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嘉芙蓮·霍華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嘉芙蓮·霍華德
小霍爾拜因所作的微型水彩畫像英語Portrait miniature。根據衣着和首飾可以辨認出畫中人即為凱瑟琳
英格蘭皇后
在位1540年7月28日—1541年11月23日[a]
出生1521年—1526年
 英格蘭王國倫敦琳寶
逝世1542年2月13日(16—21歲)
 英格蘭王國倫敦倫敦塔
安葬
配偶亨利八世1540年結婚)
王朝霍華德家族英語Howard family
父親埃德蒙·霍華德勳爵英語Lord Edmund Howard
母親喬伊斯·卡爾佩珀英語Joyce Culpeper
簽名嘉芙蓮·霍華德的簽名

嘉芙蓮·霍華德(英語:Catherine Howard,約1523年—1542年2月13日),名字亦可拼寫作Katherine[1]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第五任妻子,羅福公爵第二個孫女,埃德蒙·霍華德英語Lord Edmund Howard的女兒,瑪麗一世伊利沙伯一世的繼母,被稱為「無刺的玫瑰」,同時她也是亨利八世的六個皇后中,最漂亮的一個。克里維斯的安妮於1540年7月與亨利八世離異後一個月,她與國王結婚。婚禮於7月28日在舒梨郡奧特蘭宮英語Oatlands Palace舉行。一年後被托馬斯·克蘭麥指控婚前曾與一位音樂家和一位親屬發生過肉體關係,1541年與亨利八世離婚,一年後她以通姦罪遭斬首(1542年2月13日)。1543年亨利八世與嘉芙蓮·帕爾結婚。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嘉芙蓮是埃德蒙·霍華德與喬伊斯·卡爾佩珀(Joyce Culpepper)的第十個孩子。她的兄姊包括(未按長幼次序排列):拉爾夫、佐治、亨利、查理斯、瑪麗、托馬斯、伊莎貝爾、喬伊斯、瑪嘉烈。

嘉芙蓮的準確出生日期沒有定論,只知道是1520年至1525年間。嘉芙蓮出身貴族世家,是第三代羅福公爵托馬斯·霍華德的侄女,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表妹。[2]她父親是次子,不得不依附於更有權勢的親屬們。在安妮·博林的幫助下,他於1531年獲得了在加萊的一個職位。而年幼的嘉芙蓮則投奔到孀居的教祖母羅福公爵夫人阿格尼斯·蒂爾尼處(Agnes Tilney,是嘉芙蓮祖父的第二任妻子)。

公爵夫人住在奢華的琳寶宮,有人數眾多的男女隨從,還有很多窮親戚的孩子都受其蔭護。然而公爵夫人經常呆在宮廷,對孩子們的教育和撫養十分鬆懈。嘉芙蓮可以讀寫,她的受教育程度比起同時代的大多數英國女性來說要好些,但是在亨利眾多妻子中卻是最差的。她常被形容為愉悅活潑,但從來沒有人說她博學或虔誠。在公爵夫人宅第放任自流的環境中,1536年,她和音樂教師亨利·曼諾克斯(Henry Mannox)發生了曖昧關係,當時她年僅11或13歲。嘉芙蓮成為皇后之後任命曼諾克斯做皇室音樂家。後來在審訊中,曼諾克斯提供了對嘉芙蓮不利的證詞。曼諾克斯和嘉芙蓮都承認雙方有過性關係[3](但僅止於愛撫 [4])。

1538年,嘉芙蓮有了新的追求者:公爵夫人的秘書弗蘭西斯·迪勒姆英語Francis Dereham。他們很快成了愛人,以夫妻相稱。迪勒姆甚至將自己的錢財也交給嘉芙蓮保管。嘉芙蓮的很多室友都知道此事,但這段戀情在公爵夫人的干預下於1539年結束。嘉芙蓮與迪勒姆約定等他從愛爾蘭回國後就結婚。在當時的教會看來,只要在發生性關係之前互相宣誓結婚的意願,即可視作有效婚姻。

初到宮廷

[編輯]

嘉芙蓮的叔叔幫她在亨利八世的宮廷中謀得一個位置,當德國貴族克里維斯的安妮女侍官。嘉芙蓮天生麗質,很快贏得了亨利的注意。她的親屬們則疑慮重重,覺得嘉芙蓮太過年輕難以應對作為國王情婦的種種職責,何況她才來到宮廷不過數月。另一方面,安妮·博林的通姦指控和處死使得羅福家族在亨利八世的宮廷中顏面盡失,家族將嘉芙蓮視作重振聲威的希望,同時也是在英國重新樹立天主教信仰的希望。嘉芙蓮受到的青睞使家族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短短數月間,國王贈與了大量的土地和昂貴衣物給嘉芙蓮。

婚姻

[編輯]

如前所述,亨利八世之前,嘉芙蓮與迪勒姆即有實質婚姻關係,一直持續到她與亨利結婚之後,直到1541年迪勒姆去世才告結束。1540年7月9日,亨利宣佈與安妮的婚姻無效,據傳此時嘉芙蓮已經懷有亨利的孩子。他們在7月28日迅速結婚,可能是出於亨利對於合法繼承人的急迫渴望。當時亨利已經年近五旬,腰圍漸寬,他用財富、珠寶和各種奢華的禮物包圍了嘉芙蓮。與法國的戰爭和宗教改革給亨利帶來諸多煩惱,他寄希望於新婦給他重新帶來平靜和快樂。而嘉芙蓮的訓辭「君願即我願」(Non autre volonte que la sienne)也顯示了她作為皇后冀求取悅國王的心願。

然而,儘管擁有了財富和權力,嘉芙蓮很快發現婚姻生活毫無意趣。她結婚時並未真正懷孕,丈夫臃腫的身形也令人厭煩(他當時體重136公斤,大腿的傷口潰爛不止)。1541年初,在嘉芙蓮的老女侍官羅奇福夫人簡·博林(Jane Boleyn,安妮和瑪麗·博林的兄弟、樂福德子爵佐治·博林的遺孀)的幫助下,她開始與朝臣托馬斯·卡爾佩珀(Thomas Culpepper)私下幽會。沒有事實證據表明兩人真的發生了通姦,但這段關係確實維持了較長時間,且約會頻繁,疑似有淫亂行為。

1541年夏,國皇夫婦在英國全境巡行,期間有例行的懷孕徵兆檢驗,這或許說明兩人仍保持性生活。與此同時,嘉芙蓮的私通也沒有停止。為了讓那些曾經在琳寶宮目睹過她輕率行為的人們閉嘴,她僱用了很多舊識。特別是將亨利·曼諾克斯聘為宮廷音樂家,將弗蘭西斯·迪勒姆聘為私人秘書。然而這一切都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垮台

[編輯]

1541年末,北方巡行結束後,一位新教改革者約翰·拉塞勒斯英語John Lassells揭發了嘉芙蓮的輕率行為。拉塞勒斯的妹妹瑪麗·霍爾英語Mary Lassells是公爵夫人的女僕,為了打擊天主教的霍華德家族,他將皇后通姦的消息密告給了當時的根德伯里大主教、亨利的親信托馬斯·克蘭麥

克蘭麥於1541年11月2日將揭發此事的密信交給亨利。亨利並不相信,但他同意克蘭麥進一步調查。幾天之內,就找到了確實的證據,包括迪勒姆和卡爾佩珀在倫敦塔受刑後的招供,以及嘉芙蓮親筆給卡爾佩珀的情書。

11月12日,嘉芙蓮被捕。據說她曾逃離追捕者,跑到亨利做彌撒的教堂前捶打大門、高喊亨利的名字。然而最終她還是被抓住,關押在咸頓宮的房間,身邊僅有羅奇福夫人陪伴。她被禁止面見亨利,克蘭麥親自負責對她的審訊。後來克蘭麥曾說:「我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悲哀、這樣消沉,任誰見了都會由衷地憐憫她。」[5]他命令守衛移除所有可能被她用來自殺的物件。

若嘉芙蓮承認她與迪勒姆有婚約在前,那亨利八世很快就能宣佈他與嘉芙蓮的婚姻無效,並將嘉芙蓮逐出宮廷。她也許會過上聲名敗壞、窮困潦倒的流亡生活,但可以逃脫安妮·博林的悲慘命運。然而嘉芙蓮堅決否認,她堅持說迪勒姆強姦她。

監禁和死亡

[編輯]

11月22日,嘉芙蓮被褫奪了皇后頭銜,整個冬天她被關押在美度石士郡賽恩修道院英語Syon Abbey。卡爾佩珀和迪勒姆則於1541年12月10日在倫敦泰伯恩處死。前者斬首,後者車裂。兩人的頭顱循例懸掛在倫敦橋上。她的親屬除了叔叔羅福公爵外,都被關押到倫敦塔。這些霍華德家族的成員們經過審訊都被認定有罪,判處終身監禁和沒收財產。不過後來他們均被釋放,財產也恢復了。

嘉芙蓮本人一直被拘禁到1月21日國會通過《剝奪公民權法》(bill of attainder),其中規定試圖叛國也可以被處以死刑。這樣嘉芙蓮是否已有婚約都無關大局,因為皇后通姦就是叛國。2月10日,她被送往倫敦塔。11日亨利簽署了《剝奪公民權法》,嘉芙蓮的處刑定在13日早晨7點。

處刑前夜,嘉芙蓮不斷練習怎樣將自己的頭顱放在行刑台上。處刑時,她雖然蒼白驚恐,需要人扶上斷頭台,但尚屬鎮靜。她做了簡短的演說,表示判決是正當公正的,並為自己的家人請求憐憫,祈禱靈魂得贖。根據流行的民間傳說,她最後的話是:「我以皇后的身分赴死,但我更希望能作為卡爾佩珀的妻子而死。」然沒有確切的目擊證詞支持這個說法。根據當時的紀錄,她最後所說的均是當時被處以極刑者慣例的遺言,如請求寬恕自己的罪孽、承認背叛對自己無比寬厚的國王的罪行確實該以「萬死」償還。這類與國王相關的遺言在這段時期(亨利八世治下)的死刑犯之間十分普遍,目的多是為了盡最後的努力保護餘下的親眷不受牽連。

她一擊斃命,屍體被埋葬在倫敦塔附近的聖彼得皇家禮拜堂,她的表姊安妮·博林也葬在那裏。亨利沒有到場。聖彼得堂於維多利亞時代重新整理,嘉芙蓮的屍體被辨認出來,現在,在紀念喪生綠塔的人們的西牆上,也有她的名字。

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給亨利八世寫過一封信對失去「放蕩不羈的皇后」表示遺憾,他還說「女人的輕佻不會屈從男人的榮譽」。[6]:475

歷史學研究

[編輯]

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阿格尼斯·史垂蘭英語Agnes Strickland認為嘉芙蓮是無辜的,她的所有罪名都是莫須有。[7]美國學者雷西·鮑德溫·史密斯英語Lacey Baldwin Smith認為她是一個享樂主義者。[8]阿麗森·威爾英語Alison Weir在1991年的《亨利八世的六個妻子》一書中則將她描述成一個「沒頭腦的蕩婦」。[6]

也有的傳記作家對嘉芙蓮報以同情。如大衛·斯達克(David Starkey),他對嘉芙蓮通姦一事的理論頗有革命性。[9]女權主義者凱倫·林賽對於嘉芙蓮個性的分析也帶有同情色彩。[10]

嘉芙蓮的肖像

[編輯]

珍·西摩死後多年,畫家們仍然畫她,因為亨利仍然青睞這位唯一給他生下男孩的的皇后。畫家們往往描摹小霍爾拜因為珍·西摩畫的肖像,那也是她生前唯一留下的全幅畫像。然而嘉芙蓮就沒有這樣的待遇。她被處死後,甚至霍華德家族都將她的畫像從家族畫廊中移除。亨利對她的不忠耿耿於懷,誰也不敢保留她的畫像。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小霍爾拜因的一幅作品被認為是唯一留存的嘉芙蓮畫像[11]。也有的歷史學家對此表示懷疑,如安東尼亞·弗雷瑟英語Antonia Fraser認為此肖像是珍西摩的妹妹伊利沙伯·西摩。人物與珍極為肖似,特別是臉頰部,而且她的衣着為寡婦裝束,這並不合理。另外,畫中人21歲,而嘉芙蓮21歲之前就被處死了。

另外還有一幅肖像據稱是嘉芙蓮的。那是一幅水彩迷你像,根據人物的衣着可以判斷畫作完成於嘉芙蓮為皇后的時代。她戴着的首飾與珍·西摩在正式畫像中所戴的極為相似,應該屬於皇室財產。不過,該肖像也有可能是亨利的蘇格蘭外甥女瑪嘉烈·道格拉斯夫人(蘇格蘭的瑪麗的婆母)。

電影和電視

[編輯]

嘉芙蓮的形象多次出現在電影電視中。包括:

註釋

[編輯]
  1. ^ 1541年11月23日,她被禁止使用該頭銜。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在16世紀,Catherine的拚法存在好幾種。保留下來最早的簽名中,拼作Katheryn,不過之後未再出現。她的主要傳記作者雷西·鮑德溫·史密斯使用常見的拚法Catherine,而其他歷史學家,如安東尼亞·弗雷瑟則傾向於是用更傳統的英式拚法Katherine
  2. ^ 伊利沙伯·博林、埃德蒙·霍華德與第三代羅福公爵同為第二代羅福公爵托馬斯·霍華德的子女。所以安妮為第三代羅福公爵的外甥女,埃德蒙的女兒凱瑟琳就是安妮的表妹。
  3. ^ 嘉芙蓮曾經說:"At the flattering and fair persuasions of Mannox being but a young girl I suffered him at sundry times to handle and touch the secret parts of my body which neither became me with honesty to permit nor him to require.";"And I do also admit that I enjoyed his relationship with me, though I shall never regret loving him, I do now love Henry."
  4. ^ 依據網站「History Extr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所記載: "Catherine’s testimony proves that she refused to surrender her virginity to the musician, although she did permit him to fondle her secretly, perhaps after being coerced at the age of 13 or so."
  5. ^ Eleanor Herman. Sex with the Queen: 900 Years of Vile Kings, Virile Lovers, and Passionate Politics. HarperCollins. 2006年: 第81–82頁 [2018-06-14]. ISBN 978-0-06-08467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6. ^ 6.0 6.1 Weir, Alison (1991).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New York: Grove Press. ISBN 0-8021-3683-4.
  7. ^ Agnes Strickland. Katherine Howard. Queens of England. Boston. : 426–427. 
  8. ^ Smith, Lacey Baldwin (1961). A Tudor tragedy: The life and times of Catherine Howard. New York: Pantheon.
  9. ^ Starkey, David (2004). Six Wives: The Queens of Henry VIII.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ISBN 0060005505.
  10. ^ Lindsey, Karen (1995).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 Feminist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Wives of Henry VIII. Cambridge: Da Capo Press. ISBN 0-201-40823-6.
  11. ^ 倫敦國家肖像館保留有這幅作品[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題為「不知名的女人,曾被認為是嘉芙蓮·霍華德」
  12. ^ Hampton Court Palace (1926). BFI. [2018-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13. ^ YouTube上的Hampton Court Palace (1926) - BFI National Archive
  14. ^ Young Bess. [2007-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8). 
  15. ^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2007-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05). 
  16. ^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2018-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17. ^ Henry VIII. [2007-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相關傳記

[編輯]
  • 《嘉芙蓮·霍華德》(Katherine Howard),傑西卡·史密斯(Jessica Smith),1972年
  • 《離婚砍頭活:女權主義者重新解讀亨利八世的妻子們》(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 Feminist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Wives of Henry VIII),凱倫·林賽(Karen Lindsey),1999年,ISBN 0-201-40823-6
  • 《六位妻子:亨利八世的皇后們》(Six Wives : The Queens of Henry VIII),大衛·斯塔克(David Starkey),2004年再版,ISBN 0-06-000550-5
  • 《亨利八世的六位妻子》(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阿麗森·威爾(Alison Weir),1993年,ISBN 0-8021-3683-4
  • 《都鐸的悲劇:嘉芙蓮·霍華德的生平和時代》(A Tudor tragedy: The life and times of Catherine Howard),雷西·鮑德溫·史密斯(Lacey Baldwin Smith),1961年
  • 《嘉芙蓮·霍華德:都鐸宮廷陰謀》( Katherine Howard: A Tudor Conspiracy),喬安娜·丹尼(Joanna Denny),2005年
  • 《皇后的性生活》(Sex with the Queen),埃利諾·赫曼(Eleanor Herman),2006年,ISBN 0-06-084673-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