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湖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2年7月6日) |
柘湖,古海鹽縣內湖,現已消失。柘湖形成於秦朝末至公元2年的西漢時期,北宋中期柘湖出現明顯淤塞與沙洲,南宋紹熙年間海水倒灌淤塞加速,成為一沼澤地帶,原湖區絕大部分都變成遍生蘆葦的濕地形態,幾乎沒有明顯的寬闊水體。元代則完全淤積並最終演變為今金山南部土地。原柘湖湖中島,柘山,即為今甸山。古海鹽縣治原在今金山區的境域內,後於西漢後期陷入柘湖。
形成
[編輯]柘湖形成原因為洪水,來源應當是北部太湖淡水,太湖碟形窪地的沿海邊緣地形略高於內陸,以致向海泄洪不暢,洪水大量蓄積,從而形成淡水湖泊。
位置
[編輯]由於年代久遠,柘湖的具體範圍現已不可考,但大致確定存在於今金山南部[1]。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稱:「今查山西南,張堰東南,黃茅白葦土場,即故柘湖矣。」,但其言論矛盾,查山西南與張堰東南不可能為同一地帶。
有觀點指出:古柘湖東岸應嚴格控制在岡身[2]以內,西岸應在金山衛城的東北六里,北面大致到張堰和亭林兩鎮附近。湖的東北邊可能到達南陽港附近。至於湖的南部到達何地,史書及有關資料目前猶感缺佚。[1]
另有一說稱[3]:柘湖主體的位置大致是北岸過今金山衛城,南至大金山島,西不過衛城區域,東不過岡身。
面積
[編輯]據古今有關長江下游南部一帶湖泊面積的資料記載:古代柘湖的面積遠較今日上海市內最大的湖泊澱山湖為大。柘湖古代湖周5119頃,相當現在面積239平方公里,今澱山湖為53平方公里,因此,它比後者大3.5倍。上海全市面積5908平方公里,金山區境面積586.05平方公里,則古柘湖分別占前者的4%,後者的40%左右。
進出水道
[編輯]柘湖有入湖水道18條,出湖水道2條[4],上游有亭林湖(位於今亭林鎮北,已消失)。
出湖水道為金山浦與小官浦,前者大致位於金山衛城東十里,約是今龍泉港一線,並向南延伸正對金山三島。後者今已不存,明代被金山衛城牆截斷,城內稱港,城外仍稱浦。其大致為南北向,在今學府路東側,至施二路轉東,又在施三路轉南,一直向南入海。
入湖18條水道在文獻中沒有留下具體名稱,但新涇塘(今亭林東南)通過政和年間(1111-1118),放亭林湖水造田而引發咸潮倒灌的事件,可以確認是柘湖入湖水道之一。
乾道七年(1171年),秀州知州丘崈由於海潮倒灌過於嚴重放棄新涇塘的圍堰功能,在距其二十里的亭林鎮北另築運港,並同時建造了留下記載的堰外港十六條[1]。根據地理與時間關係並不相差過大,可以斷定其中大部分應當是有繼承關係。十六座堤堰對應的水道分別是鸌墩涇、黃姑涇、張戀涇、老兒涇、何家涇、善涇、張涇、徐家涇、邵家涇、新開涇、招賢涇、管家涇、戚家涇、丫叉涇、吳塔涇和蔣家涇。其中黃姑涇、張涇和招賢涇今還見存。
環境作用
[編輯]太湖周邊地形為碟形窪地,其本身海拔不高,遇到海潮並不能阻止海水倒灌。因此淡水容量巨大又臨近海岸的柘湖便發揮着稀釋倒灌咸潮的作用,幫助阻擋咸潮對上游黃浦江南岸地區的侵襲,減輕土地鹽鹼化危害。
水利
[編輯]柘湖最主要的水利作用是稀釋南來鹹水,宣泄北來洪水,水利主要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調節南北水量的要素是庫容量巨大,為保證庫容,五代吳越國於天祐元年(904年)就對柘湖進行過疏浚[5]。此後還屢有疏浚工程,如紹聖年問,毛漸疏浚柘湖等水。
宋代,東南沿海人口增長,墾田漸多,由於泄洪需要疏通水道,而疏通的水道會導致海水倒灌土地鹽鹼化,故護田和泄洪矛盾逐漸激化,柘湖周邊居民多在水道上私築壩堰。政府不得不設置了可以開關的水壩緩解矛盾,《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便稱:「旁海農家作壩以卻咸潮,雖利及一方,而水患實害領郡;設疏導之,則又害及旁海之田。若於諸港浦置廂啟閉,不惟可以波水,而旱亦獲利。」
除丘崈所建16堰外,張叔獻也於淳熙十三年(1186年)上《請築新涇塘招賢港堰靦狀》,要求在新涇塘、招賢港和徐浦塘三處河口置靦築塘。
柘湖未淤之前是重要的水利樞紐,淤積之後原湖面收縮為諸多水道,其中以新涇塘為最重要,兼有鹽運功能。但至隆興二年(1164年)置張涇閘之後,原湖區的主要水道由東側新涇塘開始向西側張涇轉移。到乾道七年(1171年),丘崈棄新涇塘,移築運港堰,張涇一帶逐漸成為了金山南部最重要的水道。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金山县境三个古县城(朱炎初)--上海地方志--节. shtong.gov.cn.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 ^ 岡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孫昌麒麟. 上海金山柘湖考略. 上海地方志. 2021-05-15, (2021-02): 58-64.[失效連結]
- ^ 脫脫. 宋史 卷97. 中華書局. 1977. ISBN 9787101003239.
- ^ author., 張國維, 1595-1646,. 吴中水利全书. 吴中水利全书. ISBN 978-7-5540-0363-3. OCLC 9691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