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山要塞
勝山要塞(關東軍稱霍爾漠津要塞[1])是大日本帝國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針對蘇聯而修築的侵華日軍東北要塞群的構成部分。[2]
地理、命名
[編輯]勝山要塞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孫吳縣周邊小興安嶺低山丘陵區,距孫吳縣城40公里[3],該要塞北起黑龍江邊,西至三岔河,南隔遜別拉河。總面積約138平方公里,防禦縱深10至60公里。[4]
關東軍最初修建此處要塞時,俗稱南大營。南大營軍官住所稱「聖武屯」。關東軍命名要塞時,習慣以邊境主要城市或村屯命名,故以霍爾莫津屯命名位於索里山的要塞。霍爾莫津屯見於1858年江東六十四屯地圖記載。進攻此處要塞的蘇聯紅軍稱之為「霍爾莫津抵抗樞紐」。1977年,孫吳縣開始組織編寫南大營歷史資料,逐把聖武屯南山要塞定名為「勝山要塞[1]」。
介紹
[編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在中蘇邊境加強了軍事部署和陣地構築。[2]孫吳縣作為從中國東北地區通往蘇聯的軍事重地[5],關東軍第4軍司令部就曾一度駐紮在孫吳[2]。從1932年到1945年間,關東軍強征大量勞工在中國東北地區修築了「東方馬奇諾防線」,耗時七年修築而成的勝山要塞就是該防線的構成部分之一。[4]1941年,關東軍在孫吳一地屯兵9.8萬,號稱十萬關東軍,曾有「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孫吳」的說法。[2]
勝山要塞的施工採用了坑道式掘進技術,要塞規模龐大。[4]
關東軍修建勝山要塞時使用了大量中國勞工,要塞修築完成後,侵華日軍為防止泄密,將三千餘勞工坑殺[6],並立「陣地構築犧牲者之碑」。[2]
其永久性地下兵營綿延十餘公里,山洞達千餘處,軍用機場三處。[5]另設有備用彈藥庫、軍需倉庫、軍官宿舍區,給水塔、俱樂部等設施。[3] 其火力構造方面也突出了要塞特點,配置有重機槍穹窖,新制式火炮穹窖、地下裝填彈藥、電力遙控發射設計等。[4]
建設與開發
[編輯]現如今的勝山要塞遺址已被孫吳縣委縣政府利用其二戰遺址遺蹟的特色進行旅遊業開發[3],在2005年1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黑龍江省勝山要塞脫身成為勝山要塞國家森林公園[5]。該國家森林公園內保存的侵華日軍軍事要塞遺址,是亞洲最大的軍事築壘工程之一;另有731細菌部隊、孫吳673支隊、兵工廠、地下要塞指揮部等侵華日軍遺址。[5]
參考條目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胜山要塞”名称的由来. 東北網,黑河新聞網. 2020-03-19 [2024-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6) (簡體中文).
- ^ 2.0 2.1 2.2 2.3 2.4 王建. 不灭的罪证——探访侵华日军孙吴胜山要塞. 新華網. 2020-09-18 [202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中文).
- ^ 3.0 3.1 3.2 黑龙江孙吴:探访侵华日军胜山要塞. 東北網. 2020-09-17 [202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中文).
- ^ 4.0 4.1 4.2 4.3 王亮、劉星馳. 废墟作证!孙吴胜山要塞开门迎客. 東北網. 2020-09-02 [202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中文).
- ^ 5.0 5.1 5.2 5.3 呼濤. 黑龙江胜山要塞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 新浪. 新華網哈爾濱. 2005-01-18 [202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中文).
- ^ 北原茂衛. アムールの流血―ソ満国境守備隊最後の手記. 謙光社. 1971-01-01: 294頁. ASIN B000J9HL4K (日語).