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茨堡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茨堡之戰
第三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吉拉德·拉庫里上校之死
日期1805年10月9日
地點48°27.16′N 10°16.28′E / 48.45267°N 10.27133°E / 48.45267; 10.27133
結果 法軍勝利
參戰方
 法國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法蘭西第一帝國 讓-皮埃爾·馬勒 奧地利帝國 卡爾·馬克
兵力
8,000人,6門火炮 超過7,000人,26門火炮
傷亡與損失
700人傷亡 2,000人傷亡,6門火炮損失

金茨堡之戰(法語:Bataille de Günzburg)發生於1805年10月9日。此役中,由讓-皮埃爾·菲爾明·馬爾赫(Jean-Pierre Firmin Malher)將軍指揮的一個法軍師級部隊試圖在金茨堡奪取奧地利軍隊手中的一個多瑙河渡口。馬爾赫的師設法奪取了一座橋樑並阻止了奧軍的反擊。此次戰鬥是拿破崙戰爭第三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卡爾·馬克·馮·萊貝里希的奧地利軍隊入侵巴伐利亞後,這支奧軍很快就成為了拿破崙軍隊猛烈進攻的目標。當拿破崙的軍團威脅要包圍馬克的軍隊時,這位奧地利將軍不明智地在烏爾姆附近堅守陣地。由於法國軍隊封鎖了奧軍向東的撤退路線,馬克試圖將他的軍隊轉移到多瑙河南岸。在接到奪取多瑙河橋樑的命令後,米歇爾·內伊元帥派馬爾赫去佔領金茨堡的渡口。面對強大的奧地利防禦陣地,馬爾赫對兩座橋樑的進攻都失敗了。然而,一支遲到的法軍部隊攻佔了剛剛被奧地利人重建的東橋,並得以堅守到傍晚。由於遭遇挫折,馬克命令他的士兵返回金茨堡西南22公里處的烏爾姆。

背景

[編輯]

戰爭計劃

[編輯]

奧地利在第二次反法同盟中被法國擊敗,被迫接受法國在意大利建立的附庸國,但一直在計劃報復。1804年11月,奧地利與俄羅斯帝國秘密結盟,奧地利的235,000名士兵將得到115,000名俄羅斯軍隊的軍事支持和英國的財政支持。奧地利軍隊的總司令卡爾大公認為奧軍士兵還沒有準備好打仗,但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宮廷中的主戰派佔了上風。[1]

卡爾·馬克·馮·萊貝里希制定了奧地利的戰爭計劃

主戰派之一的卡爾·馬克·馮·萊貝里希得到了皇帝的充分信任,負責制定奧地利的戰爭計劃。馬克的戰略要求卡爾大公在意大利指揮120,000人,在蒂羅爾約翰大公指揮25,000人,在巴伐利亞斐迪南·卡爾·約瑟夫大公指揮70,000人,最終還有20,000人充當後備部隊。馬克將跟隨斐迪南的部隊,俄羅斯軍隊將加入該部隊並穿過萊茵河進入法國。卡爾大公將橫掃意大利併入侵法國南部。奧地利還希望普魯士王國能夠被誘導加入聯盟。[2]馬克說服皇帝弗朗茨一世首先入侵巴伐利亞,而卡爾則在意大利爭取時間。馬克認為,當拿破崙干預巴伐利亞時,俄羅斯軍隊已經可以抵達幫助奧地利人。這種錯誤的假設導致馬克和主戰派感覺到戰爭已經勝利。[3]預見到馬克計劃的缺點,卡爾大公說服皇帝將30,000名士兵從意大利轉移到德國,但這些軍隊來得太晚了,無法補救即將到來的災難。[4]

法國皇帝拿破崙的大軍團共有219,000名士兵,由7個軍、預備役騎兵和皇家衛隊組成。讓-巴蒂斯特·貝西埃爾元帥率領7,000人的帝國衛隊;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元帥指揮17,000人的第一軍;奧古斯特·馬爾蒙將軍指揮第二軍的20,000名士兵;路易·達武元帥指揮第三軍的26,000名士兵;蘇爾特元帥率領四萬人的第四軍;讓·拉納元帥的第五軍有18,000人;米歇爾·內伊元帥指揮着第六軍的24,000名士兵;皮埃爾·奧熱羅元帥指揮14,000人的第七軍。若阿尚·繆拉元帥率領騎兵預備隊的七個師約22,000名士兵,而炮兵預備隊則有5,000名炮手。[5]

1805年夏天,大軍團在英吉利海峽的營地中。[3]拿破崙計劃讓大軍向萊茵河進軍,然後執行從萊茵河到多瑙河的迂迴行動,在途中帶上他的25,000名巴伐利亞盟軍。與此同時,安德烈·馬塞納元帥將率領50,000名士兵在意大利北部控制卡爾大公的部隊,並由洛朗·古維翁-聖西爾率領的來自意大利中部的20,000名增援部隊。紀堯姆·布律納元帥將帶着30,000名士兵留在法國北部海岸。拿破崙於8月26日發佈了他的進軍命令。[6]

行軍

[編輯]
金茨堡之戰地圖

9月8日,斐迪南大公的軍隊入侵巴伐利亞選侯國,計劃保衛萊希河。巴伐利亞軍隊根據與法國的秘密條約行事,向北進軍美因河[7]馬克在9月12日改變了計劃,堅持要求軍隊繼續向西推進到伊勒河。斐迪南大公和陸軍參謀長安東·邁耶·馮·海登斯菲爾德少將都反對這一舉動,並向皇帝提出上訴。然而,奧皇弗朗茨支持他最喜歡的馬克,並解僱了參謀長。斐迪南大公和馬克之間的關係惡化到兩人只能以書面形式進行交流。[8]

9月24日,拿破崙的軍團開始橫渡萊茵河。拉納軍團和繆拉的一部分騎兵向東推進到黑林山,以誘使奧地利人相信這一支法軍部隊負責主攻。[9]但真正的攻擊來自西北部,10月2日,法軍大部隊向南進軍,目標是多瑙河上的英戈爾施塔特多瑙沃特[10]

米歇爾·內伊元帥命令馬爾赫發起進攻

到10月7日,拿破崙的軍隊已經到達多瑙河並控制了渡河點。當他意識到法國的威脅時,馬克做出了駐守烏爾姆的決定。為了對抗法國人,馬克將他的軍隊組織成四個軍。施瓦岑貝格親王指揮28個步兵營和30個騎兵中隊;弗朗茨·馮·維爾內克有30個步兵營和24個騎兵中隊;米夏埃爾·馮·金邁爾有19個步兵營和34個騎兵中隊;弗朗茨·傑拉西奇有16個步兵營、6個獵兵連和6個騎兵中隊。施瓦岑貝格在烏爾姆集結,韋內克保衛金茨堡,金邁爾守住英戈爾施塔特。[11]與此同時,傑拉西奇的部隊在更南端的比伯拉赫守住了防線,並監視黑森林。[12]馬克顯然沒有準備保衛多瑙河的防線。相反,他計劃攻擊拿破崙的通訊線路,該線路一直延伸到法國本土。[13]

多瑙沃特,法軍輕易地突破了金邁爾在多瑙河上的防線。經過一系列小規模衝突後,金邁爾經艾夏赫向西南撤退至慕尼黑[14]拉納,繆拉和蘇爾特的部隊隨後在多瑙沃特附近渡過多瑙河。10月8日,拉納和繆拉向西南行進,並在維爾廷根戰役中與弗朗茨·馮·奧芬伯格的奧地利師進行了遭遇戰。[15]法國人粉碎了奧芬伯格的部隊並將其逼回烏爾姆。[16]在這一天,蘇爾特向艾夏赫進發,達武到達多瑙河畔諾伊堡,而貝爾納多特和馬爾蒙則抵達英戈爾施塔特。[15]內伊向多瑙沃特進軍。[17]但他從未越過多瑙河,而是向西移動到京根然後前往烏爾姆。[15][18]拿破崙判斷馬克將試圖通過奧格斯堡萊赫河畔蘭茨貝格撤退,並開始派他的部隊封鎖奧軍的撤離路線。他否定了奧地利人將越過多瑙河北岸並攻擊他的補給線的可能性。但事實上,這正是馬克的想法。[19]

戰鬥

[編輯]
讓-皮埃爾·費爾明·馬爾赫奉命奪取金茨堡的橋樑

維爾廷根的戰鬥之後,馬克放棄了沿多瑙河南岸向東進攻的想法。相反,他決定在金茨堡過赫,向北岸進軍。[18]此時,馬克和斐迪南將他們的大部分軍隊部署在從多瑙河畔金茨堡以東的賴森斯堡的一條陣線上。卡爾·德·阿斯佩少將在北岸指揮一支部隊,旨在監視法國人並保護橋樑。[20]馬克不知道的是,內伊的第六軍收到了新的指示,要在金茨堡奪取橋樑。內伊派出讓-皮埃爾·菲爾明·馬爾赫的第三師執行這項任務。[18]馬爾赫的8,000人包括第27、50和59線列步兵團的6個營,第25輕步兵團的3個營和6個火炮。[16]

為了進攻,馬爾赫將他的部隊分成三列,部隊分別向金茨堡發起進攻。[18]

伊戈納茨·久萊奉命重建東橋

法軍的中央縱隊撞上了德·阿斯佩的部隊。金茨堡的奧地利守軍隨即警覺起來,並立即摧毀了橋樑。被困在法軍士兵和河流之間,德·阿斯佩帶着200名蒂羅爾獵兵和兩門火炮向法軍投降。馬爾赫繼續進攻並襲擊了小鎮。金茨堡坐落在高地上,俯瞰多瑙河和溪流中的一個島嶼。島上有兩座橋。從南岸,炮兵陣地佔據了低岸和島嶼,奧軍的20門大炮隨時準備開火。馬爾赫則帶來了四門大炮,但他們被奧地利的炮火所淹沒。在徒勞無功地重建橋樑後,法軍最終放棄並採取了掩護措施。[20]

德·阿斯佩被俘

儘管發生了戰鬥,馬克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要穿越到北岸。因此,他命令伊戈納茲·久萊率領7個步兵營和14個騎兵中隊前往東橋。馬克指示久萊修復橋樑並渡河,在北岸建立橋頭堡。馬克打算讓軍隊當晚穿越到北岸並在那裏行動。[21]

久萊的士兵剛修好橋,法軍第59步兵團就出現了,比原計劃晚了幾個小時。在近距離的交戰中,法軍粉碎了奧地利軍隊。[21]奧地利騎兵隨後出現並向第59團發起了3次衝鋒,但法國人形成方陣並擊退了每一次進攻。馬爾赫集中他的師來保衛他新獲得的河流渡口。[22]隨着夜幕降臨,法國人控制了渡口。10月9日,內伊的其他兩個師也很忙。第6軍第2師在埃爾興根奪取了一座橋,擊敗了守衛該橋的一個奧地利步兵團。第1師則在向烏爾姆挺進。[21]

結果

[編輯]

奧地利人在戰鬥中損失了6門火炮,並有2,000人傷亡,其中包括被俘的德·阿斯佩。[16][23]法軍有700人傷亡,其中包括第59團的吉拉德·拉庫里法語Gérard Lacuée上校。[16][22]由於法國人控制了金茨堡和埃爾興根,馬克放棄了在金茨堡渡河的計劃,並命令軍隊撤退到烏爾姆。[21][24]內伊向拿破崙報告說,馬克和斐迪南9日都在金茨堡,並暗示在烏爾姆有一支強大的敵軍。然而,在審問了他的俘虜德·阿斯佩之後,內伊得出結論,奧地利人正在撤退到比伯拉赫。拿破崙隨後命令內伊進攻烏爾姆,此時他還不明白他正在派遣一個軍團對抗整個奧地利軍隊。[25]接下來的行動是10月11日的哈斯拉赫-容金根戰役[26]

引注

[編輯]
  1. ^ Schneid, Frederick C. Napoleon's Italian Campaigns: 1805–1815. Westport, Conn.: Praeger Publishers, 2002. ISBN 0-275-96875-8. 15
  2. ^ Schneid, 16
  3. ^ 3.0 3.1 Schneid, 17
  4. ^ Schneid, 18
  5. ^ Chandler, David.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New York: Macmillan, 1966. 1103
  6. ^ Chandler, 384–385
  7. ^ Rothenberg, Gunther E. Napoleon's Great Adversaries, The Archduke Charles and the Austrian Army, 1792–1814.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0-253-33969-3. 88
  8. ^ Rothenberg, 89
  9. ^ Chandler, 390
  10. ^ Chandler, 392
  11. ^ Kagan, Frederick W. The End of the Old Order: Napoleon and Europe, 1801–1805. Cambridge, MA: Da Capo Press, 2006. ISBN 0-306-81137-5. 391–393
  12. ^ Kagan, 387
  13. ^ Kagan, 397
  14. ^ Kagan, 397–398
  15. ^ 15.0 15.1 15.2 Kagan, 396 map
  16. ^ 16.0 16.1 16.2 16.3 Smith, 203
  17. ^ Kagan, 395
  18. ^ 18.0 18.1 18.2 18.3 Kagan, 406
  19. ^ Kagan, 400–401
  20. ^ 20.0 20.1 Kagan, 408
  21. ^ 21.0 21.1 21.2 21.3 Kagan, 409
  22. ^ 22.0 22.1 Thiers, 94
  23. ^ http://www.napoleon-series.org/military/organization/Austria/infantry/c_austrianinf2.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illar, Stephen. Austrian Infantry Regiments and Their Commanders 1792–1815, Infantry Regiment Nr. 20
  24. ^ Kagan, 410
  25. ^ Kagan, 412
  26. ^ Smith, 203–204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