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費迪·墨格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迪·墨格利
1977年的舉行演唱會的費迪·墨格利照片
男歌手
國籍 英國
出生
法魯克·布爾薩拉
(Farrokh Bulsara)

(1946-09-05)1946年9月5日
英屬桑給巴爾蘇丹國石頭城
(今屬坦桑尼亞
逝世1991年11月24日(1991歲—11—24)(45歲)
 英國英格蘭倫敦肯辛頓
職業唱作人唱片監製
音樂類型搖滾
演奏樂器人聲、鋼琴
活躍年代1958年至1991年
唱片公司ColumbiaPolydorEMIParlophone
Hollywood (US & Canada)
簽名
網站www.freddiemercury.com
相關團體Queen, Wreckage/Ibex
各地用詞差異
中國大陸
  • 弗雷迪·默丘里
  • 弗雷迪·莫庫里
臺灣佛萊迪·墨裘瑞
費迪·墨格利

費迪·墨格利(英語:Freddie Mercury,1946年9月5日—1991年11月24日),原名法魯克·布爾薩拉(英語:Farrokh Bulsara古吉拉特語ફરોખ બલ્સારા‌[1][2]),印度裔英國男歌手及詞曲作家,以搖滾樂隊皇后合唱團主音歌手和鋼琴手身份最為出名。作為一個表演者,他以華麗的風格和跨四個八度的嗓音聞名[3][4][5]。作為一個創作者,他寫了一些皇后合唱團最廣為流傳的歌曲,如《Bohemian Rhapsody》、《Killer Queen》、《Somebody to Love》、《Don't Stop Me Now》和《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等。除了作為皇后合唱團的成員,他還有自己的個人演唱事業,也偶爾擔任製作人和其他藝人的客座(唱歌或鋼琴)。1991年11月24日,在公開自己的病情僅一天後,他因愛滋病引發的支氣管肺炎去世。

墨格利出生於東非英屬桑給巴爾,血統為帕西人印度波斯人),在出生地和印度度過了青少年時代。他被稱為「英國的第一位亞裔搖滾巨星」[6]。2002年,在BBC舉辦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票選活動中,墨格利排名第58位。2006年,《時代周刊》亞洲版提名他為過去60年間最有影響力的亞裔英雄之一。[7] 他持續不斷地被票選為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歌手之一。2005年,在美國電視台MTV2和雜誌《Blender》組織的票選中墨格利被選為史上最偉大的男性歌手。[8]2008年,《滾石雜誌》編輯把他列為「100名史上最偉大的歌手」第18位。[5]2009年,在《Classic Rock》雜誌的票選中他被選為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歌手。[9] 音樂指南網站Allmusic稱他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藝人之一」,擁有「所有音樂中最偉大的聲音之一」。[10]

早年

[編輯]

1946年9月5日,費迪·墨格利出生於東非的英國保護國英屬桑給巴爾(現屬坦桑尼亞)。父親博米·布爾薩拉Bomi Bulsara)和母親傑·布爾薩拉Jer Bulsara)都是帕西人,出身英屬印度孟買管轄區古吉拉特邦[11]。家姓布爾薩拉來源於古吉拉特邦南部的小鎮名字布勒薩(現名瓦薩德英語Valsad)。作為帕西人,他的全家信奉瑣羅亞斯德教[12]。布爾薩拉一家因為父親在英國殖民署的出納工作搬到桑給巴爾。1952年,他的妹妹卡什米拉(Kashmira)出生[13]

墨格利早年在英屬桑給巴爾的住處

墨格利在印度度過了大部分童年時光,從7歲開始上鋼琴[14]。1954年,8歲的他被送去就讀英式寄宿男校聖彼得學校英語St._Peter's_School,_Panchgani,位於靠近孟買潘奇加尼[15]波里活歌手拉塔·曼吉茜卡在當時對墨格利在音樂方面影響很大[16]。 12歲時,他組建了一個名叫「The Hectics英語The Hectics」的校園樂隊,擔任琴鍵手,翻唱一些搖滾歌手如奇里夫·李察小理察的作品[17]。當時的一個朋友形容他「有着詭異能將收音機裏音樂在鋼琴上重現的能力」[18]。也就在聖彼得上學時,他開始自稱「費迪」(Freddie)。1963年2月,他讀完了中學後回到英屬桑給巴爾和父母一起住[19]

1964年,桑給巴爾革命爆發,17歲的墨格利和家人為逃避戰亂[6],搬到位於倫敦明德塞克斯菲爾頓的一幢小房子裏。他進入了西倫敦的艾爾沃思工藝學院(現西泰晤士學院英語West Thames College)主修藝術。最後,他在伊令藝術大學英語Ealing Art College(現西倫敦大學伊令校區)取得了藝術與圖形設計的學士學位。墨格利一生都保持着出生時的英國公民身份[15]

畢業後,墨格利陸續加入了一些樂隊,並在西倫敦的肯辛頓市場英語Kensington Market, london和女友瑪麗·奧斯丁(Mary Austin)一起賣二手衣服維生。他也在希斯羅國際機場打工。當時的朋友回憶他是「一個安靜害羞但對音樂有強烈興趣的年輕人」[20]。 1969年,他加入了主要在利物浦活動的Ibex樂隊英語Ibex (band),該樂隊後來更名為Wreckage樂隊。他在利物浦酒吧「The Dovedale Towers」樓上的公寓裏短暫地住過一段時間[21][22]。這個樂隊失敗後,墨格利加入了第二個樂隊「Sour Milk Sea」(酸奶海)。然而在1970年初,這個樂隊也解散了[23]

1970年4月,他加入了由結他手布萊恩·梅和鼓手羅渣·泰勒組成的,當時名為「Smile」的兩人樂隊。加入後,他把樂隊名字改為「Queen」(皇后樂隊),儘管其他成員和三叉戟錄音室英語Trident Studios對此有保留意見。他日後提到這個自己所取的樂隊名說:「我當然知道其中有同性戀的意味在,但那只是其中一面而已。[注 1][24]」大約在這個時候,他將自己的姓改為「墨格利」(Mercury[25]

音樂生涯

[編輯]
1978年的費迪·墨格利

所受影響

[編輯]

小時居住在印度的他接觸過很多印度音樂。其中一個影響他的歌手是波里活電影歌手拉塔·曼吉茜卡,他曾去看過現場。在搬到英國後,他也喜歡聽吉姆·克羅斯(Jim Croce)、何許人合唱團(The Who)、貓王(Elvis Presley)、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滾石合唱團(The Rolling Stones)、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約翰·連儂(John Lennon)披頭四(The Beatles)等音樂。另一個他特別喜愛的歌手是麗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他提到:「《歌廳》是我一個早期的靈感來源。我實在非常愛麗莎·明尼利。她傳遞她樂曲的方式──是一種純粹的力量」。另外,他也喜歡歌劇,可以在《Bohemian Rhapsody》(波希米亞狂想曲)、《巴塞羅那英語Barcelona (song)》等作品中見到這一點。

創作

[編輯]

墨格利創作了皇后合唱團第一張精選集《Greatest Hits》17首歌曲中的10首:《Bohemian Rhapsody》、《We Are the Champions》、《Seven Seas of Rhye》、《Killer Queen》、《Somebody to Love》、《Good Old-Fashioned Lover Boy》、《Bicycle Race》、《Don't Stop Me Now》、《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和《Play the Game[26]

他最顯著的特點是創作了許多屬於不同音樂類型的歌曲,包括洛卡比里前衛搖滾重金屬音樂福音音樂的士高等等。他在1986年的一次採訪中解釋道:「我討厭重複做同樣的事情。我想看看現在在音樂、電影和戲劇界中發生了什麼,然後把它們都整合在一起。[注 2][27]」和其他流行樂創作者不同的是,墨格利傾向於寫音樂性複雜的作品。例如《Bohemian Rhapsody》是一個循環結構,包含了幾十個和弦[28][29]。他也創作了專輯《Queen II》中的6首歌,涉及許多變調和複雜的內容。而《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則只用了幾個和弦。雖然墨格利經常創作錯綜複雜的和音部分,但他聲稱自己幾乎不會讀樂譜[30]。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鋼琴上作曲的,運用到各種不同的調號[28]

歌唱

[編輯]
費迪·墨格利的音域

儘管墨格利平常說話的聲音自然地落在男中音的範圍,但他的歌多落在男高音的音域範圍內[31]。他的音域跨四個八度,從男低音F2到女高音F6[32]。真聲最高到男高音F5[32]。傳記作者大衛·布萊特如此形容他的聲音:「在幾小節之內從低沉沙啞的搖滾嗓轉換到溫柔明亮的男高音,然後到尖尖的完美的花腔,音域的最高部分像水晶般純淨。[注 3][33]」曾和墨格利合作過專輯的西班牙歌劇女高音蒙特賽拉特·卡芭葉說:「費迪和其他幾乎所有搖滾歌手的最大不同處在於他的賣點是自己的聲音。[注 4][34]」她還補充道:「他的技巧驚人,對速度的把握完全沒問題。他歌唱時有很精準的節奏感,音高很準確,能毫不費力地從一個音轉到另一個音。他也有很棒的樂感。他對歌詞的把握微妙精細,時而甜美悅耳,時而充滿力量。他能恰當地表達每一個詞的感情色彩和細微差別。[注 5][34][32]」在皇后合唱團後期的現場中,墨格利經常改變歌曲的高音,用和弦中低一些的音代替。據說墨格利有聲帶小結英語Vocal fold nodule,他聲稱自己從未接受過正式的聲樂訓練[35]。墨格利天生患有先天性多牙症,比常人多了不少牙齒,他自己覺得他唱歌的特有音色和寬廣音域因這些牙齒所賜,因此不敢動牙齒和口顎矯形手術。[36]

現場演出

[編輯]
費迪·墨格利在1984年的現場演出
1979年現場表演中的墨格利和他標誌性的無底座話筒支架

墨格利的現場演出非常著名,通常是在世界各地的大體育場中進行。他的風格高度戲劇化,引發人群的積極參與。《旁觀者》雜誌形容他為「用各種誇張放肆版本的自己去戲弄觀眾,震驚觀眾,最終迷住觀眾的表演者。[注 6][37]」參加了費迪·墨格利致敬演唱會並與皇后合唱團錄製歌曲《Under Pressure》的歌手大衛·寶兒稱讚他的演出風格:「在所有戲劇搖滾歌手中,費迪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人...他超越了極限。我只親眼見過演唱中的他一次,結果,確實就像傳說中的,他是一個能將觀眾掌握在手心裏的男人。[注 7][38]」皇后的結他手布萊恩·梅寫道墨格利能「讓體育場最後一排的最後一個人感到和他聯繫在一起」[39]

他最有名的演出之一是皇后合唱團在1985年的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的亮相,讓整個體育場的約72000名觀眾一起拍手、搖擺和齊唱。皇后的該場演出在日後不斷被票選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現場[40][41]。2005年,一位批評家回顧該演出時寫道:「那些編纂偉大的搖滾前台人[nb 1]名單的人,把最前幾個位子授予米·積加羅拔·普蘭特等人,都犯了糟糕的疏忽。費迪以拯救生命演唱會上酒神戴奧尼索斯式的表現輕易地證明了他是他們中最接近神的一位。[注 8][42]

職業生涯中墨格利作為皇后合唱團成員在世界各國一共舉行了約700場演唱會。皇后演唱會的一個特點是其規模龐大[27]。他曾提到:「我們是搖滾樂壇的施素·德美,永遠想把事情做得更大更好。[27]」皇后合唱團也是第一個在南美體育場演出的團體,1981年在巴西聖保羅莫倫比體育場的演出打破了觀眾人數的世界紀錄[43]。1986年,皇后合唱團在鐵幕另一邊的布達佩斯為80,000名觀眾演出,是東歐有史以來最大的搖滾演出之一[44]。墨格利作為皇后合唱團成員的最後一場現場在1986年8月9日英格蘭科內博沃斯公園英語Knebworth舉行,觀眾多達約300,000人[45]

樂器

[編輯]
1984年皇后合唱團德國法蘭克福的演唱會,墨格利在台上彈奏結他。

墨格利到9歲為止在印度接受了正規的鋼琴教育,後來住在倫敦時學習了結他。很多他喜愛的音樂是以結他主導的:當時他最愛的音樂人和團體有誰人樂隊(The Who)、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大衛·寶兒(David Bowie)和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他經常自貶自己彈奏這兩種樂器的技術,從1980年代早期開始在皇后和他自己的單人作品中常僱傭客座琴鍵手。

他在很多皇后合唱團最熱門的歌曲中彈奏鋼琴,如《Killer Queen》、《Bohemian Rhapsody》、《Good Old Fashioned Lover Boy》、《We Are the Champions》、《Somebody To Love》和《Don't Stop Me Now》。他彈奏大平台鋼琴,偶爾也用其他琴鍵樂器如大鍵琴。1980年代後,他也在錄音室中時常使用合成器。皇后的結他手布萊恩·梅說墨格利不覺得自己琴藝精湛,隨着時間推移他彈奏鋼琴的頻率也下降了,因為他認為站起來在台上與觀眾互動更為重要。[46]雖然他為結他部分作曲,但墨格利自己只掌握了基本的結他彈奏技巧,他提到結他時說:「我從來沒去努力成為一個結他英雄,因為我根本不會彈他媽的結他啊!」(I've made no effort to become a guitar hero because I can't play the fucking guitar!)像《Ogre Battle》和《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這樣的歌曲是在結他上作曲的,墨格利在後者的錄音室版本和現場演出中都自己彈奏了原聲結他[47]

個人生涯

[編輯]

除了作為皇后合唱團的一員,墨格利發行了兩張個人專輯和幾首單曲。儘管他的個人作品商業上沒有大部分皇后的專輯成功,但這兩張專輯和幾首單曲都打入了英國音樂榜英語UK Music Charts前十。他的首次個人作品包括參與理查德·沃爾夫的混音作品《Love Kills》以及費立茲·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的新原聲帶。這首喬吉奧·莫羅德爾製作的歌曲首發後在英國音樂榜上排行第十。[48]

個人生活

[編輯]

個人交往

[編輯]

1970年代早期,他透過結他手布萊恩·梅結識了瑪麗·奧斯丁(Mary Austin),並與之維持了一段長期穩定的戀愛關係,與她在西肯辛頓同居了幾年。然而,到1970年代中期,他與美國男性錄音師的親密關係而最終導致他與瑪麗分手[49]。墨格利和瑪麗仍然維持了多年的親密友誼,他經常將她稱為他唯一真正的朋友。在1985年的一次採訪中,墨格利談及瑪麗:「我所有的情人們都問我他們為什麼無法取代瑪麗的位置,但這根本不可能發生。我擁有的唯一朋友是瑪麗,我不想要其他任何人。對於我,瑪麗是我法律上的妻子。對於我,這是一段婚姻。我們信任彼此,對我來說這就夠了。[50]」他也寫了幾首關於瑪麗·奧斯丁的歌,其中最著名的是《Love of My Life》(我生命中的至愛)。按他的遺願,他將自己的倫敦的房子等等都留給了她,而不是當時的戀人吉姆·赫頓(Jim Hutton),說:「你本會成為我的妻子,這些不管怎樣都本屬於你。[51]」墨格利也是瑪麗的長子理查德的教父[46]瑪麗·奧斯汀目前依然和自己的家人住在墨格利留給她位於肯辛頓的住家[52]

1980年代早期到中期,他與奧地利女演員芭芭拉·瓦倫丁(Barbara Valentin)交往[53],她在皇后的《It's a Hard Life》的MV中出鏡。[54]

1985年,他開始了與理髮師吉姆·赫頓(1949-2010)的交往,他是墨格利的最後一任同性戀人。赫頓在1990年查出HIV陽性[55],在墨格利生命中的最後六年中與他住在一起,在他生病的時候照料他,在他去世時陪伴在他的床邊。赫頓稱墨格利去世時仍戴着自己送給他的婚戒。赫頓在1995年永久遷居到了愛爾蘭共和國。他曾參加2000年舉辦的一項關於墨格利的傳記計劃──《Freddie Mercury, the Untold Story》,並在墨格利60歲冥誕當天接受了《泰晤士報》(The Times)的訪問。後於2010年1月1日死於癌症[56]

性取向

[編輯]

雖然一些評論家說墨格利向公眾隱瞞自己的性取向[6][34][57],但另一些人說他是「公開的同性戀」[7][58]。1974年12月,當被《新音樂快遞》(NME)雜誌直接問道「彎的感覺怎樣?」,他回答道:「你這個狡猾的母牛,讓我這麼說吧,我有年輕無經驗的時候。這是男生們要經歷的東西。學校里男生之間的惡作劇也有我參與的一部分。我不會繼續說得更詳細了。」1967年,僅僅在這次採訪的7年前,21歲以上成年男性之間的同性性行為在英國已非刑事化了。1980年代,他經常在公開場合與他的同性伴侶吉姆·赫頓保持距離。[55]1986年10月,《太陽報》聲稱墨格利「承認自己有一系列和同性的一夜情」。[59]

在他的音樂生涯中,記者們常把他華麗的台風與他的性取向聯繫起來。戴夫·迪克遜(Dave Dickson)為《Kerrang!》雜誌寫的1984年皇后合唱團溫布利體育館的演出評論中,甚至把他形容為「裝腔作勢、撅着嘴的妓女(posing, pouting, posturing tart)」。[60]1992年,《Gay Times》雜誌的約翰·米歇爾(John Marshall)表達了以下觀點:「墨格利是一個『舞台女王』,不怕向公眾表達他的男同特質,但不願分析或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辯護……就好像費迪·墨格利在對全世界說:『我就是我,又如何?』」[61]一位為網絡男同性戀報紙供稿的作者感覺公眾對這件事太幼稚了:「當他在很多方面過於使自己的職業生涯陷入不利境地(『我和水仙花的同性戀程度一樣,我親愛的 (I am as gay as a daffodil, my dear)』是他最著名的話之一),他的性取向幾十年來似乎被仔細的觀眾和專家們的腦袋所忽略。」[62](註:對墨格利的引用不是準確的原話[63]

性格

[編輯]

雖然他在舞台上全然外放,但許多人提到他在不演出的時候很內向害羞,特別是處於不熟悉的人中間時[34][64][65],他也很少接受採訪。 他曾經這樣提到自己:「當我在表演時我很外向,但內心裏其實是一個徹底不同的人」[66]。在台上,墨格利沐浴在觀眾的愛中。科特·柯本在他著名的自殺遺書中提到,他如何既羨慕又嫉妒墨格利所享受的觀眾的喜愛和崇拜。[67]

1987年,知道自己感染上愛滋病病毒的幾個月後,墨格利在西班牙伊維薩島的派克酒店(Pikes Hotel)慶祝了自己的41歲生日。[68]他在這樣的隱居中找到慰藉,一個酒店店主的密友描述他為「我一生中見過的最美的人,如此愉快而慷慨。(the most beautiful person I've ever met in my life. So entertaining and generous.)」[69]據傳記作者萊斯利-安·瓊斯所說,墨格利「在那裏自在暢快。他有時打網球,躺在游泳池邊,晚上冒險去奇怪的同性戀俱樂部或酒吧。」[70]9月5日的生日派對被描述為「在地中海島嶼地區見過的最驚人的放縱」,大約有700人參加。[71]派對上的生日蛋糕是高迪聖家堂的形狀,但原來的蛋糕坍塌了,被一個兩米長的海綿代替,上面有墨格利的歌《巴塞隆拿》的音符。[69]呈現給皇后合唱團經理吉姆·畢奇(Jim Beach)的賬單包括232個打碎的玻璃杯。

疾病與死亡

[編輯]

墨格利多年來沒有向公眾透露自己感染HIV病毒的情況。[72][73]

皇后合唱團因1984年在南非太陽城舉辦演唱會,打破了聯合國種族隔離南非的聯合抵制運動而廣遭譴責。為此皇后合唱團聯合國列入破壞抵制運動藝術家名單中(此名單還包括羅德·史超域現狀合唱團英語Status Quo (band)樂隊),被很多雜誌如《新音樂快遞》批判。布萊恩·梅回應批評:「……我們樂隊不是政治性的——我們為任何想來聽的人演奏。」樂隊把部分版稅捐給了一所聾盲學校。[42]

2006年,一個叫做「伊斯蘭動員和傳播」(Islamic Mobilization and Propagation)的組織請願桑給巴爾政府文化部,要求取消墨格利六十歲誕辰的大規模慶祝活動。該組織對原計劃的慶祝有諸多不滿,堅稱墨格利不是一個真正的桑給巴爾人,而同性戀行為不符合伊斯蘭教法,聲稱「桑給巴爾與墨格利聯繫在一起有辱這個屬於伊斯蘭教的島嶼」。[58]原計劃的慶祝最終取消了。


據吉姆·赫頓表示,墨格利於1987年4月被檢驗出罹患HIV病毒。這時候,墨格利仍然在訪問中否認自己為HIV帶原者。[34] 雖然他否認,但在最後四年中,由於他日益憔悴的外型、皇后樂隊不再舉行巡迴演唱及昔日戀人透露給小報的消息等等,英國媒體依然瘋狂的追蹤他的健康狀況。在其死前,幾乎隨時隨地受到狗仔隊的跟拍。其中《太陽報》(The Sun)刊登了許多文章聲稱他已患有愛滋病

1990年開始,關於墨格利健康狀況的傳言更加的盛行。同年2月18日舉辦的1990年全英音樂獎上,皇后樂隊獲得傑出音樂貢獻獎,墨格利與其他三位團員皆出席了典禮,而此時的墨格利看起來明顯消瘦了許多。

1991年6月,在結束了與皇后合唱團的音樂工作後,墨格利回到了肯辛頓的家中休養。在墨格利最後的日子中,瑪麗·奧斯汀經常前來他的家中並陪伴在他身邊。同時由於愛滋病病發階段的急遽惡化,墨格利的雙眼因為巨細胞病毒已開始出現失明的症狀,身體也虛弱到無法下床。

1991年11月22日,墨格利打電話給皇后合唱團的經理人吉姆·畢奇,請他來自己在倫敦肯辛頓的住家,準備發表一個公開聲明。11月23日,以下這篇聲明以墨格利的身分公開發表了:

然而在隔日,1991年11月24日晚,墨格利因愛滋病引起的支氣管肺炎去世了,得年45歲。雖然他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參加宗教活動,但他的葬禮是以瑣羅亞斯德教(祆教)儀式進行。艾頓·莊大衛·寶兒與皇后合唱團的其他三名團員和瑪麗·奧斯汀跟吉姆·赫頓都出席參加了葬禮。葬禮結束後他被下葬在肯薩爾綠野公墓(Kensal Green Cemetery)。

依照其遺言,墨格利將大部分的財產(包括他的房產和音樂版權費)留給了瑪麗·奧斯汀,而剩餘部份的則由墨格利的父母與妹妹以及皇后合唱團的其他三名成員獲得。墨格利的廚師喬·法內利(Joe Fanelli)、私人助理彼得·佛瑞史東(Peter Freestone)以及吉姆·赫頓各獲得了50萬英鎊,司機泰瑞·吉丁斯(Terry Giddings)獲得了10萬英鎊。

影響

[編輯]

致敬

[編輯]
瑞士蒙特勒萊芒湖畔的墨格利雕像

瑞士蒙特勒有一座墨格利的雕像[74],約10英尺高(3),遙望着萊芒湖。它於1996年11月25日由墨格利的父親和蒙特賽拉特·卡芭葉揭幕,樂隊成員布萊恩·梅羅渣·泰勒也出席了儀式。[75]從2003年起,世界各地的粉絲於每年九月的第一個周末(「費迪·墨格利蒙特勒紀念日」)聚集在瑞士致敬這位歌手。2010年6月1日,Bearpark And Esh Colliery樂隊在雕像下演出。[76]2009年,一塊匾在墨格利1964年與家人搬到英國時的住處菲爾頓揭幕。

1999年,英國皇家郵政發行了印有「舞台上的墨格利」圖案的郵票,屬於千禧年系列郵票英語Millennium stamp[77][78]

2002年5月,在倫敦西區多米尼恩劇院的門口豎立起一座墨格利的雕像。該劇院的主要節目是皇后合唱團和本·埃爾頓英語Ben Elton音樂劇《We Will Rock You》。[79][80]

2011年,墨格利的65歲誕辰,谷歌把當日的Google Doodle獻給他[81],內容是一段動畫配以墨格利的歌曲《Don't Stop Me Now》。[82]

2012年,槍與玫瑰樂隊在他們入駐搖滾名人堂儀式的講話中,引用了「已故的偉大的費迪·墨格利」的《We Are the Champions》中的歌詞「我已鞠躬謝幕,你們為我帶來名譽和財富,以及一切隨之而來的東西,我感謝你們全部。」(I've taken my bows, my curtain calls, you've brought me fame and fortune and everything that goes with it, and I thank you all.)[83][84]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閉幕式致敬了皇后合唱團和墨格利,播放了一段重新修復的影片,內容為墨格利在1986年溫布利體育場演出中和觀眾互動的場面,2012年的觀眾積極回應。緊接着是皇后合唱團和歌手潔西J(Jessie J)合作表演的《We Will Rock You》。[85][86]

愛滋病史上的重要性

[編輯]

身為第一位公開宣告罹患愛滋病及去世的主流搖滾巨星,墨格利的死在該病種的歷史上有重要地位。[87] 1992年4月,樂隊的剩餘成員創辦了墨格利鳳凰信託英語The Mercury Phoenix Trust,並於1992年4月20日舉辦了《費迪·墨格利致敬演唱會:為提高對愛滋病的認識》以慶祝墨格利的人生和影響力,為愛滋病研究集資。[88]墨格利鳳凰信託英語The Mercury Phoenix Trust至今已經為各個愛滋病慈善機構集資幾百萬英鎊。該致敬演唱會在倫敦的溫布利球場舉辦,觀眾人數為72,000人,有許多重量級嘉賓亮相:羅拔·普蘭特齊柏林飛船主音歌手)、羅渣·達特利The Who主音歌手)、Extreme樂隊英語Extreme (band)埃爾頓·約翰金屬製品大衛·寶兒安妮·藍妮克絲東尼·艾歐密黑色安息日結他手)、槍與玫瑰伊莉沙伯·泰萊佐治·米高威豹樂隊席爾麗莎·明尼利(以及透過衛星出場的U2樂隊)。伊莉沙伯·泰萊稱墨格利是「一位傑出非凡的搖滾明星,如彗星劃過天際般出現在我們的文化圖景中。」[89]該演唱會在76個國家中廣播直播,估計聽眾數量為1億。[90]

作品目錄

[編輯]

腳註

[編輯]

引用英語原文

[編輯]
  1. ^ 原文:"I was certainly aware of the gay connotations, but that was just one facet of it."
  2. ^ 原文:"I hate doing the same thing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I like to see what's happening now in music, film and theatre and incorporate all of those things."
  3. ^ 原文:"escalating within a few bars from a deep, throaty rock-growl to tender, vibrant tenor, then on to a high-pitched, perfect coloratura, pure and crystalline in the upper reaches."
  4. ^ 原文:"the difference between Freddie and almost all the other rock stars was that he was selling the voice."
  5. ^ 原文:"His technique was astonishing. No problem of tempo, he sung with an incisive sense of rhythm, his vocal placement was very good and he was able to glide effortlessly from a register to another. He also had a great musicality. His phrasing was subtle, delicate and sweet or energetic and slamming. He was able to find the right colouring or expressive nuance for each word."
  6. ^ 原文:"a performer out to tease, shock and ultimately charm his audience with various extravagant versions of himself."
  7. ^ 原文:"Of all the more theatrical rock performers, Freddie took it further than the rest... he took it over the edge. And of course, I always admired a man who wears tights. I only saw him in concert once and as they say, he was definitely a man who could hold an audience in the palm of his hand."
  8. ^ 原文:"Those who compile lists of Great Rock Frontmen and award the top spots to Mick Jagger, Robert Plant, etc all are guilty of a terrible oversight. Freddie, as evidenced by his Dionysian Live Aid performance, was easily the most godlike of them all."

註釋

[編輯]
  1. ^ frontman」,指樂隊的主要形象代表

出處

[編輯]
  1. ^ Birth certificat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2-28. mr-mercury.co.uk
  2. ^ Freddie Mercury (real name Farrokh Bulsara) Biography. Inout Star. [201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3. ^ Independent 2006
  4. ^ Dance: Deux the fandango via Internet Archive.
  5. ^ 5.0 5.1 RollingStone.com – 100 Greatest Singers of All Tim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6.0 6.1 6.2 Januszczak 1996.
  7. ^ 7.0 7.1 Fitzpatrick 2006.
  8. ^ li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f Blender and MTV2's "22 Greatest Voices" (archived at www.amiannoying.com).
  9. ^ Classic Rock, "50 Greatest Singers in Rock", May 2009
  10. ^ Greg, Prato. Freddie Mercury biography. AllMusic. [2011-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7). 
  11. ^ "Linda B" 2000.
  12. ^ Sky 1992,第8–9頁
  13. ^ Das 2000.
  14. ^ Queen Online – History: Freddie Mercury. [2013-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8). 
  15. ^ 15.0 15.1 Jones 1998.
  16. ^ Fitzpatrick, Liam. Farrokh Bulsara. 時代雜誌. 2006 [2012-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3). 
  17. ^ Hodkinson 2004,第2,61頁.
  18. ^ O'Donnell 2005.
  19. ^ Jones, Lesley-Ann, Mercury: An Intimate Biography of Freddie Mercury, Touchstone, 2012-07-03, ISBN 9781451663976 
  20. ^ Davis 1996,第1,10頁
  21. ^ Hodkinson, Mark, Queen The Early Years, Omnibus Press: 117, 1995, ISBN 0-7119-6012-7 
  22. ^ The pub that hosted John lennon and Freddie Mercury needs your band... - Liverpool Echo - Jade's Music Blog. Musicblog.merseyblogs.co.uk. 2008-08-08 [2014-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 
  23. ^ Skala 2006.
  24. ^ Highleyman 2005.
  25. ^ SutcliffeHinceMack 2009,第22頁
  26. ^ Queen – Greatest Hits, Vols. 1. AllMusic.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27. ^ 27.0 27.1 27.2 Wenner 2001.
  28. ^ 28.0 28.1 Queen 1992.
  29. ^ Aledort 2003.
  30. ^ Coleman 1981.
  31. ^ Evans, David; Peter Freestone, Freddie Mercury: an intimate memoir by the man who knew him best, London: Omnibus: 108–9, 2001 [2013-11-13], ISBN 0-7119-867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32. ^ 32.0 32.1 32.2 Soto-Morettini, D., Popular Sing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Pop, Jazz, Blues, Rock, Country and Gospel, A & C Black, 2006, ISBN 978-0713672664 
  33. ^ Bret 1996,第26頁.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Cain 2006.
  35. ^ Rush 1977b.
  36. ^ Review: 'Bohemian Rhapsody' won't rock you, but Malek will. www.yahoo.com. [201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美國英語). 
  37. ^ Blaikie 1996.
  38. ^ Ressner 1992
  39. ^ Dr. Brian May, CBE. Guitarist. Happy birthday, Freddie Mercury. Googleblog.blogspot.com. 2011-09-04 [2014-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40. ^ Minchin 2005.
  41. ^ BBC News 2005b.
  42. ^ 42.0 42.1 Harris 2005.
  43. ^ Bret 1996,第91頁.
  44. ^ Billboard – 16 Aug 1986. Books.google.com.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45. ^ Jones 1999.
  46. ^ 46.0 46.1 Longfellow 2006
  47. ^ Lights! Action! Sound! It's That 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Que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rcus Magazine. Retrieved 29 June 2011
  48. ^ Rees & Crampton 1999, p. 809.
  49. ^ Teckman 2004, part 2.
  50. ^ Hauptfuhrer 1977.
  51. ^ Austin, Mary; Freddie Mercury. The Mysterious Mr Mercury. 訪談 with Midge Ure. 2011-11-12 [2011-11-12]. BBC Radio 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52. ^ Wigg 2000.
  53. ^ The Star – AIDS Kills The King of Rock. Queenarchives.com. 1991-11-25 [2011-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 
  54. ^ Freddie's Loves (Channel 5) documentary
  55. ^ 55.0 55.1 Hutton 1994.
  56. ^ Sweeney, Ken. Partner of Queen star Freddie buried. Irish Independent (Dublin). 2010-01-04 [201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57. ^ Landesman 2006
  58. ^ 58.0 58.1 BBC News 2006
  59. ^ Do I Look Like I'm Dying Of Aids? Fumes Freddie. The Sun. 18 October 1986.
  60. ^ Kerrang! - UK - Queen, Wembley Arena London. Queen Cuttings.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7). 
  61. ^ Urban & &nt;not dated>
  62. ^ Urban & <not dated>
  63. ^ Webb, Julie. [Untitled interview with Freddie Mercury]. New Musical Express. 1974-03-12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1). 
  64. ^ Das 2006.
  65. ^ O'Donnell 2005.
  66. ^ Myers 1991.
  67. ^ Rolling Stone Readers Pick the Best Lead Singers of All Time (2.Freddie Mercu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lling Stone. Retrieved 5 July 2011
  68. ^ Jackson, Laura. Freddie Mercury: The biography. Little, Brown Book Group. 2011-10-06: 187–190 [2013-04-09]. ISBN 978-0-7481-2907-2. 
  69. ^ 69.0 69.1 Husband, Stuart. The Beach: Hedonism - LAST OF THE INTERNATIONAL; PLAYBOYS ; Pike's is a notorious Ibiza hotel where anything goes. The Independent, accessed via HighBeam Research. 2002-08-04 [2013-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70. ^ Jones, Lesley-Ann. Freddie Mercury: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Hodder & Stoughton. 2011-10-13: 212 [2013-04-09]. ISBN 978-1-4447-3370-9. 
  71. ^ Just months after finding out he had AIDS he threw the biggest and wildest birthday party for 700 people. The People, accessed via HighBeam Research. 1996-05-26 [2013-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72. ^ Ressner 1992.
  73. ^ Sky 1992,第163頁
  74. ^ Mercury, heavy metal and a jazz explo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Retrieved 23 June 2011
  75. ^ Montreuxmusic – Freddie Mercury stat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MI international. Retrieved 23 June 2011
  76. ^ Bishton 2004.
  77. ^ BBC: Entertainment: Mercury and Moore head millennium stamp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BC News
  78. ^ Millennium Series. The Entertainers' Tale (1999). Collect GB Stamps. [2011-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0). 
  79. ^ ''We Will Rock You'' – Introduction & Credits. Ultimatequeen.co.uk. [2011-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3). 
  80. ^ For the first time ever...Queen: Ten great hits from the sensational rock band. The Mail On Sunday. [2011-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7). 
  81. ^ Freddie Mercury Google doodle celebrates Queen singer's birthda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Daily Mirror. Retrieved 21 October 2011
  82. ^ Inc, Google. Freddie Mercury Google Doodle. Video. [201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5). 
  83. ^ "Guns N Roses Quoted Queen's Freddie Mercury at RRHOF Induction Spee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Youtube. Retrieved 27 July 2012
  84. ^ Greene, Andy (23 April 2012). Steven Adler on Axl Rose: 'I'm Done With Hi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lling Stone. Retrieved 27 July 2012
  85. ^ "Olympics closing ceremony: A long goodbye to the Gam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Retrieved 29 August 2012
  86. ^ "Record TV audience for Olympics Closing ceremon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Telegraph. Retrieved 29 August 2012
  87. ^ National AIDS Trust 2006
  88. ^ Stothard 1992
  89. ^ Freddie Mercury Tribu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Times. Retrieved 27 August 2011
  90. ^ ABC Television 2007

參考書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費迪·墨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