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11月3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3月6日) |
德班 Durban | |
---|---|
德班市容 | |
坐標:29°51′30″S 31°01′30″E / 29.8583°S 31.025°E | |
國家 | 南非 |
省 | 夸祖魯-納塔爾省 |
大都市 | 特克維尼大都市 |
建立 | 1835年 |
政府 | |
• 市長 | Zandile Gumede[1] |
面積[2][3] | |
• 城市 | 225.91 平方公里(87.22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2,291.31 平方公里(884.68 平方英里) |
人口(2018年)[2][3] | |
• 城市 | 3,720,953人 |
• 都會區 | 3,720,953 |
時區 | 南非標準時間(SAST)(UTC+2) |
網站 | http://www.durban.gov.za |
德班(英語:Durban,阿非利卡語:Durban)是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最大的一座城市,祖魯語稱之為「eThekwini(特克維尼)」,「itheku」在祖魯語中意為「海港或潟湖」,而「eThekwini」的叫法即是由此而來。德班都市圈在「南非人口最稠密都市圈」上排名第3,僅次於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它同時也是南非僅次於約翰內斯堡的製造業中心。德班組成了德班都市圈的一部分,且以南非最繁忙的港口聞名。它也因溫暖的亞熱帶氣候和擴張的海灘被認為是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這座城市連同它周圍的諸多小鎮擁有將近370萬的人口,這使其成為了印度洋海岸線的非洲部分上最大的城市。德班在夸祖魯-納塔爾省是人口最多的城市,而後者則是南非人口第2多的省。
歷史
[編輯]始建於1824年,原名納塔爾港(Port Natal),1835年改現名。
來自德拉肯斯堡山脈的考古證據表明,自舊石器時代中期以來,德班地區就一直居住着狩獵採集者群體。這些人生活在夸祖魯-納塔爾省的整個地區,直到來自北部的農牧民和牧民的擴張使他們逐漸融入。祖魯人的口述歷史代代相傳,他們在歐洲殖民者之前是這片土地的居民,但直到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發現該地區才有書面歷史,他在1497年聖誕節與夸祖魯-納塔爾海岸平行航行,尋找從歐洲到印度的路線。他將該地區命名為 Natal,在葡萄牙語中意為「聖誕節」。[4]
168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艘名為Stavenisse的船在南非東海岸失事。一些倖存者前往納塔爾灣(德班),在那裏他們被由酋長Langalibalele領導的「Abambo」部落(Hlubi people)收留。船員們能說流利的部落語言,並見證了他們的習俗。部落告訴他們,Abambo 人居住的土地被當地人稱為 Embo,人們非常好客。[5]
氣候
[編輯]德班(德班國際機場)(1991-202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28.0 (82.4) |
28.6 (83.5) |
27.9 (82.2) |
26.1 (79.0) |
24.9 (76.8) |
23.6 (74.5) |
22.8 (73.0) |
23.3 (73.9) |
23.5 (74.3) |
24.1 (75.4) |
25.3 (77.5) |
26.7 (80.1) |
25.4 (77.7) |
日均氣溫 °C(°F) | 24.5 (76.1) |
25.0 (77.0) |
24.1 (75.4) |
22.0 (71.6) |
19.6 (67.3) |
17.4 (63.3) |
16.9 (62.4) |
18.2 (64.8) |
19.5 (67.1) |
20.4 (68.7) |
21.8 (71.2) |
23.4 (74.1) |
21.1 (70.0) |
平均低溫 °C(°F) | 21.3 (70.3) |
21.3 (70.3) |
20.5 (68.9) |
17.6 (63.7) |
14.2 (57.6) |
11.2 (52.2) |
10.8 (51.4) |
13.0 (55.4) |
15.4 (59.7) |
17.1 (62.8) |
18.6 (65.5) |
20.2 (68.4) |
16.8 (62.2)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121.6 (4.79) |
108.2 (4.26) |
93.3 (3.67) |
73.1 (2.88) |
46.9 (1.85) |
29.5 (1.16) |
58.5 (2.30) |
31.1 (1.22) |
70.7 (2.78) |
105.0 (4.13) |
117.3 (4.62) |
120.4 (4.74) |
975.6 (38.41) |
平均降水天數 | 9.8 | 8.5 | 8.1 | 5.8 | 4.5 | 2.4 | 2.9 | 3.5 | 7.2 | 11.4 | 11.2 | 11.0 | 7.2 |
數據來源:Starlings Roost Weather |
德班是亞熱帶濕潤氣候(依據柯本氣候分類法是Cfa型氣候),它的夏天炎熱而潮濕,冬天卻乾燥溫暖,沒有雪也沒有霜凍。德班的年降水量在1,009毫米。夏天平均氣溫在24攝氏度左右,冬天則是17攝氏度左右。夏至時德班的日出在4:45,日落在19:00。冬至時,德班的日出在6:30,日落則在17:20。德班的雨季由11月開始,持續到4月中旬結束。德班的夏天晴朗、炎熱而潮濕,不過總是會被下午或夜晚的暴風雨所緩解。在每年11月15日到4月30日的熱帶氣旋季節,德班時常會受到熱帶風暴和氣旋的侵擾。[6][7]從6月到8月是德班的冬季,一般都溫暖而晴朗。
人口
[編輯]德班在種族構成上相當多樣化,各類信仰和傳統都相當豐富。祖魯人是這個城市內最大的單一種族,而英裔和印度裔也佔據了不少的人口。值得一提的是,德班的印度裔人口是印度以外所有城市中最高的。印度裔給德班帶來影響是深遠並且多方位的,包括飲食、文化和信仰。雖然有不少人抱以悲觀的看法,但這座南非第三大城市的社會凝聚力卻非常強大。在種族隔離時期,除了受僱於僱主的園丁或侍女外,不同的種族必須待在不同的地方。種族隔離政策結束後,這些界線逐漸消失了,不過黑人依舊傾向於待在原來的地方,導致這些地方仍舊是大多數黑人聚居。而大多數白人聚居的地方則大量流入了黑人和印度裔。
種族隔離政策結束後,南非迎來了人口大爆炸,因為黑人們開始被允許進入城市。在1996年到2001年間,南非的年人口增速為2.34%,這導致了城市中貧民區的擴張,而這些貧民區又經常被推倒。2001年到2011年間,年人口增速開始下降到1.08%,由於政府開始建造低保房,貧民區也開始減少。大約在1930年,德班的整個住宅區僅僅是現今的中心部分,即伯里亞和布拉夫,而後這座城市便迎來了迅速擴張的時期。白人人口在這段時間內並未有很大增長,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反而搬離了這片區域,來到相對較遠的城郊小鎮,例如烏姆蘭加,那裏駐紮着德班大部分的公司。
2001年到2011年間,北德班、南德班及伯里亞等市內和城郊的人口增長了10.9%,從536,644增長到了595,061。黑人人口顯著增長,而其他種族的人口則不斷下跌。黑人的人口佔比從34.9%增長到了51.1%,印度裔和亞裔從27.3%跌到了24%,白人從25.5%跌到了15.3%,而有色人種則從10.26%跌到了8.59%。而2011年人口普查新公佈的記錄顯示「其他人種」佔到了0.93%。
數據顯示,德班68%的人口是勞動力,而38%的人在19歲以下。
交通
[編輯]- 德班國際機場(Durb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教育
[編輯]姐妹城市(國際關係)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Mayor Cllr Zandile Gumede
- ^ 2.0 2.1 Census 2011 — Main Place “Durban”
- ^ 3.0 3.1 Census 2011 — Metropolitan Municipality “eThekwini”
- ^ Eric A. Walker. Chapter I: The discovery. A History of Southern Africa. London: Longmans. 1964 [1928].
- ^ Kronos. untitle. Lond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Cape. 1993.
- ^ Geologists warn of potential deadly cyclones in KZN due to climate crisis.
- ^ 2024 Local Hurricane Tracker - AccuWeather (Durban, Kwazulu-Na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