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內匠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內匠寮 (日語:內匠寮ないしょうりょう Naisyōryō)是日本律令制度中屬於中務省令外官之一,和訓為「うちたくみのつかさ 」,指「宮內工匠之司」。內匠寮也是近代宮內省設置的內部部局之一。

律令制的內匠寮[編輯]

歷史・職掌[編輯]

內匠寮的起源是728年 (神龜5年)聖武天皇時期設立的職官,在律令中沒有設置該官職,因此屬於令外官。[1]內匠寮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天武天皇時代,當時作為皇室家政機構的官辦作坊,之後隨着律令制國家的建立,逐漸發展成為內匠寮等技術性機關[2]。內匠寮是仿照唐代官辦工廠「少府」而設,唐名也稱為「少府」。此外,他還有一個唐名--「尚方」。內匠寮的一個特點是由各種職業工匠 (雜色作手)組成,不使用日本傳統的伴部・品部雜戶,可以說是日本工業的起點。

內匠寮的工作是為皇室製造家具和儀式用具。最初內匠寮的負責人由皇室出任,但在奈良時代後期,其部分職能被勅旨省日語勅旨省造東大寺司日語造東大寺司接管。[2][3]然而,在延曆元年 (782年)和八年 (789年),勅旨省和造東大寺司被廢除,內匠寮地位恢復。另外,寶龜5年 (774年)內匠寮合併大藏省典鑄司日語典鋳司大同3年 (808年)又合併中務省畫工司日語画工司和大藏省漆部司日語漆部司。另外,在同年鍛冶司日語鍛冶司木工寮日語木工寮合併時,鍛冶司的部分職責也被轉移至內匠寮,在《延喜式》中並規定內匠寮負責鑄造印章的工作。[2]平安時代初期到中期,內匠寮擔任官營工場的負責人,在太政官藏人所的命令下進行生產 。[4]

然而平安時代中期以後,內匠寮職責逐漸被其他官職取代,加上朝廷由於財政問題減少舉行大規模儀式,內匠寮的重要性降低,但其並未因此失去職能,直到律令制時代結束。[4]

職員[編輯]

  • 頭(從五位下相當)一名
  • 助(正六位下相當)一名
  • 大允(正七位下相當)一名 少允(從七位上相當)二名
  • 大屬(從八位上相當)一名 少屬(從八位下相當)二名
  • 史生
  • 寮掌 新設
  • 使部
  • 直丁
  • 驅使丁
  • 雜色作手(長上工・番上工)

近代的內匠寮[編輯]

近代宮內省內匠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9年(明治2年),當時其前身組織是根據《職員令》在宮內省設立的。1871年,成立內匠司。 1873年改組為內匠課。1885年,隨着內閣制度的建立,內匠課成為內匠寮,長官是內匠頭。內匠寮負責宮廷庭園、離宮庭園、新宿御苑的建築、室內裝飾、設備、園林綠化和土木工程,以及與皇室財產有關的維護工作。

1903年政府改革後,內匠寮負責:「宮殿和其他建築物的維護,以及與建築、土木工程、電力、花園和園藝有關事務。」1904年到1915年間曾經設置負責庭苑造景的獨立機關內苑寮,之後回歸內匠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1945年10月5日,由於宮內省組織調整,內匠寮與主馬寮日語主馬寮合併,設立主殿寮,目前內匠寮職能屬於宮內廳管理部日語宮内庁管理部負責。

參考資料[編輯]

  1. ^ 類聚三代格』巻4「加減諸司官員並廃置事」神亀5年7月21日勅
  2. ^ 2.0 2.1 2.2 十川陽一「內匠寮について」(初出:『続日本紀研究』377號(2008年)/所収:十川『日本古代の國家と造営事業』(吉川弘文館、2013年)
  3. ^ 芳之內圭「奈良時代の內匠寮」(初出:『古代史の研究』12號(2005年)/所収:芳之內『日本古代の內裏運営機構』(塙書房、2013年)
  4. ^ 4.0 4.1 芳之內圭「平安時代の內匠寮」(初出:『史泉』106號(2007年)/所収:芳之內『日本古代の內裏運営機構』(塙書房、2013年)

相關項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