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哥德蘿莉塔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ACG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ACG專題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系ACGN類條目內容的專案。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首頁,參與其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Note icon
本條目依照長度,已由機械人自動評級。請確認評級正確無誤後移除|auto=參數。
日本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日本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本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Untitled

[編輯]

其實這篇文章指的衣着是否en:Gothic Lolita?如果是的話,這應該不是只屬於香港的現象。--小峰 08:55 2005年5月22日 (UTC)

蘿莉文化應當包含en:Gothic Lolita的內容,但還要更多。en:Gothic Lolita基本上就是指一種穿着類似維多利亞時代服飾的愛好。蘿莉文化不光有這些,還有動漫,小說等其他形式,這個條目還應當包括外界對此的評價(一般不喜好蘿莉文化的對此評價都是負面的)。--瀑布汗 瀑布屋 16:06 2005年8月4日 (UTC)

萌え

[編輯]

萌え的意思不是性衝動(user:王仲立)

條目名稱

[編輯]

翻成哥德羅利比較好吧?--Blauncher 07:56 2005年8月4日 (UTC)

我不清楚為什麼本條目會被定名為「蘿莉文化」,但香港的媒體在報導這種穿衣文化的時候,基本上只會用「lolita」一詞來概括,並不會用「lolita & gothic」。--小峰 15:51 2005年8月4日 (UTC)
絕不可翻譯成哥德羅利。蘿莉應該是先從lolita一詞出現,在日本被廣泛使用,並衍生出諸多動漫作品(不少人認為此種動漫有戀童的傾向),最後流傳到華語地區的。到達華語地區後普遍認同的,並廣泛使用的就是蘿莉。--瀑布汗 瀑布屋 15:58 2005年8月4日 (UTC)
不過根據香港無線電視「星期日檔案」的介紹,gothic lolita 應該是與動漫中的 loli 相對獨立的,一開始的時候相同點只有借用 lolita 一詞而已。不過現在的趨勢是很多的日本動漫作品都會起用 lolita 式的衣着。我覺得「蘿莉文化」條目的內容範圍有需要再研究研究,避免把不同的事物寫到同一條目中。--小峰 06:42 2005年8月5日 (UTC)

條目名稱

[編輯]

文中既然已經指是在說Gothic Lolita,那麼翻成「哥德式羅莉」又有何問題 此頁面中看似是翻譯英文版WIKI的Gothic Lolita一文,不過內容卻把Gothic Lolita服裝及Lolita一詞本身代表的文化混淆, 從發表者將Gothic Lolita視為羅莉文化,當中就可見其無知 因此應該刪除此條文,以免造成混淆

然則吾人覺得不需刪除,應是要修改條目名稱及刪去與蘿莉塔情結混淆的內容;或是並入蘿莉塔情結的條目中

                                                                               -user kuarcis 16/11/2005

這絕對會令人混淆

[編輯]

一刀切的翻譯lolita為「蘿莉」是愚蠢的
最少在香港lolita衣着文化就沒有一個正統的中文譯名, 同好間都只是用英文lolita稱之。
而「蘿莉」普遍被認知為在動漫領域中, 泛指小女孩的代名詞。

而且這gothic lolita更是和蘿莉風馬牛不相及。
真嗣 18:40 2005年8月25日 (UTC)

好象是不應該省略哥特修飾語的

[編輯]

羅莉和哥特本身根本不是指代相同主體的屬性 羅莉當然有不哥特的 哥特的御姐可能只是暫時還沒出現 如果指穿的衣服充滿附屬裝飾物的話,那更應該說是哥特風格(也許是洛可可風格),與羅莉關係不大。薔薇少女中的水銀燈就是穿着很哥特的(我最喜歡的風格)。--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5:53 2005年10月3日 (UTC)

糾正

[編輯]

Gothic Lolita和蘿莉文化根本是兩個概念

「哥特系蘿莉」和"Gothic Lolita"也有不同的含義。「哥特系蘿莉」泛指性格上有些另類,諸如成熟(伊藤千佳「莓亂扔」)、寡言(綾波レイ「新世紀Evangelion」)、高貴(コゼット「コゼットの肖像」)、冷酷(水銀燈「薔薇乙女」)等等的蘿莉

」萌え」,本意是」<草木か>芽ぐむ.⇒もえる.」
在這裏指代一種衝動,大意是類似於「想要接近的衝動、想要了解的衝動、想要保護的衝動、想要擁有的衝動」之類的。當然這是因人而異的,不乏有人指代「性衝動」

兩點意見

[編輯]
  • 首先,我不反對更改條目名稱,但我覺得如果要改的話,或許哥德與蘿莉會比較好,更能夠表達兩者是「並行」而非「修飾」關係。
  • 我認同原本的內容並不NPOV,但我覺得原本的內容也並非一無是處。現時條目的內容比修改以前少了許多,希望能夠恢復部分的內容,以及增補更多的內容。礙於我對這個題目並不認識,所以無從改起,希望對此題目認識的編者們可以幫忙恢復沒有問題的內容。

--小峰 15:56 2005年12月4日 (UTC)

  • 一般文化歷史研究指,蘿莉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具強烈性暗示的穿衣文化,利用衣着來刺激起蘿莉愛好者的性慾。
  • 時下蘿莉文化追隨者未必完全理解衣着背後 的 種種歷史, 有 指這他們只是盲目 跟 隨時尚、或想譁眾取寵惹 人 注目 。
這兩段有攻擊特定族群的味道,另外蘿莉跟哥德蘿莉(這是從日語的簡稱翻來的)是不同概念的東西,原本內容根本混為一談,唯一刪了比較可惜的是維多利亞時代服飾那段,哥德蘿莉是什麼呢?用講的我沒辦法講很清楚,不過舉例的話,有看過的動漫人物應該都不太容易忘,這本來就是發展的次文化概念,最多就是共識的範圍,其實問題是很多相關條目都空着,如果視覺系藝人、服飾髮型、文化的紅條目可以補起來,我可以光用舉例來做不錯的示範,但現在的情形要補一堆跟本文無關的概念。至於譯名約有10,500項符合"哥德蘿莉"的查詢結果,這是google最多的結果。--Blauncher 17:37 2005年12月4日 (UTC)

看到這頁還真夠亂

[編輯]
  • 之前的內容大概是一半翻自英文wiki,一半採自媒體的片面報導,最後再加上這邊一知半解的主觀意見吧?跟原本的定義相差甚遠……不才略通日文,畢竟這東西的來源是出自日本,要翻譯當然也是以日版的wiki為主,先把幾條錯的很離譜的部分用日文的翻譯補上了。接下來有空再慢慢的把全條翻譯過來。 還有那張從英文wiki拿過來的圖,英文原文都講了那是所謂的蘿莉塔風格而不是哥德蘿莉,放在標題只會惹人誤會,就先拔掉了……

Ozer 20:23 2006年11月6日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哥德蘿莉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5日 (四) 14:3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