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古逸叢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逸叢書》是光緒十年(1884)黎庶昌日本編輯精刻的叢書,共26種200卷。

由來[編輯]

黎庶昌,字蓴齋,貴州遵義人。我國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光緒七年(1881)起擔任清朝駐日公使。期間結交日本朝野士大夫中精通漢學者,得以瀏覽《經藉訪古志》,從而知道中國散逸日本經籍的概況,憤而決意,不惜重金搜求。旋即以欽差大臣身份,搜集散見於日本的瀕臨絕滅的中國典籍;隨員楊守敬,湖北宜都人,本為前任駐日公使何如璋的隨員,日日物色於坊市,同樣收穫頗豐,不到1年便收集到3萬餘卷[1]。明治維新後日本對古典漢籍不太重視,楊守敬得以大量購入漢籍[1]。楊守敬將成書原稿交給木村嘉平,覆刻為《古逸叢書》,極為貴重的以照相影印覆刻,1884年於日本東京使署(公使館)出版。

楊守敬在日本所購漢籍在其死後被國家買走,現在一部分藏於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2],一部部分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浙江圖書館[3]

收書一覽[編輯]

  1. 爾雅3卷 影宋蜀大字本
  2. 穀梁傳12卷 影宋紹熙
  3. 論語何晏集解10卷 覆正平
  4. 周易傳6卷、繋辭精義2卷 覆元至正
  5. 開元御注孝經1卷 覆舊鈔卷子本
  6. 道德經注2卷 集唐字
  7. 荀子30卷 影宋台州本
  8. 荘子註疏10卷 影宋本
  9. 楚辭集註8卷 覆元本
  10. 尚書釋音1卷 影宋大字本
  11. 原本玉篇零本3卷半 影舊鈔卷子本
  12. 大宋重修廣韻5卷 覆宋本
  13. 廣韻5卷 覆元泰定
  14. 玉燭寶典11卷 覆舊鈔卷子本
  15. 文館詞林13卷半 影舊鈔卷子本
  16. 琱玉集2卷 影舊鈔卷子本
  17. 姓解3卷 影北宋刊本
  18. 韻鏡1卷 覆永祿
  19. 日本國見在書目録1卷 影舊鈔卷子本
  20. 史略6卷 影宋本
  21. 漢書食貨志1卷 影唐寫本
  22. 急就篇1卷 仿石經體寫本
  23. 杜工部草堂詩箋40卷、外集1卷、補遺10卷、傳序碑銘1卷、目録2卷、年譜2卷、詩話1卷 覆麻沙本
  24. 碣石調·幽蘭1卷 影舊鈔卷子本
  25. 天台山記1卷 影舊鈔卷子本
  26. 太平寰宇記5卷半 影宋本

問題[編輯]

《古逸叢書》所收並非都是善本。楊守敬對《古逸叢書》屢表不滿,批評黎庶昌在《日本訪書志》中收錄《尚書釈音》、宋本《廣韻》《道德經》並覆刻時所涉手法。《莊子註疏》是以坊刻本為基礎,只用宋字;《草堂詩箋》也不是善本。

葉德輝認為《古逸叢書》收錄的《太平寰宇記》實際上不是宋本[4]

影響[編輯]

通過《古逸叢書》,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已經散佚的典籍的原貌,其紙質和印刷技術也得到很高評價[5]

另一方面,黎庶昌、楊守敬收購漢籍的行為,也使日本人認識到了漢籍的重要性,引發漢籍熱[6]

增補[編輯]

中華民國:1919年以後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續古逸叢書》,收錄47種書物的影印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1982年以後中華書局出版《古逸叢書三編》,收錄43種書物的影印版。

腳註[編輯]

  1. ^ 1.0 1.1 楊守敬《日本訪書志》縁起(1881)
  2. ^ 鄰蘇観海—院蔵楊守敬蒐集図書特別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3. ^ 馮漢斌, 杨守敬图书特展亮相台北故宫 包括求购、捐赠部分, 中國新聞網, 2014-07-22 [2022-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4. ^ 葉德輝《書林清話》日本宋刻書不可拠
  5. ^ 夏日新. 杨守敬与《古逸丛书》. 江漢論壇. 2009, (2009(11)): 87–90. 
  6. ^ 反町茂雄. 紙魚の昔がたり 明治大正篇. 八木書店. 1990: 16–21. 

參考文獻[編輯]

関連文獻[編輯]

  • 長澤規矩也. 古逸叢書の信憑性について. 長澤規矩也著作集 1. 汲古書院. 1982. ISBN 9784762911118. 
  • 阿部隆一. 増訂 中国訪書志. 汲古書院. 1983. ISBN 9784762922299. 
  • 賈二強. 《古逸叢書》考. 古代文獻研究集林 1.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9. ISBN 9787561302149. 
  • 馬月華. 古逸叢書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ISBN 978730125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