世紀,考慮到越來越多恐怖份子和犯罪份子已穿着避彈衣甚至佩戴防彈盔,以美國為首的特種作戰部隊和執法機關戰術單位開始以短管的小口徑突擊步槍取代無法打穿防彈裝備的衝鋒槍。

設計[編輯]

裝有滅聲器的烏茲衝鋒槍

烏茲衝鋒槍採用衍生自捷克斯洛伐克CZ衝鋒槍開放式槍栓反衝作用設計[4],CZ系列也是第一種採用包絡式槍機的衝鋒槍,這種設計把彈匣位置改為在握把內,部份槍管會被機匣覆蓋,令總長度大幅下降,重量分佈更加平衡。而本身以CZ衝鋒槍為原型的烏茲也繼承了包絡式槍機的設計。

烏茲的機匣採用低成本的金屬沖壓方式生產,這可有效減少生產成本及所需的金屬原料,亦縮短了生產所需的時間,令大量生產時的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也更容易進行維護及維修。

烏茲衝鋒槍運用了握把式保險(位於握把背部,必需保持按壓才可發射)的設計,使用者需用力按壓保險裝置才可扣動扳機開火,減低了走火的機會,彈匣內藏在手槍握把的設計有利於射手在黑暗環境時仍可快速更換彈匣。不過這種設計也提高了槍械的高度,從而減少了伏姿射擊時的空間。

烏茲是一種選射槍械,其選射掣設置在手槍握把上,有保險、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擊三種模式。上膛桿則位於上機匣頂部前方。

由於開放式槍栓的設計較易受沙塵影響,當擊鎚釋放時,其拋殼口會同時關上以防止沙塵進入機匣造成故障。在沙漠風沙較大的地區作戰時,射手需經常替其烏茲進行分解清理,以避免射擊時出現如卡彈等故障,這種缺點是所有開放式槍栓槍械的共通點。

口徑[編輯]

烏茲衝鋒槍的常用口徑為9×19毫米帕拉貝倫,在民間市場上有些會被改膛為.22 LR.41 AE英語.41 Action Express.45 ACP.40 S&W10毫米Auto[5]等口徑。

9毫米口徑的彈匣容量為20、25、32、40及50發,甚至100發彈鼓,.22 LR及.41 AE則是10發,而.45 ACP為16發。[4]

衍生型[編輯]

配備木製槍托的標準型烏茲
烏茲手槍
迷你烏茲
  • 迷你烏茲(Mini Uzi):1980年推出,以標準型縮短而成,也可歸類為衝鋒手槍。其口徑為9×19毫米帕拉貝倫,打開槍托後全長600毫米(23.62吋),槍托改為向右摺疊的鋼絲式,摺疊時全槍只有360毫米(14.17吋),槍管則長197毫米,初速為375米/秒,開放式槍栓版本的射速為950發/分鐘(約16發/秒),閉鎖式槍栓版本則為1,700發/分鐘(約28發/秒)[6],裝上25發彈匣時重3.15公斤[7],並可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
  • 微型烏茲(Micro Uzi):1990年代推出,比迷你烏茲還要進一步縮小和縮短的衝鋒手槍,同樣為9毫米口徑,打開槍托後全長460毫米(18.11吋),在鋼絲槍托向右摺疊時全長只有250毫米(9.84吋),槍管長117毫米,初速為350米/秒,由於回膛彈簧進一步縮短,其射速升至1,250發/分鐘(約21發/秒)[4]或1,700發/分鐘(約28發/秒)[6],裝上25發彈匣時重2.2公斤,使用閉鎖式槍栓[7],同樣具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模式,扳機護弓及握把的外型亦有所不同。微型烏茲設計上亦可用作個人防衛武器(PDW)。
  • 傘兵微型烏茲(Para Micro Uzi):為以色列反恐部隊特別設計的型號,為9毫米口徑,機匣頂部及底部加裝皮卡汀尼導軌,握把改為傾斜式以對應格洛克18全自動手槍的33發彈匣。扳機護弓及握把的外型亦與標準型烏茲有所不同。
  • 烏茲手槍(Uzi Pistol):1984年推出,為微型烏茲的半自動手槍版本,為9毫米口徑,初速為345米/秒,主要用於出口到各地民間市場,設有制退器
  • 烏茲卡賓槍(Uzi Carbine):標準型烏茲衝鋒槍的半自動版本,為9毫米口徑,槍管長400毫米(16吋),主要出口至各地民用市場。
  • 迷你烏茲卡賓槍:(Uzi Mini Carbine):迷你烏茲衝鋒槍的半自動版本,同樣為9毫米口徑,槍管長450毫米(18吋),主要用於出口到各地民間市場。
  • Uzi PRO:最新推出的微型烏茲衍生型,裝有皮卡汀尼導軌

其他國家的授權生產或未授權仿製型號[編輯]

使用國[編輯]

贖罪日戰爭期間的以色列士兵
攜帶烏茲衝鋒槍(右)的以色列特種部隊幹員
一名持烏茲衝鋒槍在內蓋夫警戒的以色列女兵
以色列國防軍的傘兵部隊於1959年閱兵儀式時出現的烏茲
1981年雷根遇刺案中手持烏茲的美國特勤局特工
手持烏茲衝鋒槍的尼日爾士兵
巴西海軍特種部隊使用微型烏茲

過去使用者[編輯]

流行文化[編輯]

電視節目電影電子遊戲中烏茲衝鋒槍出現的比率相當高,特別是雙手各自持槍作掃射不同目標的畫面。

電視節目[編輯]

電影[編輯]

電子遊戲[編輯]

  • 1987年—《野狼計劃》:玩家的主要武器。
  • 1996年—《古墓奇兵》:型號為微型烏茲,雙手持槍。之後直到2000年的《回憶錄》為止於系列作中均有出現,為女主角蘿拉·卡芙特的招牌武器。
  • 2000年—《核武浩劫系列
  • 2001年—《閃擊點行動:冷戰危機》:由美軍所使用。
  • 2002年—《全球行動英語Global Operations》:為標準型烏茲,可搭配選購滅音器使用。
  • 2002年—《傭兵戰場2:雙重螺旋》:型號為迷你烏茲,取得兩把時可以雙手持槍射擊,或搭配US Socom跟M1911A1雙手持槍射擊。
  • 2002年—《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型號為標準型烏茲。
  • 2004年—《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稱為「Micro SMG(迷你微沖)」,型號為迷你烏茲,在技能點滿後雙持。
  • 2007年—《絕對武力Online》:型號為迷你烏茲,槍托長期處於伸展位置,命名為「烏茲」。韓國版已於2015年3月12日推出。
    • Dual Uzi:雙持版本,其上機匣、槍托板和彈匣均改以白銀材料打造,兩把槍的上機匣亦分別刻有「VENI VIDI VICI」和「ALEA IACTA EST」的字眼。載彈量合共為80發,並能夠展開其摺疊式槍托以降低後座力,同時能夠提升換彈速度。
  • 2007年—《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及重製版:型號為迷你烏茲,命名為「Mini-Uzi」,玩家角色使用時會以單手握持,且槍托長期處於摺疊位置。戰役模式中由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份子(包括維克多·扎卡耶夫)所使用。在聯機模式於等級13解鎖,並可使用紅點鏡ACOG光學瞄準鏡滅聲器
  • 2007年—《穿越火線》:型號為迷你烏茲和微型烏茲。
    • 迷你烏茲被稱為「UZI」,創建角色後即可購買,6,000GP永久,以32發彈匣供彈。
    • 微型烏茲以雙持姿態出現,命名為「烏茲雙槍」,最初以點券武器之姿出現,2014年12月17日後改為GP販賣,9,000GP永久,兩把槍各使用25發共50發彈匣。
  • 2008年—《惡靈勢力》: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衝鋒槍」,槍托長期處於收縮位置,以50發彈匣供彈,附有手電筒。玩家角色使用時會以單手握持。
  • 2008年—《戰地風雲:惡名昭彰》: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I」,裝有滅聲器,槍托長期處於收縮位置,聯機模式中為特技兵解鎖武器。奇怪地32發彈匣內可裝填60發子彈。第一人稱視角中的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拋殼口位於左邊)。
  • 2008年—《戰地之王》:為偵察兵的專用武器,在商城以遊戲幣作為永久販賣,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原廠(韓)在於2012年更新了外型與加裝戰術導軌而命名為Uzi Mod 0,也多了幾個改裝零件可使用。
  • 2008年—《極地戰嚎2》: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i」,以30發彈匣供彈。奇怪地第一人稱視角中的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拋殼口在左邊)。
  • 200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及重製版:型號為迷你烏茲,命名為「Mini-Uzi」,玩家角色使用時會以單手握持,且槍托長期處於摺疊位置。戰役模式中由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力量、約翰·「肥皂」麥克塔維什、巴西武裝團伙及阿富汗叛軍所使用。在聯機模式於等級44解鎖,並可使用紅點鏡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全像瞄準鏡熱能探測式瞄具、延長彈匣(增至48發)、滅聲器全金屬披甲彈英語Full metal jacket bullet、射速增加及雙持
  • 2009年—《惡靈勢力2》: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衝鋒槍」,槍托長期處於收縮位置,以50發彈匣供彈,附有手電筒。玩家角色使用時會以單手握持。
  • 2010年—《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I」,裝有滅聲器,槍托長期處於收縮位置,聯機模式中為工程兵解鎖武器。第一人稱視角中的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拋殼口位於左邊)。
  • 2010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i」,射速比真槍要高,槍托預設處於收縮位置(使用「握把」改裝時才會伸展出來)。戰役模式時由蘇聯軍隊所使用。聯機模式時於等級23解鎖,並可使用紅點鏡ACOG光學瞄準鏡、反射式瞄準鏡、握把(實際為槍托)、滅聲器、延長彈匣(增至48發)及射速增加。
  • 2012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i」,射速比真槍要高,槍托預設處於收縮位置(使用「握把」改裝時才會伸展出來)。只在戰役模式及殭屍模式中登場,由巴拿馬國防軍威嚴大隊英語Dignity Battalions以及梅嫩德斯販毒集團所使用,並於玩家完成「Celerium」關卡以後解鎖。能夠使用改裝包括:反射式瞄準鏡、滅聲器、長槍管、快速重裝彈匣握把(實際為槍托)以及射速增加。
  • 2012年—《戰爭前線》:型號為迷你烏茲以及烏茲PRO,均為工程兵專用武器:
  • 2013年—《俠盜獵車手V》:型號為迷你烏茲,命名為「小型衝鋒槍」。
  • 2013年—《劫薪日2》: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及微型烏茲(預設),兩者均使用正確命名,可在黑市購買後並另外花費自行組裝。
  • 2015年—《戰地風雲:Hardline》: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i」,配備重新定位上膛桿,槍托長期處於伸展位置,以32發彈匣供彈,聯機模式時預設裝上眼鏡蛇紅點鏡,能夠由罪犯機械師(Mechanic)所使用(執法機關解鎖條件為:以任何陣營進行遊戲使用該槍擊殺1,250名敵人後購買武器執照),價格為$18,000。奇怪地在多人模式中無法選射(只能全自動射擊)。可加裝各種瞄準鏡(反射眼鏡蛇全像瞄準鏡(放大1倍)、PKA-S(放大1倍)、Micro T1、SRS 02、Comp M4SM145(放大3.4倍)、PO(放大3.5倍) 、ACOG(放大4倍)、PSO-1(放大4倍)、IRNV(放大1倍)、FLIR(放大2倍))、附加配件(傾斜式紅點鏡、延長彈匣、電筒戰術燈激光瞄準器)、槍口零件制退器、補償器、重槍管滅聲器消光器)及握把(垂直握把、粗短握把、直角握把)。單人模式當中則能夠由主角尼古拉斯·門多薩所使用。
  • 2017年—《絕地求生》:型號為微型烏茲,玩家可在地圖中搜尋獲得。可裝配補償器、消光器、滅聲器、槍托、快速彈匣、加長彈匣、快速加長彈匣,雖然射速極快, 但威力極低,甚至比手槍的威力更少。2020年7月24日之後可以加裝瞄準鏡。
  • 2018年—《叛亂:沙漠風暴》: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i」,配備重新定位上膛桿,槍托長期處於伸展位置,為叛軍專屬武器。
  • 201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型號為標準型烏茲(預設),命名為「Uzi」,槍托預設處於伸展位置(可透過改裝移除原裝槍托或更換木托和其他槍托),外觀與真槍稍有不同。戰役模式中由烏茲克斯坦解放軍、阿蓋塔拉恐怖組織和巴可夫屬下的俄軍部隊所使用。聯機模式中為解鎖武器,並可進行定製改裝。
  • 2021年—《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第六年第四季更新,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命名為「UZK50GI」,使用特勤幹員為「THORN」,可配搭紅點瞄準器,全像瞄準器或反射瞄準器,槍管配置有滅聲器,消光器,補償器或制退器,握把配件有直角握把和轉角握把,其他配件有雷射瞄準器,配件可以由玩家的偏好進行改裝。
  • 2023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III 2023》:型號為標準型烏茲、微型烏茲及烏茲Pro。
    • 標準型烏茲命名為「WSP-9」,歸類為衝鋒槍。
    • 微型烏茲命名為「WSP Stinger」,歸類為手槍。
    • 烏茲Pro命名為「WSP Swarm」,歸類為衝鋒槍。

動畫[編輯]

  • 2006年—《名偵探柯南:偵探們的鎮魂歌》:型號為標準型烏茲,由怪盜基德所使用。
  • 2006年—《企業傭兵》:型號為標準型烏茲,由劇中多個勢力的黑幫及犯罪組織所使用。
  • 2008年—《神槍少女II》:型號為微型烏茲,由蓓特莉琪所使用。
  • 2009年—《幻靈鎮魂曲》:型號為標準型烏茲,由日本黑幫成員所使用,也曾被女主角江漣/Ein所繳獲。
  • 2011年—《緋彈的亞莉亞》:型號為標準型烏茲,於第1話及第3話由武偵殺手架設在攝位車雷諾Spider跑車以上,兩者也是搖控操作
  • 2014年—《刀劍神域II》:型號為標準型烏茲,於第6話由與「桐人」對戰的其中一名「BOB」參賽者所使用。該槍最後被「桐人」以光劍砍成兩半。
  • 2016年—《文豪野犬》:型號為標準型烏茲,為第一季第三集港口黑手黨游擊隊成員樋口一葉欺騙偵探社,進而襲擊中島敦眾人時所使用之武器。

漫畫[編輯]

  • 2008年—《肯普法》:型號為標準型烏茲,由山川涼花所使用。
  • 2011年—《緋彈的亞莉亞AA》:型號為微型烏茲,由間宮明里所使用。
  • 2009年—《槍械少女》:標準型烏茲作為槍枝擬人角色登場,和同為槍枝擬人角色的MP5A2是死對頭。

輕小說[編輯]

  • 2008年—《緋彈的亞莉亞》:型號為標準型烏茲,由昭昭(曹操)三姊妹中的炮娘所使用。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乌齐冲锋枪,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十大冲锋枪之一?竟受到如此喜爱-腾讯新闻. view.inews.qq.com.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2. ^ 巴拉贝鲁姆弹-湖南兵器轻武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将 UZI 称作“乌奇”). www.hnqwq.com. [2018-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3. ^ 存档副本. [200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1-20). 
  4. ^ 4.0 4.1 4.2 Modern Firearms-UZI / Mini UZI / Micro UZI submachine gun (Israel). [200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7). 
  5. ^ 存档副本. [200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8). 
  6. ^ 6.0 6.1 烏茲官方網頁. [200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3). 
  7. ^ 7.0 7.1 Mini-Uzi and Micro-Uzi specifications. Twenty-First Century's Small Arms, MBI Publishing. [200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8. ^ Jones, Richard D. (ed.); Ness, Leland S. (ed.). Jane's Infantry Weapons 2009–2010 35th. Coulsdon, Surry: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7 January 2009: 117 [7 January 2011]. ISBN 978-0-7106-2869-5. OCLC 2687901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9. ^ Uzi Submachine Gun. BDMilitary.com. Defenceview Group. [7 January 2011]. [失效連結]
  10. ^ 10.0 10.1 UZI. www.mil.be. Belgische Defensie. [7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7) (荷蘭語). 
  11. ^ Jones, Richard D. (ed.); Ness, Leland S. (ed.). Jane's Infantry Weapons 2009–2010 35th. Coulsdon, Surry: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7 January 2009: 117 [7 January 2011]. ISBN 978-0-7106-2869-5. OCLC 2687901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12. ^ 12.0 12.1 12.2 Cadiou, Yves L.; Richard, Alphonse. Modern Firearm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7: 86–93. ISBN 978-0-7100-8424-8. 
  13. ^ Jones, Richard D. (ed.); Ness, Leland S. (ed.). Jane's Infantry Weapons 2009–2010 35th. Coulsdon, Surry: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7 January 2009: 117 [7 January 2011]. ISBN 978-0-7106-2869-5. OCLC 2687901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14. ^ Long, Duncan. Terrifying Three: Uzi, Ingram and Intratec Weapons Families. Boulder, Colo.: Paladin Press. 1989: 25–31. ISBN 978-0-87364-523-2. OCLC 21678853. 
  15. ^ СПЕЦНАЗ СНБ УЗБЕКИСТАНА-НА СТРАЖЕ МИРА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Ы. [2018-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8). 
  16. ^ Improvement,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Special Operation Weapons (Cải tiến, hiện đại hóa, phát triển vũ khí đặc công, in Vietnames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3-08.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