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郴州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郴州事件中國共產黨(下稱中共)又稱之為「反白事件」或「郴州反革命暴亂[1]。1928年3月,在中共湘南根據地,中共湘南特委要求焚燒耒宜大道兩側民房和郴州等縣城,引發民眾的強烈反對。中共湘南特委稱這個要求是為了反國民政府圍剿[2]。中共郴州縣委召開群眾大會向當地民眾解釋組織計劃時,有民眾持大刀衝上將縣委書記夏明震等9名幹部砍死,郴州縣城民眾也隨之衝擊中共當地的機關。

焦土戰略

[編輯]

1928年3月下旬,國民政府湘粵兩省軍隊7個師從南北西三面聯合追擊湘南地區的中國共產黨。湘南特委貫徹「使小資產變為無產,然後強迫他們革命」。湘南特委據此提出了「焦土戰略」,強推焚燒耒(陽)宜(章)大道[註 1]400多里長的兩側30里內房屋和燒毀郴州等縣城的決定,以使國民政府軍進入湘南後無房可住,無法立足[2]。指示下達後曾遭到朱德陳毅等黨員幹部的抵制。陳佑魁領導的湘南特委在壓力下再召開特委會議,決定將焚燒範圍縮小至湘粵大道兩側各5里,但仍施壓各級幹部強令執行,沒有商量餘地。一些幹部開始在大道旁燒毀房屋。

民眾反抗

[編輯]

團湘南特委書記細格思等,專赴郴州督促,並讓郴縣團縣委書記鄺朱權組織人書寫告示張貼出去,大部分民眾在知悉後表示強烈反對。郴州城中崔廷彥、崔廷弼兩兄弟召集20餘人,來到城郊駱仙鋪密謀,計劃在群眾大會上發起抗爭。在3月21日[註 2],中共郴州縣委在縣城城隍廟召開群眾大會,縣委書記夏明震向民眾解釋中共的焦土計劃。會前民眾自發「贊成燒房子的站一邊,不贊成燒房子的站一邊」,大多數民眾都站到了不贊成燒房子的一邊。夏明震上台發言,代表中共縣委解釋「堅壁清野」的理由,引起會場一陣騷動。中共的婦女幹部何善玉也上台講話,闡明中共縣委的「苦衷」,台下民眾表現出極度的憤怒。台下有人叫喊:「燒房子就是不行!」「殺死他們!」,瑞豐絲線鋪的伙夫鍾天球等幾人就手舞大刀躥上台去,將台上夏明震、何善玉等9名中共幹部砍死,台下民眾響應行動紛紛使用大刀、梭鏢、鋤頭等反擊中共有關人士,死傷200餘人。縣城內的縣總工會、共青團訓練班、少先隊等機關均被期事的民眾衝擊,縣委機關也被民眾洗劫一空[2]

22日上午民眾在城內壽福殿召開了反共大會,成立了「反共總隊」。中共郴縣良田區委負責人李克如帶領緊急動員來的1000多赤衛隊員與農會會員,連夜向據守東塔嶺的抗共民眾進攻,中共郴縣三區區委又集結將近5000餘人增援。中共郴縣農7師由鄧允庭指揮從桂陽緊急趕來,特委派陳毅率兩個連前往鎮壓反抗的民眾。結果崔廷弼被中共當場擊斃,崔廷彥與廖鏡廷就逃離一劫。

後續工作

[編輯]

陳毅不久被任命為中共郴縣縣委書記,中共湖南省委及湘南特委也調整了特委書記陳佑魁的工作。陳毅再次在城隍廟召開群眾大會,首先代表中共縣委作「公開檢討」,承認燒毀大路兩側房子的決定是錯誤的,指出所謂的「焦土戰略」也是極其荒謬可笑的;同時宣佈在以後的工作中,不准燒房子,不准亂搬家,不准亂造謠,不准亂起鬨等。此次事件就被中共官方定名為「郴州事件」或「反白事件」。

事件影響

[編輯]

根據粗略的統計,民眾起事中中共各地縣區幹部及基層骨幹有近1000餘人被殺,傷者也有數百。由於中共湘南特委的焦土政策極大侵犯當地民眾的利益,致使工農革命軍無法在當地立足。朱德、陳毅率中共部隊逃離了湘南地區,轉移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河後,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中共官方將「郴州事件」定為反革命暴亂[4][5],聲稱是以「大土豪」崔廷彥為首的「反動勢力,密謀組織暴徒殺害革命幹部」。說崔利用群眾對中共政策的不滿,散佈「燒掉耒宜大道兩邊50里的民房」「工人要殺農民,農民要起來自衛」[3]等言論,煽動農民群眾反對中共。中共僅承認「黨處於幼年還不成熟,因而會犯一些『左』的錯誤」[2]

註釋

[編輯]
  1. ^ 又名湘粵大道
  2. ^ 另有報道為3月12日召開群眾大會,14日平息暴亂[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追思夏明翰:一门五英烈,代代“主义真”. 新華社. 2011-03-17 [2020-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21). 
  2. ^ 2.0 2.1 2.2 2.3 陈毅冷静耐心处理“郴州事件”. 北京日報.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3. ^ 3.0 3.1 纪念湘南起义90周年特别报道——铭记郴县“反白事件”历史教训. 華聲在線郴州頻道. 2018-03-30 [2020-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4. ^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英烈祭: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怀念. 新華網. 2011-04-22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6). 
  5. ^ 邓允庭. 中華英烈網.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