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寶奇兵 (1981年電影)
奪寶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史提芬·史匹堡 |
監製 | 法蘭克·馬歇爾 |
劇本 | 勞倫斯·卡斯丹 |
故事 | |
主演 | |
配樂 | 約翰·威廉斯 |
攝影 | 道格拉斯·斯洛科姆 |
剪接 | 米高·卡恩 |
製片商 | 魯卡斯影業 |
片長 | 115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派拉蒙影業 |
預算 | 2000萬美元 |
票房 | 3.9億美元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奪寶奇兵之魔域奇兵》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奪寶奇兵 |
香港 | 奪寶奇兵 |
臺灣 | 法櫃奇兵 |
《奪寶奇兵》(英語:Raiders of the Lost Ark[注 1])是史提芬·史匹堡執導、勞倫斯·卡斯丹編劇的1981年美國動作冒險片,根據佐治·魯卡斯與菲力普·考夫曼的構想改編。故事發生在1936年,夏里遜·福領銜主演主人翁、週遊世界的考古學家印第安納·鍾斯,與納粹德國勢力爭奪遺失多年的約櫃,江湖傳言這是天神遺物,可令軍隊所向披靡。鍾斯與脾氣火爆的舊情人瑪麗昂·瑞文伍德合作,想方設法阻止考古學對手雷內·貝洛克把約櫃的位置告訴納粹。影片其他主要演員包括凱倫·阿蘭、保羅·弗里曼、羅納德·萊西、尊·懷士-戴維斯、丹霍姆·艾略特。
電影源自盧卡斯20世紀70年代初的構想,他與考夫曼合作把理念深化,將20世紀初的系列電影理念現代化,考夫曼提議用約櫃作為片中各方爭搶的焦點。盧卡斯後來專注太空歌劇項目《星球大戰》,該片1977年上映;同年他把《奪寶奇兵》的構思告訴史匹堡,後者數月後加入項目。兩人構想片中特技和橋段,聘請卡斯丹連貫劇情。電影靠兩千萬美元預算1980年6月開始主體拍攝,同年九月收尾,除在英格蘭埃爾斯特里製片廠攝製外,主要取景地點包括法國拉羅謝爾、突尼斯、夏威夷州。
電影上映前的調查結果表明觀眾對本片興致缺缺,與超級英雄電影《超人II》對比顯著,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奪寶奇兵》叫好叫座,全球票房超3.3億美元,是1981年世界電影票房冠軍,有些電影院連續放映超過一年。影評人對本片青眼有加,系列電影理念的現代演繹,持續不斷的動作與冒險,以福特、阿蘭、弗里曼為代表的一眾演員尤得讚譽。影片獲眾多榮譽肯定,拿下五項奧斯卡金像獎、七項土星獎、另有英國電影學院獎、格林美獎、雨果獎等。
白駒過隙,《奪寶奇兵》頂住時間考驗,對流行文化的影響經久不衰,在20世紀80年代電影名列前茅,是電影史上少有的動作冒險片傑作,催生橫跨各種傳媒的效仿作品,令眾多電影人深受啟發。1999年,本片因「文化、歷史和美學領域的顯著成就」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影片登記表。電影的巨大成功催生《奪寶奇兵》系列,包括電影續集《奪寶奇兵之魔域奇兵》(1984年)、《奪寶奇兵之聖戰奇兵》(1989年)、《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2008年)、電視劇、電子遊戲、漫畫、小說、主題公園景點、玩具、同名業餘翻拍電影。第五部印第安納·鍾斯電影於2023年上映。
劇情
[編輯]1936年,美國考古學家印第安納·鍾斯在暗藏殺機的秘魯神廟找到金像,但遭競爭對頭雷內·貝洛克埋伏,金像被盜,鍾斯乘待命的水上飛機逃走。回美國後他從陸軍情報部獲悉,納粹德國勢力在埃及塔尼斯附近大肆發掘,所發電報還提到鍾斯的導師艾伯納·拉文伍德。鍾斯推斷德國人在找約櫃,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拉深信其中蘊藏不可思議的神通,能令德軍所向披靡。鍾斯接受陸軍情報部委託,決定搶在德國人之前找到約櫃。
鍾斯在尼泊爾的酒吧遇到舊情人、拉文伍德之女瑪麗昂,得知先師已駕鶴西去。蓋世太保阿諾德·托赫特趕來搶奪瑪麗昂的獎章信物,酒吧在混戰中起火,滾燙的獎章在托赫特手上留下烙印,鍾斯與瑪麗昂帶着獎章逃脫並趕赴開羅。
兩人從鍾斯的朋友薩拉赫口中得知,貝洛克與德國同流合污,他們已經利用托赫特手上烙印製出不完整的獎章。納粹黨軍人和僱傭兵來襲,瑪麗昂似乎也在混亂中遇害,鍾斯非常難過。伊瑪目為鍾斯解密獎章內容,一面警告不要打擾約櫃,另一面是古埃及太陽神手杖的規格,利用手杖可以找到約櫃。鍾斯和薩拉赫看出德國人發掘的位置不對並潛入發掘現場,利用獎章和正確手杖定位靈魂之井,從中找到裝飾精美的金色箱子——約櫃。貝洛克和納粹黨人發現鍾斯等人,原來瑪麗昂沒死但遭貝洛克俘虜。德國人搶走約櫃並把鍾斯和瑪麗昂關入靈魂之井,兩人找到出口並乘裝載約櫃的卡車逃走,隨後把約櫃裝上汽船運往倫敦。
德國海軍U型潛艇攔截汽船,劫走約櫃和瑪麗昂,鍾斯偷偷進入潛艇。潛艇抵達愛琴海島嶼,貝洛克想在向德國元首獻禮前測試約櫃的神力。鍾斯在途中伏擊納粹黨團伙,威脅摧毀約櫃。貝洛克毫不緊張,堅信鍾斯絕不可能毀掉歷史價值如此重大的物件,而且肯定也想知道約櫃是不是真有那麼神,鍾斯最後放棄。德國人在測試現場把鍾斯和瑪麗昂綁住,貝洛克以莊重儀式打開約櫃,但裏面只有沙子。瑪麗昂遵照鍾斯的指示一起閉上眼,不看打開的約櫃,裏面飛出鬼魂、火焰,同時爆發極其強大的能量,現場包括貝洛克、托赫特在內的其他人全部死亡,約櫃隨即關閉。鍾斯與瑪麗昂睜開眼睛,發現德國團隊的屍體不知所蹤,捆綁兩人的繩索不翼而飛。鏡頭轉至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美國政府向鍾斯和馬庫斯·布羅迪頒獎致謝,但拒絕鍾斯的研究要求,聲稱約櫃放在秘密地點,只有「高層人員」才能研究。最終約櫃被裝箱後運入有成千上萬相似木箱的大倉庫中封存,藏木於林,從此不知所蹤。
演員
[編輯]- 夏里遜·福飾考古學教授、探險家印第安納·鍾斯[5];
- 凱倫·阿蘭飾堅韌且充滿活力的酒吧店主、鍾斯的舊情人瑪麗昂·拉文伍德[6];
- 保羅·弗里曼飾鍾斯的考古學對頭雷內·貝洛克,與納粹同流合污[7];
- 羅納德·萊西飾阿諾德·托赫特少校,有虐待狂傾向的蓋世太保[8];
- 尊·懷士-戴維斯飾埃及古蹟發掘專家、鍾斯的老相識薩拉赫[9];
- 丹霍姆·艾略特飾鍾斯忠實的朋友、博物館長馬庫斯·布羅迪[9]。
此外,沃爾夫·卡赫勒在本片飾演納粹軍官迪特里希上校[10],安東尼·希金斯扮演迪特里希的得力助手戈布勒少校[11],唐·費洛斯與威廉·胡特金斯分別詮釋美國陸軍情報部的馬斯格羅夫上校和伊頓少校[11][12][13]。喬治·哈里斯出演「班圖風號」汽船船長西蒙·卡丹加[14],弗雷德·索倫森飾演飛行員喬克[15]。
監製法蘭克·馬歇爾在片中客串飛翼飛行員[11],帕特·羅奇飾演在飛翼旁與鍾斯爭鬥的納粹,還扮演托赫特身邊的尼泊爾夏爾巴人[16]。維克·塔布連詮釋奸詐的秘魯嚮導巴蘭卡,同時扮演開羅的耍猴人[16][17]。阿爾弗雷德·莫里納飾演鍾斯的嚮導薩蒂波,本片是他的銀幕處女作[18]。泰利·理查茲詮釋鍾斯開槍打死的開羅劍客[11][19]。
製作
[編輯]構想
[編輯]佐治·魯卡斯拍完1973年喜劇片《美國風情畫》後在同年開始構思本片[20][21],他從英雄人物在馬上跳進卡車的老電影海報想起《巴克·羅渣斯》、《寶劍神鞭》,《間諜粉碎者》、《血戰大西洋》等作品,都是年輕時很喜歡的20世紀上半葉系列片[13][16][20][21]。盧卡斯打算以上述電影為藍本拍攝B級片《印第安納·史密斯歷險記》,人名取自他的阿拉斯加雪橇犬,講述考古學家的歷險[20][21][13][22]。盧卡斯此時還想改編太空歌劇系列片《飛俠哥頓》,但一直沒搞掂版權[13][16][20]。最後他擱置《印第安納·史密斯》項目,專心自創太空歌劇《星球大戰》(1977年)[20][13]。
1975年,盧卡斯與好友菲力普·考夫曼談到系列電影構想,兩人合作兩周創作劇情[23]。盧卡斯很喜歡考古學,非常佩服海勒姆·賓厄姆三世、安得思、倫納德·伍利等知名考古學家,把角色想像成大學教授、考古學家、探險家[24]。盧卡斯設想的史密斯長期流連夜總會尋芳問柳,考夫曼去掉這些內容,提出用約櫃作為劇情焦點[20][23],他是小時候從牙醫口中聽說約櫃。約櫃是片中英雄與反派衝突的根源,同時惡搞希特拉對神秘學說的迷戀[25]。
盧卡斯希望考夫曼導演本片,但後者已投身西部片項目《獨行俠大復仇》(1976年),盧卡斯再度擱置項目投身《星球大戰》[20][26]。他1977年5月與夫人到夏威夷州度假,避免聽到《星球大戰》首映的任何負面消息。盧卡斯邀請史提芬·史匹堡同行,兩人在茂納凱亞火山附近海灘談論今後項目。史匹堡想拍邦德片,盧卡斯此時談到《印第安納·史密斯歷險記》。[27][28][29]盧卡斯此時還是想請考夫曼執導,但幾個月後事態表明考夫曼無法參與,盧卡斯於是邀請史匹堡[28]。
編劇
[編輯]史匹堡不久前發現投身職業編劇領域還只有一個月的勞倫斯·卡斯丹才華值得肯定,盧卡斯看過《邊緣情》(1981年)的劇本後同意請他編劇[22][28]。三人1978年1月在盧卡斯助理位於洛杉磯謝爾曼奧克斯的家裏花費三到五天創作劇情大綱,每天工作約九小時[13][22][23][30]。片中許多情節由此而來,如巨石陷阱、開羅的猴子、托赫特用滾燙的獎章在手上留下烙印、政府機構把約櫃藏起來[30]。卡斯丹看出史匹堡與盧卡斯已經想好許多情節,需要劇情連貫分散橋段[22]。
史匹堡對「印第安納·史密斯」之名不以為然,覺得會讓觀眾想到史提夫·麥昆扮演的內華達·史密斯,三人同意人物改姓「鍾斯」[13][30]。角色形象融演員奇連·伊士活、三船敏郎、虛構人物占士·邦於一身[13][28],按盧卡斯的設想,鍾斯生活靡爛而且會功夫,用探險戰利品為尋歡作樂提供經濟基礎,史匹堡與卡斯丹不認可,覺得身為探險家和考古學家,男主角的人生已經非常豐富多彩[13][18][30]。史匹堡提議鍾斯要麼好賭,要麼酗酒,但盧卡斯不同意,覺得鍾斯堪稱道德楷模,「真誠、實在、值得信賴」[13][30]。兩人一致認為男主角會犯錯而且有脆弱的一面,面對搞笑或嚴肅橋段都遊刃有餘,觀眾能產生共鳴並滋生崇拜心理[27]。盧卡斯設想瑪麗昂與年長很多的鍾斯相戀時還只有11歲,但史匹堡看法相反,覺得女方年長更合適[22]。
史匹堡執導《一九四一》(1979年)期間,卡斯丹借用他的辦公室創作《奪寶奇兵》劇本,從《紅河谷》(1948年)、《七武士》(1954年)、《七俠蕩寇誌》(1960年)等老電影和20世紀上半葉的系列電影汲取靈感[22][31]。他筆下的鍾斯是反英雄,淪為盜墓者的考古學家[31]。卡斯丹主張配角應有獨特之處,每個都對電影產生令人難忘的影響[31]。在他看來,劇本創作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解釋主人翁如何身陷連串危機並存活,又如何輾轉各地[22]。1978年8月,卡斯丹經過約五個月創作寫完初稿[13][20][28]。
史匹堡覺得初稿別的都好,就是太長;卡斯丹與盧卡斯合作精簡完善[28]。劇情背景橫跨全球,涉足點包括美國、埃及、希臘、尼泊爾[13]。刪除的內容很多,如上海之行及其中的礦車追逐、鍾斯用鑼遮擋子彈等,這些理念後來在本片前傳《奪寶奇兵之魔域奇兵》採用[16][22]。鍾斯和瑪麗昂的大段風流史所剩無幾,瑪麗昂與貝洛克相互吸引的情節盡數被刪,令卡斯丹頗感鬱悶[13][22][32]。劇本1979年12月完工[28]。
前期發展
[編輯]盧卡斯打算親自為本片注資,但錢不夠[13]。魯卡斯影業邀請眾多荷里活製片廠投資,但兩千萬美元預算與盧卡斯提出的條件實在難以接受[13][31]。盧卡斯要求製片廠只管出錢,不對電影創作提任何意見,許可權與續集版權都由他保留[31]。製片廠無法同意[13][31],而且史匹堡拍片超時超支名聲在外,更令他們望而卻步[31]。他最近推出的《一九四一》預算超支且評價不佳,盧卡斯對此堅決表示:沒有史匹堡就沒有《奪寶奇兵》[18][31][33]。
派拉蒙影業總裁邁克·艾斯納與盧卡斯達成妥協,同意盧卡斯大部分條件,但需轉讓續集版權,同時承諾不得超時超支,否則要受重罰。據稱盧卡斯的薪金在一到四百萬美元另加毛利潤分成,另有文獻聲稱只是淨利潤分成。史匹堡的導演薪酬達150萬美元,而且同樣有毛利分成。[13][20]
弗蘭克·馬歇爾此前主要參與小成本獨立製作,史匹堡認為他能確保影片不超時超支,所以他獲聘擔任製片。導演對攝影師道格拉斯·斯洛科姆與美術指導諾曼·雷諾茲以往的作品很滿意,請兩人加盟本片;一直與史匹堡合作的米高·卡恩負責剪接。[13][28]除執行監製外,盧卡斯還是本片第二攝製組導演[32][34]。盧卡斯認為老友霍華德·卡贊強為人守規矩知進退,不會容忍電影主創盡情放飛自我,所以請他一起擔任執行監製。長年與盧卡斯合作的羅拔·沃茨獲邀任副監製兼製片經理。派拉蒙規定電影拍攝周期不超過85天,盧卡斯、史匹堡、馬歇爾自定73天周期,導演決心不再因超時受指責[13][28]。
前期準備歷時半年,1979年12月開始[28][35]。史匹堡本想花一年,但為降低成本加快節奏[28],他與盧卡斯同時都在參與其他項目[13]。美術家埃德·韋羅、戴夫·內格隆、米高·洛伊德、喬·約翰斯頓創作大量分鏡,涵蓋劇本超八成內容,相當於約六千張圖像。史匹堡能利用分鏡預想畫面,減少搭建內景或外景的時間。劇本對打開約櫃的情景描述很簡單:「地獄全面崩潰」,具體情景全靠美術家想像。每人提供不同角度素材:鬼魂、火焰、怪異光線特效,約翰斯頓負責融合三種效果。[13][28]導演準備靈魂之井、塔尼斯發掘場、開羅集市等微縮模型,用於搭建大型場面、規劃佈局和照明[35]。模型還有一英寸高的假人,代表現場需要多少群演[36]。史匹堡原計劃為托赫特安裝機械臂,還能換成機槍或火焰噴射器,盧卡斯覺得這會導致影片類型生變,故在前期準備時放棄[22]。
選角
[編輯]盧卡斯想找名不見經傳、願意承諾出演三部曲的演員扮演主人翁[13],劇組考慮人選包括標·梅利、尼克·諾爾蒂、史提夫·馬田、切維·切斯、蒂姆·馬特森、尼克‧曼庫索、彼德·考約特、積·尼高遜、謝夫·布烈治[16]、約翰·希亞[31]、山姆·埃利奧特[37]。選角總監邁克·芬頓相中布里吉斯,但經常與丈夫合作的盧卡斯夫人瑪西亞看中湯·沙力[13][20]。塞立克已簽署合約出演電視劇《夏威夷神探》,盧卡斯和史匹堡聯繫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希望塞立克能提前十天結束電視劇合約束縛期。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發現塞立克市場勁頭正盛後馬上為《夏威夷神探》開綠燈,塞立克被迫投入拍攝,《奪寶奇兵》原定開拍時間只剩數周卻連男主角都沒有[16][20][31]。1980年的演員大罷工令《夏威夷神探》中斷三個月,塞立克這段時間可以參與電影演出[13]。
史匹堡對夏里遜·福出演《帝國反擊戰》的表現青眼有加,覺得他是扮演鍾斯的完美人選,卡贊強表示福特一直是劇組的考慮人選,但他名氣很大,不符合原有設想[20]。盧卡斯不想顯得太依賴福特,畢竟對方已經主演《星球大戰》系列,而且應該不會承諾出演三部曲[31]。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福特覺得《奪寶奇兵》很有價值,同意盧卡斯的條件[13][31]。經過商討他除七位數片酬和毛利分成外,還有權要求改寫鍾斯的台詞[13][20]。福特努力鍛煉增強體質,並在特技協調格倫·蘭德爾指導下學習揮鞭數周,熟練程度足以繳械耍猴人(維克·塔布連)。福特的手腕舊傷未癒,需要時間康復,[13][31]他詮釋的鍾斯首先是學者,其次才是探險家[31]。
史匹堡想找類似艾琳·鄧恩、巴巴拉·史丹域、安·謝里登這樣的二十世紀上半葉電影女主角出演瑪麗昂,覺得這樣才能同鍾斯登對[27]。盧卡斯選中的黛博拉·溫姬對本片不感興趣,史匹堡找上女友艾米·歐文,但她沒空[13][20][38];劇組還曾考慮芭芭拉·赫爾希與辛·楊[16][31]。凱倫·阿蘭在《動物屋》(1978年)扮演的人物頗為獨立,令史匹堡記住她的名字,參與《奪寶奇兵》試鏡之際的專業素養令導演非常滿意[13][39]。史匹堡很早就要求阿蘭「表演吐痰看看」[20],她為瑪麗昂構想人物背景,如母親的死、十五六歲時與鍾斯相戀,史匹堡不置可否[32]。瑪麗昂是卡斯丹親家祖母的名字[32],拉文伍德取自洛杉磯街道名[35]。
根據原有設想,貝洛克身為反派行事非常老練,對抗缺乏自律的英雄[13]。史匹堡對文獻紀錄片《公主之死》裏弗里曼銳利的眼神印象很深,決定請他扮演貝洛克[40]。劇組還曾考慮邀請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或歌手雅克·迪特隆[31][40]。丹尼·德維托獲邀出演身高一米五且瘦骨嶙峋的埃及人薩拉赫,類似1939年電影《古廟戰笳聲》裏的印度僕從貢格廷[31][40],但他忙於出演處境喜劇《出租汽車》,而且經理人要價太高[20][40]。里斯-戴維斯因在1980年迷你劇集《幕府將軍》表現出色獲選,史匹堡請他把《幕府將軍》的演出結合法斯塔夫來詮釋薩拉赫[20][31]。羅納德·萊西令導演想起已故演員彼得·羅,所以請他出演托赫特[16];劇組原本邀請克勞斯·金斯基,但他決定出演片酬更高的《毒女慾潮》[16]。
攝製
[編輯]《奪寶奇兵》1980年6月23日開始主體拍攝[13][41],在法國拉羅謝爾、北非突尼斯、夏威夷、英格蘭埃爾斯特里製片廠實地取景[41][42]。埃爾斯特里製片廠配有大量美工和技術人員,許多都曾參與《星球大戰》攝製,所以選為本片主取景地[13][15][28]。實地拍攝平均每天耗資約十萬美元,職員酬勞另計,另有四百萬美元佈置花銷。劇情預算有限,用於確保鏡頭流暢的相機穩定器、提升拍攝角度的相機起重機等設備只能短時租賃。[28]史匹堡表示,為確保電影不超時,片中鏡頭不能再像其他電影那樣重拍幾十遍,「通常只有四次……如果資金和時間更充沛,該片(《奪寶奇兵》)還能更精緻」[13][42]。
劇組先在拉羅謝爾拍攝納粹U型潛艇攔截「班圖風號」汽船[13][41]。沃茨借用戰爭片《U-潛艇96》使用的潛艇,條件是不能潛入深海[1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拉羅謝爾留下的U型潛艇圍欄代表潛艇碼頭[20][41]。劇組找不到燒煤的蒸汽船,後將愛爾蘭港口找到的埃及船隻裝飾後開往法國[13]。
劇組6月30日已轉戰埃爾斯特里製片廠,在此拍攝秘魯神廟和伊瑪目破譯獎章圖案等鏡頭[13][15]。靈魂之井鏡頭的拍攝因蛇或抗毒藥物不夠多次延誤,史丹利·寇比力克的女兒薇薇安到《閃靈》片場探望父親,結果致電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指控《奪寶奇兵》劇組虐待蛇[13]。鍾斯任教院校內景是在赫特福德郡附近的里克曼斯沃斯皇家共濟會女校取景,外景是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大學[43]。
片中的埃及是在突尼斯取景[44],史匹堡對在該國拍攝印象很差:氣溫基本在54攝氏度以上,飲食不衛生導致150多名演職人員感染阿米巴痢疾[13][18][19][28][35]。導演從英格蘭帶來食品和水,只有他和少數人沒生病[32]。盧卡斯曬傷嚴重,面部腫脹[13][32]。開羅村莊是在凱魯萬取景[43],單從拍攝地點周邊房屋拆除三百多根電視天線就浪費一天時間[13]。史匹堡原計劃請兩千群演充當發掘勞工,但因預算有限減至六百[28]。泰利·理查茲扮演的劍客原計劃要同鍾斯長時間搏鬥,他為此投入數周練習劍術,但福特因痢疾浪費許多演出時間,劇組決定大幅縮短打鬥場面[19]。鍾斯裝備火箭發射器與納粹抗衡的鏡頭是在托澤爾附近峽谷攝製,盧卡斯曾在此為《星球大戰》 的塔圖因行星取景[43][44][45]。弗里曼拍攝這場戲時有蒼蠅爬進嘴裏,但他面不改色,繼續說完台詞[32]。
劇情九月下旬轉戰夏威夷,拍攝片頭秘魯的外景橋段[13][43]。史匹堡按兒時製作視頻的習慣把派拉蒙影業商標逐漸淡化融入自然山脈,山脈取景地是考艾島卡拉雷山[15][16][35]。鏡頭看似單個地點,實際是在夏威夷胡雷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十個地方攝製[15][44]。這場戲本來內容更豐富,耗時更長、台詞更多,鍾斯的嚮導出現叛徒並發生爭鬥,但為加快攝製進度刪除[15]。洞穴外景非常理想,但附近的水池滋生大量蚊蟲,面對配有防蚊設備的演職人員照叮不誤[13]。劇組使用的驢因故跛足,但又沒有合適的替代品,最終找來灰驢刷成棕色,再用直升機運到納帕利海岸州立公園完成攝製[13]。
劇本對細節語焉不詳,留下許多自由發揮空間,房內三人交談的劇本情節在片中變成採石場,其中還有五百群演[32]。少女眼皮上的「愛你」字樣、瑪麗昂穿裙裝掩匿武器等情節都是即興創作[13][35]。阿蘭覺得穿裙裝這場戲有勾引貝洛克之嫌,對人物深愛並忠於鍾斯的形象不利,她與弗里曼即興發揮,把戲碼改成瑪麗昂灌醉貝洛克[39]。阿蘭、萊西、弗里曼、里斯-戴維斯在電影拍攝期間經常一起探討人物塑造,阿蘭覺得福特十分注重個人空間,不願詳細討論鍾斯,她花費不少時間才習慣這種工作模式[32]。電影經過73天拍攝於1980年9月收尾[13][28][42],盧卡斯聲稱本片沒有製片廠干擾,是他經手拍攝最順利的電影[32]。
後期製作
[編輯]《奪寶奇兵》後期製作約持續兩個月,主要用於特效和鏡頭調整[13]。史匹堡的初剪版長近三小時,他和卡恩後來重剪至近兩小時[13]。盧卡斯對重新剪接的版本滿意,後來又提出親自縮減結局,他與卡恩合作剪接後導演表示認可[46],《奪寶奇兵》最終定片115分鐘[47]。瑪西亞·盧卡斯指出,約櫃關閉後瑪麗昂沒再出場,她與男主角的關係沒有結局,史匹堡為此在三藩市市政廳台階拍攝瑪麗昂與鍾斯站在一起的外景鏡頭,用在電影結尾。不過,電影字幕沒有把瑪西亞列為參與人員。[43][48]。
後期製作增加約櫃在「班圖風號」上發出嗡嗡聲的鏡頭,導演覺得鍾斯抓住U型潛艇潛望鏡追蹤納粹的橋段效果太差決定刪除,希望觀眾不會糾結到底男主角是如何跟蹤[13][35]。盧卡斯剪掉男子在鍾斯和瑪麗昂眼前逐漸消失、融入靈魂之井的鏡頭,覺得其中笑點與電影基調不搭[22]。鍾斯乘道格拉斯DC-3飛向尼泊爾的鏡頭源自1973年冒險片《新世外桃源》,鍾斯家門前街道的鏡頭取自1975年災難片《興登堡遇險記》。史匹堡表示此舉主要出於成本考量,只有眼光無比銳利的觀眾才可能發現[13][34]。不過,特效總監理查德·艾德蘭德堅稱街道是用微縮模型拍攝[13]。
配樂
[編輯]約翰·威廉斯為本片作曲,聲稱本片無須採用嚴肅音樂,完全可以注重戲劇效果,不必擔心過火[49]。他只用幾周創作印第安納·鍾斯的主題(人稱《奪寶奇兵進行曲》),在展現男主角英雄氣概的橋段響起。史匹堡對威廉斯創作的兩版都很滿意,一版便是主題,另一版是重複主題之間的銜接橋段。[50]
威廉斯從《揚帆》(1942年)等老電影汲取靈感,創作《奪寶奇兵》的愛情主題音樂,注重情感體現,與電影幽默輕鬆的一面形成反差[49][50]。他用「陰暗」的管弦樂曲代表納粹行動,用「低音階第七度」象徵邪惡的軍國主義[50]。他還把人聲合唱與管弦樂結合來體現約櫃的神聖[49]。
設計
[編輯]特技
[編輯]秘魯神廟內景採用實際尺寸搭建[15][28],玻璃纖維、石膏、木頭製成的「巨石」原定20米寬,後減至6.7米,重140公斤 [13][15][28]。史匹堡對鏡頭效果很滿意,將斜坡延長增加戲碼時間[15]。石牆是用橡膠製成,其中藏有用來控制巨石的鋼棒[28]。福特這場戲共拍攝十次,確保攝影機從不同角度捕捉畫面,史匹堡回憶時表示當時實在暈了頭才會讓福特這般冒險,只是如果由特技替身來演並遮擋面部,效果不會這麼好[13][28]。福特儘可能親自參與特技鏡頭拍攝,為此各種受傷[16][46]。莫里納身上大多是雄狼蛛,不會攻擊人類,結果劇組在他胸前放上一隻雌狼蛛,確保所有狼蛛到處爬行[15][16][18]。神廟戲刪除的橋段包括:把人擠死的牆壁陷阱、蛛網遮擋的坑洞。金像還有機械操縱的眼睛,能跟隨鍾斯的身影。[15]鍾斯最後乘飛翼逃跑的鏡頭第一次拍攝時差點出人命,福特懸在半空的腿擋到飛機右襟翼,導致飛機從6.1米高處墜落[13]。
劇組找到的蛇不夠,只能推遲拍攝靈魂之井橋段。拍攝特寫鏡頭能動用的真蛇有五六百條,遠景還能用機械蛇,但遠達不到導演要求。劇組於是向倫敦周邊乃至歐洲蛇商求購,短短幾天就運來六千到一萬條。[21][35][46]劇組接下來又忙於購買解毒劑,當地藥品過期後只能從印度進口[18]。大部分蛇是不傷人的草蛇或無毒蟒蛇,眼鏡蛇用有機玻璃隔開保護演職人員[37][39]。拍攝期間片場大門一直打開,救護車在外待命,確保一旦發生事故馬上就醫[13]。據史匹堡回憶,阿蘭當時怕得厲害,無法按提示尖叫。為營造真實效果,導演還把死蛇扔到她身上。[18]阿蘭自稱三四天後終於習慣看到蛇[51],部分鏡頭是馴獸師史蒂夫·埃奇剃掉腿毛穿上裙子代替阿蘭拍攝[13]。薇薇安·寇比力克致電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投訴劇組虐待蛇,導致攝製暫停並增加保護措施[13]。
諾曼·雷諾茲與美術指導設計師羅恩·科布根據Ho 229戰鬥機、諾斯洛普N-1M、沃特V-173製作BV-38飛翼[52][53]。英國維克斯工程公司制出飛翼後拆解並運往突尼斯[13],飛翼不適合飛行,只是用螺旋槳營造危險效果[28]。劇組把飛翼留在突尼斯,此後數十年間逐漸被人們拆散當紀念品直至面目全非[53][52]。鍾斯與納粹在飛機下搏鬥的場面基本是即興發揮,當時每個構想馬上就會引出新點子,史匹堡只能自我克制,以免戲碼拖得太長[46]。拍攝搏鬥戲碼時飛翼壓過福特腳面,在撞上膝蓋前停止,隨後四十名演職人員合作才把機體拉開。幸運的是,突尼斯氣溫極高令輪胎變軟,地面到處都是沙子,所以福特沒有受傷。[13][28]痢疾導致替身演員無法開工,導演安排馬歇爾充當飛翼駕駛員。史匹堡感覺這三天拍攝特別辛苦,一度表示想回家。[46][54]
大部分卡車追逐戲是第二攝製組導演米高·穆爾拍攝,史匹堡此前從未動用第二攝製組導演,但因這些戲碼需在多地取景、太耗時間而妥協。穆爾負責替身演員代替福特上陣的遠景鏡頭,嚴格遵循史匹堡的分鏡,但也有少量創新贏得導演認可。[13][28]福特從卡車底部穿過的鏡頭源自特技演員格倫·蘭德爾提議[28],爬向車頭時,福特其實坐在卡車底隱藏的自行車座椅上[13]。汽車衝下懸崖的鏡頭是接景與微縮模型人物掉出車外的定格動畫結合而成[28]。
特效
[編輯]盧卡斯創辦的光影魔幻工業公司負責本片特效,理查德·艾德蘭德監督,與1981年奇幻片《屠龍記》特效同步製作[13]。艾德蘭德認為,特效是相對經濟的電影攝製手段,只要與情節配合得當,非常一般的特效也能得到觀眾認可[34]。史匹堡習慣在拍攝期間檢視原始素材,故傾向採用實景特效,而非等待數月才能看到的合成特效[28]。
弗里曼自稱對打開約櫃的後果一無所知,別人告訴他只管想像有什麼東西朝他、朝銀幕撲來[46]。特效師史蒂夫·高利為小布偶穿上長袍放入渾濁的水箱,結合藍幕背景營造鬼魂衝出約櫃的效果;同時搖動布偶形成動作感,再經合成融入鏡頭。身穿白色長袍的魯卡斯影業女招待在藍幕前懸上半空,用於拍攝鬼魂特寫鏡頭。拍攝時她逐漸遠離鏡頭,但納入電影畫面時反向播放,營造「非人」的運動感。她的面容與人類頭骨模型融合,達成可怖的轉變特效。[35]
弗里曼、萊西、卡赫勒扮演角色死亡的鏡頭採用不同方法製作[35][55]。特效人員按卡赫勒的面部制模,模型內襯氣囊並經多達十人操縱,排掉空氣製造頭部乾癟效果[13]。特效師克里斯·瓦拉斯用多層不同顏色的明膠雕出萊西面部融化效果,包住另行雕刻的耐熱石質頭骨。拍攝時用丙烷加熱融化明膠並加快鏡頭格速,再用正常格速放映,這樣托赫特少校的臉便在鏡頭前迅速融化。[55][56]貝洛克頭部模型用薄薄的石膏製成,裝有血袋和碎屑,用炸藥、霰彈槍、空氣炮炸毀,嘗試三遍才達成理想效果[13]。美國電影協會認為貝洛克死亡的鏡頭太恐怖,把本片劃為R級,17歲以下觀眾要有成人陪同才能觀看,後期於是增加火焰疊加效果,讓鏡頭不那麼顯眼[16]。
卡斯丹的劇本詳細說明人物如何輾轉各地,導演為節省經費直接顯示地圖,用動畫線條代表人物行程[28]。靈魂之井地下墓穴的頭骨和腐爛屍體由首席化妝師湯姆·史密斯製作[13]。為達成猴子行納粹禮效果,馴獸師打它頭部,促使猴子用前肢撫摸挨打的位置,但這樣效果不理想。劇組想到在猴子頭上懸掛葡萄,引誘它前肢去抓,如此拍攝50次才拍出理想效果。[32]約櫃在「班圖風號」船艙嗡嗡作響的鏡頭還用到重聽老鼠,捕捉它那獨特且反常的頭部運動模式[46]。
視聽效果
[編輯]電影採用接景提升背景精細度,如瑪麗昂開在尼泊爾的酒吧、儲存約櫃的倉庫等定場鏡頭,倉庫的遠景畫面是米高·潘格拉齊奧所繪。史匹堡對艾蘭·麥利繪製的中國飛剪號飛行艇很不滿意,覺得與水面背景搭配後顯得不真實。[13][28][57][58]鍾斯上穿皮夾克,下着卡其褲,源自《碧血金沙》(1948年)里堪富利·保加和《太陽殿奪寶記》(1954年)里查爾登·希士頓的扮相[13][28][59]。服裝設計師戴博拉·納杜爾曼·蘭迪斯把一盒又一盒帽子扔在地上讓福特試戴。選中樣式後,她買來澳大利亞款式的帽子,用富勒土和礦物油老化後捲起壓到床下。帽子令觀眾僅憑側影就能認出人物身份。[59]約櫃裝飾由設計師拉爾夫·麥克奎里負責[60]。
史匹堡希望電影照明風格像《賣國求榮》(1935年)這類黑色電影般喜怒無常,斯洛科姆主張提升亮度,利用背光加大畫面深度,他的意見獲導演認可。斯洛科姆經常採用自然光,通過預測太陽位置來為場景佈局。史匹堡很喜歡穿透風景的陽光鏡頭,要求特效師基特·韋斯特用煙霧機人為製造陽光四散效果。導演要求酒吧混戰時牆上的影子是全黑色,但這樣需要的照明燈光非常亮,演員根本看不見,史匹堡最後接受色澤更淡的陰影。他還想用天花板開口的燈光照亮靈魂之井,但考慮到井的封閉環境這根本不合理。鏡頭內的火炬無法提供足夠光亮,導演決定採用人造光源。另據史匹堡回憶,斯洛科姆對阿蘭青眼有加,她出場時用於配合的照明燈光佈置時間比福特出場長一倍,所以阿蘭每次亮相看上去都很美。[28]
音效總監本·貝爾特為本片錄製大量音效,如蛇滑行就是他用手抓奶酪砂鍋、結合濕毛巾與砂紙摩擦的聲音;巨石滾動是本田思域從礫石高地開下來的聲音,他還打開馬桶水箱模擬打開約櫃的聲音[16][35]。約櫃中鬼魂發出的聲音源自聲碼器處理的海獅和海豚叫。鍾斯的左輪手槍開火聲與溫徹斯特步槍相同,他揮鞭的響聲是排練時錄製。[35]
發行
[編輯]背景
[編輯]外部影片連結 | |
---|---|
YouTube:《奪寶奇兵》院線發行預告片 |
票房大片寥寥無幾、電影製作成本提升、觀眾減少、票價上升等因素共同導致美國電影業衰退,到1981年夏(六至九月)已持續一年多[61],業界預計年度票房要比上年減少2.5億美元,降幅約一成[62]。製片廠急於推動下一部大片問世,計劃上映的電影比上一年還多,達六十餘部。暑期是美國院線旺季,對12至24歲主觀眾群的行業競爭更加激烈[61][62]。
業界預計超級英雄續集電影《超人II》將統治1981年暑期檔,專家和觀眾調查結果表明《帝國時代》、最新占士·邦系列電影《鐵金剛勇破海龍幫》、《布偶的玩意》前景看好[62]。相比之下,影院評分投票數據表明期待乃至知道《奪寶奇兵》的觀眾很少,直到上映一周前的全國預映才改觀[62][63]。《紐約時報》發文稱,為確保電影能在最好的位置和院線上映,派拉蒙向影院業主提出的條件比以往更優厚[61]。
電影新聞發佈會耗費一萬美元,出動駱駝兩頭、象一頭、蟒蛇一條[64]。電影菲林裝在鉛封容器交給電影院以防篡改,其中附有寫給影院經理的信,聲稱不當使用菲林將會問責。某影院看到信後告知派拉蒙,有人想盜取菲林製作盜版。[65]派拉蒙為1200份菲林估計花費170萬美元[66]。
票房
[編輯]1981年6月12日,《奪寶奇兵》在美國和加拿大1078家電影院上映[67][68],周末進賬830萬美元,平均每家7705美元[61][69],領先同樣新上映的《魔島屠龍》(660萬美元)和《帝國時代》(490萬美元)登上票房榜冠軍寶座[69]。第二周電影收入800萬美元排第三,跌幅僅四個百分點,落後新上映的《炮彈飛車》(1180萬美元)和《超人II》(1410萬美元)[70]。《奪寶奇兵》第四周以730萬美元爬到亞軍位置,僅次於《超人II》(1090萬美元)[71][72],第六周以640萬美元再度登頂[73]。此後九周本片基本高居票房榜首位,在前十位停留四十周之久[68]。九月初影片票房近1.25億美元,排在1981年暑期電影首位,估計製片廠拿到的利潤達7200萬美元,減去盧卡斯和史匹堡的分成及市場宣傳開支,派拉蒙還淨賺2300萬美元[74]。
電影公映期間票房表現一直很好,上映半年後,業界高管笑稱《奪寶奇兵》將是1981年聖誕大片[33][75]。影片至到1982年3月18日才正式下架,部分院線持續放映到七月[76][49][77],估計票房總額超2.12億美元,遠勝《金池塘》(1.19億美元)、《超人II》(1.08億美元)、《雜牌軍東征》(8530萬美元)位居1981年電影首位[68][78][79]。Box Office Mojo估計本片共售出7700餘萬張電影票[76]。《奪寶奇兵》的本土總票房是最高周票房的27倍多,紀錄保持至今[33][80]。
本片在美加兩國以外市場進賬約1.42億美元,超越《鐵金剛勇破海龍幫》(1.41億美元)和《超人II》(8220萬美元)位居首位[81]。影片全球總票房3.54億美元,是1981年世界電影票房冠軍,遠超亞軍《鐵金剛勇破海龍幫》(1.95億美元)和季軍《超人II》(1.9億美元)[68][81][82][83]。
《奪寶奇兵》多次重新發行,首先是1982年7月進賬2140萬美元,1983年3月又收入1140萬美元[33][77][84][85]。史匹堡監製的IMAX修復版2012年在美國和加拿大267家影院上映,觀眾的熱烈反響促使播映院線增至三百家[86][87][88]。電影的全球票房收入至此升至近3.9億美元[79]。
1981年北美暑期票房總額以19.5億美元創下新紀錄,比上年提升15.6%,售出的電影票增加22.5%,《奪寶奇兵》和《超人II》是其中最大的功臣[74][89]。這年最成功的電影主要向觀眾提供喜劇、趣味、逃避現實的途徑[74],《超人II》打破多項票房紀錄,但《奪寶奇兵》收入更高,在影院持續放映一年多[85][90][91]。《紐約時報》宣稱,除非兩部電影的票都賣完觀眾才會考慮其他作品[92]。《奪寶奇兵》還與《帝國反擊戰》、《大白鯊》、《星球大戰》佔據歷史電影票房四強高位,四部都是盧卡斯或史匹堡的作品[85][93][94]。
反響
[編輯]專業評價
[編輯]《奪寶奇兵》贏得評論家和觀眾普遍好評[26][33],國家評論協會與影評人文森特·坎比都把本片列入1981年十大佳片[95][96]。坎比稱讚影片堪稱經典,是美國電影史上極具格調和幽默的傑作,把過去的系列電影去蕪存菁,為現代觀眾留下最完美的電影模式[17]。羅渣·埃伯特讚揚本片與兒時的漫畫書和電影相比青出於藍勝於藍,呈現一連串「令人屏氣凝神的奇妙歷險」。在他看來,電影的娛樂效果無懈可擊,以《星球大戰》、占士·邦系列電影、《超人》的格局營造冒險史詩。[97]亞瑟·奈特在《荷里活報道》發文,稱持續不斷的刺激場面令電影節奏穩定[98]。《綜藝》刊登斯蒂芬·克萊恩的文章,認為電影對想逃脫現實的觀眾而言非常振奮,娛樂效果十足,他還稱讚電影在動作、喜劇,以及神秘神話的懸念間完美平衡[7]。米高·斯拉格把《奪寶奇兵》稱為「終極周六動作日場」[99]。吉恩·西斯克爾認為影片的娛樂程度已達「商業片」極致,正是這類作品讓子孫後代對電影藝術興奮不已[100]。
理查德·西克爾稱《奪寶奇兵》是史匹堡回歸之作,是《大白鯊》後對他才華的完整體現[21],如果華特·迪士尼還在世肯定也會拍,把幻想與過場動畫「引人入勝」地結合起來[42]。斯坦利·考夫曼自稱對電影的驚慄場面毫不感冒,頻繁高得令人厭煩。他批評本片缺乏創新,只管依賴懷舊、翻新老片[101]。寶琳·凱爾批評盧卡斯與史匹堡專為經濟利益拍攝本片,立足點就像銷售人員一樣只想吸引最廣泛的受眾。《奪寶奇兵》翻新老系列電影後內容足夠複雜,並以巧妙剪接避免陳詞濫調,但過分注重超越昔日電影的華麗動作場面,對人物塑造和情節進展不利。在她看來,史匹堡經歷《一九四一》的失敗後過于謹慎,許多橋段證明他只是倉促而為,不再像以往那般精益求精。[102][103]盧卡斯後為1988年奇幻片《小魔仙》的反派起名凱爾[103]。戴夫·科爾認為,電影劇情都是倉促輾轉各地,令人感覺單調。他還批評片中英雄多次為搶奪約櫃放棄愛情,觀眾恐怕無法認同。[104]
主要演員的演出普受好評,埃伯特認為充滿樂趣和不尋常的人物令本片升華,不局限於傑出技術成就。在他看來,福特塑造的人物沉默而固執,仿佛《碧血金沙》裏的堪富利·保加增加自嘲能力。[97]克萊恩稱讚福特演出引人入勝,堪稱職業生涯重要亮點[7]。坎比稱福特和阿蘭塑造的人物都很堅韌,令人倍感親切[17]。埃伯特稱讚阿蘭飾演的瑪麗昂堅韌中充滿魅力[97],奈特讚揚片中男明星身陷危機時,瑪麗昂依然智商在線。在他看來,瑪麗昂堪稱女權表率。[98]斯拉格聲稱,阿蘭的身體素質絲毫不輸福特,她活力十足,對福特呆若木雞的演出形成良好補充[99]。凱爾批評大部分演員表現生硬,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但特別稱讚弗里曼在蒼蠅爬進嘴後繼續演出[102],弗里曼笑稱這是對他職業生涯最好的評價[32]。克萊恩認為托赫特是二戰後銀幕上最咄咄逼人的納粹模式化形象,但對里斯-戴維斯與艾略特的演出青眼有加[7]。
許多影評人稱讚打開約櫃橋段特效表現優異[7][17][98]。奈特就稱本片特效師理應獲特別獎[98],坎比認為片中特效如同史匹堡作品《第三類接觸》的結局般令人眼花繚亂[17]。埃伯特自稱在本片看到最精彩的卡車追逐戲,比《渾身是膽》(1968年)或《密探霹靂火》(1971年)更出色[97]。阿爾讓·哈梅茨、克萊恩、西克爾認為,片中有那麼多人物死亡,那麼多恐怖場面,評為任何孩童無需成人陪同就能觀看的PG級實在太放水。介於PG級和R級之間的PG-13級是在1984年誕生,要求13歲以下兒童需成人陪同觀看,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年上映的本片前傳《奪寶奇兵之魔域奇兵》,據稱還有兒童看過該片後夜裏做噩夢。[7][100][105][106]
榮譽
[編輯]《奪寶奇兵》在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拿下最佳藝術指導(雷諾茲、萊斯利·迪利、米高·福特)、最佳剪接(卡恩)、最佳音效(比爾·瓦尼、斯蒂夫·馬斯洛、格雷格·蘭德克、羅伊·查曼)、最佳音效剪接(貝爾特、理查德·路易斯·安德森)、最佳視覺效果(艾德蘭德、韋斯特、布魯斯·尼科爾森、莊斯頓) 五項大獎[107],併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配樂四項,與劇情片《大時代》以九項並列排在入圍數第三,僅次於《金池塘》和《亂世情天》[94][108]。
斯皮爾伯入圍第39屆金球獎最佳導演[109]。電影在第九屆土星獎角逐拿下最佳奇幻片、最佳男主角(福特)、最佳女主角(阿蘭)、最佳導演、最佳配樂(威廉斯)、最佳編劇(卡斯丹)、最佳特效(艾德蘭德)七項大獎[107],史匹堡還獲第34屆美國導演工會獎提名[110]。
雷諾茲獲第3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藝術指導,電影另有六項入圍: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艾略特)、最佳原創配樂、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效[111]。威廉斯的配樂獲格林美獎肯定[112]。此外,《奪寶奇兵》還拿下3D 人民選擇獎最佳影片[113]、雨果獎最佳戲劇表現[114],並在第34屆美國編劇工會獎提名最佳原創劇本[115]。
周邊商品
[編輯]家用傳媒
[編輯]家用錄影機市場在20世紀80年代初迅速發展,過去VHS錄影帶營收尚不入片商法眼,但1983年局面大變,錄影帶收入最高可達電影總收益的13%,單北美洲錄影帶版權收入就有50萬美元[116]。1983年11月,派拉蒙推出創紀錄的50萬本《奪寶奇兵》家用錄影帶,39.95美元單價遠低於競爭對手,希望擴大受眾面,推動家用錄像機普及[117]。1985年9月,本片已售出上百萬本錄影帶,刷新暢銷VHS錄影帶紀錄[118]。1991年,麥當勞發動號稱「至今……最大規模的錄影帶促銷活動」,印第安納·鍾斯三部曲的錄影帶均以5.99美元單價在麥當勞餐廳銷售。此時三部電影一共已售出上千萬本錄影帶,預計麥當勞的促銷還能再賣五百萬[119]。為與印第安納·鍾斯系列的其他作品一致,2000年時本片的宣傳片名已改成《印第安納·鍾斯之奪寶奇兵》[3]。
印第安納·鍾斯三部曲2003年捆綁發佈DVD套裝,銷售火爆一如錄影帶,賣出上百萬份而且創下DVD套裝銷售速度新紀錄。套裝新增兩小時的紀錄片,其中包括三部曲的拍攝經歷、刪除鏡頭、幕後花絮等[120][121][122]。2012年,印第安納·鍾斯四部曲推出藍光光碟收藏版《印第安納·鍾斯:完整探險》,史匹堡親自參與修復,提升幾部電影的視聽品質[122][123][124],其中包含以往家用傳媒附帶的額外內容[124]。2021年是《奪寶奇兵》上映四十周年,印第安納·鍾斯四部曲發佈修復版4K解像度超高畫質藍光影碟套裝,片源是電影原版菲林[125]。
其他傳媒
[編輯]《奪寶奇兵》催生各種商品,如漫畫書[126]、電子遊戲[127]、小說[16]、樂高套裝[128][129]、可動人偶、運載工具、玩具套裝[130]、蠟燭[131]、圖版遊戲[132]。
影片的遊戲改編作品甚多,早在1982年就針對雅達利2600平台推出同名電子遊戲[127][133][134]。彈珠台遊戲《印第安納·鍾斯:彈珠歷險》1993年面世[133],第二年又面向超級任天堂推出平台遊戲《印第安納·鍾斯最偉大的歷險》[133][135]。《印第安那鍾斯與惡魔機器》的獎勵關卡把玩家送回秘魯神殿[136]。2008年樂高主題冒險遊戲《樂高印第安納·鍾斯:最初冒險》與2009年續作《樂高印第安納·鍾斯2:冒險再續》分別代表本片和續集[137][138]。1984年的圖版遊戲《印第安納·鍾斯歷險記角色扮演遊戲》 反響很差,製造商版權在80年代過期,庫存副本只能銷毀。殘留物品後用塑料包裹製成戴安娜·鍾斯獎,其中「戴安娜·鍾斯」是「印第安納·鍾斯」經過火燒後唯一清晰可辨的文字[132][139]。
坎貝爾·布萊克在《奪寶奇兵》上映同年推出電影小說版[140][141]。該書在全球熱銷,包含片中沒有的細節,如15歲的瑪麗昂與鍾斯相戀,太陽神手杖頂端明確說明不要注視打開的約櫃,布羅迪發現鍾斯就在家裏,剛剛送走招待的學生[16]。布萊克為此拿到3.5萬美元報酬,版稅另計,2005年他以未支付書籍銷售利潤分成為由起訴魯卡斯影業[141][142]。漫威漫畫在《奪寶奇兵》上映後不久推出改編漫畫[126][143]。
位於佛羅里達州的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1989年開始經營現場娛樂演出印第安納·鍾斯史詩特技表演,包含許多源自本片情節的現場特技表演[144]。 此外,度假區1989至2017年經營的偉大電影之旅也包含《奪寶奇兵》[145]。
主題分析
[編輯]否定納粹
[編輯]《奪寶奇兵》可以理解成猶太人幻想借天神之手懲處發動大屠殺的納粹[2]。史匹堡是猶太人,傳說約櫃是天神傳給猶太人的十誡容器[2][13]。據《聖經》記載,約櫃是鍍金的木箱,而且非常神聖,人體不能接觸,只能用杆子抬[25]。納粹政權因信仰迫害猶太人,但卻需要猶太神器來征服世界。神器是如此神聖,納粹不但無法接觸,連他們印在運輸箱上的符號也被抹去,箱子完好無損,以此體現約櫃否定納粹。影片最後,膽敢打開約櫃的納粹勢力無一倖免。[2][13]約櫃釋放神聖的力量制止納粹,感知危險的主角毫髮無損[146]。
鍾斯掉在行駛卡車上時,發動機蓋上的奔馳商標一閃而過,嘲笑當年奔馳公司助紂為虐、協助納粹[2][147]。伊利沙伯·赫希曼認為片中包含形而上學元素,約櫃作為猶太教-基督教神話聖物,擁有極其重要的宗教意義,主角的標準英雄任務對此黯然失色。天神註定代表善,摧毀納粹反派可比雅威目睹十災降臨奴役以色列人的古埃及。[148]
影史致敬與懷舊
[編輯]《奪寶奇兵》從側面反映電影變遷,受到許多電影啟發,包含大量電影隱喻,導演明確表示本片以電影為核心,旨在致敬電影製作[149]。影片直接從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系列電影汲取靈感[13][16][20][21],還有指向《大國民》(1941年)、《死吻》(1955年)、《大鏢客》(1961年)、《沙漠梟雄》(1962年)等電影的情節[17][150]。約櫃最後放在巨大的倉庫里,與《大國民》主人翁兒時心愛的雪橇命運類似[17][151]。《奪寶奇兵》還有許多指向魯卡斯電影的隱喻:德國潛艇傳出的信號意為「1138」,隱喻科幻片《五百年後》,靈魂之井有代表R2-D2和C-3PO的象形文字[13][16]。理查德·克林克利指出,許多觀眾看到《大衛王》(1985年)里的約櫃時只會想到《奪寶奇兵》而非《聖經》記載,在他看來,這是電影視覺傳媒影響文化傳播的有力證明,接受視覺傳媒而非傳統文本教育的人越來越多[152]。
《奪寶奇兵》與同年的《超人II》一樣包含美國安全面臨威脅的主題。兩部電影都是美國時代的象徵,代表此時美國公民的恐懼。納粹人物以過去威脅美國的勢力為原型,《奪寶奇兵》就像《超人II》一樣,幻想超出人類的強大力量介入,防止敵對勢力破壞,對這樣的英雄觀眾只能欣賞、永遠都無法效仿。珍妮特·馬斯林指出,此類電影幻想與超凡脫俗的人物旨在滿足觀眾心理,他們無意反思周圍的世界。[92]鍾斯竭力奪回約櫃不但是為阻止納粹,也是為個人榮耀。如果納粹實現目標創造所向披靡的軍隊,全世界無數普通人的生活將發生巨變,但電影對此完全沒有涉足。[92]
美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因慘澹收場的越南戰爭(1955至1975年)、水門事件政治醜聞(1972年)、20世紀8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其他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等因素陷入低谷,《奪寶奇兵》可以視為對這等消極情緒的積極反擊[26][153]。對於觀眾來說,電影的時代背景帶有浪漫懷舊色彩並充滿冒險機遇[18][26]。羅賓·伍德認為本片與《超人》、《星球大戰》異曲同工,都可視為老系列電影的衍生作品,觀眾能從中收穫熟悉、易於接受的內容,呈現舊傳統價值觀的理想願景。在他看來,此舉旨在平息當時激進社會運動對變革的渴望。[154]詹妮弗·巴克認為,《奪寶奇兵》不過迎合觀眾心願,無意挑戰他們漏洞百出的價值觀和信仰[155]。
男子氣概與殖民主義
[編輯]鍾斯代表本片所在時代充滿男子氣概的動作英雄原型,可以視為在女權思想日益增強之時重新強調傳統男子氣概。萊瑟姆·亨特指出,《奪寶奇兵》、《轟天炮》(1987年)、《虎膽龍威》(1988年)都是普通人排除萬難,以此促進美國實力。[153]身為美國英雄,鍾斯不情不願地擔負起拯救世界重任,戰勝的對手幾乎全是外國人[26][33]。巴克認為鍾斯信奉個人價值,與法西斯或極權統治對抗,所以本片屬於「保守系列奇幻片」[155]。亨特認為影片注重男子氣概未免鼠目寸光,電影靠幫觀眾逃避現實熱賣,呈現的英雄出類拔萃,反映觀眾自身的無力感[153]。
評論家批評鍾斯的考古學家形象根本不夠格,所作所為等同於盜竊[156]:174–177。考古學家溫尼弗雷德·克里默認為鍾斯「行為介於考古學家和專業盜墓者之間」,堪稱「考古學界最惡劣的一員」[157]。凱文·麥克喬夫撰文指出,老電影從來不讓考古學家當英雄,他們通常是由真正的英雄拯救或征服。鍾斯在獨立自主和身體強壯程度上達到傳統英雄標準,但廣為人知的聰慧頭腦令他與昔日英雄拉開距離。[156]:174–177鍾斯追蹤約櫃一定程度上是為個人榮譽,他有機會摧毀約櫃、避免被納粹利用,但貝洛克看出他只是虛張聲勢,鍾斯只能妥協。貝洛克自認就像心理扭曲的鍾斯,兩者區別很小。[146][156]:178
塔蒂亞娜·普羅科娃認為《奪寶奇兵》充滿殖民主義色彩,鍾斯和納粹都是侵略屬於有色人種領土的白人男子,為私利竊取當地寶藏[158]:51–52, 56–57。鍾斯把約櫃的超自然力量連同文化意義一起否定,把它變成自己收集的獎品[158]:58–59。身為英雄,他代表美國保護約櫃免受他人染指的權利不受約束。他的名字源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該州又因殖民者與印第安人交戰得名。[158]:57全世界大部分地區在《奪寶奇兵》的背景時代都由殖民者統治,片中人物只要不是白人,要麼被納粹征服,要麼依賴美國白人救助,要麼就與納粹合作[158]:56。
影響
[編輯]《奪寶奇兵》對流行文化的影響經久不衰,有現代電影試金石之稱,創造的電影框架至今仍由其他電影效仿[49][159]。史匹堡表示,這是他眼中印第安納·鍾斯系列最完美的作品,他無意變更其中任何內容[49]。
福特接下來獲選出演1982年科幻邪典經典電影《2020》[33][160],卡斯丹變成荷里活灸手可熱的編劇,協助盧卡斯創作《星球大戰》續集《帝國反擊戰》[13][74]。阿蘭對本片頗感失望,她希望瑪麗昂主要是因為父親、因為她對約櫃的執念參與其中,而非現在這樣因為經濟利益和與鍾斯的感情。她建議改寫人物情節,深入發展角色,但都淪為空谷足音。[13][51]不過,阿蘭對各年齡段女子受瑪麗昂啟發頗感興奮,據她透露,電影上映40年後她還收到青少年女子的積極反饋[39]。斯坦利·雷德與羅拔·勞倫斯·庫恩在本片上映後不久起訴電影主創,要求賠償2.1億美元,聲稱電影是根據庫恩所創劇本和尚未出版的小說《約櫃》改編,但案件結果至今不明[161]。
本片促使更多學生投身考古學研究,許多現代考古學家聲稱影片令他們深受啟發。里斯-戴維斯自稱曾有150餘名講師、教授、考古學家向他表示,正是看過《奪寶奇兵》後才對考古學感興趣。[24]電影拍完後,印第安納·鍾斯原版帽子和外套隨意丟在盧卡斯的天行者牧場,直到2012年戴博拉·納杜爾曼·蘭迪斯找到後開始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舉辦的荷里活服裝展上展出[59]。
文化影響
[編輯]1999年,《奪寶奇兵》因「文化、歷史和美學領域的顯著成就」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影片登記表[162][163]。1997年伯納德·溫勞布在評價本片影響時指出,「觀眾普遍……是從《奪寶奇兵》開始對傳統的家庭G級片失去興趣」,「不管這純屬偶然還是有意為之,電影人拍出的動作片高潮迭起,對成年觀眾極具吸引力,同時也能得到兒童觀眾認可」[164]。多次與盧卡斯合作的加里·庫爾茨表示,《奪寶奇兵》堪稱盧卡斯事業的轉捩點,令他確信觀眾對「過山車般的歷險」興趣更勝情節[165]。
許多電影人對《奪寶奇兵》讚賞有加,或稱該片促使他們投身電影事業,如克里斯·卡特[159]、西蒙·金堡、強·托特陶[166]、丹·布朗[167]、喬·莊斯頓。參與本片製作對莊斯頓導演《美國隊長》影響很大,特別是人物設計[28][159]。導演史提芬·蘇德堡2014年推出本片黑白剪接版,去除所有原版音效,旨在促使觀眾關注史匹堡的場面調度和剪接[168]。2020年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導演占士·根推薦世人觀看《奪寶奇兵》等動作片;《獨立報》向讀者推薦的35部電影也包括本片[169][170]。
本片對電影[171][172]、電視、電子遊戲等傳媒影響很大[167][171]。1982至1989年,密西西比州海泉市兒童克里斯·斯特龍波洛斯、埃里克·扎拉、傑森·蘭布製作本片的同名業餘翻拍電影《奪寶奇兵:改編版》,史匹堡向三人祝賀[173]。
時間的考驗
[編輯]眾多媒體把本片評為影史傑作[174][175][176][177]。埃伯特的《偉大電影》系列著作稱本片特效仍不過時,對這類電影而言堪稱完美。他稱讚本片興奮點看似漫不經心,娛樂效果卻是高潮不斷。[2]英國電影協會把本片列入史上十佳動作片,稱影片的佈局和興奮點對於青少年男子而言無與倫比,同時還有印第安納·鍾斯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搭檔:喝起酒來像漢子,聰明伶俐、風度翩翩的凱倫·阿蘭[177]。2014年《荷里活報道》向2120名娛樂業從業人員開展民意調查,《奪寶奇兵》排在史上最佳電影第十三位[175]。影片在電影參考書《死前必看的1001部電影》上同樣榜上有名[172]。
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共收集本片84篇評論,認可度達九成五。網站的共識評述寫道:「英勇的橋段、狡黠的幽默、令人緊張到指節發白的動作,《奪寶奇兵》是史上堪稱完美的娛樂冒險片傑作。」[178]Metacritic根據16篇評論為本片打分85(最高100),代表「普遍好評」[179]。2005年,美國編劇工會評選過去75年間最優秀的101部劇本,本片排名第42[180][181]。2008年《帝國雜誌》評選影史電影五百強,《奪寶奇兵》僅次於1972年的黑幫片《教父》位居第二,文章稱讚影片娛樂效果遠超其他冒險片[174]。1997年,美國電影學會面向美國影史傑作評選AFI百年百大電影,本片排名第60;2007年再度評選十周年版,本片排第66[182]。2001年評選百年百大驚慄片,《奪寶奇兵》排第十[183];2003年評選百大銀幕英雄與惡魔,印第安納·鍾斯在英雄榜排第二,僅次於《怪屋疑雲》(1962年)里的阿提克斯·芬奇[184]。
眾多出版物把本片列入影史傑作,其中《帝國雜誌》排第二[174]、《Time Out》排第五[185]、MSN上榜但排名不分先後[186]。《奪寶奇兵》還登上眾多動作片排行榜,其中IGN與《Time Out》排第二[176][187]、《衛報》和《每日電訊報》第十一[188][189],《Time Out》2020年評選再度上榜但不分先後[190]。IGN把本片評為20世紀80年代最佳動作片[191],爛番茄和《時尚先生》都把本片列為冒險片傑作[192][193]。
2005年,英國第四台觀眾投票把《奪寶奇兵》排在史上最佳家庭片第二十[194]。2021年,《帝國雜誌》讀者在評選史上佳片時把本片排第七[195]。另據《今日美國》消息,互聯網電影資料庫、爛番茄用戶投票結合專業評分把《奪寶奇兵》排在影史佳片第十六[196]。《洛杉磯時報》讀者投票將本片評為史上最佳暑期大片,超過《大白鯊》和《異形》(1979年)[197]。
2013年,處境喜劇《生活大爆炸》第七季某分集台詞宣稱,鍾斯在《奪寶奇兵》一事無成,納粹無論如何都會找到約櫃,打開後全部慘死,鍾斯的行動根本沒有影響。馬特·波姆羅伊在《時尚先生》發文同意上述看法,只是瑪麗昂十有八九會死於托赫特之手,約櫃很可能用飛翼運到德國,希特拉打開後喪命。鍾斯的干擾確保約櫃落入美國人之手,可能打開約櫃的德國人反而逃過一劫。[198][199]
前傳、續集、改編
[編輯]《奪寶奇兵》的熱賣催生兩部續集、一部前傳,原作上映期間《奪寶奇兵之魔域奇兵》就於1982年進入開發階段[200]。該片是《奪寶奇兵》的前傳,講述鍾斯為印度村莊居民尋找聖石,同時解放殘暴邪教首腦控制的奴隸。影片同樣根據盧卡斯的構想編劇,史匹堡導演,福特回歸扮演鍾斯。電影上映後打破多項票房紀錄,是1984年美國本土票房最高的電影,但評價不及原作,影評人批評片中種族立場和厭女傾向。[201][202][203]
1989年,《奪寶奇兵》續集《奪寶奇兵之聖戰奇兵》問世,是原版三部曲收宮之作[204][205]。鍾斯在片中踏上找尋聖杯的冒險之旅,路上還有父親亨利(辛·康納利飾)參與[205]。《聖戰奇兵》同樣刷新票房紀錄,在年度票房榜名列前茅並獲影評人好評[204][206]。史匹堡表示,《聖戰奇兵》一定程度上是他為《奪寶奇兵之魔域奇兵》反響不佳致歉[207]。盧卡斯此後開創電視劇項目,《少年印第安那鍾斯年譜》1992年開播,喬治·霍爾扮演老年鍾斯回憶年青時的征程,福特、西恩·柏德烈·福納瑞、科里·凱里爾分別詮釋不同年齡段的鍾斯[208]。
2008年,印第安納·鍾斯系列第四彈《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面世,阿蘭在片中回歸飾演瑪麗昂,沙·拉保夫扮演瑪麗昂與鍾斯的兒子穆特·威廉姆斯。電影背景改為20世紀50年代,鍾斯的對手變成蘇聯人,目標是找到水晶骷髏[209]。影片票房熱賣,但影評人和影迷反響兩極分化[209][210][211]。盧卡斯與史匹堡像當年對待《奪寶奇兵之魔域奇兵》一樣為影片辯護,同時為新作反響不佳致歉[209][210]。本系列第五部電影計劃2023年上映,占士·曼高執導,福特、菲比·沃勒-布里奇、麥斯·米科爾森主演[212][213]。
眾多小說、漫畫、電子遊戲圍繞印第安納·鍾斯及各電影配角展開,詳細介紹他們的歷險和其他經歷[133][143][214][215]。這些作品背景橫跨全球,有些發生在電影情節之前,有些在以後,描繪鍾斯的第一次婚姻,搜尋命運之矛、梅林、巴別塔中的地獄機器、佛佗聖約[216]、摩西的權杖[217]、賢者之石、恐龍、獨角獸的角、德爾斐神諭等歷險,探索斯芬克斯、挪亞:滅世啟示、亞特蘭蒂斯的秘密[218][216][219]。鍾斯有時還會遇到貝洛克等反派的阻撓,獲薩拉赫等人幫助[216][218]。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Scott, Cavan. The Top 25 Movie Posters Of All Time. Creative Bloq. 2017-03-06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2.0 2.1 2.2 2.3 2.4 2.5 Ebert, Roger.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RogerEbert.com. 2000-04-30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 ^ 3.0 3.1 Ebert, Roger. Movie Answer Man (09/24/2000). RogerEbert.com. 2000-09-24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 ^ Murthi, Vikram. Criticwire Classic of the Week: Steven Spielberg's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IndieWire. 2015-10-21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 ^ Metz, Nina. What Indiana Jones Gets Wrong (And Right) About Archaeology. Chicago Tribune. 2014-11-05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 Labrecque, Jeff.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Karen Allen On Playing Indy's One True Lov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2-09-18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 ^ 7.0 7.1 7.2 7.3 7.4 7.5 Klain, Stephen.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Variety. 1981-06-0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 ^ Keeling, Robert. 25 Traumatic Moments in Family Films. Den of Geek. 2016-07-17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 ^ 9.0 9.1 Yuster, Adam. The Stars Of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Where Are They No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9-05-24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 ^ Indiana Jones Actor Honours Pow Grandfather in Skipton. BBC News Online. 2019-07-1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 ^ 11.0 11.1 11.2 11.3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5-07-0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 ^ Indiana Jones: How To Enjoy The Film As An Adult. BBC News Online. 2012-10-04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13.55 13.56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13.66 13.67 13.68 13.69 13.70 13.71 13.72 Mikulec, Sven.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Lucas and Spielberg's Epitome of Action-Adventure Films Still Waiting to Be Surpassed. Cinephelia & Beyond.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Dainty, Sophie. What Happened to the Original Cast Of Casualty? From Charlie's Wife Baz To Susie The Receptionist. Digital Spy. 2019-03-09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Hibberd, James.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4 revelations about its epic opening scen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8-03-30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Knolle, Sharon. 30 Thing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Moviefone. 2011-06-12 [2017-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Canby, Vincent.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6-12: C10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Maslin, Janet. Spielberg.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6-07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19.0 19.1 19.2 Hayward, Anthony. Terry Richards: Stuntman who battled four James Bonds, Luke Skywalker and Rambo and was famously shot dead by Indiana Jones. The Independent. 2014-07-09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The Story Behind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GamesRadar+. 2006-08-24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Schickel, Richard. Cinema: Slam! Bang! A Movie Movie (Page 1). Time. 1981-06-1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n Oral History. Empire. 2008-04-24 [2015-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23.0 23.1 23.2 Schickel, Richard. Cinema: Slam! Bang! A Movie Movie (Page2). Time. 1981-06-1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 ^ 24.0 24.1 Berlin, Jeremy. How Indiana Jones Actually Changed Archaeology. National Geographic. 2015-05-14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25.0 25.1 Know Your MacGuffins. Empire. 2008-04-23 [2015-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26.0 26.1 26.2 26.3 26.4 Breihan, Tom. Indiana Jones made his Nazi-punching debut in the ultimate Disneyland ride of a movie. The A.V. Club. 2020-06-03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 27.0 27.1 27.2 Windolf, Jim. Q&A: Steven Spielberg. Vanity Fair. 2008-01-0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28.15 28.16 28.17 28.18 28.19 28.20 28.21 28.22 28.23 28.24 28.25 28.26 28.27 28.28 28.29 28.30 28.31 Spielberg, Steven. Of Narrow Misses and Close Calls: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Directing.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2017-07-26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 ^ 30.0 30.1 30.2 30.3 30.4 Radden Keefe, Patrick. Spitballing Indy. The New Yorker. 2013-03-2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 31.00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31.16 31.17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n Oral History (Page 2). Empire. 2008-04-24 [2015-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n Oral History (Page 3). Empire. 2008-04-24 [2012-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 ^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Robey, Tim. How Indiana Jones's cheeky, thrilling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heist made movie history. The Daily Telegraph. 2020-04-03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 34.0 34.1 34.2 Schickel, Richard. Cinema: Slam! Bang! A Movie Movie (Page 4). Time. 1981-06-15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 ^ 35.00 35.01 35.02 35.03 35.04 35.05 35.06 35.07 35.08 35.09 35.10 35.11 Hutchinson, Sean. 20 Adventurous Facts About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Mental Floss. 2016-06-1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 ^ The Road To Extradom.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3-2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37.0 37.1 Ferme, Antonio.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t 40: Karen Allen On Having Snakes Dumped On Her And How Tom Selleck Almost Got Harrison Ford's Role. Variety. 2021-06-12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 Gregory Kirschling; Jeff Labrecque. Indiana Jones: 15 Fun Fact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3-1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 ^ 39.0 39.1 39.2 39.3 Parker, Ryan.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urns 40: Karen Allen Revisits Her Iconic Character With New In-Depth Tales About Making The Classic Adventure Fil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1-06-09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 40.0 40.1 40.2 40.3 The People Who Were Almost Cast. Empire. [2015-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 ^ 41.0 41.1 41.2 41.3 40 Years Ago: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Starts Production. Lucasfilm. 2020-06-23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42.0 42.1 42.2 42.3 Schickel, Richard. Cinema: Slam! Bang! A Movie Movie (Page 5). Time. 1981-06-1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 ^ 43.0 43.1 43.2 43.3 43.4 Long, Christian. Visit Thes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ravel Locations This Summer. Uproxx. 2016-06-1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 ^ 44.0 44.1 44.2 Levith, Will. 10 Exotic 'Indiana Jones' Filming Locations You Can Visit Today.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5-03-04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 ^ Uy, Michlle Ray. Indiana Jones Filming Locations to Satisfy Your Wanderlust. TravelPulse. 2017-02-2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n Oral History (Page 4). Empire. 2008-04-24 [201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1981-06-0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 ^ Little-known Sci-Fi Facts: 3 Ways George Lucas' Wife Saved Star Wars. Syfy. 2012-12-14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An Oral History (Page 5). Empire. 2008-04-24 [201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 ^ 50.0 50.1 50.2 Indiana Jones And Me: John Williams. Empire. 2012-10-11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 ^ 51.0 51.1 Williams, Christian. The Lady of The Lost Ark. The Washington Post. 1981-07-20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 52.0 52.1 Garrison, Peter. Technicalities: The Story Behind the German Airplane in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Flying. 2016-04-26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 ^ 53.0 53.1 Raiders of the Lost Ark's Fake Flying Wing. Air & Space/Smithsonian. 2014-11-17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 ^ Nicholson, Amy. After 33 Years and an Airplane Explosion, Their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Remake Is Almost Complete. Are They?. LA Weekly. 2014-11-12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 ^ 55.0 55.1 Muren, Dennis. Behind-the-Scenes Photos of ILM's Greats: Jurassic Park,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E.T., and Beyond. Vanity Fair. 2014-09-22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Jacks, Kelso. How Raiders of the Lost Ark's Face Melt Was Filmed (Without CGI). Screen Rant. 2020-03-29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 ^ Nedomansky, Vashi.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Matte Painting. Vishi Visuals. 2014-05-06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 ^ Sciretta, Peter. Page 2: Indiana Jones, Lost, Star Wars, The Campaign, Jason Statham, Robot & Frank, King of Kong, Stan Winston, Jaws, Martin Scorsese, Total Recall, Lord of the Rings, Jurassic Park. /Film. 2012-08-17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 ^ 59.0 59.1 59.2 Jake, Kring-Schreifels. How Indiana Jones's Fedora Became an Artifact With a Life of Its Own. The Ringer. 2020-06-11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Bullard, Benjamin. Indiana Jones' Lost Ark Found Again...On Antiques Roadshow. Syfy. 2020-02-25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 ^ 61.0 61.1 61.2 61.3 Hollie, Pamela G. Hollywood Strategy For Summer Films.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6-26: D1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62.0 62.1 62.2 62.3 Harmetz, Aljean. 'Superman II' Predicted As Summer's Hit Movie.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5-25: C11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Harmetz, Aljean. 'Tis Almost The Season To Be Jolly, But Not Out in Hollywood. The New York Times. 1981-11-10: C7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Harmetz, Aljean. Blake Edwards in Tiff Over 'S.O.B.'.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6-25: C17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Harmetz, Aljean. 'Jedi' Prints Stolen For Cassette Piracy, Movie Industry Says. The New York Times. 1983-07-09: 11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Harmetz, Aljean. Hollywood's Video Gamble. The New York Times. 1982-03-28: 640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 ^ 68.0 68.1 68.2 68.3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 ^ 69.0 69.1 Weekend Domestic Chart for June 12, 1981.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 ^ Weekend Domestic Chart for June 19, 1981.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 ^ Weekend Domestic Chart for June 26, 1981.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Weekend Domestic Chart for July 3, 1981.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9).
- ^ Weekend Domestic Chart for July 17, 1981.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 ^ 74.0 74.1 74.2 74.3 Harmetz, Aljean. Hollywood Is Joyous Over Its Record Grossing Summer.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9-09: C25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Harmetz, Aljean. Hollywood Shivers in a Crisis Of Confidence. The New York Times. 1981-12-20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76.0 76.1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Box Office Mojo.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5).
- ^ 77.0 77.1 Ginsberg, Steven. Spielberg King of B.O. Mountain. Daily Variety (Los Angeles). 1982-07-20: 1.
- ^ Top 1981 Movies at the Domestic Box Office.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79.0 79.1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Box Office Mojo.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3).
- ^ Leggiest Movies.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81.0 81.1 Top 1981 Movies at the International Box Office.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2).
- ^ Top 1981 Movies at the Worldwide Box Office. The Numbers.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1981 Worldwide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6).
-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Box Office Mojo.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 ^ 85.0 85.1 85.2 Harmetz, Aljean. What Movies Will Be The Big Winners This Summer?.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6-25: C11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Itzkoff, Dave. That's a Big Boulder, Indy: Steven Spielberg on the Imax Rerelease of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8-1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 ^ Nicholson, Max.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Extends Its IMAX Theatrical Run. IGN. 2012-09-1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Run Extended. Deadline Hollywood. 2012-09-1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1).
- ^ Film Box Offices Set 8-Month Record.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1981-10-08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Harmetz, Aljean. 'Star Trek II' Sets Mark For Sales at Opening. The New York Times. 1982-06-08: C1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Harmetz, Aljean. 'Superman' Breaks Record.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6-30: C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92.0 92.1 92.2 Maslin, Janet. Film View; Unreal Heroes for the 80's.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7-19: 217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Chase, Chris. At The Movies; Lelouch film runs 3 hours; 6 if you'd like.. The New York Times. 1982-06-11: C10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94.0 94.1 Harmetz, Aljean. 'Reds' And 'Golden Pond' Top Oscar Nomina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1982-02-12: C20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4).
- ^ Film Board Picks 'bests'. The New York Times. 1981-12-17: C32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Canby, Vincent. Film View; For American Movies, A Minor Renaissance. The New York Times. 1981-12-27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97.0 97.1 97.2 97.3 Ebert, Roger.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RogerEbert.com. 1981-01-0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 ^ 98.0 98.1 98.2 98.3 Knight, Arthur.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HR's 1981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81-06-0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 99.0 99.1 Sragow, Michael. Insid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Rolling Stone. 1981-06-2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 ^ 100.0 100.1 Siskel, Gene. The Movie Reviews. Chicago Tribune. 1999-10-1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 Kauffmann, Stanley. Old Ark, New Covenant. The New Republic. 1981-07-0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 ^ 102.0 102.1 Kael, Pauline. Whipped. The New Yorker. 1981-06-1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103.0 103.1 Van Gelder, Lawrence. Pauline Kael, Provocative and Widely Imitated New Yorker Film Critic, Dies at 82. The New York Times. 2001-09-0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3).
- ^ Kehr, Dav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Chicago Reader.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 ^ Harmetz, Aljean. 'Raiders': Too Terrifying To Be PG?.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6-16: C7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PG-13 at 20: How 'Indiana' remade films. Today. Associated Press. 2004-08-2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 ^ 107.0 107.1 'Raiders' Wins 7 Awards From Fantasy Academy. The New York Times.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1982-07-29: C1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The 54th Academy Awards (1982)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6).
- ^ The 39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82).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2-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 ^ Fraser, C. Gerald. Beatty Wins Directors Guild Award For His Work On 'Reds'. The New York Times. 1982-03-15: C1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Film in 1982.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6).
- ^ 24th Annual Grammy Awards (1981). The Recording Academy.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 ^ People's Choice Awards 1982. People's Choice Awards. [2016-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 ^ 1982 Hugo Awards. Worldcon.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0).
- ^ O'Neil, Tom. Will 'Indiana Jones,' Steven Spielberg and Harrison Ford come swashbuckling back into the awards fight?. Los Angeles Times. 2008-05-08 [2018-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0).
- ^ Harmetz, Aljean. Hollywood Thriving On Video-cassette Boom. The New York Times. 1984-05-17: A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 ^ Salmans, Sandra. Hollywood Gambles On Video. The New York Times. 1983-12-12: D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 ^ 'Beverly Hills Cop' To Be a Video Cassette. The New York Times. 1985-09-13: C26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6).
- ^ Billboard. $5.99 McDeal on 'Indiana Jones' Videos. Chicago Tribune. 1991-12-07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5).
- ^ Indiana Jones 'raids DVD record'. BBC News Online. 2003-10-3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7).
- ^ Phipps, Keith.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he A.V. Club. 2003-10-28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5).
- ^ 122.0 122.1 Shaffer, RL. Indiana Jones: The Complete Adventures Blu-ray Review. IGN. 2012-09-1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6).
- ^ Kit, Borys.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o Get Imax Rereleas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2-08-1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124.0 124.1 Dellamorte, Andre. Indiana Jones: The Complete Adventures Blu-ray Review. Collider. 2012-10-0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9).
- ^ Reed, Chris. Indiana Jones Box Set 4K UHD Blu-Ray Preorders Down to $79.99. IGN. 2021-03-16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 ^ 126.0 126.1 Harmetz, Aljean. New Film-comic Superhero Coming. The New York Times. 1983-03-0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127.0 127.1 Harmetz, Aljean. Home Video Games Nearing Profitability of the Film Business. The New York Times. 1982-10-04: A1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Diaz, Jesus. LEGO Indiana Jones Set Collection Whips Us into a Frenzy. Gizmodo. 2008-04-0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 Baichtal, John. LEGO Indiana Jones Honors (And Revises) The Films. Wired. 2008-04-29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Douglas, Edward. Hasbro Previews G.I. Joe, Hulk, Iron Man, Indy & Clone Wars. SuperHeroHype. 2008-02-16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Copeland, Wesley. Raiders of the Lost Ark's Major Toht Gets His Own Candle. IGN. 2014-11-20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7).
- ^ 132.0 132.1 Grabianowski, Ed. The most controversial pen-and-paper RPGs ever made. io9. 2013-12-16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 ^ 133.0 133.1 133.2 133.3 Buchanan, Levi. Top 10 Indiana Jones Games. IGN. 2008-05-20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Pollack, Andrew. The Game Turns Serious at Atari. The New York Times. 1982-12-19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Buchanan, Levi. Indiana Jones' Greatest Adventures Review. IGN. 2009-11-2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 ^ Indiana Jones and the Infernal Machine. IGN. 1999-11-0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 ^ Lego Indiana Jones: The Original Adventures. Trusted Reviews. 2011-02-0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Daver, Neil. Lego Indiana Jones 2: The Adventure Continues. The Guardian. 2009-11-1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1).
- ^ Kantor, Jonathan H. 9 Role Playing Games Better Than D&D (And 6 That Are Worse). Comic Book Resources. 2018-09-16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 ^ Harmetz, Aljean. Publishers Turning Cool to the Tie-in Novelization Of Movi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7-21: C7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 ^ 141.0 141.1 Scot sues Lucas for £2m over raid of lost book sales. The Scotsman. 2005-06-2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9).
- ^ Writer Suing Lucas for Fraud and Breach of Contract Charges Failure to Comply with Court Order to Provide Accurate Data. PRWeb. 2005-06-2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9).
- ^ 143.0 143.1 Cronin, Brian. Comic Legends: Did Lucasfilm Originally Pass on Marvel's Indiana Jones?. Comic Book Resources. 2018-06-1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Pearson, Ben. Indiana Jones Epic Stunt Spectacular to Undergo Renovation, Should Be Updated in Time For 'Indiana Jones 5'. /Film. 2019-03-1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 Radulovic, Petrana. The Great Movie Ride was the first time I experienced 'Disney magic'. Polygon. 2020-03-0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 ^ 146.0 146.1 Breihan, Tom. Did 1981 belong to Mad Max, Indiana Jones, or Snake Plissken?. The A.V. Club. 2016-07-29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Daimler-Benz to Pay $12 Million for War Forced Labor. Los Angeles Times. Times Wire Services. 1988-06-12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Hirschman, Elizabeth. Legends in Our Own Time: How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Shows Fulfill The Functions Of Myt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Fall 2001, 17 (3): 7–9, 12–46 [2021-07-11]. doi:10.5840/ajs200117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Schickel, Richard. Cinema: Slam! Bang! A Movie Movie (Page 3). Time. 1981-06-1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 ^ Horton, H. Perry. Unearthing History: The Visual Echoes of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Film School Rejects. 2017-08-18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McGee, Scott. Citizen Kane (1941). Turner Classic Movies. 2011-08-12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Crinkley, Richmond. The Ark of the Cinemate. Film Comment (New York City: Film at Lincoln Center). July–August 1985, 21 (4): 76–77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153.0 153.1 153.2 Hunter, Latham. The Celluloid Cubicle: Regressive Constructions of Masculinity in 1990s Office Movies.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 2003-03, 26 (1): 71–86 [2021-07-11]. doi:10.1111/1542-734X.000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Yockey, Matt. Somewhere in Time: Utopia and the Return of Superman. The Velvet Light Trap (Austin,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Spring 2008, 61 (61): 32–33 [2021-07-07]. doi:10.1353/vlt.2008.0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 ^ 155.0 155.1 Barker, Jennifer. 'A Hero Will Rise': The Myth of the Fascist Man in Fight Club and Gladiator. Literature/Film Quarterly (Salisbury, Maryland: Salisbury University). 2008, 36 (3): 17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156.0 156.1 156.2 McGeough, Kevin. Heroes, Mummies, and Treasure: Near Eastern Archaeology in the Movies. Near Eastern Archaeology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ptember–December 2006, 68 (3/4) [2021-04-10]. doi:10.1086/NEA250676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Joyce, Christopher. Indiana Jones: Saving History or Stealing It?. NPR. 2008-04-2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2).
- ^ 158.0 158.1 158.2 158.3 Prorokova, Tatiana. Translocations, Cultural Geography and Anthropological Imperialism in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Randy Laist (編). Excavating Indiana Jones: Essays on the Films and Franchise.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20-04-03 [2021-07-11]. ISBN 9781476639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159.0 159.1 159.2 Burt, Kayti. How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Continues to Influence Pop Culture. Den of Geek. 2019-06-1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Dalton, Stephen. Blade Runner: anatomy of a classic.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9-04-2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Harmetz, Aljean. Suit On 'ark' Charges Stealing From A Novel.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7-09: C20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Complete National Film Registry Listing. Library of Congress.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 ^ Allen, Jamie. U.S. film registry adds 25 new titles. CNN. 1999-11-16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Weinraub, Bernard. Movies for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re Far From 'Pollyanna'. The New York Times. 1997-07-22: C9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8).
- ^ P., Ken. An Interview with Gary Kurtz. IGN. 2002-11-1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 ^ Nashawaty, Chris. The golden Indiana Jones franchis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3-07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 ^ 167.0 167.1 Hutchinson, Sean. How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Helped Make The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Possible. Inverse. 2016-06-1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Dean, Rob. Steven Soderbergh made a black-and-white version of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he A.V. Club. 2014-09-2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 ^ Fowler, Matt. James Gunn Recommends 54 Action Movies to Cure the Quarantine Blues. IGN. 2020-04-18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 ^ Smith, Patrick; O'Hara, Helen. The 35 best films to stream during lockdown: from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o City of God. The Independent. 2021-01-29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0).
- ^ 171.0 171.1 Chaney, Jen. The Spawn of Indy. The Washington Post.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5).
- ^ 172.0 172.1 Schneider, Steven Jay. 1980s. 1001 Movies You Must See Before You Die. Boston, Massachusetts: Murdoch Books Pty Limited. 2013. ISBN 978-0-7641-6613-6.
- ^ Windolf, Jim. Raiders of the Lost Backyard. Vanity Fair.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174.0 174.1 174.2 The 5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Empire. 2008-10-03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175.0 175.1 Hollywood's 100 Favorite Fil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06-2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176.0 176.1 Vejvoda, Jim. The Top 25 Action Movies. IGN. 2016-11-2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 ^ 177.0 177.1 Thrift, Matthew. 10 best action movies.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5-07-02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Rotten Tomatoes.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Metacritic.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101 Greatest Screenplays.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 200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 ^ 101 Greatest Screenplays.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 2005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01).
- ^ AFI's 100 Years...100 Thrill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
- ^ Afi's 100 Years...100 Heroes & Villain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Rothkopf, Joshua; de Semlyen, Phil. The 100 best movies of all time. Time Out. 2020-06-24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
- ^ Charlebois, Mathieu. The 100 Greatest Films of All Time. MSN. 2019-12-26 [August 23,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3).
- ^ The 100 best action movies: 10–1. Time Out. 2014-11-03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4).
- ^ Heritage, Stuart.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No 11 best action and war film of all time. The Guardian. 2010-10-19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Robey, Tim; Collin, Robbie. Beat it, Kingsman: the 24 greatest action movies of all time. The Daily Telegraph. 2017-09-21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Rothkopf, Joshua. The 101 best action movies ever made. Time Out. 2020-08-14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7).
- ^ Bibbiani, William. The 10 Best '80s Action Movies. IGN. 2018-07-27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7).
- ^ Carey, Emma. The Best Adventure Movies of All Time To Set Off into the Great Unknown. Esquire. 2020-06-06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 ^ Best Adventure Movies Of All Time. Rotten Tomatoes.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9).
- ^ ET Crowned 'Greatest Family Film'. BBC News Online. 2005-12-23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7).
- ^ The 100 Greatest Movies. Empire. 2021-03-24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Stockdale, Charles. Let the debate begin: 50 best movies of all time. USA Today. 2019-12-15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 ^ Chang, Justin. How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beat 'Jaws' – and won the Ultimate Summer Movie Showdown. Los Angeles Times. 2020-08-20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
- ^ Pomroy, Matt. The Indiana Jones Hypothesis. Esquire. 2014-08-13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Sava, Oliver. The Big Bang Theory: "The Raiders Minimization". The A.V. Club. 2013-10-10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3).
- ^ Wayne, Leslie. Hollywood Sequels Are Just The Ticket. The New York Times. 1982-07-18: 31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Harmetz, Aljean. 'Indiana Jones' Topping 'Jedi' Box-office Record. The New York Times. 1984-05-30: C17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Charisma, James. 'Indiana Jones' Has Aged Terribly. Vice. 2020-06-19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Harmetz, Aljean. 'Indiana Jones' Stirs Ratings Debate. The New York Times. 1984-05-21: C12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204.0 204.1 Harmetz, Aljean. Indiana Jones Conquers Box-Office Competition. The New York Times. 1989-05-31: C20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205.0 205.1 The Making Of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Empire. 2012-10-08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 ^ Harmetz, Aljean. Hollywood Registers A Bonanza For 1989. The New York Times. 1990-01-04: C17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Brew, Simon. Revisiting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Den of Geek. 2014-01-30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Tucker, Ken. The Young Indiana Jones Chronicles.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2-02-28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209.0 209.1 209.2 Leitch, Will. This Week in Genre History: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Nukes The Fridge. Syfy. 2020-05-20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210.0 210.1 Franich, Darren; Nashawaty, Chris.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A critical conversation.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8-05-22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9).
- ^ Mancuso, Vinnie. The Opening of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Makes the Perfect Old Man Indiana Jones Movie. Collider. 2020-05-22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 ^ Kroll, Justin. 'Indiana Jones 5': Mads Mikkelsen Joins Harrison Ford And Phoebe Waller-Bridge in Sequel. Deadline Hollywood. 2021-04-15 [2021-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 ^ Rubin, Rebecca. Disney Delays 'Doctor Strange,' 'Thor 4,' 'Black Panther' Sequel and 'Indiana Jones 5'. Variety. 2021-10-18 [2021-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8).
- ^ The Young Indiana Jones Chronicles #8. Dark Horse Comics.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Williams, Owen. The Indiana Jones Novels. Empire. 2012-10-10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 ^ 216.0 216.1 216.2 Andersen, Andy. 15 Best Indiana Jones Stories Outside The Movies. Screen Rant. 2017-06-06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 ^ Reed, Kristan. Indiana Jones and the Staff Of Kings. Eurogamer. 2009-06-15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 ^ 218.0 218.1 Chitwood, Scott. The Lost Adventures Of Indiana Jones. IGN. 2000-02-23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Andersen, Andy. The Indiana Jones Novels. Empire. 2012-10-10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擴展閱讀
[編輯]- Black, Campbell.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Ballantine Books. 1987-09. ISBN 0-345-35375-7.
- Kasdan, Lawrenc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The Illustrated Screenplay. Ballantine Books. 1981. ISBN 0-345-30327-X.
- Taylor, Derek. The Making of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Ballantine Books. 1981-08. ISBN 0-345-29725-3.
外部連結
[編輯]- 英語電影
- 1981年電影作品
- 1981年美國電影作品
- 1980年代動作冒險片
- 1980年代超自然電影
- 美國動作冒險片
- 史提芬·史匹堡電影
- 佐治·魯卡斯編劇電影
- 弗蘭克·馬歇爾製片電影
- 納粹題材電影
- 約翰·威廉斯配樂電影
- 1936年背景電影
- 埃及背景電影
- 尼泊爾背景電影
- 秘魯背景電影
- 希臘背景電影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背景電影
- 加利福尼亞州取景電影
- 英格蘭取景電影
- 法國取景電影
- 夏威夷州取景電影
- 哈特福郡取景電影
- 三藩市取景電影
- 突尼斯取景電影
- 奧斯卡最佳音效剪接獎獲獎電影
- 奧斯卡最佳音響效果獲獎電影
- 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獲獎電影
- 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獲獎電影
- 奧斯卡最佳剪接獲獎電影
- 雨果獎最佳戲劇表現獲獎作品
- IMAX電影
- 印第安納·鍾斯電影
- 魯卡斯影業電影
- 流行文化中的博物館
- 派拉蒙影業電影
- 尋寶電影
-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
- 埃爾斯特里製片廠取景電影
- 約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