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受資助與受控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播媒體一般分為三大類:民營廣播媒體官營廣播媒體公共廣播媒體,三者的分別如下:

  • 民營廣播媒體不由政府設立,在財務及/或編輯上不受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
  • 官營廣播媒體由政府設立,在財務及/或編輯上受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
  • 公共廣播媒體由政府設立(名義上為由所有納稅人共同設立),在財務及/或編輯上不受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

中文維基百科社羣成員一般並不爭議民營廣播媒體的性質,然而部分中文維基百科社羣成員經常將官營廣播媒體與公共廣播媒體混淆,並由此意圖否定公共廣播媒體來源的可靠性,其中最常遭混淆的概念是「受資助」與「受控制」。因此,下文嘗試闡釋媒體「受資助」與「受控制」的區別,以具體說明官營廣播媒體與公共廣播媒體的分別。

財務上「受資助」與財務上「受控制」之間其實存在父子集的關係,因為財務上「受控制」者必然財務上「受資助」,但反之不然。以官營廣播媒體與公共廣播媒體為例:

  • 官營廣播媒體的主要財政收入來自於政府,政府有完全的權力調整官營廣播媒體的預算;
  • 公共廣播媒體的主要財政收入一般來自於納稅人,以此途徑具體獲取財政收入的主流方式有以下兩種:

上述例子中,官營廣播媒體與公共廣播媒體兩者皆在財務上受政府的稅收資助,然而僅官營廣播媒體在財務上受政府控制,而公共廣播媒體得以實現財務自主。以官營廣播媒體與公共廣播媒體兩者並存的臺灣為例:

雖然三者的資金來源在名義上同樣出自行政院文化部,但是行政院文化部給予公共電視台的定額撥款不能被隨意更動,而這使公共電視台得以在收入來源不受威脅的情況下編製潛在不利於中華民國政府的新聞,至於中央通訊社與中央廣播電臺兩者作為行政院文化部主管的機構,本身即有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的義務,因此兩者編製潛在不利於中華民國政府的新聞的行為可能會被禁止。由此可見,財務上「受資助」與財務上「受控制」不能混為一談。

部分中文維基百科社羣成員經常將官營廣播媒體與公共廣播媒體混淆的根本原因是不當地為財務上「受資助」與財務上「受控制」畫等號,上文既然已經明確財務上「受資助」與財務上「受控制」的分別,中文維基百科社羣應停止混淆財務上「受資助」與財務上「受控制」兩者,並繼而停止不當指稱公共廣播媒體為官營廣播媒體,從而杜絕意圖否定公共廣播媒體來源的可靠性的行徑。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