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公子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子鰌,名春秋時期鄭國的卿。

春秋中期,在由楚國投奔晉國的大夫巫臣的建議下,晉國等中原諸侯積極聯絡吳國以對抗楚國。前576年(周簡王十年、魯成公十五年、齊靈公六年、晉厲公五年、宋共公十三年、楚共王十五年、衛獻公元年、鄭成公九年、吳王壽夢十年),吳國第一次參與中原的諸侯會盟,盟會在鍾離(今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關鎮東五里)舉行。公子鰌代表鄭國和魯國叔孫僑如、晉國士燮宋國華元衛國孫林父齊國高無咎邾國大夫與吳國會盟[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春秋經 成公十五年》:冬,十有一月,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高無咎,宋華元,衛孫林父,鄭公子鰌,邾人,會吳於鍾離。
  2. ^ 春秋左氏傳 成公十五年》:十一月,會吳於鍾離,始通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