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巴克斯
外觀
阿諾德·巴克斯 Arnold Edward Trevor Bax | |
---|---|
出生 | 英格蘭斯特雷特姆 | 1883年11月8日
逝世 | 1953年10月3日 愛爾蘭科克 | (69歲)
國籍 | 英國 |
知名作品 | 七部交響曲,交響詩《廷塔基爾》《凡德花園》《十一月的樹林》,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四首鋼琴奏鳴曲 |
所屬時期/樂派 | 20世紀 |
擅長類型 | 交響曲,交響詩,協奏曲,室內樂,鋼琴獨奏曲 |
阿諾德·埃德華·特雷弗·巴克斯爵士,KCVO(英語:Sir Arnold Edward Trevor Bax,1883年11月8日—1953年10月3日),英國作曲家,詩人。
生平
[編輯]巴克斯生於倫敦一個祖籍荷蘭的中上層家庭[1],小時候即展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尤其喜愛在鋼琴上彈奏瓦格納歌劇中的旋律。他最早與古典音樂發生親密接觸的幾次經歷中就包括了欣賞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這部歌劇給他自己的音樂風格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900年至1905年求學於皇家音樂學院,1942年起任王室音樂指導,1953年逝世於愛爾蘭的科克。
音樂風格
[編輯]巴克斯是一位多產作曲家,然而他的作品卻流傳不是特別廣。這一方面大約是由於他身處20世紀,卻在風格上傾向浪漫主義;另一方面,他作為英國作曲家,也不是典型的英國風格,除了瓦格納的浪漫主義戲劇性音樂之外,他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愛爾蘭的凱爾特文化,尤其是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的作品[2],二是1910年訪問俄國後受到俄羅斯音樂的影響。
著名作品
[編輯]巴克斯最著名的作品基本上是交響曲和交響詩,這些作品洋溢着浪漫主義精神,配器華麗,旋律豐富,但是不免被人冠以「保守」的評論。他的交響詩《廷塔基爾》講述了康沃爾的廷塔基爾城堡的壯觀景色與古老傳說,其中引用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中的一些元素[3],這部作品大約是巴克斯最有名氣的一部作品。他同時還擅長寫作,他的自傳《別了,我的青年時代》(Farewell My Youth)是作曲家所寫書籍中相當優秀的一部。[2]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Arnold Bax (Composer, Arranger) - Short Biography. www.bach-cantatas.com. [2021-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
- ^ 2.0 2.1 Arnold Bax. Sputnik Music. [2021-12-06].
- ^ THE SIR ARNOLD BAX WEB SITE. [2009-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