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藤田信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藤田信雄
出生1911年
 大日本帝國大分縣豐後高田市
逝世1997年9月30日(85歲)
 日本茨城縣土浦市
墓地 美國俄勒岡州布魯金斯
效命 大日本帝國
軍種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海軍
服役年份1932–1945
軍銜準尉
參與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他工作布魯金斯非官方大使

藤田信雄(日語:藤田 信雄ふじた のぶお Fujita Nobuo;1911年—1997年9月30日)是一名日本海軍航空兵大日本帝國海軍準尉,1942年9月9日他駕駛遠程航空潛艦「日本潛艇」號號上的一架水上飛機在美國俄勒岡州南部執行守望空襲任務,使他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一位對美國本土進行空中轟炸的軸心國飛行員。[1][2][3]他的任務是使用燃燒彈在俄勒岡州布魯金斯附近的太平洋西北地區引發大規模森林火災,目的是迫使美軍從太平洋戰區撤出。這一策略後來也被用於日本的氣球炸彈行動。

早年生活和軍事生涯

[編輯]

藤田信雄1932年加入大日本帝國海軍,1933年成為飛行員。他有一個弟弟在戰爭中喪生。[4]

珍珠港和美國西海岸

[編輯]
「日本潛艇」號號潛艇。在指揮塔前方可見球形飛機庫和彈射器。

在偷襲珍珠港期間,藤田信雄所在的在「日本潛艇」號號潛艇和其他三艘潛艇在瓦胡島以北193 km(120 mi)處巡邏。藤田的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E14Y)由於存在故障,致使他無法參加襲擊前計劃的偵察任務。

珍珠港事件後,I-25 號潛艇與其他八艘潛艇一起在美國西岸巡邏。他們在返回馬紹爾群島夸賈林環礁基地之前還襲擊了美國航運公司。他們於1942年1月11日抵達基地,進行補給和改造。

南太平洋

[編輯]

I-25 號潛艇接下來的任務是偵察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霍巴特,然後是新西蘭惠靈頓奧克蘭。1942年2月17日,藤田信夫駕駛E14Y水上偵查飛機在悉尼港上空進行偵察飛行,偵查該市的空軍基地。到07:30,他已經返回I-25 號,拆卸了E14Y偵察機,並將其存放在防水機庫中。

下一次任務是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上空進行類似的飛行。藤田從巴斯海峽西端,大約在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中間的金島上的威克姆角起飛。這架水上偵查飛機於2月26日飛躍菲利普港灣上空前往墨爾本。

藤田在澳大利亞的下一次偵察飛行是3月1日在霍巴特。隨後I-25 號潛艇前往新西蘭,藤田於3月8日在惠靈頓上空進行偵察飛行。他於3月13日飛越奧克蘭,隨後於3月17日飛越斐濟。該潛艇於3月31日返回其位於夸賈林的基地。

西北太平洋

[編輯]

1942年5月28日,藤田對美國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進行了偵察,為入侵阿留申群島做準備。6月21日,I-25 號潛艇炮擊了俄勒岡州阿斯托里亞附近的美軍史蒂文斯堡基地。襲擊期間,藤田在I-25 號潛艇上。

轟炸俄勒岡

[編輯]
藤田信雄與他的E14Y水上偵察機。

藤田信雄提出了使用以潛艇為基地的水上飛機轟炸包括海上船隻在內的軍事目標,並襲擊美國本土,尤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巴拿馬運河的建議。這個建議得到了批准,任務交給了I-25 號潛艇。大型的伊四百型潛艦等潛艇航空母艦將專門用於轟炸巴拿馬運河。

1942年9月9日06:00,I-25 號潛艇在俄勒岡州加利福尼亞州邊界以西的海面浮出水面,在那裏彈射起飛了由藤田信雄和奧田省三駕駛的E14Y水上偵查機,機上載有154公斤(340磅)的兩枚燃燒彈。藤田投下兩枚炸彈,一枚在俄勒岡州艾米莉上的惠勒嶺。另一枚炸彈的位置未知。惠勒嶺上的炸彈在布魯金斯正東方16 km(9.9 mi)處引發了一場小火災,美國國家森林局的員工得以撲滅。[5]前一天晚上的雨使森林變得非常潮濕,炸彈基本上失效了。藤田的飛機被羅格河-錫斯基尤國家森林消防了望台上的霍華德·加德納和鮑勃·拉森兩人發現。另外兩個了望台(Chetco Point了望台和Long Ridge了望台)報告了這架飛機,但由於大霧無法看到。這架飛機被許多人看到和聽到,尤其是當藤田雙向飛越布魯金斯時。當天中午左右,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艾米莉山了望台(Mount Emily Lookout)報告稱看到煙霧。四名美國國家森林局僱員發現火災是由日本炸彈引起的。大約27公斤(60磅)的碎片,包括炸彈的機頭,被移交給了美國陸軍

轟炸發生後,I-25 號潛艇遭到一架巡邏的美國空軍飛機的襲擊,迫使潛艇下潛並躲在奧福德港附近的海底。美國的襲擊只造成了輕微的破壞,藤田在三周後的9月29日進行了第二次轟炸。藤田使用了布蘭科角燈塔作為航標。向東飛行90分鐘後,他投下炸彈,並報告看到了火焰,但轟炸在美國仍然沒有引起注意。

潛艇用魚雷擊沉了卡姆登號(SS Camden)][6]和拉里·多赫尼號(SS Larry Doheny[7]兩艘貨輪後返航。在返回日本的途中,I-25 號潛艇擊沉了誤認為是美國潛艇的、在阿拉斯加荷蘭港和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之間運輸的蘇聯潛艇L-16 號(當時日本和蘇聯尚未交戰)。

1942年9月對俄勒岡州的兩次襲擊是對美國本土的唯一一次敵機轟炸,也是繼三個月前阿拉斯加烏納拉斯卡荷蘭港被轟炸後,美國大陸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的第二次空襲。

晚年

[編輯]

藤田信雄繼續擔任大日本帝國海軍飛行員,主要執行偵察任務,直到1944年,他被調到神風敢死隊飛行員的訓練中。戰後,他在茨城縣開了一家五金店,後來在一家電線公司工作。[4]

1962年,日本政府向藤田保證他不會作為戰犯受審後,藤田被邀請到美國布魯金斯。他把家裏有400年歷史的武士刀作為友誼的象徵送給了布魯金斯市。藤田最初打算,如果他作為戰犯被逮捕的話,就用這把刀來切腹[4]儘管他的訪問引發了一些爭議,但該市居民仍然對他表示尊重。[8]

他在美國受到的歡迎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訪問期間,他承諾邀請布魯金斯市的學生到日本來。儘管公司破產,藤田還是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於1985年聯合贊助了布魯金斯港高中的三名女學生訪問日本。[9][10]在訪問期間,藤田收到了朗奴·列根總統助手的一封獻信,「對你的善良和慷慨表示欽佩。」

藤田信雄於1990年、1992年和1995年多次重返布魯金斯。1992年,他在當年轟炸的現場種了一棵樹以示和平。[11]1995年,他將武士刀從布魯金斯市政廳移到了新圖書館的陳列櫃中。藤田幫助籌集資金建造了圖書館。[12]

1997年9月30日,他在茨城縣土浦市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5歲。[13]1998年10月,他的女兒淺倉優里子在爆炸現場埋葬了藤田信雄的部分骨灰。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Webber, Bert (1985) "Silent Siege-II Japanese Attacks on North America in WWII." Webber Research Group, ISBN 0-936738-26-X, P. vi
  2. ^ Coyle, Brendan (2002) "War On Our Doorstep, The Unknown Campaign On North America's West Coast", p. 148
  3. ^ Nobuo Fujita World War II Database. [6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4. ^ 4.0 4.1 4.2 Kristof, Nicholas D. Nobuo Fujita, 85, Is Dead; Only Foe to Bomb America. The New York Times. 3 October 1997 [20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1). 
  5. ^ McArthur, Lewis A.; McArthur, Lewis L. (1992) [1928]. Oregon Geographic Names (6th ed.). Portland, Oregon: Oregon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p. 898. ISBN 978-0875952369.
  6. ^ SS Camden. Wreck Site. 2 February 2008 [23 June 2017]. 
  7. ^ SS Larry Doheny. Wreck Site. 14 February 2008 [23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5). 
  8. ^ A Soldier's Story - Steve Hartman Talks To An Oregon Veteran. CBS News. 21 December 2001 [2023-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2). 
  9. ^ Rosman, John. The Unlikely Bond Between An Oregon Town And The Man Who Bombed It. Oregon Public Broadcasting. December 7, 2016 [December 20,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1). 
  10. ^ Japanese Pilot Who Bombed Oregon Keeps Promise. Associated Press. July 7, 1985 [December 20,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11. ^ Bulletin, Bend. Chetco Fire threatens a piece of Oregon's WWII history. oregonlive. 2017-09-09 [2020-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1) (英語). 
  12. ^ Kristof, Nicholas D. Nobuo Fujita, 85, Is Dead; Only Foe to Bomb America. The New York Times. 1997-10-03 [2022-11-02].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美國英語). 
  13. ^ Obituaries Nobuo Fujita Bombed U.S. In WWII Seattle Times Newspaper. The Seattle Times. 2 October 1997 [6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延伸閱讀

[編輯]
  • Nobleman, Marc Tyler; Iwai, Melissa. Thirty Minutes Over Oregon: A Japanese Pilot's World War II Story. Boston. 2018. ISBN 978-054443076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