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 (雜誌)
閩南語名稱? | |
---|---|
全漢 | 南音 |
全羅 | Lâm-im |
南音是1930年代日屬台灣的文學雜誌,為半月刊,由黃春成、張星建主編的白話文文學刊物,共出十二期,第九號與第十號合併。由於第九、十、十二號刊登反日作品,遭到台灣總督府查禁,所以實察上只出九期。該雜誌的同仁有賴和、葉榮鐘、陳逢源、郭秋生、黃得時等人士[1]。
發刊詞
[編輯]雜誌的發刊詞,由一位署名「奇」的成員所撰寫,以漢文書寫。發刊詞全文,收錄在李南衡主編的《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2],也收錄在維基文獻。
代表創刊宗旨的詩
[編輯]由一位署名為「慕」的人士以中國白話文書寫,這首詩原載於1932年1月1日《南音》創刊號上,充分表現這份刊物的創刊宗旨:「喧泄出大眾鬱鬱沈痛之情」、「訴說着大眾共同底慾求」、「流露着大眾烈熱的真誠」,這首詩的內容如下:[3]
悠揚嘹喨
南國之音
是快樂之呼喊?
是痛苦之呻吟?
是不平之哀鳴?
是讚頌之雅什?
該不是有閑階級的荒淫之樂,
該不是頹廢者的無病呻吟,
也不該是肉麻的愛底氣息,
更不該是只應天上有的神秘之琴,
這應該是新時代努力的第一聲,
這應該喧泄出大眾鬱鬱沈痛之情,
從這裏訴說着大眾共同底欲求,
從這裏流露着大眾烈熱的真誠,
很洪亮、很悲壯
是活躍的心之諧鳴。
悠揚嘹喨
南國之音
這聲響我願它來,
啊醒那民眾的大夢沈沈;
我願它能夠鼓舞起,
大眾跑向新時代底雄心。
發起、主要活動
[編輯]《南音》雜誌的發行機關「南音社」在1931年秋天成立,成立地點在台中莊垂勝家中,發起人有莊垂勝、葉榮鐘、賴和、張煥珪、張聘三、許文逵、周定山、郭秋生、黃春成、洪槱、陳逢源、吳春霖等十二人所組成。該社在雜誌上開闢「台灣話文」專欄,讓眾多作家討論台灣話文的問題,成為日治時期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大本營。除了討論台灣話文的文章,賴和、郭秋生等人也嘗試使用台灣話文創作。賴和的〈歸家〉、〈惹事〉,一吼(周定山)的〈老成黨〉,赤子寫的〈擦鞋匠〉等曾刊載在《南音》上[4]。
原物收藏及復刻情況
[編輯]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尋,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收藏該雜誌,而國立台中圖書館、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以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則收藏東方文化書局在1981年出版的復刻本。
評價
[編輯]葉石濤《臺灣文學入門》書中,稱《南音》為「臺灣文學史上最有份量的一本文藝雜誌。」
相關研究
[編輯]博碩士論文
[編輯]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10日為止,己有一本博碩士論文專門以該雜誌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此外,還有一本碩士論文是在談論台灣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而論文是以那些主要發行在台灣本島或是以台灣人為活動主體的11種文學雜誌作為檢視的對象,《南音》即是其中的一種。
- 張桂華,〈苦悶時代下的文學--一九三二年[南音]的文學訴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 鄧慧恩,〈日據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論文集論文
[編輯]使用「台灣文史哲論文集篇目索引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10日為止,還沒有一篇論文以這種雜誌及其相關議題為研究對象。
期刊上的論文、評介文字
[編輯]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10日為止,已知的有:
- 橫路啟子,〈兼容並蓄的文學園地--《南音》簡介〉,2011年2月《文訊》。
- 李玉姬,〈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作家的漢文兒童文學作品--以《南音》、《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和《台灣新民報》為探討內容〉,2010年8月《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 卓佳賢,〈1930年代初期「大眾」概念發展研究--以《臺灣文學 (雜誌)》及《南音》為例〉,2010年1月《台灣文學評論》。
書籍
[編輯]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到2011年10月10日為止,還沒有一本專門探討該雜誌及其相關議題的書籍出版上市。
相關詞條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再版,頁38。
- ^ 該書由明潭出版社出版,1979年3月15日初版。
- ^ 原刊載1932年1月1日《南音》創刊號,後來被李南衡收錄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4:詩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3月15日,頁207-208。
- ^ 黃武忠/著,《親近台灣文學》,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92-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