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建時
中國當代名人傳》中的杜建時照片
中華民國 第12任天津市市長
任期
1946年10月23日—1949年1月15日
前任張廷諤
繼任末任
個人資料
出生1907年5月28日
 清朝直隸省順天府武清縣
逝世1989年11月7日(1989歲—11—07)(82歲)
 中國北京市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49年)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杜建時(1907年5月28日—1989年11月7日),字際平河北省武清縣(今天津市武清區)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2]

生平[編輯]

1925年,杜建時入位於北京黃寺奉系開辦的東北講武堂北平分校。畢業後,他在炮兵教導團任團附,不足半年便升為連長,一年後升為營長。1931年,杜建時入陸軍大學。1934年,他被蔣介石指派赴美國堪薩斯留學,入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畢業後,他獲蔣介石致信稱,「世界大戰即將爆發,我們將領中懂得國際關係的人太少,你要再入一個學校學習國際關係……」杜建時乃又入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2]

1939年,杜建時從美國回到中國,此後曾被蔣介石任命為第九戰區中將高級參謀及副參謀長。1940年,杜建時作為第九戰區副參謀長兼任中央軍校長沙分校主任,負責培訓中、初級幹部。1941年初,他又兼任湖南省幹部訓練團教育長,負責對地方黨政軍幹部進行輪訓。1942年,他任陸軍大學教務處處長。不久,他任國防研究院主任,負責籌建國防研究院。 其間,美國派出馬格魯德率領的軍事代表團來華協商軍事援助中國事宜,杜建時遂被蔣介石任命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中將高級參謀、國民政府參軍處中將參軍,協助委員長侍從室主任商震與美國代表團進行談判。1943年2月,中國、美國、英國高級幕僚在英屬印度加爾各答集會,中國派出宋子文何應欽出席,杜建時作為隨員參加中國代表團。1943年11月20日,商震、王寵惠率領包括杜建時在內的高級幕僚到開羅參加開羅會議的準備工作。1943年夏,羅斯福邱吉爾華盛頓會晤,討論地中海以及緬甸作戰與在中國戰區使用美國空軍等問題,中國獲得邀請與會,蔣介石乃派宋子文偕杜建時作為代表參加會議,稱之「三義會議」。1945年,杜建時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於美國三藩市召開的聯合國成立後的首次大會。[2]

1945年9月,杜建時返回重慶,被蔣介石派往天津任第十一戰區駐津、唐、榆代表,在天津設辦事處,負責招撫附近地區的偽軍,以接應美國海軍陸戰隊天津登陸,防守出海口及北寧鐵路沿線各要點,肅清附近地區的共軍,為大部隊開赴華北和東北提供便利。為便於指揮,杜建時還被加委為北寧線護路司令兼天津市副市長,其中北寧線護路司令直屬於東北行營。天津市市長張廷諤病退後,杜建時升任天津市市長。[1][2]1947年7月19日,國民政府派杜建時為天津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3]:8385-83861949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天津,次日杜建時被俘虜。[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杜建時繼續作為戰犯被關押,1963年獲得特赦。此後他歷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

1989年11月7日,杜建時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全國政協委員杜建時在京逝世,人民日報1989年11月14日
  2. ^ 2.0 2.1 2.2 2.3 沉度、應列等編,國民黨高級將領傳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5年,第371頁
  3.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4. ^ 夏鵬漢,杜建時為何甘當俘虜,今晚報,2009年6月21日[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