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希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希哲(1039年—1116年)字原明,號滎陽先生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人。

祖籍萊州。寶元二年(1039年),出生於官宦世家,[1]曾祖呂蒙亨,祖父呂夷簡,父親呂公著。母親魯氏。外祖父魯宗道。有弟呂希純。少時從焦千之孫復石介胡瑗學習。又從程顥程頤張載遊。[2]不事科舉,絕意進取。[3]以蔭得官。元祐年間,范祖禹薦舉為崇政殿說書,教導皇帝以「正心誠意」為本。紹聖初年,出知太平州。[4]

徽宗初年,召為秘書少監,後改光祿寺少卿。後因崇寧黨禍奪職,知相州,徙邢州,寄寓淮、泗間十餘年,授徒講學,[5]「名益重,遠近皆師尊之」,元祐黨人路過都前去拜訪,創滎陽學派。政和六年(1116年)卒。[6]著有《歲時雜記》二卷,已佚,《說郛》有節錄。[7]

妻子是姨丈張昷之與大姨的女兒張氏。

註釋

[編輯]
  1.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七二提到元祐七年希哲剛好五十四歲。
  2. ^ 《伊洛淵源錄》卷七載:「(呂希哲)嘗言往與二程諸公遊,一日會相國寺,論事詳盡。伯淳忽歎曰:『不知此地至古至今,更曾有人來此地說此話邪。』」《二程遺書》卷二上載:「伯淳嘗與子厚在興國寺曾講論終日,而曰:『不知舊日曾有甚人於此處講此事。』」
  3. ^ 《伊洛淵源錄》引《呂氏家傳》又稱呂希哲學於王安石。《邵氏聞見錄》卷一二載呂公著對王安石十分推崇,曾命其長子呂希哲師從王安石。《宋史》本傳載王安石「勸其勿事科舉,僥倖利祿」,受王說影響,「遂絕意進取」。
  4. ^ 《紫微詩話》
  5. ^ 呂本中《師友雜誌》云:「謝無逸因汪信民獻書滎陽公,致師事之禮,且與予定交。」
  6. ^ 東都事略》卷八八本傳載呂希哲享年七十八,1039年出生,可知卒年為1116年。
  7. ^ 《直齋書錄解題》卷六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