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
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英語: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GaWC)[1]是一個專門研究全球化環境下世界城市關係的智庫,隸屬於英國萊斯特郡拉夫堡大學地理學院。該組織創辦於1998年,由彼得·J·泰勒(Peter J. Taylor)創立[2]。
彼得·J·泰勒(Peter J. Taylor)、喬恩·比弗斯托克(Jon Beaverstock)和理查德·G·史密斯(Richard G. Smith)三位學者共同制定了GaWC的世界城市分檔標準。這個標準通過考察世界各大城市與全球經濟的關聯程度,將城市分為Alpha、Beta、Gamma等不同檔次[3]。
GaWC城市分檔
[編輯]GaWC對世界各大城市的會計、廣告、金融、法律四個行業進行考察,並稱其為「高級生產者服務」(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根據這些城市與全球其他城市的關聯度對其進行分檔[4]。
GaWC更強調各大城市的經濟狀況,相對淡化其政治和文化地位。此外,GaWC還對檔次進行了細分。例如,Alpha級城市分為四檔,Beta級和Gamma級城市各分為三檔,還包括「高度自給」和「自給」檔次的城市。
自1998年發佈首版分檔報告以來,GaWC分別在2000年、2004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和2022年發佈了新版報告[5]。由於不同版本的分檔標準有所變化,常有城市因不符合新標準而被剔除出分檔表[6][7]。
2022年分檔結果
[編輯]2022年的分檔結果基於175家領先企業在全球802個城市提供高級生產者服務的活動。這些分檔表明目標城市作為世界城市網絡的節點的重要性(即企業全球化的程度)[8]。
▲1、▼1 表明該城市相比於2020年版分檔發生了升檔或降檔[9]。
Alpha
[編輯]Alpha級城市與世界主要經濟地區緊密相關,深度融入全球經濟。Alpha級城市分為四個級別:Alpha ++、Alpha +、Alpha 和 Alpha - 城市。
Alpha ++
[編輯]Alpha ++ 級城市是與全球經濟結合最緊密的城市:
Alpha +
[編輯]Alpha + 級城市是其他與全球經濟高度融合的城市,為倫敦和紐約提供補充,主要填補亞太地區的高級服務需求[10]:
Alpha
[編輯]Alpha −
[編輯]Beta
[編輯]Beta級城市將中等規模的經濟地區整合入全球經濟。Beta級城市分為三個級別:Beta +、Beta 和 Beta - 城市。
Beta +
[編輯]Beta
[編輯]Beta −
[編輯]Gamma
[編輯]Gamma級城市將較小規模的經濟地區整合入全球經濟。Gamma級城市分為三個級別:Gamma +、Gamma 和 Gamma - 城市。
Gamma +
[編輯]Gamma
[編輯]Gamma −
[編輯]自給 ( Sufficiency)
[編輯]自給(Sufficiency)級的城市擁有足夠程度的服務,從而不過度依賴世界城市。自給級城市分為高度自給和自給。
高度自給 (High Sufficiency)
[編輯]阿比讓
艾哈邁達巴德 (▼3)
阿爾及爾 (▼3)
安卡拉 (▼2)
亞松森 (▼1)
巴爾的摩 (▼3)
貝爾法斯特 (▼3)
畢爾巴鄂 (▼1)
伯明翰
長春 (▲1)
克利夫蘭 (▼1)
庫里蒂巴
達曼
德班 (▼2)
瓜達拉哈拉 (▼3)
瓜亞基爾 (▼2)
哈爾濱 (▼1)
堪薩斯城 (▼1)
加爾各答 (▼3)
拉巴斯 (▼2)
利馬索爾 (▼1)
盧布爾雅那 (▼3)
羅安達 (▼1)
馬普托 (▼1)
馬賽 (▲1)
密爾沃基 (▼1)
莫斯科 (▼8)
南昌 (▲1)
納什維爾 (▼2)
拿騷 (▼1)
寧波
檳城 (▼1)
菲尼克斯 (▼3)
匹茲堡 (▲1)
克雷塔羅 (▼1)
塔林 (▲1)
特古西加爾巴 (▼2)
烏魯木齊 (▲1)
惠靈頓 (▼2)
仰光
自給 (Sufficiency)
[編輯]奧爾胡斯
阿伯丁
阿布賈 (▼1)
阿瓜斯卡連特斯
亞歷山大
阿斯塔納
斯里巴加灣
巴蘭基亞
巴塞爾
貝洛奧里藏特 (▼2)
卑爾根
伯爾尼
比什凱克
布蘭太爾
博洛尼亞
波爾多
巴西利亞 (▼1)
不來梅
布爾薩
卡利
坎皮納斯
坎培拉
宿霧
辛辛那提 (▼1)
華雷斯城
基督城
哥倫布 (▼2)
得梅因
德累斯頓
艾德蒙頓 (▼2)
埃森
佛山
福岡
哈博羅內
喬治敦 (▼5)
格拉斯哥 (▼4)
熱那亞
格勒諾布爾
貴陽
漢密爾頓
哈利法克斯
漢諾威
哈特福德 (▼1)
呼和浩特
印第安納波利斯 (▼1)
伊茲密爾
傑克遜維爾
喀布爾
高雄 (▼2)
加德滿都
卡托維茲 (▼2)
基加利
金斯敦
科欽
克拉科夫 (▼1)
新山 (▼1)
納閩
蘭州
拉斯維加斯
洛桑 (▼2)
利茲 (▼1)
萊比錫
萊昂
利伯維爾
列日
里爾
利隆圭
林茨
利物浦
羅茲
路易斯維爾
馬拉加 (▼2)
馬爾默 (▼3)
曼海姆
梅里達
墨西卡利
名古屋 (▼2)
南寧
南特 (▼3)
那不勒斯
紐卡斯爾
尼斯
諾丁漢
紐倫堡
俄克拉荷馬城
渥太華 (▼3)
奧蘭多 (▼4)
帕洛阿爾托
波特蘭
路易港 (▼2)
西班牙港 (▼1)
阿雷格里港 (▼1)
波茲南 (▼2)
比勒陀利亞
普埃布拉 (▼1)
魁北克
羅利 (▼1)
累西腓
雷克雅未克
里士滿
薩克拉門托 (▼2)
鹽湖城 (▼2)
聖安東尼奧 (▼1)
聖路易斯波托西
薩那
聖克魯斯-德拉謝拉
薩拉熱窩
西維爾 (▼1)
石家莊
斯科普里
南安普頓
斯特拉斯堡 (▼1)
泗水
台中 (▼3)
塔什干
海牙 (▼1)
提華納 (▼1)
圖盧茲
都靈 (▼3)
烏蘭巴托 (▼1)
烏得勒支
瓦倫西亞
維爾紐斯 (▼3)
溫得和克
溫尼伯
弗羅茨瓦夫 (▼3)
無錫
埃里溫 (▼1)
珠海
不再符合入選標準的城市
[編輯]以下城市出現在2020年版分檔中,但在2022年版被剔除: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千際投行. 2022年全球城市变迁研究报告. 21經濟網. 2022-12-06 [2024].
- ^ Taylor, Peter J. World city network: a global urban analysis. Routledge. 2004: ix [2010-10-10]. ISBN 0-415-30249-8.
- ^ Donald, Stephanie; Gammack, John G. Tourism and the branded city. London: Ashgate Publishing. 2007: 23 [2010-10-10]. ISBN 978-0-7546-482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 ^ GaWC City Link Classification 2018. Lboro.ac.uk. 2018-11-13 [2019-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9).
-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GaWC - Research Network. [2020-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1).
- ^ GaWC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0. www.lboro.ac.uk. [2022-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6).
- ^ GaWC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2. www.lboro.ac.uk. [2022-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6).
-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2. GaWC - Research Network.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Twitter. [2022-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 GaWC - Research Network.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202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2).
- ^ GaWC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www.lboro.ac.uk. [2022-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