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圭峰宗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圭峰宗密
出生780年
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縣
圓寂841年
宗派禪宗華嚴宗
頭銜定慧禪師
師承道元、南印、神照、澄観
著作禪源諸詮集》、《原人論》、《裴休拾遺問》

圭峰宗密禪師(780年—841年),[1]生於唐德宗建中元年,俗姓何,名炯,宗密,唐代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縣)人,法嗣華嚴四祖清涼澄觀華嚴宗第五祖。因常住圭峰草堂寺(位於今中國陝西戶縣),世稱圭峰禪師。[2]又稱「草堂和尚」。中晚唐荷澤系下的禪門高僧。唐宣宗時,追謚定慧禪師。

生平

[編輯]

家富足,少年讀儒書,20歲接觸佛學。時二十五歲,[2]緣遇荷澤神會系下的道圓禪師,後追隨道圓,棄儒入佛。807年(元和2年)28歲進京赴考,途次遂州(今四川遂寧市大雲寺,在道圓門下出家,808年(元和3年)受具足戒。從道圓學習《華嚴法界觀門》,成為華嚴宗第五代傳人。於府吏任灌家,獲《圓覺經》,研讀後,豁然大悟。經道圓指示,開始游腳四方,尋求善知識。

810年(元和5年),至恢覺寺,參禮靈峰禪師。[2]靈峰禪師為清涼澄觀弟子,當時正在病中,將其師《華嚴經疏》及《隨疏演義鈔》,授與宗密。宗密後拜訪清涼澄觀,具以弟子之禮,在其門下修學兩年。

唐憲宗元和十一年(西元八一六年)春,於終南山智炬寺,作《圓覺科文》,《纂要》二卷。元和十四年於興福寺,作《金剛纂要疏》一卷,《鈔》一卷。元和十五年春,於上都興福、保壽二寺,集《唯識疏》二卷。唐穆宗長慶元年(西元八二一年),退居鄂縣草堂寺[1]

據《五祖圭峰大師傳》記載: [3] 長慶二年春,重治《圓覺經解》;又於南山豐德寺制《華嚴綸貫》五卷。三年夏,於豐德寺纂《四分律疏》三卷。至冬初,《圓覺經》著述功成,有《大疏》三卷、《大疏鈔》十三卷。後又著《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十八卷。並前後著《涅槃》、《起信》、《蘭盆》、《行願》、《法界觀》等經論疏鈔,並集諸宗禪言為《禪源諸詮集》(今僅存序),及酬答書偈議論等,總九十餘卷。

828年(太和2年),[2]唐文宗詔入內殿,賜紫方袍。裴休成為他的弟子。835年(大和9年)因在甘露之變中藏匿李訓而得罪仇士良,幾死,後為魚弘志所救。841年(會昌元年)卒。[4][2]宗密於正月六日示寂於興福塔院。臨終時告誡門人,令舁屍施鳥獸,骨焚散之,言訖坐化。二十二日,道俗奉全身於圭峰;二月十三日荼毘,得舍利,明白潤大。後門人泣而求之,皆得於煨燼,乃藏之於石室,塔曰青蓮。壽六十有二,臘三十四。[1]

佛學思想

[編輯]

圭峰宗密認為當時流行於中華的、十分民間化的大乘佛教所認可之因菓論,過於簡單化了大乘佛教所認可的業報論,他指出了因菓論當中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表示如果認為人的肢體能夠造業,則難以解釋為何尚未完全腐壞的屍體不能夠造業;如果認為人的干栗多肉質心)能夠造業,則難解釋它如何能夠與各個肢體相通以造業;如果認為人的質多心魂)能夠造業,則難以解釋它如何能夠在沒有實體的和時起時滅的情況下造業和受報,圭峰宗密亦指責小乘佛教沒能妥善解釋無我論思想,因此他主張以阿賴耶識論如來藏論作為對於這些問答的解答方案[5]

著作

[編輯]

他是最早收集禪宗語錄跟整理禪宗文獻的先驅,提倡「教禪一致」。《圓覺經》最早的提倡者。

著有

  1. 《原人論》1 卷、
  2. 禪源諸詮集》100 卷(現僅存序)、
  3. 《圓覺經大疏釋義抄》13卷、
  4. 《起信論注》4 卷、
  5.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 6卷、
  6. 《注華嚴法界觀門》1卷、
  7. 《華嚴經法界觀科文注》1卷、
  8. 《華嚴心要法門注》1卷、
  9. 《圓覺經大疏》12卷、
  10. 《圓覺經略疏》 4卷、
  11. 《金剛經疏論纂要》2卷、
  12. 《佛說盂蘭盆經疏》2卷、
  13.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18卷、
  14. 《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1卷等。

法嗣

[編輯]

師承

[編輯]

弟子

[編輯]
  • 圭峰溫
  • 慈恩寺太恭
  • 興寺太錫
  • 萬乘寺宗
  • 瑞覺寺覺
  • 化度寺仁瑜
  • 玄珪
  • 智輝[1]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宗密大師學風研究.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3). 
  2. ^ 2.0 2.1 2.2 2.3 2.4 唐代高僧——圭峰宗密大師.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5). 
  3. ^ 试谈圭峰宗密与《圆觉经》之因缘.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5). 
  4. ^ 2008年4月14日陝西省戶縣意外發現了唐代草堂寺高僧舍利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根據舍利塔的風格和體量形制分析,這極有可能就是唐高僧宗密,華嚴宗祖師之一的定慧禪師(780-841)的舍利塔。
  5. ^ 黃啟江. 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 中華佛學學報. 2003, (16): 233 [2023-09-15]. ISSN 1017-71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透過中華佛學研究所. 

參考書目

[編輯]
  • 康熙《西充縣志》

研究書目

[編輯]
  • 冉雲華:《宗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 釋聖嚴:《華嚴心詮》(台北:法鼓文化,200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