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述律糯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述律糯思述律平五世祖,生約於中晚時期,《遼史》稱述律氏「本回鶻糯思之後」或「其先回鶻人糯思」,不過述律平本人並不通曉回鶻語,[1]南宋葉隆禮的《契丹國志》稱述律氏為「本國契丹人也」。述律氏其後被賜姓(與審密部撥里、乙室已蕭氏,並稱外戚三族),而遼太宗穆宗景宗興宗道宗等遼朝五位皇帝的生母述律平蕭撒葛只蕭溫蕭耨斤蕭撻里皆出自述律氏。

族屬[編輯]

回鶻說[編輯]

遼朝統治集團中,以耶律皇族與述律氏外戚最為尊貴。主張述律氏是回鶻族的,認為《遼史》在《后妃傳》、《營衛志中》、《外戚表》等多處明確指出述律平的先祖是回鶻人是可信的。公元8世紀下半葉時回鶻強盛,契丹為其臣屬,史載回鶻遣使「監護其國,責以歲遺」,在《資治通鑑》也記載「奚、契丹羈屬回鶻,各有監使,歲督其貢賦」。述律平出生於879年,時距840年回鶻汗國滅亡僅40年,是述律糯思第五代孫,早在回鶻汗國滅亡前,述律氏就已經定居契丹的遼河地區。學者認為,述律糯思可能就是回鶻可汗派往契丹「督其貢賦」的監使之一。學者認為《契丹國志》所記載的「本國契丹人也」,有可能指「契丹國人」,其次「本國契丹人」與述律氏是回鶻人身份並不矛盾。述律糯思是述律平的五世祖,兩人相距已近百年,加上840年回鶻大量西遷,仍留在契丹中的回鶻族以及其後人稱自己為契丹人是很正常的。再者,原生活在契丹中的回鶻人不排除契丹化的可能,同時回鶻西遷後,生活在契丹中的回鶻人數量大減,保持使用回鶻語的可能性是非常小,所以述律平本人並不通曉回鶻語的現象自然當為情理中亊。[2]

《遼史》中對述律平的記載還有述律平借用「白馬青牛」的回鶻族源傳說的事件,述律平本為回鶻人,自然熟悉此傳說,她不僅借用了此說,還把自己也同這個傳說聯繫到了一起,目的無非是想進一步神化自己鞏固地位。遼朝建立不久後,開始創立契丹文,契丹小字由耶律迭剌受回鶻文啟示,對大字加以改造而成。契丹語與回鶻語同屬阿爾泰語系,回鶻語屬於典型的粘着語,契丹語也普遍存在此情況,而且與回鶻語一樣,也有元音和諧的特點。[2]

有遼一代219年間,甘州回鶻向契丹朝貢的次數為64,遼朝政權為接待回鶻商旅還在上京都南門設置了「回鶻營」,史載「回鶻商販留居上京,置營居之」。公元1020年沙州歸義軍曹氏遺使入遼,在朝貢時稱自己為「沙州回鶻」,有學者認為這是歷史文獻記載有誤所致,但也有學者認為,此實乃歸義軍政權的有意所為,因遼朝外戚的回鶻祖先身份,才使得歸義軍政權自稱自己為回鶻人,藉以拉近與遼政權的關係。[2]有學者指出,10至11世紀的遼政權與西州甘州回鶻關係十分特殊,因為遼朝皇帝外戚母系多出自回鶻述律氏,在後族的推崇影響下,契丹貴族敬奉佛教,對遼國宗教信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西州回鶻不僅在政治上為遼之附屬,而且在經濟上、佛教信仰上交往也很密切。[3]

契丹說[編輯]

主張述律氏是契丹族的,認為述律平本人不通曉回鶻語,因此不可能是回鶻人。另外,先世為回鶻人,此「回鶻」應是「突厥」之誤,實際述律氏先世是半漢化的契丹人,在武則天時,曾為突厥默啜可汗虜去過,後世放還,如在《資治通鑑》記載696年突厥默啜乘間襲松漠都督府城,俘虜李盡忠孫萬榮妻子老幼婦女以歸,697年默啜又圍攻契丹新城3日,克之,盡俘以歸,孫萬榮聞訊,軍心大亂。新、舊唐書的《突厥傳》都詳細記載了這件事的原委。學者認為這一事件就是《元史》的述律或石抹也先傳的來源,據其載「石抹也先者,遼人也。其先,嘗仍肖後族入突厥,及後還而族留。至遼為述律氏,號稱後族。遼亡,改述律氏為石抹氏」。但是反對者指出,對於述律氏本為半漢化的契丹人曾被突厥所虜的說法在《遼史》中未見任何相關記載,而且在其他史料中也沒有被提及,僅憑《元史》的記載還很難成立,所以《遼史》中關於述律氏的先祖為回鶻人的說法是可信的。[2]

註釋[編輯]

  1. ^ 「回鶻使至,無能通其語者,太后為太祖曰:「迭剌聰敏可使。」《遼史·卷六四·皇子表》
  2. ^ 2.0 2.1 2.2 2.3 康建國,糯思回鶻身份說新證,蘭州學刊,2009年第12期。
  3. ^ 伊斯拉非爾·玉蘇甫等,回鶻錢幣再談,新疆錢幣,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