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撝謙
應撝謙(1615年—1683年),字嗣寅,號潛齋,又稱潛齋先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學者。
生平
[編輯]本爲明諸生。相傳其出生時手上有「八卦」文字樣,左耳重輪,右目重瞳。23歲時作《君子自勉論》,殫心理學,並躬行實踐,與錢塘人虞鈖、蔣志春等組織「狷社」,授徒講學。性至孝,授徒養母,母病,其服勤數年,不肯娶妻,直至其母去世。明末清初之時,其遭遇喪亂,以故國諸生自居,從此絕意進取,盡力著書。[1]其家居清貧,淡泊名利,杭州知府、海鹽知縣幾次造廬以請,均被其拒絕。1678年(康熙十七年),詔征博學鴻儒,內閣學士項景襄、李天馥等聯名推薦應撝謙,親朋亦有人相勸,但其仍稱疾,以老病不能行而堅辭,後浙江巡撫替他說情,朝廷才免徵。其做學問不喜陸九淵、王陽明之學説,論及性、太極等問題,與傳統程朱理學亦不盡同。性格介特,讀書務必窮究底蘊。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卒,終年69嵗。[2]《清史列傳》、《清史稿》有傳。[3]
其與陸隴其過從甚密,常與之討論學術源流,亦曾命其二子拜訪陸隴其於西湖寓所。其去世後,陸隴其之祭文稱:「先生(應撝謙)高風峻節,可比許由、陶潛。然許雖高潔,文采無聞;陶之文采表着矣,而耽於麴櫱,不可以為訓。惟先生閎覽博物、淡泊寧靜,許之所無,先生有之;陶之所有,先生無之:為足高視古今雲」。[4]
學術成就
[編輯]應撝謙著述甚豐,有《周易集解》、《詩傳》、《翼書傳拾遺》、《春秋傳考》、《禮學匯編》、《論孟拾遺》、《學庸本義》、《孝經辨定》等經學專著。又有《古樂書》2卷,「議論醇正,考訂簡核,深得要領」,並自序闡發禮樂與治道的關係。另著有《潛齋文集》10卷、《教養全書》41卷、《性理大中》28卷,其中《教養全書》四十一卷分選舉、學校、職官、田賦、水利、國計、漕運、治河、師役、鹽法十大「考略」,仿《文獻通考》例,而於明代事實尤詳[5]。
參考資料
[編輯]- ^ 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選·卷三》:潛齋先生姓應氏,諱撝謙,字嗣寅;仁和人也。父尚倫,故孝子。先生生而有文在手為八卦,左耳重輪、右目重瞳。少即以斯道為己任,偕同志虞畯民、張伏生、蔣與恆為狷社,取有所不為也。最後交沈朗思,尤稱莫逆。母病,服勤數年;母憐之曰:「吾為若娶婦以助若!」先生終不肯入私室。母卒除喪,始成禮。於遺經皆實踐而力行之,終身無疾言遽色。每倦而休,則端坐瞑目、寤則游息徐行。所居僅足蔽風雨,簞瓢屢空,恬如也。一日,見樑上白蛇墮地;曰:「此兵象也。」奉親逃之山中。既遭喪亂,自以故國諸生,絕志進取;益盡力著書。
- ^ 《清先正事略選·應撝謙傳》謂其卒於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
- ^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七·儒林一》:應撝謙,字潛齋,錢塘人。明諸生。性至孝。殫心理學,以躬行實踐為主,不喜陸、王家言。足跡不出百里,隘屋短垣,貧甚,恬如也。杭州知府嵇宗孟數式廬,欲有所贈,囁嚅未出;及讀撝謙所作無悶先生傳,乃不敢言。康熙十七年,詔徵博學鴻儒,大臣項景襄、張天馥交章薦之。撝謙輿床以告有司曰:「撝謙非敢卻薦,實病不能行耳!」客有勸者曰:「昔太山孫明復嘗因石介等請,以成丞相之賢,何果於卻薦哉?」撝謙曰:「我不能以我之不可,學明復之可。」乃免徵。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
- ^ 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選·卷三》:清獻嘗兩會先生於武林,與論學術源流甚契;先生亦命二子訪清獻於西湖寓次。其卒也,清獻祭以文,略言:「先生高風峻節,可比許由、陶潛。然許雖高潔,文采無聞;陶之文采表着矣,而耽於麴櫱,不可以為訓。惟先生閎覽博物、淡泊寧靜,許之所無,先生有之;陶之所有,先生無之:為足高視古今雲。」先生歾後,河陽趙公士麟、儀封張公伯行刻其遺集行世。門人凌嘉印字文衡、沈士則字志可、姚宏任字敬恆,能傅其學。
- ^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七·儒林一》:撝謙於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四書各有着說。又撰教養全書四十一卷,分選舉、學校、治官、田賦、水利、國計、漕運、治河、師役、鹽法十考,略仿文獻通考,而於明代事實尤詳。其不載律算者,以徐光啟已有成書;不載輿地者,以顧炎武、顧祖禹方事纂輯也。又有性理大中二十八卷。門人錢塘凌嘉邵、沈士則傳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