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自我溝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自我溝通(也稱自我交流內在語言等)即是與自己的溝通,即訊息交換的發送者和接收者是同一個人。例如,在犯錯後心裏想「下次我會做得更好」,或者腹稿準備如何與老闆交涉得以提前下班。通常與一個人的自我聯繫在一起。一些理論家使用了更廣泛的定義,超越了僅僅基於訊息的描述,並關注意義和理解事物的作用。自我溝通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在社交場合發生。它可能是內在提示性的,也可能是對環境變化產生的反應。

自我溝通包含各種各樣的現象。狹義上指純粹一個人在內心進行自我溝通,即內心獨白。是一個人的內在的聲音,在有意識時提供思想上的口頭獨白,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自我溝通唯一的形式 [1]。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講,自我交流也包括一些通過外部手段的方式,例如為自己寫日記或列出購物清單。口頭上的自我溝通,訊息自然就是使用語言來表達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時在想像記憶中的自我溝通也會使用非語言形式。自我語言形式中存在兩種,自言自語內在對話。自言自語只涉及一種聲音自己對自己說話。而在內在對話中,站在不同立場的多元聲音會以互動的形式在想像中輪流說話。

自我溝通在規劃、解決問題、自我反思自我形象批判性思維情感[2]默讀(在腦海中閱讀)時尤為重要。此外,它與許多精神障礙有關,例如抑鬱症。而像是認知行為療法等治療方法 ,會策略地調節認知行為以減輕症狀。內心獨白可能反映出意識和潛意識中的信念。 [1]

某些情況下,人們可能會認為內在語言來自外部,像是精神分裂症幻聽 。自由流動的思想和經驗(無論是不是口頭表達的)都被稱為意識流,意識流也可以指文學中的相關技術

列夫維果茨基的兒童發展理論指出,內在語言的雛形出現在童年時期的自我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或私語(private speech)中。 [3]

與自我的關係

[編輯]

內在語言與自我概念息息相關,而兒童的自我概念發展也與語言發展有着緊密關聯。 [4]然而,有些內心獨白或內在聲音的例子被認為是在自我之外,例如幻聽[5]消極或批判的思想會概念化,成為內在批評及某種天外之音英語Interior locution[6] [7]這是被稱為「思想插入」的一種錯覺[8]

良心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內在聲音」。

沒有內心獨白

[編輯]

並不是每個人都經歷過內心獨白。大多數人報告,至少在某些時候不會經歷內心獨白。 [9]根據研究,人們體驗到內部獨白的頻率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很少或根本沒有這種體驗。[10]這在幼兒中尤為普遍,他們更傾向使用視覺思維而不是內心言語,尚不清楚這是由於缺乏內心言語,還是內省發展不充分所致[11]。這也被引用為「思維語言假設」的證據,該假設提出了大腦有個潛在的語言,也稱為「心理語言」(mentalese)(不同於母語的概念)。 [12]

目的

[編輯]

一項研究發現,內在語言最常見於涉及自我調節(例如計劃和解決問題),自我反思(例如情緒,自我激勵,外表,行為/表現和自傳)以及批判性思維(例如評估、評判和批評)。 [13]

發展

[編輯]

20世紀20年代,瑞士發展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提出一種觀點,自我中心語言(大聲對自己說話)是說話的最初形式,從中會發展出「社會性語言」,而自我中心語言會隨着兒童長大而消失。 [14]在20世紀30年代,俄羅斯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提出了相反看法,他認為自我中心語言從社會性語言發展而來,成為一種內心獨白,而不是消失。 [15]這種解釋已被廣泛接受,並得到實證研究的支持。 [3] [16]

內在語言發端於社會的想法暗示著「內心對話 」的可能性,也就是一種「與自己內部合作」的形式。 [17] [18]然而,維果茨基認為內在語言具有自己的句法特點,與口頭語言相比,會大量使用縮寫和省略(與書面語言相比更是如此)。 [19]

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1998)寫道,「出於更為私人的目的,像是內在表現(inner display)、自我檢查、自我批評,社會性語言特別容易被選擇」,而對於這個結論,其他人則持有不同的理由。 [20]

神經學相關

[編輯]

內心獨白的概念並不新鮮,但fMRI的出現使得研究人員能夠藉由觀察局部的大腦活動,從而更好地理解內在語言的機制,

研究揭示了內心對話與內心獨白在神經激活的差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內心獨白激活顳上回和左額下回 ,這是在任何語言都會被激活的標準語言系統。然而,內心對話指出了幾個額外的神經區域。研究表明,重疊區域與思考其他人內心有關。

關於內在語言的研究,Fernyhough說:「內在語言的新科學告訴我們,它完全不是孤立的過程。大部分自我對話的能力來自於在不同觀點之間協調對話的方式。 」基於功能醫學成像的解釋,Fernyhough認為內部對話的語言系統與社會認知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右半球,靠近顳葉頂葉交叉點的位置)相結合。神經成像似乎支持維果茨基的理論,即當個人與自己交談時,如同他們正在進行實際的對話。有趣的是,個體並沒有表現出與沉默獨白相同的神經激活安排。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經支持這兩個大腦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基於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已顯示內在語言遠在顳橫回的顳葉就有更重要的激活。

然而,必須謹慎地採用神經成像的結果,因為自發的內在語言與根據需求所激活的大腦區域不同。在研究中,要求個體根據需求與自己交談,這與一個人心中內在語言的自然發展不同。內心獨白的概念是一個難以捉摸的研究,並且對未來的研究有許多主觀的影響。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asics/self-talk
  2. ^ Beck, AT (2008) "The Evolution of the Cognitive Model of Depression and Its Neurobiological Correlates". Am J Psychiatry 165:969–977.
  3. ^ 3.0 3.1 David David Reed Shaffer; Katherine Kip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 Adolescenc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engage Learning. 2010: 290 [2019-08-12]. ISBN 978-0-495-601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hafferKipp2010」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Cameron, Claire. What Happens When You Can’t Talk to Yourself?. Nautilus. 19 November 2015 [21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5. ^ Moseley, Peter. Talking to ourselves: the science of the little voice in your head. The Guardian. 21 August 2014 [21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6. ^ Michal Beth Dinkler. Silent Statements: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peech and Silence in the Gospel of Luke. De Gruyter. 14 October 2013: 124 [2019-08-12]. ISBN 978-3-11-03311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7. ^ Nicky Hallett. The Senses in Religious Communities, 1600–1800: Early Modern 'Convents of Pleasure'. Routledge. 3 March 2016: 50 [2019-08-12]. ISBN 978-1-317-0163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8. ^ Martin, J.R. Out of Nowhere: Thought Insertion, Ownership and Context-Integration. Conscious and Cognition. 2013, 22 (1): 111–122. PMID 23262256. doi:10.1016/j.concog.2012.11.012. 
  9.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pristine-inner-experience
  10.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pristine-inner-experience/201110/not-everyone-conducts-inner-speech
  11. ^ Charles Fernyhough. The Voices Within: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How We Talk to Ourselves. Profile Books. 14 April 2016 [2020-10-12]. ISBN 978-1-78283-07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8). The child was asked questions like, 『Is she just thinking, up in her head, or is she also saying things to herself, up in her head?』 The 6-and 7-year-olds acknowledged that inner speech was probably going on, but the 4-year-olds were much less likely to do so. In a second experiment, children were given a task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elicit inner speech, such as thinking silently about how their own name sounded. Forty per cent of 4-year-olds and 55 per cent of 5-year-olds admitted to having used inner speech rather than a visual method for getting the answer, figure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quivalent scores for adults.  (chapter 4 "Two Cars")
  12. ^ Charles Fernyhough. The Voices Within: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How We Talk to Ourselves. Profile Books. 14 April 2016 [2019-08-12]. ISBN 978-1-78283-07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13. ^ Morin, Alain; Duhnych, Christina; Racy, Famira. Self-reported inner speech use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May 2018, 32 (3): 376–382. doi:10.1002/acp.3404. 
  14. ^ Dorrit Cohn. Transparent Minds: Narrative Modes for Presenting Consciousness in Fi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95– [2019-08-12]. ISBN 978-0-691-1015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15. ^ David Punter. Writing the Passions. Routledge. 19 September 2014: 183 [2019-08-12]. ISBN 978-1-317-8844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16. ^ Jones, Simon R.; Fernyhough, Charles. Thought as action: Inner speech, self-monitoring, and auditory verbal hallucinations (PDF).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June 2007, 16 (2): 391–9 [2020-12-19]. PMID 16464616. doi:10.1016/j.concog.2005.12.0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7-13). 
  17. ^ Peter Lloyd; Charles Fernyhough. Lev Vygotsky: Critical Assessments. Taylor & Francis. 1999: 375 [2019-08-12]. ISBN 978-0-415-111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18. ^ Maria C.M. de Guerrero. Inner Speech - L2: Thinking Words in a Second Language.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30 March 2006: 37 [2019-08-12]. ISBN 978-0-387-2457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19. ^ Vygotsky, L. S. Thinking and Speech (PDF). 1934: 203 [2019-08-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01) (英語). 
  20. ^ Peter Langland-Hassan; Agustin Vicente. Inner Speech: New Voi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October 2018: 21–22 [2019-08-12]. ISBN 978-0-19-87966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