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日寇暴行實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寇暴行實錄
《日寇暴行實錄》封面
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作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
類型畫冊
語言中文
主題抗日戰爭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香港)
出版時間1938年7月,​86年前​(1938-07
出版地點中國
開本16
規範控制
OCLC32185197

日寇暴行實錄》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於1938年7月出版發行的宣傳畫冊,用影像記錄了日本侵華戰爭中的戰爭罪行和中國軍民的抗戰情形[1]。畫冊由政治部部長陳誠作序;後環還襯印有田漢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雪恥復仇歌》[2]

畫冊分為「炸」、「燒」、「殺」、「奸」、「掠迫」、「流徙」等部分,逾170幅照片,其中部分被認為是南京大屠殺的影像資料。除了少量外國報刊的新聞圖片,畫冊的照片主要是從日軍俘虜處搜集,有相當一部分為首次公開[3]:114。是抗戰時期的珍貴史料[4]

編輯與出版

[編輯]

《日寇暴行實錄》的編撰始於南京淪陷後,日軍在南京實施大規模屠殺,震動世界。前線戰士從日軍俘虜身上繳獲了大量照片,傳到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決定以此為契機編印一本宣傳畫冊,向國內外揭露日軍的戰爭罪行[3]:114。這一任務交由第三廳[註 1]負責,具體由第六處[註 2]和第七處[註 3]共同執行[3]:114, 111馮乃超史東山馬彥祥葉淺予等五人被緊急召集,投入到照片的整理與出版工作中[3]:114

為了確保畫冊的品質,第三廳決定委託香港商務印書館代為印刷。葉淺予攜帶原稿趕赴香港,親自監督印刷過程[3]:114。到香港後,葉淺予找到丁聰,後者協助完成了版樣設計與編輯[5]。將近一個月後,一萬冊《日寇暴行實錄》印製完成。第一批樣書由葉淺予隨身帶回武漢,其餘畫冊則計劃透過廣州鐵路局運往武漢。此間第三廳已由武昌曇花林遷到漢口海關大樓[3]:114

就在畫冊即將運抵武漢之際,日軍發動了包圍武漢的猛烈攻勢,又在10月21日攻佔了廣州,切斷了抗戰後方與海外的交通。武漢的撤退命令隨之下達,第三廳被迫遷往長沙暫駐。輾轉之下,畫冊最後運抵長沙。[3]:114

內容

[編輯]

《日寇暴行實錄》全書為十六開本[3]:114。精裝版封面採用淺豆綠背景,白色書名;簡裝版為黑色背景,淡黃色書名[6]。扉頁除標題外還印有「獻給我忠勇將士與愛國同胞!」的題記。畫冊前環襯印有題為「日寇侵略地圖」的地圖;後環襯印有田漢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雪恥復仇歌[2]

序言

[編輯]

序言為陳誠1938年6月15日所作,全文如下[2]

序言
日寇之危害我國家民族,其由來久矣。有中葉,寇我東南沿海甲午中日之役奪我朝鮮台灣日俄之役攫我旅順大連民國以來,阻撓我國革命,破壞我國統一,占我領土,侵我主權,掠取我經濟,摧殘我文化等,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事實俱在,中外共喻。而自「九一八」以來,日寇侵略,愈趨積極,蠶食不已,繼以鯨吞東北四省平津上海南京,先後淪陷;傀儡組織,陸續成立。自去年七七盧溝橋事變起,我全國上下,為企求民族之生存獨立,為維護世界之正義和平,在最高領袖統率領導之下,精誠團結,一致奮起,與暴敵作殊死斗。目下神聖抗戰,為時將一載,賴我最高領袖之籌措咸宜,我前線忠勇將士之浴血殺敵,我後方民眾之同心協力,最後勝利,必屬我方,蓋無疑義。而日寇將士,日暮途窮悲末日之將至,逞獸類之暴行,鐵蹄所至,村舍為墟,其殘忍惡毒,淫穢貪狠,既非人間想像所能及,亦非筆墨文字所能罄。是冊所搜材料,以時間匆促,至不完備,故畫片所攝之事實,實不足以表日寇殘暴行為之萬一。但血氣之倫,一讀此書,吾信其必有怒髮衝冠,目眥盡裂者矣。誰無父母?誰無妻女?見同胞之慘遭殘殺與蹂躪,又誰能不投袂奮起,以圖自效?我黃帝子孫,有史以來,遭遇之慘酷,誠未有甚於今日者。以前所謂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以今視之,反覺瞠乎後矣。迄今抗戰已入三期,非共矢忠誠,湔濯此辱,實無以上對祖宗,下對後嗣。凡我國人務希共本親愛精誠之精神,有我無敵之決心,臥薪嘗膽,破釜沉舟,犧牲一切,奮鬥到底,庶抗戰可操必勝之券,而民族乃有復興之望。同胞同胞,其共勉之!
民國二十七年六月十五日 陳誠序於武昌軍次。

正文

[編輯]

畫冊正文共分八個部分,分別是「炸」、「燒」、「殺」、「奸」、「掠迫」、「流徙」、「我抗戰陣容」和「日寇的沒落」[2]

章節 主要內容 圖像數量
天津上海南京廣州漢口等地遭遇的空襲;被轟炸的文化、慈善與外交機構;轟炸中喪生的母子以及失去母親的孤兒[7] 45
上海、杭州台兒莊等地被空襲後黑煙滾滾的情景;日軍在南京用石油放火燒殺中國百姓後留下的焦黑屍體[7] 9
被日軍用日本刀斬首的民眾;南京、杭州、蘇州山西等地被殺害的農民;「血池」;被刺刀殺死的孩童[7] 13
被凌辱、強迫露出下體的中國女性;被輪姦致病的十六歲少女;下體被插入異物的老婦屍體;被士兵輪姦後又被剖開腹部的多具女屍;日軍與慰安婦的合影等[7] 10
掠迫 「活埋」與「日寇暴行的自供」[2] 7張活埋影像+5幅自供
流徙 徐州鎮江、上海、鄭州等地「戰區同胞之顛沛流離」[2] 9
我抗戰陣容 「我忠勇將士」、「我礮隊雄姿」、「我機械化部隊」、「全國民眾武裝起來」、「我空軍雄姿」、「救護」、「慰勞」、「輸將」與「軍民合作」[2] 64
日寇的沒落 「寇軍敗績」、「被我俘虜之大批戰利品」、「寇軍怕死的證明」[2] 20

圖像摘錄

[編輯]

以下照片摘錄自《日寇暴行實錄》。

附錄

[編輯]

畫冊正文後有七篇附錄,分別是:《六十年來的血債》、《日寇暴行記略》、《日寇在東北的燒殺淫掠》、《抗戰到底雪恥復仇》、《國際的公論與同情》五篇文章與《日寇損失統計表》、《我國損害統計表》兩幅圖表[2]

後續發行

[編輯]

畫冊運抵長沙後,由於抗戰形勢嚴峻及組織效率低下,畫冊的分發狀況不容樂觀。同時為了延緩日寇的進犯,國民黨決定使用焦土政策,實施焚燒長沙的計劃。葉淺予後來在其回憶錄《細敘滄桑記流年》中提到,他懷疑大部分畫冊很可能在1938年11月12日的長沙大火中被毀,他又提及《日寇暴行實錄》被塵封多年,多虧了馬彥祥的幫助這本畫冊才公諸於世。[3]:115

相關書籍

[編輯]

註解

[編輯]
  1. ^ 第三廳是文化宣傳部門,郭沫若周恩來推薦任廳長,陽翰笙任秘書長。
  2. ^ 第六處是藝術處,田漢任處長。
  3. ^ 第七處是對外對敵宣傳處,范壽康任處長。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盧麗寬. 閩藏家展1938年版《日寇暴行實錄》. 文匯網. 2015-09-03 [2025-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7).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印. 日寇暴行實錄. 漢口. 1938-07. OCLC 32185197.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葉淺予. 在政治部三厅编《日寇暴行实录》. 细敘沧桑记流年. 北京: 群言出版社. 1992-06. ISBN 978-7-80080-021-4. 
  4. ^ 王垚. 7旬老人向成都市档案馆无偿捐赠《日寇暴行实录》. 四川在線. 成都商報. 2015-08-29 [2025-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5. ^ 馬曉毅. 宋庆龄与丁聪的一段动人佳话. 光明網. 光明日報. 2009-06-05 [2025-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2-09). 
  6. ^ 曹必宏. 胶片定格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 中國檔案報 (2656). 2014-09-04 [2025-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2-09) –透過抗日戰爭紀念網. 
  7. ^ 7.0 7.1 7.2 7.3 近藤光雄. 抗日戦争時期における巴金の戦死傷者の表象. 野草. 2022-03, (108): 102–129. 
    中文譯本:近藤光雄. 由張哲瑄翻譯. 抗战时期巴金创作的战争死伤者表象. 現代中文學刊. 2023-04, (2023年第2期): 39–40 [202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2-09) –透過微信公眾平台.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