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共民主綱領
蘇共民主綱領(俄語: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в КПСС)是1990年在蘇聯共產黨內部形成的一個派系。1990年2月13日,蘇共中央在二月全會上通過將提交蘇共「二十八大」的《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綱領草案,供全黨公開討論。在此之前,以鮑里斯·葉利欽、加夫里爾·波波夫、阿納托利·索布恰克、弗拉基米爾·李森科、維亞切斯拉夫·紹斯塔科夫斯基等人代表的黨內反對派於1990年1月20日—21日在莫斯科舉行全蘇黨的俱樂部和組織代表會議,並在會上通過《向蘇共二十八大提出的民主綱領》。這一綱領於1990年3月3日刊登在《真理報》上,隨後支持這一綱領的黨員形成了「蘇共民主綱領」派。
該派的成員分佈在蘇聯的102個城市和13個加盟共和國,擁有162個黨員俱樂部及各種黨員組織,由該派協調委員會協調各地的活動。該派認為,蘇聯社會和蘇共都已深陷危機,黨的威信在逐漸下滑,危機正在將社會推向危險的邊緣,而蘇共應對此負責。根本的危機是共產主義思想的危機,宣佈的目標與實現的手段是不道德的。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共產黨領導作用、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沒有市場的社會主義等教條主義認識需要進行根本性修改。蘇共正面臨思想、政治、組織和道德危機,其根源在社會主義制度形成時就已經存在。蘇共早已不再是一個社會運動或群眾性民主組織。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被認為是導致黨內和整個政治體制非民主化的關鍵因素,因而需要對蘇共進行徹底改革。這一改革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權力從執政黨移交給蘇維埃,推進黨內民主化。為此,需要修改蘇聯憲法第6條,取消規定蘇共領導作用的條款;拋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解釋;要求蘇共對歷史承擔責任,堅決譴責國家社會主義模式,並推動向基於全人類利益和價值觀優先的民主社會主義過渡。要用基本的民主原則取代民主集中制,完全廢除委任制,實行直接選舉、派系自由以及黨內聯邦化。第二階段,蘇共應轉變為在多黨制、法治和議會制度下發揮作用的議會政黨。黨的領導權應通過選舉獲得,黨應集中精力完成綱領、政治、意識形態和組織的四大職能,最大限度地簡化黨內結構,取消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上級黨組織無權撤銷下級組織在權限範圍內的決議,並應建立對根本問題進行投票表決的機制。議會黨團應擁有自主權,僅服從黨的代表大會。黨內的保守派和激進派應徹底劃清組織界限,各個派別可以成為若干個不同社會主義模式及建設道路的基礎。
該派的提案未能在1990年7月的蘇共「二十八大」上獲得通過。其代表人物葉利欽等因此退出蘇共,部分成員隨後組織或加入俄羅斯聯邦共和黨、俄羅斯民主黨等政治反對派組織[1][2][3]。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新编世界社会主义词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9787532603800.
- ^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в КПСС" - Курс на создание новой партии. «Коммерсантъ-Власть». 1990-03-26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俄語).
- ^ Астахова Е. В. Становление многопартийности в СССР: некоторые аспекты. Х.: Облполиграфиздат. 1991: 46. ISBN 5-7707-1741-6 (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