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倫特里 (麻省)
布倫特里 | |
---|---|
城市 | |
City of Braintree | |
The Braintree Town Hall in 2009 | |
在麻省諾福克縣的位置 | |
坐標:42°12′22″N 71°00′18″W / 42.206°N 71.005°W | |
國家 | 美國 |
州 | 麻省 |
縣 | 諾福克縣 |
定居 | 1625[1] |
殖民 | 1635[2] |
合併 | 1640[3] |
政府 | |
• 類型 | 市長-議會制 |
• 市長 | 約瑟·C·蘇利文(D) |
面積 | |
• 總計 | 14.5 平方哩(37.6 平方公里) |
• 陸地 | 13.9 平方哩(36.0 平方公里) |
• 水域 | 0.6 平方哩(1.6 平方公里) |
海拔 | 90 呎(27 米) |
人口(2010) | |
• 總計 | 35,744人 |
• 估計(2016)[4] | 37,297 |
• 密度 | 2,465人/平方哩(951人/平方公里) |
時區 | 北美東部時區(UTC−5) |
• 夏時制 | 北美東部時區(UTC−4) |
郵政編號 | 02184/02185(布倫特里高地) |
電話區號 | 339 / 781 |
FIPS編號 | 25-07740, 25-07665 |
GNIS特徵ID | 0618316 |
網站 | www |
布倫特里(英語:Braintree)是位於美國麻省諾福克縣的一個市鎮。雖然在行政上布倫特里是一座城鎮,但實際上是一座城市。政府爲市長-議會制。在麻省法律之下被認定是一座城市。[5]根據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布倫特里的總人口為39,143人。[6]該市鎮是大波士頓地區的一部分,可通過麻省灣交通局的波士頓地鐵紅線進入市區內部,同時還是大都市地區規劃委員會南岸聯盟的成員。[7]布倫特里市的首任市長為約瑟夫·沙利文,任期直至2020年1月。現任市長為查爾斯·柯克羅斯。[8][9]
布倫特里之名稱根據英格蘭埃塞克斯郡的布倫特里命名。於1640年建立。後來,布倫特里的一些地區被分成了獨立的市鎮,其中包括1792年的昆西、1793年的倫道夫以及1872年的霍爾布魯克。
歷史
[編輯]在歐洲定居者(移民)於1625年到來之前,布倫特里主要由各種美國原住民居住。[1]在移民到來之後,於1635年被正式殖民化,1640年正式建立城鎮。[3]此鎮根據埃塞克斯郡的布倫特里鎮來命名。且在當時除當前所轄地區之外,還包括後被分割爲獨立市鎮的昆西(1792年成立)、倫道夫(1793年成立)以及霍爾布魯克(1872年成立)。[10]布倫特里曾爲沙福克縣的一部分,直至1793年諾福克縣建立爲止。[11]
布倫特里亦是美國歷史上若干知名人物的出生地,包括但不限於艾碧該·亞當斯、美國開國元勛及第2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第6任總統及第2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之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政治家約翰·漢考克,以及位於美國西點的軍事學院西點軍校的早期校長席爾瓦努斯·塞耶。
在1920年,布倫特里成爲了謀殺案薩科和萬澤蒂的發生地。在這十年期間,此地的人口增加了50%以上。[12]
2008年1月,布倫特里政府從之前的鎮代表議會制轉變爲市長-議會制政府。
地理
[編輯]布倫特里北與昆西接壤,西與倫道夫(被科查托河分離)接壤,南與霍爾布魯克接壤,東與韋茅斯接壤。
根據美國普查局的數據顯示,布倫特里鎮的總面積為14.5平方哩(37.6km2)。其中13.9平方哩(36.0km2)為陸地,0.6平方哩(1.6 km2)為水陸。水陸面積佔總面積的4.34%。
位於布倫特里的公園及娛樂場所包括龐德草甸公園、日落湖以及藍山自然保護區。
氣候
[編輯]布倫特里屬於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受一些海洋性氣候的影響。夏季通常溫暖、炎熱、多雨及潮濕。而冬季則在寒冷的雨天及雪天之間搖擺,溫度相對較低。春季與秋季通常較爲溫和。
布倫特里通常最熱的月份為7月,平均氣溫高達69.7 °F(20.9 °C),最冷的月份為1月,平均氣溫高達25.7 °F(−3.5 °C)。夏季溫度超過90 °F(32 °C)的時間與冬季溫度超過冰點的時間並不少見,每年在13與25天之間。該市每年的凍雙期一般從11月9日至4月5日。官方記載的最低溫度為1934年2月的−21 °F(−29 °C),最高溫度為1949年8月及1974年的101 °F(38 °C)。
布倫特里位於北大西洋的沿海地區,溫度適中。但也容易受到東北風暴的影響,會產生大量的雨雪。該市每年降水量超過48.63吋(1,240毫米),季節性降雪量超過61.1吋(155厘米)。在遠離城市的內陸地區(尤其是城市的北部與西部地區),降雪量急劇增加,遠離了海洋調節的影響。
布倫特里的大都數降雪天氣發生於12月至3月,因爲在4月至11月幾乎無降雪天氣。並且年際降雪量的變化也較大,諸如2011-12年冬季降雪量僅爲24.2吋(61.5 cm),但是在2014-15年冬季降雪量卻高達150.8吋(383 cm)。
布倫特里亦經常出現濃霧天氣,尤其在春季與初夏時期。偶爾此地區會受到熱帶風暴及熱帶氣旋的影響,特別在夏末秋初時期。最近一次影響該市的風暴為2012年10月的颶風桑迪。由於位於北大西洋沿岸,所以該市經常受到海風的影響,尤其是春末時期。海岸溫度可能比內陸地區低20 °F(11 °C)。
布倫特里的雷暴通常發生於5月至9月,偶爾會比較嚴重。並伴隨冰雹、大風及大雨。雖然布倫特里至今從未遭遇強烈的龍捲風天氣,但該市也曾遭受多次龍捲風警告。狂風暴通常在該地區的北部、西部及西北部較爲常見。
藍山自然保護區(藍山氣象觀測站)數據,數據自1891年統計至2020年,極端數據自1885年統計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F(°C) | 68 (20) |
71 (22) |
89 (32) |
94 (34) |
96 (36) |
99 (37) |
100 (38) |
101 (38) |
99 (37) |
88 (31) |
81 (27) |
74 (23) |
101 (38) |
平均高溫 °F(°C) | 33.8 (1.0) |
35.1 (1.7) |
43.5 (6.4) |
55.0 (12.8) |
66.4 (19.1) |
74.7 (23.7) |
80.2 (26.8) |
78.2 (25.7) |
71.1 (21.7) |
60.6 (15.9) |
48.9 (9.4) |
37.7 (3.2) |
57.1 (13.9) |
日均氣溫 °F(°C) | 25.9 (−3.4) |
26.6 (−3.0) |
34.5 (1.4) |
44.9 (7.2) |
55.5 (13.1) |
64.3 (17.9) |
70.0 (21.1) |
68.3 (20.2) |
61.5 (16.4) |
51.3 (10.7) |
40.7 (4.8) |
30.1 (−1.1) |
47.8 (8.8) |
平均低溫 °F(°C) | 18.5 (−7.5) |
19.1 (−7.2) |
27.0 (−2.8) |
36.6 (2.6) |
46.5 (8.1) |
55.6 (13.1) |
61.7 (16.5) |
60.5 (15.8) |
53.7 (12.1) |
43.6 (6.4) |
33.8 (1.0) |
23.2 (−4.9) |
40.0 (4.4) |
歷史最低溫 °F(°C) | −16 (−27) |
−21 (−29) |
−5 (−21) |
6 (−14) |
27 (−3) |
36 (2) |
44 (7) |
39 (4) |
28 (−2) |
21 (−6) |
5 (−15) |
−19 (−28) |
−21 (−29) |
平均降水量 吋(mm) | 4.24 (108) |
3.99 (101) |
4.59 (117) |
4.14 (105) |
3.67 (93) |
3.80 (97) |
3.62 (92) |
4.02 (102) |
3.92 (100) |
4.14 (105) |
4.34 (110) |
4.46 (113) |
48.92 (1,243) |
平均降雪量 吋(cm) | 16.3 (41) |
16.8 (43) |
12.0 (30) |
4.1 (10) |
0.1 (0.25)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4 (1.0) |
3.3 (8.4) |
11.5 (29) |
62.3 (158) |
月均日照時數 | 132.1 | 146.7 | 174.0 | 185.6 | 220.2 | 231.8 | 258.1 | 242.5 | 204.1 | 182.1 | 133.3 | 125.9 | 2,236.4 |
可照百分比 | 46.3 | 50.9 | 48.5 | 47.9 | 50.4 | 52.7 | 58.0 | 58.7 | 56.7 | 55.1 | 47.0 | 45.9 | 51.5 |
數據來源:藍山觀測站&科學中心[13][14] |
人口統計
[編輯]2000年
[編輯]年份 | 人口 | ±% |
---|---|---|
1800 | 1,285 | — |
1810 | 1,351 | +5.1% |
1820 | 1,466 | +8.5% |
1830 | 1,758 | +19.9% |
1840 | 2,168 | +23.3% |
1850 | 2,969 | +36.9% |
1860 | 3,468 | +16.8% |
1870 | 3,948 | +13.8% |
1880 | 3,855 | −2.4% |
1890 | 4,848 | +25.8% |
1900 | 5,981 | +23.4% |
1910 | 8,066 | +34.9% |
1920 | 10,580 | +31.2% |
1930 | 15,712 | +48.5% |
1940 | 16,378 | +4.2% |
1950 | 23,161 | +41.4% |
1960 | 31,069 | +34.1% |
1970 | 35,050 | +12.8% |
1980 | 36,337 | +3.7% |
1990 | 33,836 | −6.9% |
2000 | 33,828 | −0.0% |
2010 | 35,744 | +5.7% |
2020 | 39,143 | +9.5% |
來源: |
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7],2000年,該鎮共33,828人,共12,652住戶以及8,907戶家庭。人口密度為2,434.4人每平方哩(939.6/km2)。共12,973個住房單位,平均住房密度為933.6每平方哩(360.4/km2)。種族構成包括93.96%白人、1.18%黑人或非裔美國人、0.11%為當地土著、3.14%亞裔、0.03%為太平洋島原住民、0.64%來自其餘種族,還有0.95%來自兩個或更多的種族。西班牙裔及拉丁裔佔比1.16%。超過46%的城鎮居民有愛爾蘭血統。截至2013年,布倫特里的愛爾蘭裔美國人口總數排名全國第二位,僅次於斯基圖特。[18]共12,652個家庭,其中29.6%的住戶有18嵗以下的未成年人居住,55.4%的住戶由已婚夫婦同住,11.7%的住戶由單身婦女居住,29.6%的住戶為非家庭,24.4%的住戶為個人,11.9%的家庭有65嵗以上的獨居老人。平均家庭規模為2.61,住戶規模為3.16。人口分佈較爲廣汎,其中22.5%在18歲以下,6.5%在18至24歲,28.9%在25至44歲,24.0%在45至64歲,18.1%在65歲或以上。年齡中位數為40歲。每100名女性中,有89.1名男性。每100名18歲及以上的女性中,有84.4名男性。
布倫特里的住戶收入中位數為$85,590,2007年時家庭收入中位數達到$90,590[19]。男性收入中位數為$89,607,女性為$36,034。城鎮人均收入為$28,683。大約有2.1%的家庭及3.8%的人口處於貧窮門檻以下,包括4.6%的18嵗以下未成年人以及3.3%的65嵗以上老年人。
2020年
[編輯]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17],2020年,布倫特里共39,143人。人口分佈較2000年有所變化,其中5嵗以下人口佔比5.3%,18嵗以下人口佔比22.6%,65嵗及以上佔比17.0%,女性佔比51.6%。按種族構成統計,白人佔比80.6%,黑人或非裔美國人佔比3.0%,當地土著(原住民)佔比0.2%,亞裔佔比13.8%,太平洋島原住民佔比不足0.01%,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種族構成佔比1.6%,西班牙裔及拉丁裔佔比2.1%,非西班牙裔及拉丁裔白人佔比79.4%。按人口特徵劃分,退伍軍人共1,813人,外國出生人口佔比達17.0%。按住房情況統計,居民住房自有率高達73.0%,自有住房總價值中位數456,500美元,選定範圍內業主抵押貸款2288美元,無抵押貸款755美元,租金中位數1,522美元。按家庭統計,布倫特里共14,016個家庭,平均家庭規模為2.62人,93.6%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臺電腦,89.4%的家庭有寬帶網絡。按教育程度統計,高中畢業及以上學歷佔比93.8%,擁有學士學位(大學本科學歷)的人數佔比43.4%。按居民健康狀況統計,65嵗以下殘疾人佔比6.2%,65嵗以下無醫療保險佔比1.4%。
布倫特里鎮勞動力人口佔16嵗以上人口比重達69.2%,女性勞動力佔比64.4%,2012年住房及食品消費總額達142,737美元,衛生及社會資助總額達315,605美元,商品製造商發貨總額達450,235美元,零售總額達1,394,195美元,人均零售總額達38,462美元。2019年,布倫特里鎮家庭收入中位數(按2019年美元匯率計算)達96,522美元,過去12個月人均收入達44,618美元。貧困率達4.6%。此外,在2015-2019年,16嵗以上勞動力人口平均上班耗時為35.6分鐘。
教育
[編輯]公立小學及中學教育
[編輯]布倫特里的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學校皆由布倫特里公共教育局(英語:Braintree Public Schools,簡稱BPS)管理,其中包括一所幼兒託管中心、六所小學、二所中學及一所高中。
- 公立高中
- 公立中學
- 公立小學
私立教育
[編輯]位於布倫特里的私立學校包括塞耶爾學院、大主教威廉姆斯高中以及CATS學院。
基礎設施
[編輯]交通
[編輯]布倫特里位於大波士頓地區,該地區包括鐵路、航空、以及公路等交通設施。128號州際公路以及95號州際公路將該地區分爲城區和郊區。境內的延伸公路可直達波士頓的機場、港口設施。
布倫特里境內的主要公路包括93號州際公路(與美國1號公路並行)、3號公路、37號公路與53號公路。從北部可通過波士頓的93號州際公路以及其並行道路1號公路以及3號公路到達布倫特里。但是上述道路卻於布倫特里分離,其中3號公路以朝聖者公路為方向向南駛向鱈魚角,而93號州際公路及1號公路則向西駛向128號公路.
境內通勤鐵路服務於波士頓的波士頓南站,位於聯合街的舊殖民地綫可直達布倫特里站。CapeFLYER從波士頓至海恩斯以及巴澤茲灣的鐵路設施亦在布倫特里站停靠。麻省灣交通局管轄的波士頓地鐵紅線亦可到達於上述同一地點。2007年年底,格林布什綫開始向布倫特里提供鐵路服務,該綫路可通過位於昆西大道的韋茅斯登陸口/東布倫特里站到達布倫特里。2017年7月,麻省州長查利·貝克以及其內閣管理交通運輸的官員視察了該鎮的一個交通建設項目,旨在強調貝克政府執政期間改善交通設施的花費約爲28億美元。[20][21]
1948至1968年,該鎮是布倫特里機場的所在地。這是一個位於大池塘附近的通用型飛機場,供民防兵以及私人飛行員使用。該機場擁有一條長2,800-呎(850-米)的土質跑道以及進行飛行訓練的場所。但後來因住宅建設以及發生的多起交通事故而在1968年被關閉。[22][23]
水利及下水道工程
[編輯]2020年,布倫特里聯合倫道夫及霍爾布魯克聯合成立了一家區域性飲水機構,稱之爲三鎮水務局。其中布倫特里經營自己境內的水處理廠,但第二個水處理廠則為倫道夫-霍爾布魯克聯合水務局服務。[24]
商業設施
[編輯]布倫特里是一些大型公司的所在地,包括阿爾塔工業運動、大媒體、唯美血液處理以及頂尖資源.
在1964年至1991年,布倫特里是瓦萊牛排舘連鎖餐廳的所在地。該餐廳是美國東岸從緬因州一直延伸至佛羅里達州共30,000-平方呎(2,800-平方米)的地標性建築,每天為超過5,000位客戶提供服務。作爲所有連鎖店當中面積最大且較爲繁忙的一家分店,其至多可容納進600位顧客,宴會廳可容納1000位顧客,共700個停車位,以及包含2個廚房,其中一個專用於舉辦各類宴會。該餐廳共有超過150個員工,來自昆西的馬克斯·博德納是該餐廳的首任經理。[25][26]可是在1991年,該餐廳隨瓦萊餐廳的破產而關停,其餐廳建築主體也歷經多次改造,最終成爲一個豐田汽車的經銷商。[27]此外,在1980年,時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朗奴·列根在此餐廳舉辦的南岸商會午餐會上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競選演説。[28]
景點
[編輯]名人
[編輯]- 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
- 約翰·昆西·亞當斯:美國第六任總統
- 約翰·漢考克:美國政治家、獨立宣言的第一簽署人
- 艾碧該·亞當斯,第2任美國第一夫人,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之妻及約翰·昆西·亞當斯之母
- 喬·阿莫儸西諾,報道記者及WHDH-TV的體育總監
- 奧斯卡·弗洛里安斯·布魯姆納,出生於德國的美國現代主義畫家
- 普莉希拉·陳,慈善家及兒科醫師,馬克·扎克伯格之妻
- 亞當·高德特,國家冰球聯盟選手[29]
- 布萊恩·吉本斯,國家冰球聯盟選手
- 彼得·科爾曼,體操運動員及1976年夏季奧運會體操比賽銅牌獲得者
- 唐·麥肯尼,曲棍球中鋒,曾於1954-1963年擔任波士頓棕熊隊隊長
- 魯弗斯·普特南,美國革命戰爭時期軍官。[30]
- 何塞·奧弗曼,波士頓紅襪隊棒球選手[31]
- 威廉·羅森伯格,連鎖餐飲品牌唐恩都樂創始人
- 莫·沃恩,波士頓紅襪隊棒球選手[32]
- 唐尼·華伯格,唱片製作人、作曲家、歌手、演員,演唱團體街頭團體創始成員之一[33]
- 馬克·華伯格,電影及電視製作人,馬基-馬克和時髦一族樂隊前任主唱[34]
- 托馬斯·A·華生,曾協助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發明了電話,福爾河造船廠的創始人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Braintree Historical Society. Braintree Historical Society. [2015-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 ^ Town of Braintree Massachusetts: About Braintree. Town of Braintree.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9).
Braintree was founded on land first colonized in 1625 by Captain Wollaston, and initially named Mount Wollaston.
- ^ 3.0 3.1 Town of Braintree Massachusetts: About Braintree. Town of Braintree.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8).
Incorporated in 1640, Braintree has a rich history and a promising future.
- ^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Estimates. [2017-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9).
- ^ Braintree Town Charter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September 12, 2009,. and MGL 39: City and town forms of government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November 11, 2009,.
- ^ Census - Geography Profile: Braintree Town city, Norfolk County, Massachusetts. 美國普查局.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MAPC South Shore Coalitio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September 27, 2007,.
- ^ The Patriot Ledger, 1/3/2008[永久失效連結]
- ^ Town of Braintree Massachusetts: Mayor. Town of Braintree.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1).
In November 2007, Joe Sullivan was elected as the first Mayor of Braintree and in November 2011, he was re-elected.
- ^ Town of Braintree Massachusetts: About Braintree. 布倫特里鎮. [201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9).
The area was resettled and incorporated as the town of Braintree in 1640, on land which is now part of the current town of Braintree, from which Randolph, Holbrook, the City of Quincy.
- ^ Davis, William T. Bench and Bar of the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 p. 44. The Boston History Company, 1895.
- ^ Schaeffer, K. H. and Elliott Sclar. Access for All: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Growth.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1980. Accessed on Google圖書. 8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on January 16, 2010. ISBN 0-231-05165-4, ISBN 978-0-231-05165-1.
- ^ Blue Hil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1891-2020 Means and Extremes. Blue Hil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2013-05-07 [2021-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Blue Hill Observatory daily sunshine data. Blue Hil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gov.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 ^ A Look at Braintree's Population History. Braintree, MA Patch. 2011-05-29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6) (美國英語).
- ^ 17.0 17.1 U.S. Census websit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Braintree Among Most Irish Towns in State. Braintree, MA Patch. 2013-03-18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美國英語).
- ^ American FactFinder - Community Facts. Factfinder.census.gov. 2010-10-05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 ^ Whitfill, Mary. Gov. Baker visits Braintree bridge construction site. The Patriot Ledger (GateHouse Media). 2017-07-20 [2018-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
- ^ Baker-Polito Administration Highlights 90 Road and Bridge Projects Across 61 Northeast Massachusetts Communities. www.mass.gov. 2017-07-18 [2018-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3).
- ^ Markman, Joseph (September 20, 2011) "Braintree's Expansion and Dangerous Flights Proved too Much for Old Airport" Braintree Patch. Retrieved November 4, 2013 [1]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November 10, 2013,.
- ^ Freeman, Paul "Braintree Airport, Braintree, Mass." Abandoned & Little-Known Airfields. Retrieved November 6, 2013 Archived copy. [2013-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30).
- ^ Tri-Town Board of Water Commissioners. Town of Braintree.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3).
- ^ "Largest Valle's Opens in Braintree" (May 8, 1964) The Boston Globe page A4
- ^ Value, John B. (February 2, 1965) "They All Stay Trim Keeping Others Fed" 波士頓環球報, page 21
- ^ Collins, Rick (March 8, 2006) Last roundup: Hilltop in Braintree to close; Famed eatery will make way for Toyota dealership" The Patriot Ledger (Quincy, Mass), page 1
- ^ Tuoti, Gerard (June 11, 2004) "Ronald Reagan 1911-2004" The Patriot Ledger (Quincy, Mass), page 10.
- ^ Johnson, John. Braintree's Adam Gaudette a spark for surging Northeastern hockey team. 波士頓環球報.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Philbrick, Nathaniel. Bunker Hill: A City, a Siege, a Revolution. New York, New York: Viking. 2013: 274 [2020-07-18]. ISBN 978-0-670-0254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Dynamic duo - Braintree, MA - Braintree Forum
- ^ Lanson, Jerry; Fought, Barbara Croll. News in a New Century: Reporting in An Age of Converging Media - Jerry Lanson, Barbara Croll Fought - Google Books. 1999-01-14 [2017-07-05]. ISBN 97807619850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 ^ "Donnie Wahlberg: Biography" The New York Times. Movies & TV Dept. The New York Times. 2013 [2017-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 ^ Bennetts, Leslie "Rogue Star" (August 2001) Vanity Fair. 2011-02-07 [2012-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