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壽華
馬壽華(1893年—1977年12月28日),字木軒,號小靜,自署小靜齋主人。[1]安徽渦陽人,中華民國書畫家、法學家,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起人之一。[2][3][4]
生平與政治經歷
[編輯]1893年馬壽華生於安徽省渦陽縣。1898年入私塾。1906年,和堂兄馬壽南到北京求學,考入後孫公園北京安徽會館的皖省中學堂。[5]宣統三年(1911年),自河南法政學堂畢業。1915年,任河南高等檢察廳檢察官。1921年,任河南第一高等檢察分廳監督檢察官。1922年,任山西第一高等審判分廳監督推事(即分廳主持人),後來調任漢口地方檢查廳廳長。1926年冬,國民革命軍北伐攻佔武昌、漢口,馬壽華離職。
1927年,馬壽華任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總務司司長(魏道明任部長)。1930年,魏道明調任南京特別市市長,馬壽華任南京特別市政府秘書長。1932年起,馬壽華在上海當執業律師,期間和許秋帆、夏敬觀、李石曾等多位擅長書畫詩詞的文士多有往來。1943年,日軍佔領上海全部,馬壽華乃閉門不出,僅和上海的書畫家及老友,如夏敬觀、馮超然、沈淇泉、黃賓虹等人來往,專研書畫。1945年12月30日,馬壽華參與發起的中國民主促進會在上海愛麥虞限路中國科學社正式宣告成立。 從此,中國民主促進會出現在中國政治舞台上,並發揮重要作用。出席民進成立大會的有26人,他們是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林漢達、徐伯昕、雷潔瓊、趙朴初、柯靈、陳巳生、謝仁冰、李平心、張紀元、嚴景耀、梅達君、陳慧、宓逸群、徐相任、徐徹、曹梁廈、馮少山、劉大傑、萬景光、胡國城、章蟾華、李玄伯、馬木軒(馬壽華)。[2][4][3]
來臺之後
[編輯]馬壽華在1947年來到臺灣。同年,魏道明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命馬壽華為台灣省政府委員。1948年,陳誠繼任台灣省政府主席,馬壽華留任台灣省政府委員,並曾代理台灣省政府財政廳廳長(財政廳廳長嚴家淦曾到中央政府辦美援的期間由馬壽華代理)。此後,陳誠催馬壽華接任台灣土地銀行董事長,馬壽華乃就任。1951年,馬壽華任司法院秘書長。1952年到1965年任行政法院院長。1965年,出任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4]
1973年,響應政府提出的年老公務員依例自退政策,馬壽華自動請辭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職務。1973年7月19日奉准辭職,並申請退休。1977年12月28日,馬壽華在台北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85歲。
藝術生涯
[編輯]馬壽華生於書香世家,自幼受傳統文化薰陶,喜愛書畫和京劇,[6]擅長山水、花鳥、書法及用手指做畫,[7]尤精墨竹,有多幅作品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和國立歷史博物館。出任官職時,馬壽華仍不斷創作,並親自參與和推動美術活動。馬壽華於1947年來臺,自隔年(1948年)開始到1965年間多次參與臺灣全省的美術展覽,同時擔任該展覽國畫組的審查委員。[5]1950年曾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個人畫展。
1954年初,美國史都邦水晶公司選用馬壽華的墨竹《一枝獨秀》,刻在瓶狀水晶上,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展出時,受到美國前總統艾森豪稱讚。美國政府將該水晶藝術品贈送中華民國政府,收藏在國立歷史博物館。[8]同年7月2日馬壽華在美國芝加哥美術館舉辦個人書畫展。
1955年,馬壽華與陳方、陶芸樓、鄭曼青、劉延濤、高逸鴻、張穀年六位畫家籌組「七友畫會」,於1958年舉辦第一屆畫展。[9]這七位都在1940年代後陸續來臺,可說是當時中國傳統文人畫名人的聚集,有幾位還是蔣宋美齡、蔣經國等人的書畫老師,馬壽華也是張大千的妻子徐雯波的老師。[9]1957年曾參加日本每日新聞舉辦的世界業餘畫家展覽,同年獲聘為教育部美育委員會委員及當選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第二屆委員。[5]
1959年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參加巴西聖保羅現代藝術館舉辦的第五屆國際藝術展覽,並擔任該屆展覽作品的評選委員。1964年獲聘為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理事。1965年獲聘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委員。1966年獲聘為中華學術院書學研究所理事長,並於次年應邀參加中日名流書法展覽。1970年當選為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連任到1977年。
參考文獻
[編輯]- ^ 書法 馬壽華. 好主意美術館. [202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0 2.1 寻觅民进先辈的足迹,上海民进2012年第2期. [2014-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3.0 3.1 馬漢寶,淺談父親馬壽華與我的人生,台湾大学校史馆,2008-03-28. [2014-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0 4.1 4.2 孫繼武編纂,馬壽華先生年譜 一八九三-一九七七,載 馬壽華先生藏書暨文獻捐贈目錄,國家圖書館,1986年
- ^ 5.0 5.1 5.2 馬壽華資料庫. [202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馬壽華. 非池中. [202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馬壽華. 中國書法學會. [202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竹」玻璃瓶.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2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9.0 9.1 國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美術史辭典1.0》. 臺北市: 藝術家. 202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