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魏道武帝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拓跋珪的“珪”[編輯]

拓跋珪的「珪」字應為新造字,查篆字並沒有「珪」字,應為秦朝以後所造字。查史書知唐朝有王珪,為拓跋珪之後最早使用「珪」作為名字的人。「圭」「珪」同音同義,沒有本質區別,只篆字有「圭」而沒有「珪」。拓跋珪本名涉圭,鮮卑慕容部有慕容涉歸,可知涉圭(涉歸)為鮮卑人常用人名,而拓跋珪在即位之前亦名涉圭,386年拓跋涉圭稱王,建立了國家政權。鮮卑本是游牧民族,(現在所知)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入主中原前後接受了漢文化。拓跋涉圭稱王建國,新政權也要擴大版圖統一天下,面對着漢人佔多數的中原大地,也要籠絡漢人世家鞏固統治,政令法規也要用文字來推行,漢字就成了鮮卑統治者推行政令的工具。北魏造字有史可查,拓跋燾就曾新造漢字。拓跋涉圭也為他的名字新造了「珪」字,與「圭」同音同義,唯「珪」顯示王者之意。「珪」為新造字,之前並未有人名字中使用過。帝王君主新造人名用字還有鮮卑慕容部的慕容皝、唐朝的武曌(武則天)、南漢的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