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灰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灰光是在金星夜晚一側發出的微弱可見光線,可以用觀測者在月球上同時看見白天的中國和夜晚的北美洲來比擬。灰光被認為與從地球上看見月球的地球反照非常相似,但沒有很容易辨別的亮度。它在1643年1月9日首度被天文學家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發現,之後也經常在不同天文學家的研究中被提到,包括赫歇爾帕特里克·穆爾Dale Cruikshank英語Dale Cruikshank威廉·肯尼斯·哈特曼

在更強而有力的望遠鏡被發展出來之前,早期的天文學家弗朗茨·馮·格羅特胡森相信灰光是從金星新皇帝就位的慶祝活動發出來的,之後又認為是居民燃燒植被,為農田留出空間產生的。

探究的企圖

[編輯]

一些太空任務曾經致力於灰光的記錄,希望能確認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和其他天文學家所聲稱的發現。有幾種假設正被相關機構考慮,嘗試來解釋這種天文現象。

夏威夷凱克1號曾被用來嘗試着觀察灰光。研究人員宣稱在金星的夜晚一側看見暗綠色的光輝,它們懷疑是二氧化碳,這是已知在金星大氣中濃度最高的成分。當這種分子被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分解時,它們會成為一氧化碳,並且輻射出綠色的光。然而,這樣輻射出來的光非常微弱,研究人員質疑是否能夠解釋環繞着的灰光。

一些其它現代化的光學儀器也有觀測到灰光的紀錄。例如,金星9號的光譜儀看到一些不規則的光脈衝[1]

業餘天文學家嘗試透過遮蔽棒(可以遮住一隻眼睛的一種遮罩)來觀察灰光。這樣的鏡子能夠遮蔽掉金星光輝的部分,使散射至眼中多餘的光線大量減少,提高看見微弱灰光的機會。但是,金星的光會被地球的大氣層和望遠的鏡片散射,使得觀測者的工作難以進行,很難在正確的時間獲得適當的影像。不過,已經可以計算觀測的時間,推算會被地球大氣散射的金星亮面部分被月球遮蔽的情況。例如,2001年7月17日,眉月的月球遮蔽掉金星明亮的部份(月掩金星)。遺憾的是能夠抓住這近乎完美的掩星觀測機會的地點在大西洋的中間,並且能夠用於觀測的時間也只有10至20秒。

其他的假說

[編輯]

另一種解釋灰光的假說是閃電。如果在一段的時間週期內,有好幾次的閃電衝擊,都發生在夜晚的這一側,這樣的序列或許可以引發環繞整個金星天空的灰光。但是,一篇由艾奧瓦大學的團隊發表在自然雜誌一月號的文章,對這種想法提出了負面的批評,並對這種想法提出懷疑。察看在1998年及1999年接近金星的卡西尼號太空船的資料之後,這個小組查覺到沒有高頻的無線電雜訊被檢測到。在地球上,當雷暴期間都可以在調幅廣播的頻道上收聽到靜電引發的噪音。如果灰光是由閃電引起的,應該也會偵測到相同的噪音。在2007年,金星快車偵測到這樣的口哨聲,確認金星有閃電的發生[2]。在許多天文學家的支持下,這似乎是最有前途的一種假說,包括下面兩位研究者論文的調查結果,都以他們的發現支持這種假說。

羅素和菲利浦

[編輯]

來自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地球物理和行星物理學院位於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克里斯托弗·T·羅素英語Christopher T. RussellJ·L·菲利浦( J. L. Phillips),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數學方法,或許可以完全搞清楚灰光的成因。在論文中闡述,最被青睞的假說,就是金星閃電的想法。兩人都認為這種現象發生了,他們在論文中寫道:

一個下合的例子。

內合(下合)與外合(上合)

[編輯]

假設位置和觀測灰光的能力對我們都是有利的,這意味着我們無須將儀器安置在大洋中來使用我們的技術,並且允許我們在不會傷害到眼睛的情況下觀測,羅素和菲利浦發現複製出如同上圖中所有測量出來的一般特徵是有可能的。更詳細的說明和對數學有興趣的,都可以在他們的論文中找到[1]

考慮到觀測的極限和「簡化的模型」,根據羅素和菲利浦,觀測的現象和計算之間似乎有更多的關聯性可以被聯繫,這有助於找出灰光真正的成因。它們支持灰光的發生是夜晚側金星的閃電現象。從地球到金星的距離,也是一個可以控制灰光是否能被看見的一個因素,不過,它也與觀測移器所在的特殊位置相關。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Russell, C. T.; Phillips, J. L. The Ashen Light.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Great Britain). 1990, 10 (5): (5)137–(5)141 [2009-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2. ^ Russell, C. T.; Zhang, T. L.; Delva, M.; Magnes, W.; Strangeway, R. J.; Wei, H. Y. Lightning on Venus inferred from whistler-mode waves in the ionosphere. Nature. 29 November 2007, 450: 661–662 [2009-12-28]. doi:10.1038/nature05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