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劍之尖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劍之尖端》
The Pointy End
權力的遊戲》分集
卓戈卡奧與多斯拉克戰士瑪戈戰鬥。原劇本中並沒有這一幕。
劇集編號第1季
第8集
導演丹尼爾·米納漢英語Daniel Minahan
編劇喬治·R·R·馬丁
音樂拉民·賈瓦迪
攝影師馬修·詹森(Matthew Jensen)
剪接馬丁·尼科爾森(Martin Nicholson)
首播日期2011年6月5日 (2011-06-05)
長度58分鐘[1]
客串演員
分集時序
← 上一集
You Win or You Die
下一集 →
貝勒聖堂
《權力的遊戲》第一季
權力的遊戲集數列表

劍之尖端》(The Pointy End)是美國HBO播出的歷史奇幻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第一季第八集。本集於2011年6月5日首播,由丹尼爾·米納漢英語Daniel Minahan執導,劇本由《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的作者喬治·R·R·馬丁編寫,該劇正是基於這部小說改編而成。[2]

本集講述了奈德·史塔克被捕後的後續事件。當蘭尼斯特家族試圖俘獲他的女兒時,他的兒子同時也是繼承人的羅柏在北境集結軍隊。與此同時,丹妮莉絲目睹了多斯拉克人對一個和平村莊的襲擊,而瓊恩·雪諾在絕境長城面臨着新的威脅。本集標題指的是瓊恩在與艾莉亞告別前給她的劍術指導:「用劍的尖端刺他們」。

本集受到了評論家的好評,他們讚揚了馬丁對自己作品的改編以及演員們的表演,特別是蘇菲·特納飾演的珊莎·史塔克獲得了特別讚譽。該集獻給因自然原因去世的執行製片人拉爾夫·維西納扎(Ralph Vicinanza)。在美國,該集首播時的觀眾人數達到了272萬。該集獲得了艾美獎「劇集類傑出服裝設計」提名,但最終輸給了《波吉亞家族》。

劇情

[編輯]

在長城以北

[編輯]

魯溫學士收到了珊莎的一封信,推斷出她正受瑟曦·蘭尼斯特英語Cersei Lannister操控。羅柏贏得了 「大瓊恩」 安柏領主的敬重,並召集史塔克家族的封臣起兵,留下布蘭掌管臨冬城。但瑞肯卻斷言羅柏不會回來了。

在狹谷

[編輯]

凱特琳·史塔克從一封書信中得知,兒子羅柏已召集北方諸侯起兵對抗蘭尼斯特家族,而奈德被囚禁在君臨城的地牢中。凱特琳因萊莎沒把此事告知自己而大發雷霆,但仍懇請萊莎派谷地騎士支援羅柏,可萊莎懷疑羅柏能否擊敗泰溫·蘭尼斯特,拒絕了她的請求。在離開狹谷時遭到部落民伏擊時,提利昂成功賄賂他們護送他和波隆前往泰溫的營地。

在絕境長城以北

[編輯]

泰溫同意兌現提利昂對部落民的承諾,只要他們加入蘭尼斯特軍隊,而他們要求提利昂隨行作為擔保。

凱特琳與史塔克軍團匯合。羅柏在考慮是進攻泰溫還是詹姆的部隊後,派出一名被俘的蘭尼斯特偵察兵給泰溫送信,誤導偵察兵以為羅柏將派出全部2萬人馬進攻泰溫。

在絕境長城

[編輯]

瓊恩和山姆帶着班揚·史塔克遊騎兵同伴的屍體返回絕境長城;儘管已死去數周,屍體卻未見腐爛。傑奧拉·莫爾蒙告知瓊恩南方的局勢,但提醒他他對守夜人的承諾。瓊恩因艾里沙爵士嘲笑奈德而試圖攻擊他,結果被關禁閉。

當天晚上,瓊恩在冰原狼「白靈」的催促下查看莫爾蒙的房間。卻遭到一名死去遊騎兵的襲擊,那名遊騎兵已然變成白鬼,瓊恩因此用火將其消滅。次日清晨,守夜人焚燒了所有屍體。

在拉扎爾

[編輯]

卓戈卡奧的卡拉薩洗劫了拉扎爾人的村莊,以籌集造船資金。作為卡麗熙,丹妮莉絲要求掠奪者與被俘的婦女結婚,而不是奴役她們,這激怒了掠奪者瑪戈。卓戈在決鬥中殺死了瑪戈,但自己也受了傷,在極不情願下接受了村里醫師彌麗·馬茲·篤爾的治療。

在君臨城

[編輯]

蘭尼斯特家族扣留了奈德和珊莎,但艾莉亞的劍術老師西利歐·佛瑞爾擋住了御林鐵衛,讓艾莉亞得以逃脫。艾莉亞在逃跑時意外殺死了一名試圖阻攔她的馬童。

瑟曦說服珊莎寫信給羅柏,懇求他前往君臨城並向喬佛里宣誓效忠。喬佛里和瑟曦授予都城守衛隊長爵位,並任命泰溫為新任王國首相,詹姆為新任御林鐵衛隊長。珊莎懇求饒她父親一命,而喬佛里同意寬恕他,只要奈德承認叛國罪並接受他為合法國王。

製作

[編輯]

編劇

[編輯]
本集劇本由《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R·R·馬丁編寫。

本集由《權力的遊戲》原著《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的作者喬治·R·R·馬丁親自編寫。本集故事內容源自原著第43、51–54、55–58和61章(《提利昂VI》、《艾莉亞IV》、《珊莎IV》、《瓊恩VII》、《布蘭VI》、《凱特琳VIII》、《提利昂VII》、《珊莎V》、《艾德XV》的開頭部分以及《丹妮莉絲VII》)[3]。馬丁在電視劇編劇方面經驗豐富,但距離他上一次創作劇本已有十年之久。他表示,由於對角色和故事的熟悉,他編寫這一集的劇本非常輕鬆,而其中最困難的部分是「適應必須使用的新編劇軟件」[4]

馬丁於2010年5月1日將劇本初稿交給了該劇的執行製片人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並承認劇本可能「太長且成本太高」[5]。事實上,馬丁寫的一個場景——羅柏·史塔克召集他父親在北境的封臣,伴隨着八個不同城堡收到召喚並出兵的蒙太奇——被認為無法拍攝[6]

本集第一個場景所描繪的提利昂與波隆從月亮山脈下山並並遇到部落民的橋段並不是馬丁寫的。由於這些場景原本計劃作為第七集的一部分,它們由該集的作者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編寫。正如電視劇製作中常見的情況一樣,這個場景在剪輯過程中被從一集移到了另一集。[7]

卓戈與馬戈決鬥的場景並不在原劇本中,但卓戈的扮演者傑森·莫瑪認為卓戈作為一位強大的戰士,其戰鬥能力卻從未在屏幕上展現過,因此建議加入這一場景。[8]

選角

[編輯]

《劍之尖端》一集首次登場兩位原著中十分重要的常駐角色:克萊夫·曼特爾英語Clive Mantle飾演北境封臣之一瓊恩·安柏伯爵,他因為體型龐大而被稱為「大瓊恩」,伊恩·哥德英語Ian Gelder飾演泰溫·蘭尼斯特公爵的弟弟兼得力助手凱文·蘭尼斯特爵士。[9]

拍攝地點

[編輯]
奧德利城堡曾是保衛頸峽的卡林灣 (Moat Cailin) 的一座廢棄塔樓。

本集的內景是在彩繪大廳英語The Paint Hall工作室拍攝的,包括所有發生在紅堡和臨冬城的場景[10]。史塔克家族和蘭尼斯特家族軍營的外景則是在斯特蘭福德英語Strangford村附近的沃德城堡莊園實景拍攝的。莊園中的奧德利城堡被用作卡林灣一座塔樓的殘垣斷壁,出現在凱特琳和羅德利克與羅柏軍隊會合的情節中。[10]

多斯拉克人洗劫拉姆人村莊的場景拍攝於2010年10月下旬,地點位於馬耳他的農業小鎮馬尼卡塔英語Manikata[11]。而艾莉亞·史塔克找回她的佩劍「小劍」的紅堡外景,則取景於聖安東宮英語San Anton Palace[12]

鳴謝

[編輯]

本集被是為了紀念拉爾夫·維西納扎(Ralph Vicinanza)。他曾是《權力的遊戲》的聯合執行製片人之一,並於2010年9月25日因腦動脈瘤在睡夢中去世。維西納扎是負責喬治·R·R·馬丁作品外語版權的文學代理人,也是管理公司Created By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致力於基於維西南薩客戶的作品開發電影和電視節目。維西納扎在將馬丁的作品搬上熒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向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推薦了這些書,並主導了與HBO的談判。他去世時,HBO剛剛批准了該劇的製作。[13]

評價

[編輯]

評級

[編輯]

本集首播時有270萬觀眾收看,創下本季最高收視,重播時又增加了90萬觀眾。因此,當晚的總觀眾人數達到了360萬。[14]

主流評論

[編輯]

《劍之尖端》受到評論家的一致好評。AOL TV莫琳·瑞安英語Maureen Ryan稱其為「迄今為止最好的集數」,並表示眾多情節元素流暢展開,這一小時的劇情一氣呵成,令她印象極為深刻[15]評論聚合器爛番茄統計了18篇對該集的評論,判定其中100%為正面評價,平均得分9.25分(滿分10分)。該網站的評論共識寫道:「《劍之尖端》是一集節奏緊湊的過渡劇集,儘管由原著小說家喬治·R·R·馬丁撰寫劇本,但它證明了這部劇如今正走出一條與原著不同的獨立發展之路。」[16]IGN的馬特·福勒(Matt Fowler)評論說,這一集奈德的戲份不多,但情節卻十分豐富;他很欣賞羅柏能成為焦點之一,觀眾也見證了他 「成長」 的一部分[17]

本集的多視角敘事受到了評論界關注:詹姆斯·希伯德英語James Hibberd在《娛樂周刊》上寫道:「由於太多故事情節在不同地點展開,這部劇集往往顯得脫節,但本集是迄今最具整體感的一集,因為整個王國都受到奈德·史塔克因叛國罪被捕的影響。」[18]HitFix艾倫·塞賓沃爾英語Alan Sepinwall稱本集是劇集中「迄今為止最繁忙的一集」,指出它不僅為本季最後兩集做鋪墊,還包含了精彩對話、出色的人物刻畫以及目前為止最精彩的動作場面[19]AV Club的大衛·西姆斯(David Sims)認為該集「巧妙地讓觀眾緊跟劇情發展,同時保持了該劇自始以來的視角敘事風格」[20]。文化評論網站Cultural Learnings的邁爾斯·麥克納特(Myles McNutt)認為,這一集「充滿了以最少篇幅推動重大劇情的時刻。我們不會長時間停留在任何一個地點,而是通過簡短場景推進關鍵情節發展。」[21]

「劇本展現出的十足把握與自信完全在情理之中——畢竟這個世界與這些人物本就誕生於喬治·R·R·馬丁的筆下。在將原著素材重塑並搬上熒幕的過程中,創作者們毫無遲疑。儘管其他劇集中不乏精彩橋段,整季作品也隨着劇情推進逐步積累信心與敘事張力,但《劍之尖端》顯然達到了全新高度。這樣的創作着實令人激賞。」
 — 莫琳·瑞安《AOL TV》[15]

許多評論家認為,本集的精彩表現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喬治·R·R·馬丁的劇本。塞賓沃爾指出:「馬丁的任務並不輕鬆,他需要將《尖銳之端》中的事件戲劇化,但最終呈現的效果依然出色。」[19]莫琳·瑞安認為,那些懷疑馬丁是否已經忘記如何編寫電視劇本的人,現在可以放心了[15]。AV Club的艾米麗·范德沃夫(Emily VanDerWerff)在「專家」評論指出:「本集中明顯能感受到馬丁的筆觸。此前在熒幕上略顯平淡的角色(如珊莎)突然變得鮮活,而此前表現出色的角色(如提利昂和艾莉亞)也得到了更多有趣且自然的戲份。」[22]

珊莎·史塔克的戲份也備受關注。來自westeros.org網站的埃利奧·加西亞(Elio Garcia)稱:「蘇菲·特納在她的戲份中真正綻放光彩。很多人對珊莎的評價相當嚴苛,但除非鐵石心腸,否則很難不對她在這一集中的困境產生同情。」[23]許多影評人對此感同身受,好幾位影評人都對珊莎從一個 「被寵壞的任性丫頭」 轉變為一個迷茫卻勇敢的少女這一過程給予了積極評價[15][19][24]。《時代》周刊的影評人詹姆斯·波尼沃齊克(James Poniewozik)強調了羅柏·史塔克這一角色的成長,對馬丁的編劇和理查德·麥登的表演都稱讚有加[25]。莫琳·瑞安特別提到了西利歐·佛瑞爾與蘭尼斯特家的士兵對峙、好讓艾莉亞逃脫的那場戲,她認為這段戲的調度堪稱大師手筆[15]

獲獎和提名

[編輯]
年份 獎項 類別 被提名人 結果 引用來源
2011 艾美獎黃金時段創意藝術 劇集類傑出服裝設計 米歇爾·克萊普頓英語Michele Clapton和蕾切爾·韋伯-克羅齊爾 提名 [26]

參考來源

[編輯]
  1. ^ Game of Thrones 08. HBO. [August 22,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6). 
  2. ^ Episode Guide. Winter is Coming.net. [May 24,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3). 
  3. ^ Garcia, Elio; Antonsson, Linda. EP108: The Pointy End. Westeros.org. March 31, 2012 [November 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Radish, Christina. George R. R. Martin Interview. Collider.com. [June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24, 2013). 
  5. ^ Martin, George R.R. May Day. Not a blog. [June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1, 2011). 
  6. ^ Bennett, Tara. How George R.R. Martin was won over by Games of Thrones miniseries. Blastr.com. [June 7,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14, 2011). 
  7. ^ Martin, George R.R. The Pointy End. Not a blog. [June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9, 2011). 
  8. ^ Jennings, Mike. 46 things we learned from the Game Of Thrones Blu-rays. Den of Geek!. Dennis Publishing Limited. February 29, 2012 [15 April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7 March 2016). 
  9. ^ Game of Thrones Episode: "The Pointy End". TV Guide. [January 14,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 
  10. ^ 10.0 10.1 Locations of Thrones: Northern Ireland. Culture Addict/History Nerd!. [June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7, 2016). 
  11. ^ Cogman, Bryan. Dispatches From The Seven Kingdoms: Speaking Dothraki. Makinggameofthrones.com.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0, 2011). 
  12. ^ Cogman, Bryan. Dispatches From The Seven Kingdoms: The Favored Hand. Makinggameofthrones.com.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26, 2016). 
  13. ^ Martin, George R.R. Ralph. Not a blog. [June 7,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1, 2011). 
  14. ^ Rice, Lynette. 'Game of Thrones' hits ratings high. Entertainment Weekly. [June 7,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8).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Ryan, Maureen. 'Game of Thrones' Season 1, Episode 8 Recap. Aol TV.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 2012). 
  16. ^ The Pointy End. Rotten Tomatoes. [May 30,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17. ^ Fowler, Matt. Game of Thrones: "The Pointy End" Review. IGN. [June 5,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2). 
  18. ^ Hibberd, James. 'Game of Thrones' recap: Unleash the Direwolves of War. Entertainment Weekly. [June 8, 2011]. 
  19. ^ 19.0 19.1 19.2 Sepinwall, Alan. Review: 'Game of Thrones' – 'The Pointy End': Family feud. HitFix.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20. ^ Sims, David. "The Pointy End" (for newbies). The A.V. Club. 6 June 2011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6). 
  21. ^ McNutt, Myles. Game of Thrones – "The Pointy End". Cultural Learnings. 6 June 2011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22. ^ VanDerWerff, Emily. "The Pointy End" (for experts). The A.V. Club. 6 June 2011 [July 2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30). 
  23. ^ Garcia, Elio. EP108: The Pointy End. Westeros.org. [June 7,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4. ^ Meslow, Scott. 'Game of Thrones': The Sins of Ned Stark. The Atlantic. 6 June 2011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4). 
  25. ^ Poniewozik, James. Game of Thrones Watch: The Quality of Mercy. Time. June 6, 2011 [June 8,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 
  26. ^ Game Of Thrones. Emmys.com. [February 2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