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帶烏尾鮗,一種小型海洋飼料魚,用集群游動的策略來抵禦捕食者
被商業捕撈的鯡魚

飼料魚英語forage fish)也稱獵物魚prey fish)是處在食物網中下層、被更大的捕食者(比如掠食性魚類海洋哺乳動物海鳥等)所獵食的遠洋魚類,廣義上還可能包括其它水生動物(比如頭足動物和所謂的「殼魚」)。飼料魚通常是水域生態系統中的一二級消費者,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微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飼料魚通常會聚集形成龐大的魚群來彌補個體身小體弱的劣勢,增加被天敵襲擊時的存活率,並採用同步游泳的方式來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1]。許多飼料魚還會和其它物種一起組成龐大的混合群體,並且進行迅游和長距離遷徙。飼料魚群在水域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生態系統)中起到濃縮生物能生物質的重要功能[2],是維持生態平衡的核心環節[3]

漁業有時也會商業捕撈飼料魚,其中一部分作為食用魚或用來生產魚油,但大部分是作為魚食用來餵養其它更有經濟價值的水產養殖魚類(比如鮭魚)或製成魚粉來生產畜牧業所需的混合飼料。這使得許多漁業學專家感到擔心,因為飼料魚其實可以算作水中的基石物種,人為移除大量此類魚群(甚至過度捕撈)會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導致整個食物網因失衡而崩潰,反而會損壞漁場的長期可持續性[4]

飼料魚與餌料魚[編輯]

飼料魚有時候會被和餌料魚(bait fish)和餵料魚(feeder fish)混為一談,而三者雖然定義有交集,但其實並不相同。

餌料魚是休閒捕魚群體中使用的術語,專指釣魚時用作活餌來誘引游釣魚的小魚,有些商業捕魚者也會使用餌魚用來進行延繩捕魚漁梁捕撈;飼料魚則是漁業術語,用來形容有商業價值的小型食用魚或對維持漁場生態可持續性較為重要的中小型群居魚類。許多飼料魚都可以用來作為餌魚,但並不是所有的餌魚都是自然中的飼料魚。

餵料魚是水族飼養群體和水產養殖中使用的術語,指用來作為肉類食料或魚粉來餵養其它圈養動物的魚類,通常是已經死亡的魚,但也可能以活食的形式扔入飼養水域讓其被捕食。許多自然界的飼料魚都可能被成批量捕捉或養殖並用作餵料魚。

食譜[編輯]

沿岸上升流(紅色)可以為飼料魚提供富有浮游生物的覓食場所

飼料魚是雜食動物,在食物網中屬於初級消費者和二級消費者的位置。它們大部分是濾食性動物,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在游動時吞水並依賴上的過濾結構將水中的浮游物截獲。其中一些體型較大的飼料魚也會投機吞食其它更小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比如磷蝦海蝶[5],因此也可能會佔據三級消費者的位置。有些飼料魚也會啃食海草,並且會根據每天時段不同改變食物選項,甚至在夏天食肉、冬天食素[6]

因為飼料魚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因此它們對水溫和洋流和潮汐的走向十分敏感。飼料魚通常會組成密集但緩慢的龐大魚群,張着嘴在水中統一游弋。這種群行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能增加整個群體攝取浮游物的成功率,也可以在遇到捕食者時增加個體的存活率。在白天,許多飼料魚群通常會留在深水躲避捕食者,到晚間和低光時段才來到水面區域覓食。

海水種群[編輯]

海洋中的飼料魚通常是小型油性魚類,比如鯡魚鯷魚大鱗油鯡毛鱗魚胡瓜魚玉筋魚鱵魚狹鱈銀鱈和幼年的平鮋等。其中鯡魚是非常重要的經濟魚種,經常以沙丁魚的名義在市場上銷售。

在漁業運作中,「飼料魚」泛指一切可以被掠食者捕殺的獵物,因此許多無脊椎動物(比如烏賊蝦類、甚至磷蝦)也會被包括在「飼料魚」的範疇內。[7]

海洋飼料魚
鯷魚 銀磷烏賊 大鱗油鯡
沙丁魚 蝦類 磷蝦

飼料魚通過吞食開放水域浮游的橈足類糠蝦和磷蝦來攝取生物質生物能,隨後再被營養級更高的捕食者吃掉,是海洋中連接食物鏈上下層營養和能量傳遞的主要轉換者和搬運者。飼料魚的重要性在於其龐大的數量和遷徙速度。因為這些魚類通常活動在沒有掩體保護的開放海域,所以集群行動和較強的繁殖力是它們賴以生存的保障。也因此原因,飼料魚雖然數量大但是品種卻相對較少,海洋中的生產者頂級掠食者的種類數量都多過飼料魚[2]

海洋食物網[編輯]

海洋生態塔

飼料魚在海洋食物網中佔據中心位置,屬於中段營養級的物種,在生態塔中起到承上啟下傳遞生物質的作用。

生物塔營養級的基層是負責初級生產自養生物生產者),負責通過光合作用化合作用將環境中的無機物轉換成可被生態系統利用的有機物。在海洋中, 這種初級生產的生物過程大多由浮游植物完成,其中大部分是藻類(包括單細胞浮游藻多細胞海藻),其餘的有海草水生維管植物。體型較大的生產者(海藻和海草)需要附着固定在海底的同時仍能接收到日光,因此只能在臨岸淺水區透光帶生長,所以海洋中絕大部分地區的初級生產是由微觀的浮游藻通過光合作用來完成。這些浮游藻用肉眼基本上無法看到,除非聚集數量龐大時能夠將海水映出綠色。

浮游植物中最重要的群體是矽藻雙鞭毛蟲,其中為海洋貢獻了45%初級生產的矽藻尤其重要[8]。矽藻通常以微觀形態出現,但其中一些物種可以達到2毫米(0.079英寸)的長度。

海洋食物鏈基層的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 雙鞭毛蟲 矽藻

生物塔第二營養級的物種(初級消費者)主要包括進食浮游植物的各種浮游動物,包括各種小型甲殼動物和剛孵化的魚苗等。它們絕大多數都是濾食性動物,用自身的附肢上的細毛來過濾水中漂過的浮游植物。絕大多數浮游動物幾乎沒有稍微長距離的行動能力,只能隨着潮汐洋流隨波飄蕩,但有些具有少量躲避捕食者的跳動能力。浮游動物的壽命很短,因此繁殖能力很強(r選擇策略),種群數量在環境條件好時甚至可以每天增加三成。浮游動物與浮游植物一起形成了所有海洋生態系統的基礎,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漁場賴以生存的底層資源。

這些浮游生物中尤其重要的是橈足類磷蝦。橈足類是海洋中最大的蛋白質來源[9],也是飼料魚主要的食物來源。磷蝦僅次其後,並且因為體型相對較大有時還會佔據二級消費者(第三營養級)的位置雜食其它小型浮游動物,是海洋中除了飼料魚以外還是頭足類鬚鯨的主要食源。

海洋食物鏈第二級的浮游動物'
橈足蟲 磷蝦 浮蠶 韋氏蝛 小頭魷

集群行為[編輯]

飼料魚的名稱來源於它們所在海洋食物鏈中的位置,因魚群的數量龐大使其成為更大的掠食者(特別是一些被漁業關注的大型魚種)的理想食源(「飼料」)。依賴飼料魚為食的海洋捕食者包括金槍魚鮭魚條紋鱸鱈魚鰺魚鯕鰍梭魚劍魚海豚鼠海豚海豹海獅海鳥,此外還有更頂層的捕食者比如鯊魚鯨魚(包括齒鯨鬚鯨[7]。當飼料魚被大型捕食者吃掉後,它們從浮游生物中獲取的生物能和生物質也被傳到了捕食者身上,因此起到了連接營養級的關鍵作用[10]

海洋飼料魚的天敵
鮪魚 鯊魚 條紋鱸
豹海豹 海豚 大鰹鳥
沙丁魚聚成的餌球
餌球中的魚集體躲避紅鰺侵入

因為在遠洋帶的開放水域沒有掩體藏身,飼料魚群無時無刻不被捕食者攻擊[11]。當受到威脅時,飼料魚通常會出於本能的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魚群團,俗稱「餌球」(bait ball)。海洋中的餌球直徑可達20米(66英尺),但通常維持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在餌球中央的飼料魚被捕食者捉到的概率遠低於餌球外圍或在空曠水域落單的個體,而且周別有大量的同類也會干擾捕食者的注意力,這這其實分擔了風險並增加了每條魚倖存的概率。

鯡魚是群聚最壯觀的飼料魚之一,有些魚群體積被測超過4立方公里(0.96立方英里),包括大約40億條魚[12]。這些魚群會沿着海岸線移動並跨越開放海域,有着非常準確的魚體分佈並可以保持相對一致的移動速度,遇到天敵時也可以迅速做出反應[13]。這種複雜群體行為的原理目前尚未被完全理解,但被提出的假說包括集群更易於導航、更有利於捕食有一定躲避能力的浮游生物、干擾天敵並降低被針對的風險等。但集群對個體也有負面影響,比如同類的排泄物污染、覓食競爭、分配到個體的水氧氣更低等等[14]

許多掠食者也演化出利用飼料魚集群的天性反過來捕食它們的策略。比如海豚就會組成龐大的群體(有時候可以達到上萬條)協作行動,像牧羊犬驅使羊群一樣將沙丁魚圍追成一個個餌球或者趕入無處可逃的淺水區,然後輪流沖入魚群內捕吞這些飼料魚。許多海鳥則會在飛行中鎖定飼料魚群(特別是餌球)的位置,然後從幾十米的空中垂直扎入水中潛水捕捉飼料魚[15]

覓食浮游生物[編輯]

幼年鯡魚捕食橈足類(慢鏡頭

橈足類是海洋里最常見的浮游動物,也是飼料魚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唯一能與橈足類相媲美的是南極磷蝦,但橈足類更小、生長速度更快而且在海洋中的分佈更均勻。橈足類的警惕性較強,有着較大的觸角感受周圍水流的變化,並可以在需要時可以短距離(幾厘米)竄動躲避捕食者。

幼年的飼料魚(比如鯡魚)通常獨自捕食(通常是從下向上偷襲)這些微小的甲殼動物,將鰓蓋張開來防止張嘴時產生過強的水波[1]。如果獵物的密度很高,飼料魚通常會採用「躍捕」(ram feeding)的方式捕食,集群張着嘴在水中游動濾食。因為橈足類的警惕性較高,單一飼料魚的捕食成年橈足類的成功率通常較低[1]

遷徙[編輯]

鯡魚群向着波羅的海的產卵地進行高速洄游的水下錄像
冰島毛鱗魚的遷徙路線

地轉偏向力會使得海洋中形成大型的環狀洋流,這些洋流在與海風引起的表面洋流以及海底山大陸架邊緣相互動後,會產生下沉流上升流[16]。上升流通常會將浮游生物所需的營養傳送到海岸區域,並為飼料魚提供非常富饒的覓食地;同時,大量聚集的飼料魚還會吸引更大的掠食性魚類前往覓食,這使得這些區域(比如秘魯智利沿海、阿拉伯海南非西岸、新西蘭東岸和加利福尼亞海岸)成為了非常有生產力的漁場

飼料魚通常會在產卵地、生長地和覓食地之間進行非常長距離的遷徙,路線通常呈三角形——比如一些鯡魚就會在挪威南部產卵,在挪威北部成長,然後遷徙到冰島覓食。而非洲好望角一線的沙丁魚洄游更是極其壯觀的遷徙行為,從生物量角度可以媲美東非角馬大遷徙[17]。這些沙丁魚的壽命只有兩三年,在兩歲時成魚會在厄加勒斯角聚集並在春夏產卵,然後以成百上千個魚群的形態向東面印度洋亞熱帶水域進發,大的魚群可以有7公里(4.3英里)長、1.5公里(0.93英里)寬和30米(98英尺)高,大量的鯊魚海豚金槍魚旗魚南非海狗甚至虎鯨都會在沿途的海岸聚集、尾隨並搶食這些飼料魚群[15]。而留在產卵地的魚卵則會隨着非洲西南海岸的洋流向西北漂流,期間魚卵孵化後長成魚苗和幼魚,等生長成熟後再聚群向南遷徙回到產卵地重複下一代的生命周期[15]

北大西洋北冰洋毛鱗魚會到近岸水域產卵,在春夏組成龐大的遷徙魚群到冰島、格林蘭島揚馬延島之間進食在冰架邊緣的密集的浮游生物、磷蝦和其它甲殼動物,遷徙過程受到洋流影響。在冰島成熟的毛鱗魚會在春夏大舉向北遷徙,然後在九月到十一月之間進行返回遷徙,然後在十二月或一月到冰島北部產卵。根據2009年發表的一年論文,冰島的研究者利用相互作用粒子系統成功的越策了2008年毛鱗魚的遷徙路線[18]

淡水種群[編輯]

飼料魚也會在較為開闊的淡水環境(比如湖泊、大型河流濕地)內棲息,並作為食物鏈中下端的獵物為當地的掠食者(包括其它魚類、水生爬行動物水鳥和一些哺乳動物)提供食物。淡水飼料魚通常體長不超過15厘米(5.9英寸),是淡水中主要的魚類。光是鯉科米諾魚(包括鰷魚鉛魚美洲鱥雅羅魚等)就有超過50個物種[19]。其它淡水飼料魚包括亞口魚小鰕鱂小鱗鰣太陽魚等,以及蠟魚等一些溯河洄游品種。

淡水飼料魚
金體美鯿 拉氏假鰓鱂 南方紅腹魚
焦氏尖頭鱥 鯉魚 芬塔西鯡

淡水環境中捕食飼料魚的物種主要是其它掠食性淡水魚類,除此以外還有各種水生半水生陸生兩棲動物(比如墨西哥鈍口螈)、爬行動物(比如鱷類龜類和一些水蛇)、水鳥(主要是游禽、大中型涉禽翠鳥)、哺乳動物(比如水獺漁貓、水鼬、淡水豚牛頭犬蝠等)甚至一些較大的水生昆蟲(比如大龍虱)。

因為內陸的淡水水系與人類棲息密切相關,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衝擊(比如水污染富營養化水華航運填湖等)也更容易影響到淡水飼料魚,一些商業捕魚活動也會兼捕到許多飼料魚,其中一些具有破壞性的非法捕魚方式(比如電魚炸魚毒魚)更是會嚴重影響到飼料魚群的繁衍和生存。除此之外,因為許多淡水飼料魚的天敵是休閒捕魚活動中頗受歡迎的游釣魚,因此許多釣魚者會預先使用漁網捕捉飼料魚作為餌魚,飼料魚的數量變化也會影響到游釣資源。

捕食淡水飼料魚的游釣魚
溪鱒 黑莓鱸 褐鱒
虹鱒 大口黑鱸 美洲河鯰

飼料魚場[編輯]

歷史[編輯]

中世紀時期在斯科訥的鯡魚捕撈(1555年)

鯡魚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就被人類用作主食。在古羅馬,鯷魚是用來發酵製作魚醬的主要食料,並成批量生產並運行到遠處銷售。在現今克羅地亞、後屬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伊斯特拉半島亞得里亞海畔地區,使用拉丁帆船(lateen)捕撈沙丁魚的傳統已經持續了數千年,並且是現代旅遊和節日的重頭戲。

英格蘭康沃爾郡,沙丁魚的捕撈和加工在1750~1880年間達到鼎盛,但隨後種群數量崩垮再也沒能恢復。當年曾一時繁盛的漁業在許多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品中都可以看到。

現今[編輯]

漁船用圍網捕撈大鱗油鯡
隨着食物鏈上端的大魚被消耗殆盡,漁業的捕獲也開始趨向食物網中下層的物種——即所謂的「降級捕撈」

傳統的商業捕撈通常針對市價較高、個體肉量較多的海洋掠食者(比如鱈魚平鮋金槍魚),而不太注重飼料魚。隨着漁業技術進步帶來的效率提升,許多食物網上層捕食者的數量銳減,以至於整個漁業不得不開始「降級捕撈」食物網中位置更低的物種(fishing down the food web)[2]

在過去,捕撈飼料魚因為個體小較難捕捉,而且市場有限,很難做到贏利,但工業化捕魚技術使得大量捕撈飼料魚成為可能,而現今的飼料魚捕撈主要由少數大型漁業集團壟斷[7]。面對現代化的捕魚工具,飼料魚種群很容易受到嚴重衝擊。飼料魚通常在開放水域的淺水區游弋,很容易被魚群探測儀航空器無人機發現。一旦被鎖定,工業化的捕魚工具(比如圍網)幾乎可以將整個魚群一網打盡。

飼料魚的產卵洄游路線也很容易被預測。許多商業捕魚者會預先在飼料魚繁殖的水域佈置作業,往往在魚還沒有產卵前就將其捕撈[2],對種群繁衍造成釜底抽薪的打擊。在飼料魚繁殖時將其捕撈也會嚴重打擊其它動物——許多以魚群為食的捕食者(比如鯨類、金槍魚和鯊魚),也會隨着飼料魚群的活動模式而進行相應的長途遷徙,許多捕食者甚至繁衍都依賴能夠找到飼料魚群為幼崽提供食源。但面對人類的捕魚競爭,這些動物無論如何演化都無法媲美現代工業化捕魚的效率,因此永遠是輸家面臨瀕危甚至滅絕的威脅[2]

總體來說,飼料魚佔據了每年全球漁獲總量的37%(約3150萬噸),但因為飼料魚的種類數比高價值的掠食魚要少,因此單品種飼料魚的漁獲量其實非常大。全世界前十名的漁場中就有七個主要針對飼料魚[7]。2005年光是鯡魚、沙丁魚和鯷魚三種飼料魚的世界總補貨量就有2240萬噸,佔全世界總漁獲的24%[20]秘魯鯷的漁業目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2004年有1070萬噸),而白令海黃線狹鱈的漁業規模是世界上單一物種最大的(越300萬噸)[21]。但狹鱈的生物量在近年來開始下滑,對白令海的生態系統和商業資源都是嚴重問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2008年的聲吶調查發現狹鱈的種群數量幾乎降到了之前一年的一半,一些科學家因此擔心狹鱈會重蹈大西洋鱈衰竭的覆轍。當地以狹鱈為食的太平洋鮭大比目魚北海獅海狗座頭鯨水生動物也會因此受到牽連[22]

動物飼料[編輯]

魚粉
用魚粉、魚油和穀物製成的用來餵養水產的魚食

因為飼料魚富含有益健康的長鏈ω-3脂肪酸,被捕捉的野生飼料魚中八成都被養殖業用來生產動物飼料,其中90%會被生產成為魚粉魚油,46%被用來養殖水產品、24%用來養豬、22%用來養雞[4][23][24]。在美國,光是餵養家豬家禽的飼料魚重量就是整個美國市場上海鮮消耗量的六倍。因為養殖業對飼料魚的依賴度太大,現今已經開始有研究試圖直接從浮游藻(飼料魚體內養分的最初源頭)中提取脂肪酸氨基酸作為替代[25]

根據2008年的一份講究,全球的貓食產業每年還會額外消耗250萬噸的飼料魚漁獲量。在澳大利亞寵物每年會吃掉13.7公斤(30英磅)的魚料,超過了澳大利亞人均食用的11公斤(24英磅)。寵物食品產業為了應對原材料壓力,已經開始增加利用水產食品加工副產品(比如魚柳切剩下的碎肉)[26]

國際魚粉與魚油組織(International Fishmeal and Fish Oil Organisation,簡稱IFFO)使用「飼料魚依存率」(Forage Fish Dependency Ratio,簡稱FFDR)作為量化描述水產養殖飼料中野生魚使用比例與養殖魚產量之間聯繫的概念機制。同樣的野生魚原材料,魚粉的產量比魚油的產量高,大約佔整個原材料的24%;魚油產量隨着魚品種而變化,但是對於那些EPADHA(二者是鮭魚養殖飼料所需的)含量相對較高的品種(比如秘魯鯷)來說,產出值估計佔到總原材料數量的5%。產出值、魚粉魚油在飼料中的含量值以及現場的飼料轉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簡稱FCR)可能會被用來估算所需的飼料魚原料總數[27]

環境問題[編輯]

「我們周圍的海洋」(Sea Around Us)項目在2008年完成的一個為期九年的研究項目發現[4]

2015年,美國西岸的沙丁魚數量銳減,導致漁場不得不提前關閉並且在之後的2015~2016漁期也維持禁漁[28]。魚群數量崩潰的主要原因是因水產養殖營養補充品市場的需求導致的過度捕撈[29]。為了緩解人類消耗對飼料魚種群的生態壓力,世界銀行夥同亞利桑那大學蒙特雷灣水族館新英格蘭水族館一起贊助了一個稱為「無魚飼料挑戰」(Fish-Free Feed Challenge,簡稱F3 Challenge)的比賽,懸賞20萬美元獎勵最能夠研發出不用魚料生產飼料的生產商[30]

另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Kils, U (1992) The ecoSCOPE and dynIMAGE: Microscale tools for in situ studies of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s. Arch Hydrobiol Beih 36: 83–96
  2. ^ 2.0 2.1 2.2 2.3 2.4 National Coalition for Marine Conservation: Forage fish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2-17.
  3. ^ U.S. Geological Survey: Forage Fish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9-16. Alaska Science Center
  4. ^ 4.0 4.1 4.2 Alder, Jacqueline; Campbell, Brooke; Karpouzi, Vasiliki; Kaschner, Kristin; Pauly, Daniel. Forage Fish: From Ecosystems to Markets.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2008, 33: 153–166. doi:10.1146/annurev.environ.33.020807.143204可免費查閱. 
  5. ^ Randall, J. Food habits of reef fishes of the West Indies (PDF Converted to digital format by NOAA, 2004). Studies in Tropical Oceanography. 1967, 5: 665–847 [2022-1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1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Tibbetts, I; Carseldine, L. Trophic shifts in three subtropical Australian halfbeaks (Teleostei: Hemiramphidae). Marine & Freshwater Research. 2005, 56 (6): 925–932. doi:10.1071/MF04305. 
  7. ^ 7.0 7.1 7.2 7.3 Marine Fish Conservation Network: Forage fish: The Most Important Fish in the Se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2-05.
  8. ^ Mann, D. G. The species concept in diatoms. Phycologia. 1999, 38 (6): 437–495. doi:10.2216/i0031-8884-38-6-437.1. 
  9. ^ Biology of Copepod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1-01. at 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y of Oldenburg
  10. ^ Forage fish: The most important fish in the sea. [202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Mahmoudi, B; McBride, R. A review of Florida's halfbeak bait fishery and halfbeak biology, and a preliminary stock assessment (PDF). 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 20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0-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Radakov DV (1973) Schooling in the ecology of fish. Israel Program for Scientific Translation, translated by Mill H. Halsted Press, New York. ISBN 9780706513516
  13. ^ Nøttestad, L and Axelsen, BE (1999) Herring schooling manoeuvres in response to killer whale attacks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77: 1540–1546.
  14. ^ Pitcher, TJ and Parrish, JK (1993) Behaviour of Teleost Fishes, Chp 12: Functions of shoaling behaviour in teleos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pringer. ISBN 9780412429309
  15. ^ 15.0 15.1 15.2 Sardine Run Shark Feeding Frenzy Phenomenon in Afric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2-02.
  16. ^ Wind Driven Surface Currents: Upwelling and Downwelling. [202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 Marine Scientists Scratch Heads Over Sardines
  18. ^ Barbaro1 A, Einarsson B, Birnir1 B, Sigurðsson S, Valdimarsson S, Pálsson ÓK, Sveinbjörnsson S and Sigurðsson P (2009)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s of the migration of pelagic fish"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66(5):826–838.
  19. ^ Kleber, John E (1992) The Kentucky Encyclopedia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Page 320. ISBN 9780813117720
  20. ^ FAO (2005) Review of the state of world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T457, ISBN 92-5-105267-0
  21. ^ Clover, Charles. 2004. The End of the Line: How Overfishing is Changing the World and What We Eat. Ebury Press, London. ISBN 0-09-189780-7
  22. ^ Greenpeace: Rethinking sustainability: A new paradigm for fisheries managemen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3-25.
  23. ^ World's Fish Catches Being Wasted As Animal Fe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erra Daily. Retrieved 1 December 2008.
  24. ^ New Study to Highlight Waste of Seafoo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FishSite. Retrieved 1 December 2008
  25. ^ Michael B. Rust, et al., The Future of Aquafeeds, NOAA/USDA Alternative Feeds Initiative, NOAA Technical Memorandum NMFS F/SPO-124, December 2011, see http://docs.lib.noaa.gov/noaa_documents/NMFS/TM_NMFS_FSPO/NMFS_FSPO_tm124.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6. ^ Our pets』 gourmet tastes are putting pressure on dwindling fish stoc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eakin University
  27. ^ 飼料魚依存率(FFDR) - IFFO
  28. ^ Plunging sardine numbers spark quick management respon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Chinook Observer, 14 April 2015.
  29. ^ Fish Oil Market Analysis By Application (Aquaculture (Salmon & Trout, Marine Fish, Crustaceans, Tilapias), Direct Human Consumption) And Segment Forecasts To 202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Grand View Research, February 2016.
  30. ^ The Race to Find Fish Feeds That Don’t Bankrupt the Oce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National Geographic, 24 May 201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