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府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5月22日) |
布吉府 ภูเก็ต | |
---|---|
府 | |
布吉府在泰國的位置 | |
坐標:7°53′24″N 98°23′54″E / 7.89°N 98.3983°E | |
國家 | 泰國 |
首府 | 布吉市 |
政府 | |
• 府尹 | Phakaphong Tawipatana (Since 1 Oct 2018)[1] |
面積 | |
• 總計 | 576 平方公里(222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75 |
人口(2019) | |
• 總計 | 416,582人 |
• 排名 | 68 |
• 密度 | 1,042人/平方公里(2,700人/平方英里) |
• 密度排名 | 6 |
ISO 3166碼 | TH-83 |
布吉府(泰語:จังหวัดภูเก็ต,皇家轉寫:Changwat Phuket,泰語發音:[t͡ɕāŋ.wàt pʰūː.kèt]),華人舊稱通扣、通扣坡,馬來人稱之為武吉(馬來語:Bukit),是泰國77個一級行政區之一,府治為與行政區同名的布吉市。該行政區全境以布吉島再加上32個離島為範圍。布吉島是泰國境內最大的島嶼,位於泰國南部安達曼海海域上,也是唯一一個擁有自己獨立一級行政區劃的島嶼。布吉是世界知名的熱帶觀光勝地,其豐富的天然資源也替泰國帶來不小的財富。
歷史
[編輯]「布吉」這名字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025年時,該島當年的舊名「Manikram」在泰米爾語中是「水晶山」的意思。但是,布吉還有另一個更知名的舊名(尤其是在西方文化領域)「Junk Ceylon」,卻是源自於3世紀亞利山卓圖書館中著名學者托勒密,他曾在著作中提及如果想要從中南半島一帶(當時他稱為Souwannapum)前往馬來半島時,會經過一個叫「Jang Si Lang」(馬來文Ujong Salāng,Ujong意為海角)的驛站,是西方文獻中最早提及布吉的一份[來源請求]。在中國清代的謝清高在其著作《海錄》稱此地為養西嶺。
對於布吉島最初的住民,有幾種不同的說法,部分認為有可能是屬於舍曼族(Semang)一系的矮黑人(Negrito),部分認為可能是屬於莫坎族(Mokken)的海洋吉普賽人(Sea Gypsy),也有說法認為可能是起源於緬甸勃固(Pegu)地區的孟王國(Mon)之移民。
約在4世紀左右時,一群因為不堪侵擾而逃離原居地印度的泰米爾人(Tamil)開始在整個馬來半島西岸殖民,殖民範圍包含了布吉島。在7世紀至13世紀期間,布吉與鄰近的地區都是由一以蘇門達臘為根據地的馬來王國室利佛逝(Srivijaya)所控制,當時該王國以布吉島北方、今日泰國攀牙府的港埠竹古巴(Takua Pha)作為附近地區的商業與文化中心。相比之下,布吉則因為缺乏可以作為航運用途的河口港埠,再加上人口稀少,整體發展可說是一灘死水。
布吉首次納入泰國的版圖裏,是在13世紀末素可泰王國時代的蘭甘亨大帝(King Ramkhamhaeng)在位時,當時竹古巴被劃分在那空是貪瑪叻府的管理區域內,使得布吉也連帶地被劃入其範圍。那時的布吉的環境還非常原始未開化,人們主要是居住於滿佈全島的黑森林邊緣之溪流低地,而叢林中則還有野生的老虎、犀牛、象、鱷與熊等獸類穿梭。雖然只是一個小島,但布吉擁有非常豐富的物產礦藏,包括象牙、寶石、天然珍珠、毛皮、香料與龍涎香。這些資源很早以前就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外來族群虎視眈眈,包括馬來海盜、阿拉伯商人、泰米爾屯墾者、中國的絲綢交易商與遠來自葡萄牙的冒險家全想要染指。因此自17世紀時第一座錫礦礦坑在島上開挖後,就註定了此島日後必然的經濟與政治重要性。
1626年時,來自荷蘭的商人獲准在布吉設立一個交易站,而在積極拓展外交的暹羅王那萊王(King Narai)在位的1656年到1688年間,當時的法國駐暹羅大使也開始留意到布吉錫礦在全球貿易市場的潛力。因此,在法國的爭取下,納賴在1681年時指派法籍的傳教士黑內·商博諾神父(Brother Rene Charbonneau)治理布吉島,並將行政中心設於他朗(Thalang)。而在同時,納賴也將布吉島的管理,直接規劃在暹羅的經濟與外交事務部門之下。
女英雄抗擊外族入侵
[編輯]1767年帕馬(即今日的緬甸)擊敗了泰國的阿瑜陀耶王朝,使得馬來人得以趁亂進佔布吉。緬甸軍當時組織了龐大的遠征船隊,在1785年時進攻布吉,以便試探在曼谷新成立的扎克里(Chakri)王朝之態度軟硬。雖然當時英國的法蘭西斯·萊特船長(Captain Francis Light,馬來西亞檳城的建立者)曾去信警告布吉總督,但3,000緬甸遠征軍仍然長驅直入佔領了攀牙和竹古巴(Takua Pah)與竹古童(Takua Thung)兩城,並繼續進擊布吉島上的他朗城(Thalang)。
當時,他朗城內的氣氛非常低迷,布吉府尹已陣亡,領軍的府尹遺孀莊(Chan)是吉打蘇丹的孫女。由於布吉積欠了皇家國庫好一筆債務,因此曼谷的國王拉瑪一世派軍馳援的機會可說是頗為渺茫。布吉方面據守的巴帕堡壘隨時有陷落的可能,但莊並沒有在還來得及逃離時離開。莊與她的姊妹穆(Mook)將他朗的人民聚集起來,當時由於大部分的男人都已戰死人數有限,她們召集了500名婦女,手上拿着用煙煤塗抹過的椰樹枝偽裝成武器來充數。這計謀的湊效使得緬甸人不敢貿然全面進擊,而泰軍則是在挽濤灣(Bang Tao bay)附近的山丘上突擊緬軍得手。過了一個月的苦撐後,緬甸大軍終於1785年3月13日撤退。
為了嘉勉兩位女性的英勇,拉瑪一世頒贈她們帖卡撒隄(Thao Thep Kasat Tri)與席順通(Thao Si Sunthon)的稱號,其中前者通常是只保留給皇家成員的貴族稱號。她們的青銅塑像今日仍是布吉島上非常著名的觀光重點,也就是他朗市區裏碼頭廣場圓環正中央的女英雄紀念碑。除此之外,聯接布吉島與泰國本土攀牙府之間的跨海大橋,也被命名為帖卡撒隄大橋藉以紀念英雄業績。
後來緬甸在1809年到1812年、拉瑪二世初登基時,又趁泰國國力薄弱,軍備鬆懈之機襲擊了布吉三次。在他們的掠奪下竹古巴與竹古童兩城曾再度毀城,而他朗與呈娘港(Tha Rua port)也被攻陷,但是由於布吉和其他府的泰國人民抗擊不休,一直苦戰到曼谷方面的大軍開到,才使得該地區免於進一步的屠殺。當戰塵飄落之後,布吉被規劃到泰王國的國防部下作為戰略前線直接管理,後來被隸屬於洛坤府下。
緬甸在1824年遭到英國佔領,這件事徹底的終止了緬軍對泰國的侵略動作。當初逃到攀牙的許多布吉人終於得以回到家鄉重建他朗,但此時他朗的光芒早已被島上另一個後起之秀的城鎮給遮蔽——由於大批來自馬來西亞檳城地區的華人來到此地開發錫礦,而促成了布吉城的興起。華人勞工的進駐雖然帶來興盛的經濟活動,但也帶來新的紛擾,1876年時兩群華人礦工發生糾紛,這事件瞬間轉變成激烈的血鬥,暴動擴及全島失控的暴民開始四處屠戮與搶劫。當地泰人聚集在布吉城的查隆寺(Wat Chalong),寺中的主持僧人除了救助傷患外,也鼓勵民眾團結以對抗暴民,因此才得以在暴民集團抵達時抵抗成功,並在僧人的斡旋下平息暴動。
許心美的善治
[編輯]對於整個布吉的發展歷史來說,最有貢獻者莫過於1890年到1909年間治理著布吉的泰籍華人許心美(Khow Sim Bee;Phraya Rasdanupradit Mahissara Phakdi),「Phraya」是泰王朱拉隆功大帝後來賜給他的尊號,直譯為佛爺,或相當於英國的爵爺(Sir),原先僅由泰王賜予王公貴族和大將。
在拉斯達爵爺的治理下,布吉府修築了大批的歐式建築和新的寬闊道路,貧窮的人們則被鼓勵去畜養牲畜帶到新市場上去進行交易以改善收入。在他的特許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在布吉設立了第一個泰國據點,當時泰國南方的第一所現代化醫院也在府城區(เมือง ภูเก็ต,Muang Phuket)落成。
在1901年,他首度自馬來西亞檳榔嶼引進橡膠樹到布吉落戶,在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後,泰國是今日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橡膠出口國。
朱拉隆功大帝在位期間, 因為他看到拉斯達爵爺的豐功偉績,將附近盛產礦石的六府——攀牙、喀比、拉廊、董里、沙敦以及竹古巴——聯合在一起,歸屬在布吉的管轄下,稱為「布吉道」(มณฑล ภูเก็ต,Monton Phuket)。而拉斯達爵爺則升任為布吉道的道台總督,其道台總督職位與爵位採世襲制,但實際上僅世襲了一代。
1933年,隨着泰國的國家體制由絕對王權轉向君主立憲政體,布吉也像泰國其他府份一般,改為自立的郡府,由泰國內政部指派的府尹進行治理。
現代
[編輯]2004年12月26日,一場發生在印尼蘇門答臘附近海域的海底地震引起了嚴重的海嘯,海嘯席捲泰國西岸,包括布吉島,根據統計在災難中布吉一帶共有250人喪生,其中包含不少在冬季期間前來亞洲度假的歐美遊客與其他亞洲國家遊客。經過海嘯侵襲後島西的幾個主要海灘,例如巴東海灘(Patong)、喀倫海灘(Karon)與喀塔海灘(Kata)都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
浩劫之後,泰國政府十分重視受災地區的重建工作,大力推行各項政策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許多商業如巴東海滂的海洋百貨公司(Ocean Department Store)皆已很快地在2005年初期間被重建並恢復營運。
2006年初,東南亞地區第一套海嘯預警系統在布吉設立,該系統在遊客集中地區(如巴東海灘等地)能以英語、泰語、華語、日語、德語等不同語言的廣播警示遊客海嘯的來臨。
在2005年災後重建後,布吉島的旅遊業組建恢復到往期水平。但在2020年到2022年期間,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再度重創了布吉島的旅遊業。
地理
[編輯]布吉島屬於泰國南部地區,座落於本身屬於印度洋一部份的安達曼海(ทะเล อันดามัน Andaman Sea)上,是一座南北較長(最長處48.7公里)、東西稍窄(最寬處21.3公里)的狹長狀島嶼。布吉島北以巴帕海峽(Pak Prah Strait)與泰國本土的攀牙府(พังงา,Phang Nga)相鄰,而東側則是隔着攀牙灣與對岸的喀比府(กระบี่,Krabi)呼應,西岸及南岸則都瀕臨着安達曼海。主島與大小達32個的離島加起來,土地面積約為570平方公里。
布吉境內多山,全島約有70%的面積屬於山地地形,尤其是貫穿島嶼西側的山脈,是連貫馬來半島與亞洲大陸的克拉地峽(Kra Isthmus)的一部份,最高峰Mai Thao Sip Song(十二藤峰)標高529公尺。而佔有其他土地面積的小型平原主要是散佈在島嶼的中央與南部,島上主要溪流包括有挽艾河(Khlong Bang Yai)、挽隆河(Khlong Bang Rong)、呈娘河(Khlong Tha Rua)等幾條,但都是重要性不高的小型河流。
布吉島有大小32個離島,其中大部分的離島都是聚集在島北的攀牙灣與東到南岸的近海。少數例外的是最大的離島披披島(Ko Phi Phi Don),與其附屬的小披披島(Ko Phi Phi Ley,即電影《迷幻沙灘》(The Beach)拍攝場地)位於東方正好與布吉島和泰國本土等距離的較遠海面上。由於這兩座島皆屬喀比府而非布吉府管轄,已自成一個獨立的觀光區。
氣候
[編輯]布吉府由於面臨安達曼海,氣候備受海洋季風影響,上半年炎熱,下半年多雨。
由於2006年至2007年在印度洋上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造成泰國南部喀比、布吉等地區異常乾旱,降雨量偏低。
布吉機場 (1961-199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31.5 (88.7) |
32.7 (90.9) |
33.4 (92.1) |
33.1 (91.6) |
31.5 (88.7) |
31.0 (87.8) |
30.7 (87.3) |
30.6 (87.1) |
30.1 (86.2) |
30.3 (86.5) |
30.5 (86.9) |
30.8 (87.4) |
31.4 (88.4) |
平均低溫 °C(°F) | 22.0 (71.6) |
22.4 (72.3) |
23.0 (73.4) |
23.9 (75.0) |
24.5 (76.1) |
24.7 (76.5) |
24.4 (75.9) |
24.7 (76.5) |
23.9 (75.0) |
23.6 (74.5) |
23.1 (73.6) |
22.6 (72.7) |
23.6 (74.4)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42.1 (1.66) |
29.5 (1.16) |
60.3 (2.37) |
157.1 (6.19) |
345.4 (13.60) |
285.9 (11.26) |
284.4 (11.20) |
272.0 (10.71) |
417.2 (16.43) |
350.7 (13.81) |
188.4 (7.42) |
70.6 (2.78) |
2,503.6 (98.59) |
數據來源:Thai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
府徽與其他象徵
[編輯]布吉府的象徵樹木是緬甸紅木(Burmese Rosewood,學名Acacia catechu),府花是辣椒花(學名:Bougainvillea)。
府徽則是兩個並排坐着的古代婦女, 她們是以拯救布吉而聞名的兩名女英雄帖卡撒隄(Thao Thep Kasattri)和席順通(Thao Sri Sunthon)。
行政及管理
[編輯]布吉府在行政上被劃分為3縣(ampoe),並又進一步被劃分為17區(tambon)及103村(muban)。
|
布吉府現時(2006年)長住居民約23萬人左右,加上旺季前來從業之泰國人和非法勞工大約30萬人。
交通
[編輯]道路
[編輯]布吉島北面以巴帕海峽與泰國本土相望,其與本土間的路面運輸完全仰賴帖卡撒隄大橋與撒拉辛大橋兩座跨海橋樑。其中靠西側的撒拉辛大橋興建於較晚的1974年時,橋的命名取自一代忠臣博特·撒拉辛宰相(พจน์ สารสิน,Pote Sarasin,1905年-2000年)。布吉與曼谷之間車程約867公里,旺季時幾乎每小時皆有長途巴士自南曼谷巴士站發車前往布吉。
航空
[編輯]1976年,布吉國際機場(สนามบิน ภูเก็ต,Phuket International Airport,HKT/VTSP)啟用,帶來了非常蓬勃的觀光業。今日布吉國際機場是泰國境內僅次於新曼谷國際機場的最大旅運進出點,僅在1998年,該年的旅運總人次就高達3,142,712人,到了2006年,自布吉機場出入境遊客人數已突破了五百萬人。2016年9月16日,布吉國際機場新候機樓啟用,從此後,布吉國際機場年吞吐量達到1250萬人次。一旦原候機樓改建完成,布吉國際機場的總吞吐量將達到1800萬人次/年。
布吉國際機場距離布吉城36公里,距離巴東等海灘50公里到70公里不等。在雨季時如果碰到道路交通堵塞要費時一個小時以上。乘坐國際航班的乘客們需要交納機場建設稅700泰銖。
2007年9月16日,一架隸屬於泰國One-Two-Go航空、航班編號OG 269的麥道MD-82型客機,在降落布吉國際機場時因氣候不佳、風切過大與機件失靈而滑出跑道失事,包含機組員共88人喪生。
海路
[編輯]為了滿足不少嚮往寧靜的遊客至布吉島度假的需求,每天有兩班渡船在布吉府城東南的布吉深水港(Phuket Deep Water Port)與大披披島之間對開,並可進一步由大披披島乘坐渡船到喀比府城或蘭塔島(Koh Lanta)。由於每年5月至11月間屬該地區的海洋季風盛季,海上經常有大浪發生,容易造成搭船遊客暈船或有安全上的疑慮。
醫療保健
[編輯]布吉島有6家醫院,由公共衛生部管理的主要是Vachira Phuket醫院,較小的醫院在Thalang和Patong。有3家私立醫院,分別是布吉島國際醫院、布吉島曼谷醫院和布吉島教會醫院。
布吉美食
[編輯]布吉文化的多樣性,來自泰南、中國的福建省及廣東省、馬來西亞及印度所產生的相互影響,為百年文化彼此交融、互動而成的產物。 各族群除了帶來原有的飲食文化外,彼此之間也互相影響,甚至融合出新的特色。
-
บี้หุ้นบะกูด(米粉肉骨),โปเปี้ย(薄餅)是早期的來自中國南方移民帶到布吉,並調整口味,以適應當地的情況
-
布吉的泰南料理受到由馬來文化及中國文化的影響,造成布吉獨特飲食文化
-
ยิ่วหูเอ้งฉ่าย(Yiw-Hu-Eng-Cai)(鰇魚雍菜)布吉獨特的一道菜,是一道街邊小吃。魷魚蕹菜,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魷魚蕹菜是主角。這道菜受到馬來西亞料理sotong kang kong 影響
-
หมูฮ้อง(Moo-Hong)與น้ำชุบ(Nam-Chup)布吉著名料理,受到福建料理的封肉(Hong-Bak)
-
โลบะ(Loh-Bak)受到中華料理的五香滷肉
-
โรตี(Lo-ti)指印度煎餅roti canai,成為布吉人的早午茶
-
布吉各種廣式點心,布吉人心中最好選擇的早餐
-
โกยตาลาม(Kue Talam) 來自於馬來西亞的kuih talam,是布吉土生華人娘惹甜食
-
พังเปี้ย(Phang-Pia) 布吉常見中國傳統餅食其中之一,來自福建及臺灣的膨餅(phòng-piánn)
-
ออโก้ย(Oo-Kue) 布吉常見閩南傳統芋粿
-
ป่าวล้าง(Pao-lang)
知名景點
[編輯]- 建築
- 查龍寺(Wat Chalong)
- 布吉大佛
- 布吉市府廳(Sala Klang)
- 布吉法院(San Jahngwaht)
- 渣打銀行
- 大型會議設施
- 布吉國際會議中心 [2]
- 藝術表演
- 遊樂/觀賞設施
- 海灘、海岬、國家公園
- 查儂灣(Chalong Bay)
- 朋帖海岬(Prom Thep Cape)
- 喀塔海灘(Kata Beach),寧靜海灘,適合各種沙灘體育運動
- 小喀塔海灘(Kata Noi Beach),寧靜海灘,多各式餐館
- 喀倫海灘(Karon Beach),接近巴東海灘
- 巴東海灘(Patong Beach),方便、酒店及各種遊客設施林立
- 喀馬拉海灘(Kamala Beach),接近巴東海灘
- 素林海灘(Surin Beach)
- 邦濤海灘(Bangtao Beach)
- 邁考海灘(Mai Khao Beach)
- 西莉那國家公園(Sirinat National Park)
- 拷索山林國家公園(Khao Sok National Park)
- 離島
- 商場
事故與災害
[編輯]- 2004年印度洋海嘯中受到波及,受損嚴重,特別為面向震央的巴東海灘。
- 2018年布吉島遊船傾覆事故,7月發生惡劣天氣下的遊船傾覆,導致中國大陸遊客傷亡。
友好城市
[編輯]註釋
[編輯]- ^ https://novostiphuketa.com/phakaphong-tavipatana-novyy-gubernator-provincii-phuket-11206.php#8DsXSR78SWJOhuJs.9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leader Oct/01/2018
- ^ 《布吉周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7年5月15日報道泰國首相素拉育指示暫時緩建布吉國際會議,原因是急需把錢花在改進海嘯預警系統上面。
參考資料
[編輯]- (繁體中文)布吉島介紹頁(泰國觀光局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布吉島歷史(Phuket Guide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布吉島介紹(布吉/攀牙/喀比觀光俱樂部網站)
- (英文)布吉周報Phuket Gazette - 報道本地新聞、布吉房地產信息、天氣預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