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納恩龍屬
徹納恩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紀
| |
---|---|
巴巴利徹納恩龍的生命復原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阿貝力龍科 Abelisauridae |
屬: | †徹納恩龍屬 Chenanisaurus Longrich et al., 2017 |
模式種 | |
†巴巴利徹納恩龍 Chenanisaurus barbaricus Longrich et al., 2017
|
徹納恩龍屬(學名:Chenanisaurus)是一屬兩足阿貝力龍科恐龍,含有一個已知物種,巴巴利徹納恩龍(C. barbaricus)。其化石來自上馬斯特里赫特階北非摩洛哥奧拉德塔伊阿卜盆地的一個磷礦區。這種動物已知於其正模標本,此標本含有部分頜骨和發現於同一地層中的幾顆單獨牙齒。徹納恩龍是阿貝力龍科中已知最大成員之一,也是出現時間最晚的一個,為北美霸王龍屬的同時期生物。它可能是在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和隨後的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中滅絕的恐龍物種之一。[1]
敘述
[編輯]徹納恩龍是一種相當大的阿貝力龍科,根據對正模標本中齒骨的測量,其身長可達7—8米(23—26英尺),這種尺寸大小只有一些大型阿貝力龍科如食肉牛龍和密林龍才能與之相比。[1]
尼科拉斯·朗里奇(Nicholas R. Longrich)和其同僚(即徹納恩龍的敘述者)識別出了該屬區別於其他阿貝力龍科物種的獨特特徵。其下顎高,而牙齒在側視圖呈彎曲狀。側溝和相關的孔位於牙齒外表面高處。齒骨前背緣向下彎曲。下顎聯合部沉重,而前緣在側面是垂直的。在平面圖上,前顎點較寬,彼此相接時呈鈍角。 [1]
該屬下頜骨最顯著的特點是高度極大,尤其是與相對較短的牙齒相比。這似乎表明徹納恩龍的下頜也非常短,其尺寸甚至比相關的食肉牛龍身上看到的更為「極端」。這表明,其頜骨是用來承受巨大咬合力的。下顎向前、向下彎曲,在一個深鈍點處終止,背面有一個很深且很高的溝,上面有一排孔,在一系列垂直的凹槽中向頂部張開――其較高的位置是一個基本特徵。外側較低的一面顯示出凹坑和交錯的嵴。前齒間板非常高,但它們很快就朝着下頜後部下降。齒槽在上視圖中呈矩形。下頜至少有十顆牙齒,這些牙齒相對細長,但前牙的橫截面呈D形,凸面朝外;後牙呈匕首狀,更扁平,切緣呈凸形。牙冠基部每5毫米有13個小齒,而在其頂端附近則多達8個。它們帶有很小的血槽,琺瑯質結構不規則,紋路不清。[1]
發現與命名
[編輯]正模標本編號為OCP DEK-GE 772。從周圍區域收集的單個牙齒中,兩顆上頜前牙分別標記為OCP DEK-GE457和DEK-GE458,而上頜齒WDC-CCPM-005已在2005年敘述過,[2]現歸類於本屬,因為它們與正模標本中的牙齒相似。徹納恩龍的屬名取自發現其化石的西迪·徹納恩(Sidi Chennane)礦山,種名barbaricus指巴巴利海岸。[1]
分類學
[編輯]2017年,系統發育分析將徹納恩龍置於阿貝力龍亞科和瑪君龍亞科之外的一個基礎位置――阿貝力龍科中。雖然它在頜骨形態上類似於該科,但其也有可能屬於非洲特有的一個尚未被描述的類群。只有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這個物種的真正關係。[1]
古生物學
[編輯]徹納恩龍是一種掠食者,就像其他的阿貝力龍科一樣。考慮到其體型,它本可以獵獲相對較大的獵物。下顎化石顯示其頭部和頜部相對較短,強壯有力。[1]由於這種動物體型龐大,下顎的比例會給它強大的咬合力,這表明它有能力捕食相對較大的恐龍。
同一地層中發現了泰坦巨龍類蜥腳類化石,它們很可能是其獵物;此外,2020年命名的第一種已確認的非洲賴氏龍類――鴨嘴龍科的異客龍也可能是其食物來源之一。[3]
磷酸鹽中徹納恩龍化石的存在是不尋常的,因為其代表着海洋環境。因此,從這些地層中發現的大多數化石都是海洋動物,如鯊魚、魚類、滄龍和蛇頸龍。[1]因此,恐龍的出現化石是令人驚訝的。這些動物有可能在其死後屍體被河流沖入海中;另一種情況是它們也有可能有時會進入海洋游泳。
岡瓦納古陸的其它部分如南美洲、印度和馬達加斯加,在最近的白堊紀中顯示出類似於泰坦巨龍類和阿貝力龍科的組合動物群,這表明當地恐龍與亞洲和北美勞亞古陸上的恐龍不同的進化史。
徹納恩龍和泰坦巨龍類化石的發現也表明,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之前,非洲就存在一個阿貝力龍科/泰坦巨龍類動物群,這表明岡瓦納古陸的動物群在那個時間點之前是相對穩定的。[1]徹納恩龍的遺骸在構成西迪·徹納恩磷礦大部分的海洋沉積物中被發現,這表明其在死後屍體被衝到了海里,在那裏,其骨骼變為化石。[4]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Longrich, N.R.; Pereda-Suberbiola, X.; Jalil, N.-E.; Khaldoune, F.; Jourani, E. An abelisaurid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late Maastrichtian) of Morocco, North Afric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7, 76: 40–52. doi:10.1016/j.cretres.2017.03.021.
- ^ Buffetaut, E., Escuillié, F., Pohl, B., 2005, "First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aastrichtian phosphates of Morocco", Kaupia 14: 3-8
- ^ Longrich, Nicholas R.; Suberbiola, Xabier Pereda; Pyron, R. Alexander; Jalil, Nour-Eddine. The first duckbill dinosaur (Hadrosauridae: Lambeosaurinae) from Africa and the role of oceanic dispersal in dinosaur biogeography. Cretaceous Research. 2020 [2020-11-13]. doi:10.1016/j.cretres.2020.1046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4).
- ^ 存档副本. [2020-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