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土戰爭 (1788年—1791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土戰爭(1788–1791年)
奧斯曼-哈布斯堡戰爭的一部分

1788年5月,科賈·優素福帕夏帶領的奧斯曼大軍向索菲亞進軍
日期1788年2月 – 1791年8月4日
地點
東歐及東南歐
結果

無定論[1]

領土變更 奧斯曼帝國將奧爾紹瓦及克羅地亞邊境地區割讓與哈布斯堡君主國.[2]
參戰方
神聖羅馬帝國 哈布斯堡君主國 奧斯曼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神聖羅馬帝國 約瑟夫二世 (至1790年)
神聖羅馬帝國 利奧波德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馮·勞東男爵
神聖羅馬帝國 保羅·克萊英語Paul Kray
神聖羅馬帝國 馮默維德伯爵英語Maximilian, Count of Merveldt
神聖羅馬帝國 約瑟夫·拉德茨基·馮·拉德茨
塞利姆三世
科賈·優素福帕夏

1788-1791年奧土戰爭(英語:Austro-Turkish War)在哈布斯堡君主國奧斯曼帝國之間進行,這場戰爭與第六次俄土戰爭、俄瑞戰爭(1788-1790年)和劇院戰爭同時發生。奧土戰爭有時被稱為哈布斯堡-奧斯曼戰爭奧地利-奧斯曼戰爭

戰爭目標

[編輯]

此次奧土戰爭始於俄土衝突。以葉卡捷琳娜大帝為首的俄羅斯帝國曾捲入多次俄土戰爭,俄土兩國公開敵對。1787年8月,在俄羅斯的多次挑釁之後,奧斯曼帝國向俄羅斯宣戰。[3]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於1781年與俄羅斯人締結了聯盟,該聯盟使奧地利人有義務全力協助俄羅斯軍隊。維也納認為奧地利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免惹惱葉卡捷琳娜大帝。約瑟夫這次必須確保奧地利不會再次空手而歸,就像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時候。[3]

事實上,約瑟夫在他帝國的一個偏遠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比利時,面臨着一個嚴重威脅。奧地利還要注意與強大的北方鄰國普魯士長期緊張關係[3]

作家霍赫德林格(Hochedlinger)認為,土耳其人在主動發起戰爭時也犯了錯誤。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這場衝突可以被稱為防禦性戰爭。土耳其的主動宣戰也使法國更難繼續其作為蘇丹的保護者繼續對抗俄羅斯。[3]

戰鬥

[編輯]
俄羅斯-奧地利與土耳其軍隊在雷姆尼克戰役交戰

奧地利於1788年2月參戰,儘管此時他們已經失去了輕鬆獲勝的最佳機會。[4]俄羅斯的緩慢準備導致奧斯曼軍隊集中在貝爾格萊德[5]奧地利人在摩爾達維亞依靠俄國人的支持,這種支持始於1788年底,而約瑟夫二世似乎一直不願與奧斯曼人作戰。[5]七月,奧斯曼人越過多瑙河,闖入奧地利巴納特[5]供應短缺是雙方共有的問題,而疾病則再一次打擊了奧地利軍隊。[5]多達50,000名塞族難民湧入多瑙河,給奧地利人造成後勤問題。[5]8月中旬,約瑟夫二世派遣20,400名士兵進入巴納特。[5]奧地利在巴納特成立了一個由5,000名士兵組成的塞爾維亞自由軍團,由逃離奧斯曼帝國的難民組成。[4]軍團將在奧地利指揮下為解放塞爾維亞而戰。[4]

後來,勝利天平轉向奧地利:土耳其人被驅逐出克羅地亞、巴納特和波斯尼亞的部分地區,貝爾格萊德被年邁的陸軍元帥勞東在為期三周的戰役中佔領,奧屬塞爾維亞政府隨之成立。奧軍也在蘇沃洛夫的統帥下贏得了福克沙尼戰役和雷姆尼克戰役的勝利,薩克森-科堡的約西亞斯隨後征服了布加勒斯特[6]

疾病

[編輯]

在前線,瘧疾和其他疾病的爆發對軍隊有極大影響。1788年奧地利軍隊中爆發了流感,一半的士兵生病,數千名士兵死亡。約瑟夫二世在前線度過了大部分戰爭,並且是在那裏得病的人之一。他最終在回家後(1790年2月20日)死於疾病。[7]

結果

[編輯]
1789年的貝爾格萊德圍城戰。奧地利將貝爾格萊德和其他被佔領的領土歸還給奧斯曼帝國

由於普魯士威脅出兵干涉戰爭並支持奧斯曼帝國,約瑟夫二世的繼任者利奧波德二世被迫結束戰爭。[8]在1791年8月4日的西斯托瓦條約確定的最終談判結果中,奧地利的收益微薄,需要向奧斯曼帝國歸還戰爭中佔領的所有領土,除了奧爾紹瓦小鎮和克羅地亞的一小塊靠近波斯尼亞-克羅地亞邊境的土地,[2][9]

俄羅斯則在黑海沿岸獲得了新的領土,並迫使土耳其人在1792年1月9日的雅西條約中承認先前的俄羅斯佔領的土地。對於奧斯曼人來說,戰爭是國家長期衰落中的一個突出事件(參見奧斯曼帝國的滯止)。1791年,奧斯曼軍隊和戰艦撤退到歐洲,導致埃米爾·伊斯梅爾·貝在埃及被推翻。他的繼任者穆拉德·貝和易卜拉欣·貝建立了一個獨立於伊斯坦布爾的政權。[10]

塞爾維亞

[編輯]

塞爾維亞在戰前一直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並且依照最後的條約,仍然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地。這場戰爭將對塞爾維亞的未來歷史產生重要影響。史學家拉吉奇(Suzana Rajić)認為,

16、17和18世紀的戰爭在塞爾維亞人的意識中灌輸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期望,即只有奧地利才能伸出援助之手(即從奧斯曼帝國手中解放塞爾維亞)。在奧土戰爭(1788-1791)結束後,這種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儘管塞族人在與土耳其人的戰鬥中取得了勝利並遭受了重大傷亡,但奧地利還是放棄了解放塞爾維亞並將其還給蘇丹。從那時起,俄羅斯在塞爾維亞人復國的計劃中取代了奧地利的位置。[11]

奧地利的國內經濟

[編輯]

戰爭對奧地利的經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並阻礙了創建現代公民社會的進程。歷史學家卡林格(Ronald Caringer)認為:

為了有時間和財力進行國內改革,約瑟夫二世需要在外交事務中保持穩定。戰爭停止改革,這是一個久經考驗的格言。然而,約瑟夫的掠奪性外交政策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政策相結合,導致了1787年至1790年的奧土戰爭。這場戰爭摧毀了奧地利的國內經濟。第二年,奧地利國債飆升至2200萬盾,1790年達到4億。隨着食品價格和稅收的上漲以及新徵兵制的實施,維也納的氣氛十分緊張。1788/89年歉收之後,奧地利爆發了麵包騷亂,皇帝的聲望一落千丈。[12]

歷史學家所羅門(Maynard Solomon)寫道:奧地利文化精英的士氣也受到嚴重侵蝕;對徵兵的恐懼導致許多貴族家庭離開維也納,人們普遍對約瑟夫皇帝感到失望,認為他背叛了開明改革運動的承諾。[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itchens, Keith. Great Powers, Small Powers: Wallachia and Georgia Confront the Eastern Question, 1768–1802. Ivan Biliarsky; Ovidiu Cristea; Anca Oroveanu (編). The Balkans and Caucasus: Parallel Processes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Black Sea.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2: 20. ISBN 978-1-4438-3705-7. 
  2. ^ 2.0 2.1 Charles W. Ingrao, The Habsburg Monarchy, 1618–181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10.
  3. ^ 3.0 3.1 3.2 3.3 Hochedlinger (2003:382)
  4. ^ 4.0 4.1 4.2 Paul W. Schroe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s, 1763–184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8–59. ISBN 978-0-19-820654-5. 
  5. ^ 5.0 5.1 5.2 5.3 5.4 5.5 Virginia Aksan. Ottoman Wars, 1700–1870: An Empire Besieged. Routledge. 14 January 2014: 163– [2022-10-23]. ISBN 978-1-317-8840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3). 
  6. ^ Britannica, 11th edition
  7. ^ Braunbehrens 1990, 311
  8. ^ Virginia Aksan, Ottoman Wars: An Empire Besieged, (Taylor & Francis, 2007), 138.
  9.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88
  10. ^ Jeremy Black, 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an Age of Revolutions, 1783–179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63.
  11. ^ Rajić, Suzana, "Serbia – the revival of the nation-state, 1804–1829: From Turkish provinces to autonomous principality.
  12. ^ Calinger (2003:71)
  13. ^ Solomon 1995, 433.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